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挽着走路怕什麼?”
“你戀愛過嗎?”
“沒有。
” “如果有人吻你呢?” 她垂下眼看着腳面:“不知道,可能會有點緊張。
” 他善良地笑了:“你像個小中學生。
” “我是中學剛畢業——前年。
你有小孩嗎?” “有,男孩。
” “肯定很聰明吧?” 兩個人聊着,他講了許多,她也聽了許多。
“真感謝你這樣幫助我,”她說。
“感謝什麼?我這樣講話,對于自己也是一種享受。
” “為什麼?” “暢快地講話,有人理解和崇拜,又是年輕人,而且是個可愛的姑娘,這不享受嗎?” 她笑了:“你說話真逗。
” “我和你說了這麼多,你知道目的是什麼嗎?……不知道吧?說穿了,就是企圖得到一個年輕姑娘的崇拜和愛慕,這是真正起作用的心理動力。
和其他男人差不多。
我的理智隻不過是願意揭露它而已。
” “我特别喜歡聽你講話。
” “願意我對你今後的生活提點忠告嗎?” “願意。
” “你今後一定要防止輕信的錯誤,你的性格容易犯這種錯誤。
對于那些能說會道的男人,對于那些善于用訴說痛苦來賺取同情心的男人,你都要有所戒備。
” ………… 他在夢中對那個年輕女性講述起自己的故事:他記得四五歲時就見過她,在一張洋畫上。
她是一個仙女,穿着漂亮的盔甲,舞着雙劍,領着無數天兵天将在海上破浪前進。
海水沒到她的大腿。
她後面是無邊的天空,滾着白雲,是大海,翻着白浪。
她破浪而來,英姿勃發。
他看着她,感到一種神秘的、隐隐的激動。
你看什麼呢?表妹嬰嬰突然在他身後出現。
沒看什麼。
他放下洋畫,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我爸爸來了,你去問為什麼嗎? 去。
他喜歡問為什麼——從會說話開始。
天為什麼會下雨、刮風、迷霧、早晨亮、夜晚黑?人為什麼有男也有女?公雞為什麼打鳴,母雞為什麼下蛋?樹為什麼沒公母?我是從媽媽身上哪兒生出來的?蟋蟀為什麼會叫?螢火蟲為什麼發光?象棋中為什麼車要直走,炮要翻山,馬要走日,相士将不能過河,卒過了河才能橫走? 他兩三歲時,有時一口氣就問一上午。
大人們常常愕然:是不是中邪了?惟有他媽媽毫不為怪:他生來就是這樣。
卒為什麼過了河才能橫走?不過河橫走,就會亂了套。
過了河橫走就不亂套?過了河就亂對家了。
自己家為什麼不能亂?不亂才好打仗?對。
那車馬炮橫走不一樣亂?他們亂沒關系。
為什麼卒亂就有關系?卒最小嘛。
最小就不能橫走?這是規定。
誰規定的?古人規定的。
為什麼要聽古人的?古人最先說的。
那我現在最先說卒可以像車一樣走,别人聽嗎?你說當然不行。
為什麼不行?不行就是不行嘛…… 他發現:沒有一個問題能問到底,大人不可能一直回答下去。
嬰嬰,我長大了,一定要問下去,問到底。
他不止一次看着星空憧憬地對表妹說。
一顆流星劃破夜空不見了。
走,咱們找它去。
他們在流星消失的田野裡到處尋找。
它是亮的,應該能找到。
他想知道:流星是不是石頭,會不會燙手?然而,整整一個夏天,他們沒有找到一顆流星。
在夜晚的田野中閃亮的隻是螢火蟲…… 鄒芮琴平躺在床上,凝望着窗外的月光遐想着。
同屋的幾個姑娘都已睡熟。
她伸直腿,擡起來欣賞着。
大腿,小腿,繃直的腳面,很長,很直,很健美,像芭蕾舞演員。
放下左腿,又擡起右腿。
反複輪換着,欣賞着。
她又站起來,脫下背心隻戴着胸罩,走入窗前銀子般的月光下,上下左右地端詳自己,真幹淨,真年輕。
微笑着,她趴到窗台上看月光。
蟋蟀在歌唱,樹啊,草啊,花啊,靜靜的,夢幻的,夜色真美。
她心中生出無限柔情,二十歲這個年齡真好。
她不希望年紀再大了,永遠這樣才好。
她眼前又浮現出陳曉時的形象,他微笑着。
她想着什麼,眼裡不時漾出憧憬。
過了好久,不知想到什麼,微笑消逝了。
她目光恍惚了,陷入若有所失的惆怅中…… 陳曉時繼續講着話。
第二個問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剖。
第三個問題,深刻全面地估計文化的發展規律。
第四個問題,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态度。
我們對傳統文化應持的态度,就是曆史采取的态度。
在曆史上,中國傳統文化起過合理的作用。
