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個夫妻”,這話是真理。
幾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已經使他們融合了,各自成為對方的一部分了。
兩個泥人打碎了揉在一起,再捏成兩個新泥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丹林,你該抓緊時間做點事了。
父親坐在寫字台前說道。
我挺抓緊的。
他說。
說說你具體的打算吧,不能一年年晃過去。
我準備再次出國,攻取博士學位,同時更全面地考察一下西方的經濟。
然後準備受聘于某家跨國公司工作幾年,至少一兩年吧,一邊工作掙點錢一邊發表一些論文。
整個這個階段是我從現在起的第一單元,奠定基礎。
準備用六至七年時間,到三十七八歲。
噢,這期間準備解決婚姻問題。
找外國人? 那我倒還沒多想,我可以找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嘛。
這個單元結束後,如果我在國外有發展前途,就繼續留在外國,加入所在國的國籍。
然後我可以經常回國,利用我外籍人的身份和在國外的地位在國内取得影響。
你不準備回國來? “曲線救國”嘛。
學完了馬上回到國内能怎麼着,委任你什麼要職?頂多當個高級研究員,要不當個研究所副所長。
如果不出國,從現在起在國内混上六七年就更難了,連熬個副所長都沒多大戲。
再然後呢? 我以一個外籍華裔學者的身份為中國做點事,回國講學啦,提出一些好的經濟發展建議啦。
那樣,國家首腦人物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接見我,我可以乘機把我關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建議一次次提給他們,他們會尊重,會采納。
采納了有效益,就更重視我,尊我為上賓。
我在國内有了與高層的普遍聯系,又深知中國國情,就會在國外更提高我的地位,很多外國财團、實業家都會願意聘請我。
這樣我可以兩面得好,挾以自重。
你就這樣“跨着國”? 如果有一天,當我露出想回國的考慮,國内願意委我以重任,讓我進入上層決策或咨詢機構,那我就回國,從此一心一意在國内幹。
達到這個目的,可能又要用五年以上時間吧,第二單元。
我不着急,那時我最多四十三四歲,正年富力強,可以大幹一番。
幹上二十多年,到六十五歲,算第三單元。
然後退休,寫十年書,到七十五歲,第四單元。
七十五歲以後,第五單元,我先不安排了。
範書鴻看着兒子半晌沒說話,然後把一本打開的雜志遞過去:你要抓緊時間,什麼事别想得太容易,人一生沒有那麼從容,你看看這份小資料。
範丹林接過來了,“一生時間用途的統計”: 據西方統計學家指出,假如一個人的壽命為60歲,那麼他總共有21900天。
一生的時間用途分别為:睡覺20年(7300天);吃飯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9825天);上下班和旅行5年(1825天);娛樂8年(2920天);生病3年(1095天);等待3年(1095天);打電話1年(365天);照鏡子70天;擤鼻涕10天,最後隻剩下3205天,即8年零285天用來做有用的事情。
哪有這麼怕人,杞人憂天。
範丹林笑着放下刊物:我穿衣梳洗絕用不了五年,也不會生三年病,娛樂,我也不會花八年時間。
他說完,起身走了。
範書鴻看着兒子的背影:他還年輕,雖然已成熟,但還有好多夢想。
自己年輕時也曾雄心勃勃,可後來呢?……人生如夢…… 人大會堂的宴會廳布置成了舞廳,數以千計的人在起舞,在旋轉,描繪着彩色的旋律。
年輕人穿着文雅打扮入時;中年人穿着潇灑氣質雍容;老年人是安詳的,高貴的。
一對年輕人在眼前舞過,小夥子又帥氣又英俊,姑娘又活潑又鮮亮。
咱們走吧。
李向南對小莉說,他們剛進來,站着看了一會兒。
