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蛙鳴像兒童的歌聲一樣。
又一個鏡頭,就是北清大學紅衛兵審問王光美。
她曾經贊歎過王光美的勇敢,也想過倘若自己處在王光美的位置,将會如何表現。
現在,一場轟轟烈烈的冒險似乎就這樣煙消雲散地過去了,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光榮,反而會留下沒完沒了的麻煩。
她還是一心一意地擀着皮,又一團面在她手中被捏成環形,很快又被捏細捏長,成了首尾相接的面蛇,再被首尾斬斷,滾圓、滾細、滾均勻,一排刀切下來成了幾十段,一遍揉下來,一遍摁下來,再一個個擀過來,又是幾十張皮飛落在案闆上。
她擡起手背,擦了一下額頭的汗,面粉的味道、芹菜肉餡的味道鮮嫩噴香地熏着她,再加上自己嫩豆腐一樣細嫩松軟的身體蒸發出的汗氣,使她融化在其中,她随口贊歎了一句:“餃子餡真鮮。
”父親非常得意地說:“那當然,這是爸爸的拿手好戲,先把肉餡拌上蔥姜,撒上鹽,拌上醬油,拌上味精,調勻調嫩調鮮,再把芹菜剁碎了,和在一起,再調勻調嫩調鮮,加上香油反複調,油把芹菜裡的水裹住了,水出不來,餃子餡便又濕又粘又鮮。
”說着,父親笑呵呵地将裝餡的搪瓷盆舉到胡萍臉前,說:“你再聞一聞,鮮得透人。
”胡萍用力吸了吸鼻子,聞了一下,一股鮮味吸入鼻中,便體會到“沁人心脾”的感覺。
她止不住咽了口唾沫,這個動作引得父親開懷地笑了。
她和父親面對面站着,母親一個人坐着,正好在他們中間,這時擡眼看了看他們,咧着不嚴密的嘴笑着說:“這麼鮮,你們就生着吃吧。
”胡萍看了看父親和母親,在他們歡笑的面孔中再一次看到她早已發現的事實,父母在這一年裡陡然出現了不少白發,她也便在餃子餡和白面的鮮香氣息中覺出了父母的氣息。
這種感覺對于她來講總是與一般人家的子女不同的,因為她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是他們從小抱養的。
她早就知道了這個秘密,父母卻從未覺察,她便始終以毫無破綻的親生女兒的态度和父母相處。
父親的身體挺敦厚,挺壯實,有種農村出身的知識分子幹部的氣質。
他讓你想到山上的紅薯,農村的榆樹、馬鈴薯,山區河灘裡大塊的豬肝紅的鵝卵石,村路上的馬車,農舍裡的土炕和竈台,老農頭上纏的白毛巾,村口的小學校,小學校門口樹上吊的敲鐘用的鐵鋤頭;也讓你想到辦公桌,玻璃闆,紅藍鉛筆,毛筆,硯台,一壁一壁的書櫃,團團圍坐的會議桌;還讓你想到穿着圓口黑布鞋的樸素而又沉穩的步子,背手而立的領導威儀;當然,還讓她想到自己還是五六歲的小女孩時,騎在他脖子上的“高頭大馬”。
這個并非親生的父親曾經一到節假日就領着她去公園,去十三陵。
在十三陵入口處的“神道”兩邊,立着許多動物石雕,石馬,石獅,石虎,父親抱着她一個一個騎上去,最後把她抱着騎在自己脖子上。
她至今能夠回憶起父親把她馱起來時的高高的感覺,她坐在父親的肩上,雙腿夾住父親的脖子,雙手抱住父親的頭,父親兩隻手高舉着抓住她的兩臂。
那時,她覺得父親身材高大,肩膀厚實,脖頸粗壯,頭很大,抱着這樣的頭,她小小的身體都被暖透了。
父親的頭上有股好聞的汗味,濃濃地蒸上來,聞着很舒服,很踏實,很可靠。
當父親馱着她走在神道上時,她壯起膽來,偶爾還敢擡起一隻手,向兩邊的石雕揮手緻意。
她永遠忘不了騎在父親脖子上的兒童時代,直到現在,每當給父親洗衣服時,聞到他領子上那熟悉的汗味,她都難免生出一種夾雜着兒時回憶的溫暖感情。
知道了自己并非父母親生的事實,并沒有破壞掉她對父親的親切感,卻使她立刻明确地分辨出自己和父親其實沒有血緣聯系。
她長得粉白綿軟,和父親黑紅粗壯的身體沒有聯系。
天下的事情就這麼怪,當她以為自己是父親的親生女兒時,她到處發現自己和父親的相似之處;及至知道自己并非父親親生,也便非常清楚地看出了迥然的差别。
母親的皮膚屬于蒼白的一類,至今她還覺得自己和母親有相似之處,隻是慢慢品味,也就覺出了自己和母親的區别。
母親讓她想到平原上的農村大戶,縣城裡的秀才。
在搖搖曳曳的縣城小街上,有一個門檻高一點的大門,裡邊是四四方方的青磚院落,比較幹淨又比較陳舊,裡面的房子空洞而又黑暗,一個小女孩在院落裡孤零零地站着,谛聽着街上走過的騾馬和人群,時而跑到大門口扒着門縫往外看一看,有時也大着膽踮起腳拔開門栓,将門輕輕拉開