它存在幾千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 “如果有人吻你呢?” 她垂下眼看着腳面:“不知道,可能會有點緊張。
” 他善良地笑了:“你像個小中學生。
” “我是中學剛畢業——前年。
你有小孩嗎?” “有,男孩。
” “肯定很聰明吧?” 兩個人聊着,他講了許多,她也聽了許多。
“真感謝你這樣幫助我,”她說。
“感謝什麼?我這樣講話,對于自己也是一種享受。
” “為什麼?” “暢快地講話,有人理解和崇拜,又是年輕人,而且是個可愛的姑娘,這不享受嗎?” 她笑了:“你說話真逗。
” “我和你說了這麼多,你知道目的是什麼嗎?……不知道吧?說穿了,就是企圖得到一個年輕姑娘的崇拜和愛慕,這是真正起作用的心理動力。
和其他男人差不多。
我的理智隻不過是願意揭露它而已。
” “我特别喜歡聽你講話。
” “願意我對你今後的生活提點忠告嗎?” “願意。
” “你今後一定要防止輕信的錯誤,你的性格容易犯這種錯誤。
對于那些能說會道的男人,對于那些善于用訴說痛苦來賺取同情心的男人,你都要有所戒備。
” ………… 他在夢中對那個年輕女性講述起自己的故事:他記得四五歲時就見過她,在一張洋畫上。
她是一個仙女,穿着漂亮的盔甲,舞着雙劍,領着無數天兵天将在海上破浪前進。
海水沒到她的大腿。
她後面是無邊的天空,滾着白雲,是大海,翻着白浪。
她破浪而來,英姿勃發。
他看着她,感到一種神秘的、隐隐的激動。
你看什麼呢?表妹嬰嬰突然在他身後出現。
沒看什麼。
他放下洋畫,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我爸爸來了,你去問為什麼嗎? 去。
他喜歡問為什麼——從會說話開始。
天為什麼會下雨、刮風、迷霧、早晨亮、夜晚黑?人為什麼有男也有女?公雞為什麼打鳴,母雞為什麼下蛋?樹為什麼沒公母?我是從媽媽身上哪兒生出來的?蟋蟀為什麼會叫?螢火蟲為什麼發光?象棋中為什麼車要直走,炮要翻山,馬要走日,相士将不能過河,卒過了河才能橫走? 他兩三歲時,有時一口氣就問一上午。
大人們常常愕然:是不是中邪了?惟有他媽媽毫不為怪:他生來就是這樣。
卒為什麼過了河才能橫走?不過河橫走,就會亂了套。
過了河橫走就不亂套?過了河就亂對家了。
自己家為什麼不能亂?不亂才好打仗?對。
那車馬炮橫走不一樣亂?他們亂沒關系。
為什麼卒亂就有關系?卒最小嘛。
最小就不能橫走?這是規定。
誰規定的?古人規定的。
為什麼要聽古人的?古人最先說的。
那我現在最先說卒可以像車一樣走,别人聽嗎?你說當然不行。
為什麼不行?不行就是不行嘛…… 他發現:沒有一個問題能問到底,大人不可能一直回答下去。
嬰嬰,我長大了,一定要問下去,問到底。
他不止一次看着星空憧憬地對表妹說。
一顆流星劃破夜空不見了。
走,咱們找它去。
他們在流星消失的田野裡到處尋找。
它是亮的,應該能找到。
他想知道:流星是不是石頭,會不會燙手?然而,整整一個夏天,他們沒有找到一顆流星。
在夜晚的田野中閃亮的隻是螢火蟲…… 鄒芮琴平躺在床上,凝望着窗外的月光遐想着。
同屋的幾個姑娘都已睡熟。
她伸直腿,擡起來欣賞着。
大腿,小腿,繃直的腳面,很長,很直,很健美,像芭蕾舞演員。
放下左腿,又擡起右腿。
反複輪換着,欣賞着。
她又站起來,脫下背心隻戴着胸罩,走入窗前銀子般的月光下,上下左右地端詳自己,真幹淨,真年輕。
微笑着,她趴到窗台上看月光。
蟋蟀在歌唱,樹啊,草啊,花啊,靜靜的,夢幻的,夜色真美。
她心中生出無限柔情,二十歲這個年齡真好。
她不希望年紀再大了,永遠這樣才好。
她眼前又浮現出陳曉時的形象,他微笑着。
她想着什麼,眼裡不時漾出憧憬。
過了好久,不知想到什麼,微笑消逝了。
她目光恍惚了,陷入若有所失的惆怅中…… 陳曉時繼續講着話。
第二個問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剖。
第三個問題,深刻全面地估計文化的發展規律。
第四個問題,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态度。
我們對傳統文化應持的态度,就是曆史采取的态度。
在曆史上,中國傳統文化起過合理的作用。
它存在幾千年,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