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文化大革命已經到了1969年春,這一天,葉群不知為什麼感到十分燥熱,她從寫字台前站起來,在房間裡來回走了走,看了看牆上的溫度計,正是她所需要的攝氏18度,便無可挑剔地又踱了幾步,為什麼會這麼燥熱呢?她想了想,将房間的幾盞大燈關滅,隻剩下台燈照着一方光亮,凝視着這塊光亮,葉群還是覺出一種熱意。
燈罩是紅紗制成的,像廣播喇叭一樣朝下張着口,寫字台上的光亮也有淡淡的暖色,透過燈罩映照出來的光暈将四面的牆壁染上了淡淡的紅色,眯眼看着燈罩和圓融四溢的光暈,葉群不禁想,為什麼沒想到換一個綠色的或藍色的燈罩呢?那樣想必會涼爽得多,她随即便輕輕搖了搖頭,她不喜歡綠燈罩、藍燈罩,坐在燈前,臉上會鍍一層青綠,太糟糕了。
她拉開窗簾,看了看外面的夜色,毛家灣的夜色就是什麼都沒有的夜色,不過是平房、二層樓樓房、圍牆及說不上來的幾棵樹,在幽靜中倒是覺出這确實是京城的夜晚。
這是一個雜居了幾百萬市民,又集中了中國上層政治文化機關的城市,空氣中有股濃重的北京味,讓你想到大小胡同、醬菜園子,也讓你想到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燈火輝煌的長安街還有西山腳下一片又一片的軍事機關大院。
葉群拉上窗簾,走出房門來到院子裡,京城夜晚的空氣立刻浸泡了她。
四月底的春天,已經到了急不可待奔向夏天的時候,一股子暖烘烘的感覺,空氣像堆滿了絨毛一樣舒服而又不安分地撫摸着你。
桃花、李花、杏花都已開過,要謝還沒有謝盡,将鼎盛的絢爛化為一片暖燥的風騷春色。
毛家灣林彪的宅院中,平房和小樓的各個燈窗都亮着。
林彪自然在他的房間裡靜坐,六七個秘書也各自忙着他們的事,十幾個哲學的、曆史的和文學的專家也都在自己的房間裡日夜忙着完成他們的任務。
在燈光映亮的院落中站一站,走一走,葉群能夠明确感到這個院子是中國的權力中心之一,從這裡伸出去的電話線可以指揮全國四面八方的事情,當然,要在中南海毛澤東的光照下或明或暗地行動。
一個很大的蜘蛛網張開着,林彪是盤踞在蛛網中心的一個大蜘蛛,他終日一動不動,卻敏感着整張網上的每一絲動靜,林彪是喜歡以靜制動的,葉群不禁在夜空中漾出一絲難以覺察的微笑。
她是喜歡動的,她這個林辦主任一定是中國最忙的辦公室主任了,她主持這個大院,管理林彪的大小一切事物,像個好動的不大不小的蜘蛛,在這張網上跑來跑去。
她會把林彪這個大蜘蛛對蛛網上最外圍、最遠端的任何感覺都親自去勘察一遍,她會将蛛網上的一切捕獲都叼回來,咀嚼後喂給一動不動的大蜘蛛,然後,又不辭辛苦地跑向蛛網的四面八方。
林彪這個大蜘蛛是深沉不動的、含威不露的,也有點弱不禁風;而她這個不算最大、也比較大的蜘蛛則是結實的、勇敢的、火熱的,樂于跑來跑去的。
她依然覺得渾身有些暖燥,是不是因為京城裡飛揚的楊柳絮?那滿街飛舞的柳絮撲在臉上是讓人燥癢的,這樣一想,明明是純淨的夜空,似乎隐隐飛着密密麻麻的柳絮,星空也模糊起來。
她又仰頭看了一眼糊塗的星空,便不知所以然地邁着輕盈的步伐回到自己的房間,她覺得自己的身體還十分年輕有勁,走起路來稍不自覺就顯急快。
她到衛生間裡擰開水龍頭濕了毛巾,用涼水洗洗臉,用涼毛巾從額頭到眼睛、到臉頰、到脖頸敷下來,又擰開毛巾,很舒服地雙手捂在臉上摁着、擦着,最後理一下頭發,面對牆上燈光照亮的大鏡子眨了眨眼,笑了笑。
她在透過歲月的塑造尋找自己年輕時剛到延安的容貌與感覺:她那時是小巧的、苗條的、美麗的,總是興緻勃勃地往前沖着,當和抗大的學員一起爬山時,她總是沖在前面。
看着現在的自己,想着往昔的自己,便又想到女兒林豆豆:今年已過二十五了,長得像自己,卻沒有自己年輕時好看,她似乎美中不足地歎了口氣。
這兩年來,為了給女兒找對象,幾乎和女兒成了冤家,女兒想要的人她通不過,她想介紹給女兒的人女兒又不接受。
她恨恨地撂下毛巾,又盯了一眼鏡子中的自己,看着自己顴骨略微凸起的臉,極力找回一點過去的相貌,随即狠狠地一拉燈繩,将黑暗留在了衛生間裡。
當她回到寫字台旁坐下時,先用雙手向後梳理了一下頭發,重新抓住洗冷水臉給她的清醒感覺,開始了她要做的事情。
她看了一下台曆,密密麻麻寫了一二十行,都是她今天要做的事情。