又一個鏡頭,就是北清大學紅衛兵審問王光美。
她曾經贊歎過王光美的勇敢,也想過倘若自己處在王光美的位置,将會如何表現。
現在,一場轟轟烈烈的冒險似乎就這樣煙消雲散地過去了,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光榮,反而會留下沒完沒了的麻煩。
她還是一心一意地擀着皮,又一團面在她手中被捏成環形,很快又被捏細捏長,成了首尾相接的面蛇,再被首尾斬斷,滾圓、滾細、滾均勻,一排刀切下來成了幾十段,一遍揉下來,一遍摁下來,再一個個擀過來,又是幾十張皮飛落在案闆上。
她擡起手背,擦了一下額頭的汗,面粉的味道、芹菜肉餡的味道鮮嫩噴香地熏着她,再加上自己嫩豆腐一樣細嫩松軟的身體蒸發出的汗氣,使她融化在其中,她随口贊歎了一句:“餃子餡真鮮。
”父親非常得意地說:“那當然,這是爸爸的拿手好戲,先把肉餡拌上蔥姜,撒上鹽,拌上醬油,拌上味精,調勻調嫩調鮮,再把芹菜剁碎了,和在一起,再調勻調嫩調鮮,加上香油反複調,油把芹菜裡的水裹住了,水出不來,餃子餡便又濕又粘又鮮。
”說着,父親笑呵呵地将裝餡的搪瓷盆舉到胡萍臉前,說:“你再聞一聞,鮮得透人。
”胡萍用力吸了吸鼻子,聞了一下,一股鮮味吸入鼻中,便體會到“沁人心脾”的感覺。
她止不住咽了口唾沫,這個動作引得父親開懷地笑了。
她和父親面對面站着,母親一個人坐着,正好在他們中間,這時擡眼看了看他們,咧着不嚴密的嘴笑着說:“這麼鮮,你們就生着吃吧。
”胡萍看了看父親和母親,在他們歡笑的面孔中再一次看到她早已發現的事實,父母在這一年裡陡然出現了不少白發,她也便在餃子餡和白面的鮮香氣息中覺出了父母的氣息。
這種感覺對于她來講總是與一般人家的子女不同的,因為她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是他們從小抱養的。
她早就知道了這個秘密,父母卻從未覺察,她便始終以毫無破綻的親生女兒的态度和父母相處。
父親的身體挺敦厚,挺壯實,有種農村出身的知識分子幹部的氣質。
他讓你想到山上的紅薯,農村的榆樹、馬鈴薯,山區河灘裡大塊的豬肝紅的鵝卵石,村路上的馬車,農舍裡的土炕和竈台,老農頭上纏的白毛巾,村口的小學校,小學校門口樹上吊的敲鐘用的鐵鋤頭;也讓你想到辦公桌,玻璃闆,紅藍鉛筆,毛筆,硯台,一壁一壁的書櫃,團團圍坐的會議桌;還讓你想到穿着圓口黑布鞋的樸素而又沉穩的步子,背手而立的領導威儀;當然,還讓她想到自己還是五六歲的小女孩時,騎在他脖子上的“高頭大馬”。
這個并非親生的父親曾經一到節假日就領着她去公園,去十三陵。
在十三陵入口處的“神道”兩邊,立着許多動物石雕,石馬,石獅,石虎,父親抱着她一個一個騎上去,最後把她抱着騎在自己脖子上。
她至今能夠回憶起父親把她馱起來時的高高的感覺,她坐在父親的肩上,雙腿夾住父親的脖子,雙手抱住父親的頭,父親兩隻手高舉着抓住她的兩臂。
那時,她覺得父親身材高大,肩膀厚實,脖頸粗壯,頭很大,抱着這樣的頭,她小小的身體都被暖透了。
父親的頭上有股好聞的汗味,濃濃地蒸上來,聞着很舒服,很踏實,很可靠。
當父親馱着她走在神道上時,她壯起膽來,偶爾還敢擡起一隻手,向兩邊的石雕揮手緻意。
她永遠忘不了騎在父親脖子上的兒童時代,直到現在,每當給父親洗衣服時,聞到他領子上那熟悉的汗味,她都難免生出一種夾雜着兒時回憶的溫暖感情。
知道了自己并非父母親生的事實,并沒有破壞掉她對父親的親切感,卻使她立刻明确地分辨出自己和父親其實沒有血緣聯系。
她長得粉白綿軟,和父親黑紅粗壯的身體沒有聯系。
天下的事情就這麼怪,當她以為自己是父親的親生女兒時,她到處發現自己和父親的相似之處;及至知道自己并非父親親生,也便非常清楚地看出了迥然的差别。
母親的皮膚屬于蒼白的一類,至今她還覺得自己和母親有相似之處,隻是慢慢品味,也就覺出了自己和母親的區别。
母親讓她想到平原上的農村大戶,縣城裡的秀才。
在搖搖曳曳的縣城小街上,有一個門檻高一點的大門,裡邊是四四方方的青磚院落,比較幹淨又比較陳舊,裡面的房子空洞而又黑暗,一個小女孩在院落裡孤零零地站着,谛聽着街上走過的騾馬和人群,時而跑到大門口扒着門縫往外看一看,有時也大着膽踮起腳拔開門栓,将門輕輕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