第七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自己輕輕飄離了身體,讓心髒停止了跳動。
“他”決定不再承受身軀的任何痛苦,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全部活動終結。
當“他”浮浮蕩蕩在天花闆上觀看自己死亡的場景時,多少對這幾個守護在自己身邊的醫護人員生出一絲善意的感激,因為“他”曾聽到他們說:“人已病危,能否讓他的親屬來見最後一面?”“他”也看到所有在場的人,包括一兩個比較負責的人都面面相觑,不敢做出任何決定,對于這個“特大的戰俘”,他們隻有看管的權力。
“他”還在半空中飄浮着,“他”在觀看自己身體的最後結果,畢竟“他”在這個身體中寄宿了七十一年,永别了,難免産生一絲眷戀。
這個身體早已被烘幹,失去了性子,幹枯地躺在那裡。
“他”看到自己的身體被人擡到樓外廊檐下,幾個人走過來端着照相機前後左右地拍照,這顯然是一個必要的程序,要向革命的“最高司令部”彙報他這個“頭号戰犯” 的死亡。
現在應該是11月13日的淩晨了,“他”看見跟随過自己幾十年的衛士長面色陰暗地出現了,衛士長聽着一群人對他簡單介紹了情況,便蹲下身來。
自己的遺體上早已蓋上了白床單,衛士長将白床單掀開,露出自己的頭,白發太長了,胡子也太長了,眼睛、嘴和鼻子都變形了,看着這副苦難的面貌,“他”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了憐憫。
過去的七十一年真是太執着了,太辛苦了。
看見衛士長用剪子剪短自己的白發,又用刮胡刀輕輕刮去自己的胡子,用手輕輕捏着将自己的嘴、鼻子和眼睛稍微捏正。
自己的面孔已經冰涼,“他” 能覺出衛士長那肥厚的手指頭的潮濕和溫熱。
對于自己的身體在離開這個世界前還能受到一個生命的善意觸摸,“他”不禁有些感動。
雖然“他”此刻浮蕩在空中,早已超脫了下面的塵世,然而,那千絲萬縷的眷戀卻尚未完全割斷。
看見自己的身體被套上了一身幹淨的衣服,腳上又穿了一雙皮鞋,衣服不是自己的,皮鞋倒是自己穿過的,看到自己的身體直挺挺地躺在擔架上,“他”為自己生命的最後表現感到滿意。
現在該是1969年11月14日深夜12時了,他終于沒有熬到來暖氣的這一天。
“他”看到自己的遺體被一塊白床單從頭到腳裹得嚴嚴的,然後,被擡上一輛吉普車拉走了,“他”盤旋在空中,像直升飛機一樣跟随着這輛吉普車。
寒冬中的開封一片黑暗,稀疏而冷清的路燈光照着颠簸狂奔的吉普車。
“他”非常不滿地看到,由于吉普車太小,自己的兩隻腳露在了車廂外面,随着車的颠簸,兩隻腳硬挺地颠動着,仿佛是一截完全失了性子的幹木料。
已經是11月15日零點,從理論上講,此刻中國北方所有的城市都可以開始生火取暖了,而他卻被拉進一個特殊的生火取暖的地方:火化場。
不知什麼時候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還飄起了零星雪花,這也許是天地對共和國主席的逝世表示的哀悼。
當他在雨雪霏霏的天地中盤旋時,感到大自然的哀悼其實比人間的哀悼更悲壯。
廣袤的華北平原被雨雪與黑暗籠罩着,火化場也一片黑暗,隻有為數不多的幾盞燈特别刺眼地在黑暗中亮着。
看見有幾十個軍人将火化場全部封鎖戒嚴,一些人拿着噴霧器噴灑着消毒藥水,當吉普車開進火化場時,火化場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及手套,如臨大敵。
“他” 俯瞰着眼前的一切,不禁露出一絲寬容的微笑。
“他”知道火化場已接到通知,要緊急火化一個最危險的烈性傳染病人,所有的人都愛惜生命,所有的人都懼怕傳染。
“他”看着自己硬梆梆的遺體被推進了火化爐,當火化爐的鐵門關閉後,“他”透過鐵壁看到了裡面熊熊的火焰。
知道自己的遺體已經變成灰燼,“他”懸在半空中頓時感到一陣輕松,好像一個被線牽着的風筝終于斷線了,可以随風自由飄去了。
在無邊的寒冷黑暗中,“他”遠遠地看了一眼自己身體火化後留下的灰燼,它們被裝進了一個極為普通的骨灰盒。
骨灰盒自然沒人認領,暫時寄存在火化場,“他”盤旋着俯瞰了一下,在《寄存證》上填寫着這樣幾行字:“骨灰編号:123;申請寄存人姓名:劉原;與亡人關系:父子;死亡人姓名:劉衛黃;年齡:71;性别:男。
”劉原是“他”活在世上的一個兒子,劉衛黃自然是“他”的代用名。
其實,劉衛黃也好,劉少奇也好,不過都是符号,現在,生命已經結束了,符号又有什麼好講究的呢? “他”像一隻自由的風筝,高高地飄到空中,遙遙俯瞰着雨雪霏霏的黑暗世界。
對這個世界,“他”已經超脫了,隻不過對自己的妻子、孩子還有一絲難以割舍的眷戀。
