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
然而,他很快就被擡上一輛救護車,聽見從北京跟随來的人與這裡的人在交接着什麼,随後,救護車呼嘯着開出了機場。
大概是衛士長趴在他耳邊輕聲告訴他:“這是河南開封。
” 等他再被擡出救護車時,看到自己被擡到一個四四方方的院子裡。
所謂院子,就是四面都是三層樓的樓房,包圍出一塊像監獄一樣陰暗而又閉塞的空間。
在朦胧的路燈光中,他似乎看到了密布的電網。
他閉上眼,燈光電網便在眼前撲朔迷離地旋轉起來,他像一隻可憐的小飛蟲落進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中。
他已經被“交接”完了,北京來的人都不見了,再出現的是一些新的面孔。
看到很多軍人在院子裡活動,他被嚴密看守着擡進了四座小矮樓中的一座,拐了幾個彎,進了一層樓的一套陰暗的房間裡,房間是裡外間,他被放在了裡間屋的床上。
他懵懵懂懂地想到,這其實并不是戰争年代轉移傷員,而是在轉移一個重要的敵軍俘虜。
想到這個“敵軍俘虜”身患重病,給轉移帶來如此大的麻煩,他多少生出一絲自嘲的微笑,那微笑在靈魂飄蕩的世界中像片微弱的曙光,照亮了黑暗的地平線。
地平線所包圍的大地也是黑暗的,隻朦胧知道那裡起伏着千山萬嶺,也知道自己曾經在千山萬嶺中跋涉過,現在都看不清了,大地是黑暗的,天空卻亮得有些晃眼。
毛澤東戴着一頂灰藍色的八路軍帽高高矗立在天空中,這是“獨一無二”的形象。
天氣越來越寒冷了,房間裡十分陰暗,窗外的天空他基本上看不見,厚厚的窗簾終日緊閉着,頭頂上慘白的日光燈倒是日夜亮着,照着他這個清白無辜的生命。
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汁液在逐步耗幹,身體越來越幹燥、輕飄,像一段被烘幹的樹木漸漸失去了彈性,四肢和身體越來越僵硬。
他不禁想到一個木匠的言語,那還是在延安窯洞前看一個木匠為窯洞做門窗,木匠一邊刨着木頭一邊講着木料在做門窗家具前都要被烘烤,自己當時背着手站在陽光下,笑眯眯地問道:“為什麼?”木匠指着身邊的一棵小樹說道:“木頭不烤都有性子。
”說着,他站起來,用手将小樹彎過來,一松手,小樹又彈了回去,木匠說:“這就是樹的性子。
”木匠又拿起手裡正刨的一段木料說道:“這塊木頭已經烤過了,沒了性子,它也就不會彎曲了,硬要彎它,它就會斷。
”當時,他就悟出了性子就是生命的标志,活樹有性子,被烤過的死木便沒了性子。
現在,自己正在被烘烤,身體正在逐漸失去性子,終有一天會輕飄飄地升入天國。
他知道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已經沒有信心阻擋這個趨勢,就像他沒有信心阻擋那将他打倒的政治大潮一樣,生命的責任心隻是使他每天還在極力記住今天是幾月幾日。
1969年的11月開始了,屋裡更加寒冷,按照國家的取暖規定,11月15日以後才會有暖氣。
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可以堅持到11月15日,他此刻并不多想,他隻是默默地觀察着自己最後的生命。
他知道自己開始渾身發冷,接着又渾身發熱,然後冷熱交加,進入了半昏迷狀态,耳邊聽到醫護人員在試完體溫後說道:“攝氏39度7……攝氏39度8…… 攝氏40度……“他在燒熱中暈暈乎乎地飄蕩着,真實的感覺是,這種高燒的暈乎狀态其實是十分幸福的,它多少有點像在一隻暖暖的船上被太陽曬着,飄遊着,也多少有點像躺在白雲堆裡被太陽曬着,飄蕩着。
他這時還發現,死并不是很可怕的,當一個人真正接近死亡時,反而會覺得那是一個令人輕松的去向。
一生都在奔跑,實在跑累了,支持不住了,往死亡的鋪位上一躺,把自己交待出去,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一輩子說解放,到頭來發現死亡是最徹底的解放。
在一片燙熱的暈乎中,聽到周圍有人在說:“好像是肺炎。
”又聽見有人說:“也不能完全确診。
”又聽見有人說:“要不要送醫院?”又聽見有人說:“不準許送醫院。
”停頓了一會兒,聽見有人說:“就眼前的這個條件,盡量治療吧。
”渾身的疼痛在一片高熱的昏迷中變得麻木之後,靈魂多少有點遊離于身體之外。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還在高燒不止,也隐約知道現在已經是1969年11月11日深夜,他的生命正在做最後的表現。
生命常常是很執着的,總是掙紮着要生存下來,哪怕到了這種時候,還在做着消耗性的堅持。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高燒攝氏40度以上,也隐約聽到護士在說:“瞳孔已經失去了光反應。
” 他知道自己正張着嘴,困難地喘着氣,房間裡的幾個醫護人員在無可奈何地忙碌着,他異常清醒地觀察着自己生命的最後演變。
已經熬到了11月12日淩晨6時40分,醫護人員不得不發出了病危通知。
他不禁有些諷刺地微笑了,這個通知發的不算晚,但又已經很晚了。
5分鐘以後,靈魂進一步解脫,