做完的,她已經用紅筆勾掉,沒做完的,現在開始抓緊做。
她看了看台曆上沒有完成的事項,第一項是四個字:“研究九大”,她為自己的用語含蓄稍有些自得地微笑了一下,随即打開一張《人民日報》。
昨天剛剛結束的九屆一中全會選舉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毛澤東自然是中央委員會主席,作為接班人的林彪是當然的副主席,周恩來、陳伯達、康生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整個政治局是二十一人,葉群看着這二十一人名單:毛澤東,林彪(以下按姓氏筆劃為序),葉群,葉劍英,劉伯承,江青,朱德,許世友,陳伯達,陳錫聯,李先念,李作鵬,吳法憲,張春橋,邱會作,周恩來,姚文元,康生,黃永勝,董必武,謝富治。
她決定仔細研究一下這個政治局名單。
她從寫字台一角拿過來幾十張讀書卡片,雪白的、硬硬的,比撲克牌略大一些,她在第一張卡片上用粗鉛筆寫了“毛澤東”三個大字,在第二張卡片上寫了“林彪”兩個字,在第三張卡片上寫了“葉群”,往下一人一張卡片,政治局二十一個人寫在了二十一張卡片上,她開始擺弄這些卡片。
第一種擺法,就是剛才報上讀到的順序,毛澤東第一,林彪第二,剩下按姓氏筆劃排列,她葉群就是第三,然後順序排下來。
這樣将二十一張卡片排在這裡,她獲得一種很好玩的自我滿足,自己的姓氏筆劃少,按姓氏筆劃排列時很占便宜,緊跟毛澤東、林彪排第三号,這實在是很舒服的感覺。
她把二十一張卡片排成了三排,每排七個,像一個長方陣一樣欣賞了好一會兒,然而,她知道這個排法什麼問題也不說明,便像收撲克牌一樣将它們都收到手裡。
第二種排法,她先排出了政治局常委: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
這五個人的排列順序肯定是有意義的,表明毛澤東是一号人物,林彪是二号人物,周恩來是三号人物,陳伯達是四号人物,康生是五号人物。
再往下,誰是六号人物,誰是七号人物呢? 葉群決定将二十一人排一排順序。
她把手中剩下的卡片看了看,毫不猶豫地把江青抽了出來,排在了第六位。
又往下看了看,抽出了三張卡片,張春橋,黃永勝,葉群,她眯着眼,比着這幾個人的地位。
排張春橋,她不甘心,也
燈罩是紅紗制成的,像廣播喇叭一樣朝下張着口,寫字台上的光亮也有淡淡的暖色,透過燈罩映照出來的光暈将四面的牆壁染上了淡淡的紅色,眯眼看着燈罩和圓融四溢的光暈,葉群不禁想,為什麼沒想到換一個綠色的或藍色的燈罩呢?那樣想必會涼爽得多,她随即便輕輕搖了搖頭,她不喜歡綠燈罩、藍燈罩,坐在燈前,臉上會鍍一層青綠,太糟糕了。
她拉開窗簾,看了看外面的夜色,毛家灣的夜色就是什麼都沒有的夜色,不過是平房、二層樓樓房、圍牆及說不上來的幾棵樹,在幽靜中倒是覺出這确實是京城的夜晚。
這是一個雜居了幾百萬市民,又集中了中國上層政治文化機關的城市,空氣中有股濃重的北京味,讓你想到大小胡同、醬菜園子,也讓你想到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燈火輝煌的長安街還有西山腳下一片又一片的軍事機關大院。
葉群拉上窗簾,走出房門來到院子裡,京城夜晚的空氣立刻浸泡了她。
四月底的春天,已經到了急不可待奔向夏天的時候,一股子暖烘烘的感覺,空氣像堆滿了絨毛一樣舒服而又不安分地撫摸着你。
桃花、李花、杏花都已開過,要謝還沒有謝盡,将鼎盛的絢爛化為一片暖燥的風騷春色。
毛家灣林彪的宅院中,平房和小樓的各個燈窗都亮着。
林彪自然在他的房間裡靜坐,六七個秘書也各自忙着他們的事,十幾個哲學的、曆史的和文學的專家也都在自己的房間裡日夜忙着完成他們的任務。
在燈光映亮的院落中站一站,走一走,葉群能夠明确感到這個院子是中國的權力中心之一,從這裡伸出去的電話線可以指揮全國四面八方的事情,當然,要在中南海毛澤東的光照下或明或暗地行動。
一個很大的蜘蛛網張開着,林彪是盤踞在蛛網中心的一個大蜘蛛,他終日一動不動,卻敏感着整張網上的每一絲動靜,林彪是喜歡以靜制動的,葉群不禁在夜空中漾出一絲難以覺察的微笑。
她是喜歡動的,她這個林辦主任一定是中國最忙的辦公室主任了,她主持這個大院,管理林彪的大小一切事物,像個好動的不大不小的蜘蛛,在這張網上跑來跑去。
