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然很熱,路曬得晃眼,樹蔭處稍有些涼意。
繞着一個個綠樹坡,他們來到一派開闊處,好一個大湖。
十幾年前是個葦塘,每天早晨鍛煉,他們便由學校後面出來,繞葦塘長跑一圈,兩千四百米。
又恢複二百年前“福海”的樣子了?當然隻有這樣一個秃秃的湖。
中間的小島,就是“蓬島瑤台”了。
上面好像又修了一座小廟?湖邊,草木,遊人,兒童騎着小三輪車團團轉,倒有些情緻。
“我已經想好下一步怎麼幹了。
”李向南打破沉默。
他不想輕易打破它。
沉默是他的權利,也明知這沉默加在林虹身上的折磨。
人不願意随便放棄任何一種權利,然而,他畢竟有要說的話。
“是嗎?”林虹轉頭看着他,不時察看他的表情。
“我要把自己變成一顆炸彈。
”李向南露出一絲調皮來。
“炸彈?”驚詫的笑意,真的,也加了些許誇張。
“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喝醉酒嗎?” “我能理解。
” “可你知道我為什麼能對你承認喝醉了酒嗎?” “因為……你又戰勝了自己。
”林虹不十分有把握地說。
“對,可你知道我為什麼能戰勝自己嗎?” “因為你已經找出了下一步的行動了。
” “你怎麼知道?” “你自己剛才不是說了嘛。
” 李向南不禁笑了:“你說李向南可悲不可悲?” 林虹問:“這和炸彈有什麼關系?” “我這個人一方面在反傳統,可另一方面又很傳統,你說不是嗎?” “你不是講過,咱們是承上啟下的一代。
” “你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巨大不巨大?” “巨大,全世界都感到它的影響。
” “反對這個巨大的存在,是件很英勇的事情吧?” 點頭。
她竭力理解着他的思路。
“誰能成為反對它的有力的戰士呢?是那些傳統文化的信奉者呢,還是那些對傳統文化并無深知的現代派呢?” “都不是吧。
” “那是什麼樣的人?” “從這個傳統文化中成長起來,又回過頭反戈一擊的人。
像魯迅一樣。
” “對,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幹的。
” “你不改革經濟政治,而改革文化了?” “硬件不讓我搞,我搞軟件了。
這說不定更重要。
我這兩天又看了盧梭的《忏悔錄》,突然明白這本現在看來極平常的書為何當時成為一個時代的啟蒙書了。
” “你也寫本《忏悔錄》?” “我越來越發現我是個非常複雜的人,既勇敢又有很懦弱的一面,對現狀敢于挑戰,又不得不作很大的妥協。
我是改革現狀的能手,同時又是個對現狀妥協的能手。
現在,我不搞政治了,完全從文化的角度來徹底解剖我的思想、行為體系,再拔出蘿蔔帶出泥,剜出我身處的整個環境,寫成一本書,我想一定會有震動力的。
這就是把自己變成炸彈的含義。
” “不過,你不要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
”林虹說。
“我知道,國内外不少人在批判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第一,他們沒有我這麼深入地了解中國國情,他們的有些見解簡直表面得很;第二,他們沒有我這麼大的決心,敢從徹底解剖自己開始,我是被逼出來的;第三,他們沒有我這麼多的綜合優勢,譬如,解剖中國的政治文化,誰能有我這麼切身的體會?我能比所有人做得更有力。
我能寫本獨一無二的書。
”這也是他昨夜能平靜下來的主要原因。
“說實際點,我以為,徹底解剖自己是很難下手的,你很可能會半途而廢的。
”林虹說道,李向南的樂觀自信,使她可以以質疑的态度對話了。
“可是你知道嗎,我有一個格言。
” “百折不撓,愈挫愈奮?” “那太一般了,那隻是我最表層的格言。
你知道嗎,天下最難的事情之一是自如地指揮一支軍隊,可還有比指揮一支軍隊更難的事情,那就是指揮自己。
” “那你深刻的格言是什麼呢?” “要駕馭自己,就要制造駕馭自己的情勢。
” 林虹看着他。
她确實感到這句話的深刻性。
“你打算怎樣制造駕馭自己的情勢呢?”她問。
“今天對你宣布,就是制造情勢的開始啊。
”李向南有了一絲笑意。
“往下呢?” “我過兩天就準備請幾個最了解我、我又最信任的人對我做個大手術,讓他們往尖銳了說。
我先自我解剖。
” “請誰呢?” 李向南笑了笑:“我的妹妹李文敏,妹夫秦飛越,弟弟李向東,我和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談。
” “都是家裡的,還有别的人沒有?” “還有……還有,我再準備請幾個。
” 沉默了一會兒。
“有顧小莉嗎?”林虹問,同時預感到某種答案。
“應該有吧。
” 兩個人遠眺着,沉默了。
太陽已快挨近西山。
隔着湖水洋洋灑灑地照過來。
水波粼粼地閃着紅亮。