由于這絲眷戀,他還會在去天國之前盤旋一段歲月,觀看這個人間的變化。
“他”決定不再承受身軀的任何痛苦,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全部活動終結。
當“他”浮浮蕩蕩在天花闆上觀看自己死亡的場景時,多少對這幾個守護在自己身邊的醫護人員生出一絲善意的感激,因為“他”曾聽到他們說:“人已病危,能否讓他的親屬來見最後一面?”“他”也看到所有在場的人,包括一兩個比較負責的人都面面相觑,不敢做出任何決定,對于這個“特大的戰俘”,他們隻有看管的權力。
“他”還在半空中飄浮着,“他”在觀看自己身體的最後結果,畢竟“他”在這個身體中寄宿了七十一年,永别了,難免産生一絲眷戀。
這個身體早已被烘幹,失去了性子,幹枯地躺在那裡。
“他”看到自己的身體被人擡到樓外廊檐下,幾個人走過來端着照相機前後左右地拍照,這顯然是一個必要的程序,要向革命的“最高司令部”彙報他這個“頭号戰犯” 的死亡。
現在應該是11月13日的淩晨了,“他”看見跟随過自己幾十年的衛士長面色陰暗地出現了,衛士長聽着一群人對他簡單介紹了情況,便蹲下身來。
自己的遺體上早已蓋上了白床單,衛士長将白床單掀開,露出自己的頭,白發太長了,胡子也太長了,眼睛、嘴和鼻子都變形了,看着這副苦難的面貌,“他”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了憐憫。
過去的七十一年真是太執着了,太辛苦了。
看見衛士長用剪子剪短自己的白發,又用刮胡刀輕輕刮去自己的胡子,用手輕輕捏着将自己的嘴、鼻子和眼睛稍微捏正。
自己的面孔已經冰涼,“他” 能覺出衛士長那肥厚的手指頭的潮濕和溫熱。
對于自己的身體在離開這個世界前還能受到一個生命的善意觸摸,“他”不禁有些感動。
雖然“他”此刻浮蕩在空中,早已超脫了下面的塵世,然而,那千絲萬縷的眷戀卻尚未完全割斷。
看見自己的身體被套上了一身幹淨的衣服,腳上又穿了一雙皮鞋,衣服不是自己的,皮鞋倒是自己穿過的,看到自己的身體直挺挺地躺在擔架上,“他”為自己生命的最後表現感到滿意。
現在該是1969年11月14日深夜12時了,他終于沒有熬到來暖氣的這一天。
“他”看到自己的遺體被一塊白床單從頭到腳裹得嚴嚴的,然後,被擡上一輛吉普車拉走了,“他”盤旋在空中,像直升飛機一樣跟随着這輛吉普車。
寒冬中的開封一片黑暗,稀疏而冷清的路燈光照着颠簸狂奔的吉普車。
“他”非常不滿地看到,由于吉普車太小,自己的兩隻腳露在了車廂外面,随着車的颠簸,兩隻腳硬挺地颠動着,仿佛是一截完全失了性子的幹木料。
已經是11月15日零點,從理論上講,此刻中國北方所有的城市都可以開始生火取暖了,而他卻被拉進一個特殊的生火取暖的地方:火化場。
不知什麼時候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還飄起了零星雪花,這也許是天地對共和國主席的逝世表示的哀悼。
當他在雨雪霏霏的天地中盤旋時,感到大自然的哀悼其實比人間的哀悼更悲壯。
廣袤的華北平原被雨雪與黑暗籠罩着,火化場也一片黑暗,隻有為數不多的幾盞燈特别刺眼地在黑暗中亮着。
看見有幾十個軍人将火化場全部封鎖戒嚴,一些人拿着噴霧器噴灑着消毒藥水,當吉普車開進火化場時,火化場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及手套,如臨大敵。
“他” 俯瞰着眼前的一切,不禁露出一絲寬容的微笑。
“他”知道火化場已接到通知,要緊急火化一個最危險的烈性
“他”看着自己硬梆梆的遺體被推進了火化爐,當火化爐的鐵門關閉後,“他”透過鐵壁看到了裡面熊熊的火焰。
知道自己的遺體已經變成灰燼,“他”懸在半空中頓時感到一陣輕松,好像一個被線牽着的風筝終于斷線了,可以随風自由飄去了。
在無邊的寒冷黑暗中,“他”遠遠地看了一眼自己身體火化後留下的灰燼,它們被裝進了一個極為普通的骨灰盒。
骨灰盒自然沒人認領,暫時寄存在火化場,“他”盤旋着俯瞰了一下,在《寄存證》上填寫着這樣幾行字:“骨灰編号:123;申請寄存人姓名:劉原;與亡人關系:父子;死亡人姓名:劉衛黃;年齡:71;性别:男。
”劉原是“他”活在世上的一個兒子,劉衛黃自然是“他”的代用名。
其實,劉衛黃也好,劉少奇也好,不過都是符号,現在,生命已經結束了,符号又有什麼好講究的呢? “他”像一隻自由的風筝,高高地飄到空中,遙遙俯瞰着雨雪霏霏的黑暗世界。
對這個世界,“他”已經超脫了,隻不過對自己的妻子、孩子還有一絲難以割舍的眷戀。
由于這絲眷戀,他還會在去天國之前盤旋一段歲月,觀看這個人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