然而,他很快就被擡上一輛救護車,聽見從北京跟随來的人與這裡的人在交接着什麼,随後,救護車呼嘯着開出了機場。
大概是衛士長趴在他耳邊輕聲告訴他:“這是河南開封。
” 等他再被擡出救護車時,看到自己被擡到一個四四方方的院子裡。
所謂院子,就是四面都是三層樓的樓房,包圍出一塊像監獄一樣陰暗而又閉塞的空間。
在朦胧的路燈光中,他似乎看到了密布的電網。
他閉上眼,燈光電網便在眼前撲朔迷離地旋轉起來,他像一隻可憐的小飛蟲落進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中。
他已經被“交接”完了,北京來的人都不見了,再出現的是一些新的面孔。
看到很多軍人在院子裡活動,他被嚴密看守着擡進了四座小矮樓中的一座,拐了幾個彎,進了一層樓的一套陰暗的房間裡,房間是裡外間,他被放在了裡間屋的床上。
他懵懵懂懂地想到,這其實并不是戰争年代轉移傷員,而是在轉移一個重要的敵軍俘虜。
想到這個“敵軍俘虜”身患重病,給轉移帶來如此大的麻煩,他多少生出一絲自嘲的微笑,那微笑在靈魂飄蕩的世界中像片微弱的曙光,照亮了黑暗的地平線。
地平線所包圍的大地也是黑暗的,隻朦胧知道那裡起伏着千山萬嶺,也知道自己曾經在千山萬嶺中跋涉過,現在都看不清了,大地是黑暗的,天空卻亮得有些晃眼。
毛澤東戴着一頂灰藍色的八路軍帽高高矗立在天空中,這是“獨一無二”的形象。
天氣越來越寒冷了,房間裡十分陰暗,窗外的天空他基本上看不見,厚厚的窗簾終日緊閉着,頭頂上慘白的日光燈倒是日夜亮着,照着他這個清白無辜的生命。
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汁液在逐步耗幹,身體越來越幹燥、輕飄,像一段被烘幹的樹木漸漸失去了彈性,四肢和身體越來越僵硬。
他不禁想到一個木匠的言語,那還是在延安窯洞前看一個木匠為窯洞做門窗,木匠一邊刨着木頭一邊講着木料在做門窗家具前都要被烘烤,自己當時背着手站在陽光下,笑眯眯地問道:“為什麼?”木匠指着身邊的一棵小樹說道:“木頭不烤都有性子。
”說着,他站起來,用手将小樹彎過來,一松手,小樹又彈了回去,木匠說:“這就是樹的性子。
”木匠又拿起手裡正刨的一段木料說道:“這塊木頭已經烤過了,沒了性子,它也就不會彎曲了,硬要彎它,它就會斷。
”當時,他就悟出了性子就是生命的标志,活樹有性子,被烤過的死木便沒了性子。
現在,自己正在被烘烤,身體正在逐漸失去性子,終有一天會輕飄飄地升入天國。
他知道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已經沒有信心阻擋這個趨勢,就像他沒有信心阻擋那将他打倒的政治大潮一樣,生命的責任心隻是使他每天還在極力記住今天是幾月幾日。
1969年的11月開始了,屋裡更加寒冷,按照國家的取暖規定,11月15日以後才會有暖氣。
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可以堅持到11月15日,他此刻并不多想,他隻是默默地觀察着自己最後的生命。
他知道自己開始渾身發冷,接着又渾身發熱,然後冷熱交加,進入了半昏迷狀态,耳邊聽到醫護人員在試完體溫後說道:“攝氏39度7……攝氏39度8…… 攝氏40度……“他在燒熱中暈暈乎乎地飄蕩着,真實的感覺是,這種高燒的暈乎狀态其實是十分幸福的,它多少有點像在一隻暖暖的船上被太陽曬着,飄遊着,也多少有點像躺在白雲堆裡被太陽曬着,飄蕩着。
他這時還發現,死并不是很可怕的,當一個人真正接近死亡時,反而會覺得那是一個令人輕松的去向。
一生都在奔跑,實在跑累了,支持不住了,往死亡的鋪位上一躺,把自己交待出去,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一輩子說解放,到頭來發現死亡是最徹底的解放。
在一片燙熱的暈乎中,聽到周圍有人在說:“好像是肺炎。
”又聽見有人說:“也不能完全确診。
”又聽見有人說:“要不要送醫院?”又聽見有人說:“不準許送醫院。
”停頓了一會兒,聽見有人說:“就眼前的這個條件,盡量治療吧。
”渾身的疼痛在一片高熱的昏迷中變得麻木之後,靈魂多少有點遊離于身體之外。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還在高燒不止,也隐約知道現在已經是1969年11月11日深夜,他的生命正在做最後的表現。
生命常常是很執着的,總是掙紮着要生存下來,哪怕到了這種時候,還在做着消耗性的堅持。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高燒攝氏40度以上,也隐約聽到護士在說:“瞳孔已經失去了光反應。
” 他知道自己正張着嘴,困難地喘着氣,房間裡的幾個醫護人員在無可奈何地忙碌着,他異常清醒地觀察着自己生命的最後演變。
已經熬到了11月12日淩晨6時40分,醫護人員不得不發出了病危通知。
他不禁有些諷刺地微笑了,這個通知發的不算晚,但又已經很晚了。
5分鐘以後,靈魂進一步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