她會把林彪這個大蜘蛛對蛛網上最外圍、最遠端的任何感覺都親自去勘察一遍,她會将蛛網上的一切捕獲都叼回來,咀嚼後喂給一動不動的大蜘蛛,然後,又不辭辛苦地跑向蛛網的四面八方。
林彪這個大蜘蛛是深沉不動的、含威不露的,也有點弱不禁風;而她這個不算最大、也比較大的蜘蛛則是結實的、勇敢的、火熱的,樂于跑來跑去的。
她依然覺得渾身有些暖燥,是不是因為京城裡飛揚的楊柳絮?那滿街飛舞的柳絮撲在臉上是讓人燥癢的,這樣一想,明明是純淨的夜空,似乎隐隐飛着密密麻麻的柳絮,星空也模糊起來。
她又仰頭看了一眼糊塗的星空,便不知所以然地邁着輕盈的步伐回到自己的房間,她覺得自己的身體還十分年輕有勁,走起路來稍不自覺就顯急快。
她到衛生間裡擰開水龍頭濕了毛巾,用涼水洗洗臉,用涼毛巾從額頭到眼睛、到臉頰、到脖頸敷下來,又擰開毛巾,很舒服地雙手捂在臉上摁着、擦着,最後理一下頭發,面對牆上燈光照亮的大鏡子眨了眨眼,笑了笑。
她在透過歲月的塑造尋找自己年輕時剛到延安的容貌與感覺:她那時是小巧的、苗條的、美麗的,總是興緻勃勃地往前沖着,當和抗大的學員一起爬山時,她總是沖在前面。
看着現在的自己,想着往昔的自己,便又想到女兒林豆豆:今年已過二十五了,長得像自己,卻沒有自己年輕時好看,她似乎美中不足地歎了口氣。
這兩年來,為了給女兒找對象,幾乎和女兒成了冤家,女兒想要的人她通不過,她想介紹給女兒的人女兒又不接受。
她恨恨地撂下毛巾,又盯了一眼鏡子中的自己,看着自己顴骨略微凸起的臉,極力找回一點過去的相貌,随即狠狠地一拉燈繩,将黑暗留在了衛生間裡。
當她回到寫字台旁坐下時,先用雙手向後梳理了一下頭發,重新抓住洗冷水臉給她的清醒感覺,開始了她要做的事情。
她看了一下台曆,密密麻麻寫了一二十行,都是她今天要做的事情。
做完的,她已經用紅筆勾掉,沒做完的,現在開始抓緊做。
她看了看台曆上沒有完成的事項,第一項是四個字:“研究九大”,她為自己的用語含蓄稍有些自得地微笑了一下,随即打開一張《人民日報》。
昨天剛剛結束的九屆一中全會選舉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毛澤東自然是中央委員會主席,作為接班人的林彪是當然的副主席,周恩來、陳伯達、康生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整個政治局是二十一人,葉群看着這二十一人名單:毛澤東,林彪(以下按姓氏筆劃為序),葉群,葉劍英,劉伯承,江青,朱德,許世友,陳伯達,陳錫聯,李先念,李作鵬,吳法憲,張春橋,邱會作,周恩來,姚文元,康生,黃永勝,董必武,謝富治。
她決定仔細研究一下這個政治局名單。
她從寫字台一角拿過來幾十張讀書卡片,雪白的、硬硬的,比撲克牌略大一些,她在第一張卡片上用粗鉛筆寫了“毛澤東”三個大字,在第二張卡片上寫了“林彪”兩個字,在第三張卡片上寫了“葉群”,往下一人一張卡片,政治局二十一個人寫在了二十一張卡片上,她開始擺弄這些卡片。
第一種擺法,就是剛才報上讀到的順序,毛澤東第一,林彪第二,剩下按姓氏筆劃排列,她葉群就是第三,然後順序排下來。
這樣将二十一張卡片排在這裡,她獲得一種很好玩的自我滿足,自己的姓氏筆劃少,按姓氏筆劃排列時很占便宜,緊跟毛澤東、林彪排第三号,這實在是很舒服的感覺。
她把二十一張卡片排成了三排,每排七個,像一個長方陣一樣欣賞了好一會兒,然而,她知道這個排法什麼問題也不說明,便像收撲克牌一樣将它們都收到手裡。
第二種排法,她先排出了政治局常委: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
這五個人的排列順序肯定是有意義的,表明毛澤東是一号人物,林彪是二号人物,周恩來是三号人物,陳伯達是四号人物,康生是五号人物。
再往下,誰是六号人物,誰是七号人物呢? 葉群決定将二十一人排一排順序。
她把手中剩下的卡片看了看,毫不猶豫地把江青抽了出來,排在了第六位。
又往下看了看,抽出了三張卡片,張春橋,黃永勝,葉群,她眯着眼,比着這幾個人的地位。
排張春橋,她不甘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