小莉收回目光,她感到腳底下發癢了,樂曲的節奏已進入了她的血液,興奮了她的神經。
咱們跳跳吧。
她說,你不會,我教你。
我不喜歡跳舞。
為什麼? 我甯肯遊泳,爬山,長跑。
跳舞是貴族遊戲,我不喜歡它。
這怎麼是貴族遊戲?舞蹈原本是勞動中來的,你看非洲,看那些少數民族,不都是底層勞動人民載歌載舞? 他笑笑:那你跳吧,我坐在邊上看看。
小莉猶豫了,正好有個小夥子走上來邀她,她探詢地看着李向南。
李向南微笑着沖她揮了一下手,她猶豫了一下,和那小夥子舞入人群中了。
為什麼自己不喜歡舞會?他自省着,今天他有着透徹的理智。
剛才一踏入舞廳,像每次踏入一樣,就感到一種“自卑”,他不是這種場合裡的人。
這裡需要漂亮,需要風度翩翩,需要體态潇灑,需要現代派的帥氣或古典派的紳士風度,需要油亮的背頭,或時髦的長發,需要藝術的靈感,舞姿的灑脫,需要善于享樂的歡快輕松,需要風流,需要放蕩,需要“多情”,這都是他沒有的。
他便有了受壓迫感,轉而有了敵意,便貶低它,批判它,蔑視它;同時又提起政治家的優越感來支撐自己。
他是有思想的,有魄力的,有政治才幹的,有領導藝術的,有組織手腕的,有講演才能的,有幽默風度的,有在另一種場合感召人的魅力的。
自信與優越感,敵視與冷蔑,貶斥與批判,竟然都發自于自卑,都源于心理自衛與自我支撐。
原來如此。
人常常是多麼不了解自己啊。
小莉在一圈圈舞着,時而出現朝這兒看看,時而又隐沒在旋轉的人群中,她臉上放着興奮的紅光。
她是陪他來的,她想讓他愉快,她為了他曾在起舞前猶豫過,然而她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而活着的。
這是一切人生活的出發點,自己該懂。
倘若自己以後能重獲健康,要和小莉這樣的女性共同生活,就要有看着她一個人在快樂中跳舞的心理準備。
他又想到剛才小莉的話了:“理想實現不了,就是夢想。
”自己該思悟一下,理想和夢想是什麼關系?自己曾經有過多少理想,實現了嗎? 現在一定要切合實際,要有一個個非常切實可行的、能夠實現的計劃。
幾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已經使他們融合了,各自成為對方的一部分了。
兩個泥人打碎了揉在一起,再捏成兩個新泥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丹林,你該抓緊時間做點事了。
父親坐在寫字台前說道。
我挺抓緊的。
他說。
說說你具體的打算吧,不能一年年晃過去。
我準備再次出國,攻取博士學位,同時更全面地考察一下西方的經濟。
然後準備受聘于某家跨國公司工作幾年,至少一兩年吧,一邊工作掙點錢一邊發表一些論文。
整個這個階段是我從現在起的第一單元,奠定基礎。
準備用六至七年時間,到三十七八歲。
噢,這期間準備解決婚姻問題。
找外國人? 那我倒還沒多想,我可以找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嘛。
這個單元結束後,如果我在國外有發展前途,就繼續留在外國,加入所在國的國籍。
然後我可以經常回國,利用我外籍人的身份和在國外的地位在國内取得影響。
你不準備回國來? “曲線救國”嘛。
學完了馬上回到國内能怎麼着,委任你什麼要職?頂多當個高級研究員,要不當個研究所副所長。
如果不出國,從現在起在國内混上六七年就更難了,連熬個副所長都沒多大戲。
再然後呢? 我以一個外籍華裔學者的身份為中國做點事,回國講學啦,提出一些好的經濟發展建議啦。
那樣,國家首腦人物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接見我,我可以乘機把我關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建議一次次提給他們,他們會尊重,會采納。
采納了有效益,就更重視我,尊我為上賓。
我在國内有了與高層的普遍聯系,又深知中國國情,就會在國外更提高我的地位,很多外國财團、實業家都會願意聘請我。
這樣我可以兩面得好,挾以自重。
你就這樣“跨着國”? 如果有一天,當我露出想回國的考慮,國内願意委我以重任,讓我進入上層決策或咨詢機構,那我就回國,從此一心一意在國内幹。
達到這個目的,可能又要用五年以上時間吧,第二單元。
我不着急,那時我最多四十三四歲,正年富力強,可以大幹一番。
幹上二十多年,到六十五歲,算第三單元。
然後退休,寫十年書,到七十五歲,第四單元。
七十五歲以後,第五單元,我先不安排了。
範書鴻看着兒子半晌沒說話,然後把一本打開的雜志遞過去:你要抓緊時間,什麼事别想得太容易,人一生沒有那麼從容,你看看這份小資料。
範丹林接過來了,“一生時間用途的統計”: 據西方統計學家指出,假如一個人的壽命為60歲,那麼他總共有21900天。
一生的時間用途分别為:睡覺20年(7300天);吃飯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9825天);上下班和旅行5年(1825天);娛樂8年(2920天);生病3年(1095天);等待3年(1095天);打電話1年(365天);照鏡子70天;擤鼻涕10天,最後隻剩下3205天,即8年零285天用來做有用的事情。
哪有這麼怕人,杞人憂天。
範丹林笑着放下刊物:我穿衣梳洗絕用不了五年,也不會生三年病,娛樂,我也不會花八年時間。
他說完,起身走了。
範書鴻看着兒子的背影:他還年輕,雖然已成熟,但還有好多夢想。
自己年輕時也曾雄心勃勃,可後來呢?……人生如夢…… 人大會堂的宴會廳布置成了舞廳,數以千計的人在起舞,在旋轉,描繪着彩色的旋律。
年輕人穿着文雅打扮入時;中年人穿着潇灑氣質雍容;老年人是安詳的,高貴的。
一對年輕人在眼前舞過,小夥子又帥氣又英俊,姑娘又活潑又鮮亮。
咱們走吧。
李向南對小莉說,他們剛進來,站着看了一會兒。
小莉收回目光,她感到腳底下發癢了,樂曲的節奏已進入了她的血液,興奮了她的神經。
咱們跳跳吧。
她說,你不會,我教你。
我不喜歡跳舞。
為什麼? 我甯肯遊泳,爬山,長跑。
跳舞是貴族遊戲,我不喜歡它。
這怎麼是貴族遊戲?舞蹈原本是勞動中來的,你看非洲,看那些少數民族,不都是底層勞動人民載歌載舞? 他笑笑:那你跳吧,我坐在邊上看看。
小莉猶豫了,正好有個小夥子走上來邀她,她探詢地看着李向南。
李向南微笑着沖她揮了一下手,她猶豫了一下,和那小夥子舞入人群中了。
為什麼自己不喜歡舞會?他自省着,今天他有着透徹的理智。
剛才一踏入舞廳,像每次踏入一樣,就感到一種“自卑”,他不是這種場合裡的人。
這裡需要漂亮,需要風度翩翩,需要體态潇灑,需要現代派的帥氣或古典派的紳士風度,需要油亮的背頭,或時髦的長發,需要藝術的靈感,舞姿的灑脫,需要善于享樂的歡快輕松,需要風流,需要放蕩,需要“多情”,這都是他沒有的。
他便有了受壓迫感,轉而有了敵意,便貶低它,批判它,蔑視它;同時又提起政治家的優越感來支撐自己。
他是有思想的,有魄力的,有政治才幹的,有領導藝術的,有組織手腕的,有講演才能的,有幽默風度的,有在另一種場合感召人的魅力的。
自信與優越感,敵視與冷蔑,貶斥與批判,竟然都發自于自卑,都源于心理自衛與自我支撐。
原來如此。
人常常是多麼不了解自己啊。
小莉在一圈圈舞着,時而出現朝這兒看看,時而又隐沒在旋轉的人群中,她臉上放着興奮的紅光。
她是陪他來的,她想讓他愉快,她為了他曾在起舞前猶豫過,然而她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而活着的。
這是一切人生活的出發點,自己該懂。
倘若自己以後能重獲健康,要和小莉這樣的女性共同生活,就要有看着她一個人在快樂中跳舞的心理準備。
他又想到剛才小莉的話了:“理想實現不了,就是夢想。
”自己該思悟一下,理想和夢想是什麼關系?自己曾經有過多少理想,實現了嗎? 現在一定要切合實際,要有一個個非常切實可行的、能夠實現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