陽光,天光,水光,山光,霧岚融在空氣中,溫熱而又滋潤。
天地間充滿了活力,宇宙像個大祭台,億萬種生命心甘情願地化成縷縷青煙。
“太陽快落山了。
落了,天就黑了。
”她說。
“是,人生也一樣。
”他說。
繞着一個個綠樹坡,他們來到一派開闊處,好一個大湖。
十幾年前是個葦塘,每天早晨鍛煉,他們便由學校後面出來,繞葦塘長跑一圈,兩千四百米。
又恢複二百年前“福海”的樣子了?當然隻有這樣一個秃秃的湖。
中間的小島,就是“蓬島瑤台”了。
上面好像又修了一座小廟?湖邊,草木,遊人,兒童騎着小三輪車團團轉,倒有些情緻。
“我已經想好下一步怎麼幹了。
”李向南打破沉默。
他不想輕易打破它。
沉默是他的權利,也明知這沉默加在林虹身上的折磨。
人不願意随便放棄任何一種權利,然而,他畢竟有要說的話。
“是嗎?”林虹轉頭看着他,不時察看他的表情。
“我要把自己變成一顆炸彈。
”李向南露出一絲調皮來。
“炸彈?”驚詫的笑意,真的,也加了些許誇張。
“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喝醉酒嗎?” “我能理解。
” “可你知道我為什麼能對你承認喝醉了酒嗎?” “因為……你又戰勝了自己。
”林虹不十分有把握地說。
“對,可你知道我為什麼能戰勝自己嗎?” “因為你已經找出了下一步的行動了。
” “你怎麼知道?” “你自己剛才不是說了嘛。
” 李向南不禁笑了:“你說李向南可悲不可悲?” 林虹問:“這和炸彈有什麼關系?” “我這個人一方面在反傳統,可另一方面又很傳統,你說不是嗎?” “你不是講過,咱們是承上啟下的一代。
” “你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巨大不巨大?” “巨大,全世界都感到它的影響。
” “反對這個巨大的存在,是件很英勇的事情吧?” 點頭。
她竭力理解着他的思路。
“誰能成為反對它的有力的戰士呢?是那些傳統文化的信奉者呢,還是那些對傳統文化并無深知的現代派呢?” “都不是吧。
” “那是什麼樣的人?” “從這個傳統文化中成長起來,又回過頭反戈一擊的人。
像魯迅一樣。
” “對,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幹的。
” “你不改革經濟政治,而改革文化了?” “硬件不讓我搞,我搞軟件了。
這說不定更重要。
我這兩天又看了盧梭的《忏悔錄》,突然明白這本現在看來極平常的書為何當時成為一個時代的啟蒙書了。
” “你也寫本《忏悔錄》?” “我越來越發現我是個非常複雜的人,既勇敢又有很懦弱的一面,對現狀敢于挑戰,又不得不作很大的妥協。
我是改革現狀的能手,同時又是個對現狀妥協的能手。
現在,我不搞政治了,完全從文化的角度來徹底解剖我的思想、行為體系,再拔出蘿蔔帶出泥,剜出我身處的整個環境,寫成一本書,我想一定會有震動力的。
這就是把自己變成炸彈的含義。
” “不過,你不要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
”林虹說。
“我知道,國内外不少人在批判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第一,他們沒有我這麼深入地了解中國國情,他們的有些見解簡直表面得很;第二,他們沒有我這麼大的決心,敢從徹底解剖自己開始,我是被逼出來的;第三,他們沒有我這麼多的綜合優勢,譬如,解剖中國的政治文化,誰能有我這麼切身的體會?我能比所有人做得更有力。
我能寫本獨一無二的書。
”這也是他昨夜能平靜下來的主要原因。
“說實際點,我以為,徹底解剖自己是很難下手的,你很可能會半途而廢的。
”林虹說道,李向南的樂觀自信,使她可以以質疑的态度對話了。
“可是你知道嗎,我有一個格言。
” “百折不撓,愈挫愈奮?” “那太一般了,那隻是我最表層的格言。
你知道嗎,天下最難的事情之一是自如地指揮一支軍隊,可還有比指揮一支軍隊更難的事情,那就是指揮自己。
” “那你深刻的格言是什麼呢?” “要駕馭自己,就要制造駕馭自己的情勢。
” 林虹看着他。
她确實感到這句話的深刻性。
“你打算怎樣制造駕馭自己的情勢呢?”她問。
“今天對你宣布,就是制造情勢的開始啊。
”李向南有了一絲笑意。
“往下呢?” “我過兩天就準備請幾個最了解我、我又最信任的人對我做個大手術,讓他們往尖銳了說。
我先自我解剖。
” “請誰呢?” 李向南笑了笑:“我的妹妹李文敏,妹夫秦飛越,弟弟李向東,我和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談。
” “都是家裡的,還有别的人沒有?” “還有……還有,我再準備請幾個。
” 沉默了一會兒。
“有顧小莉嗎?”林虹問,同時預感到某種答案。
“應該有吧。
” 兩個人遠眺着,沉默了。
太陽已快挨近西山。
隔着湖水洋洋灑灑地照過來。
水波粼粼地閃着紅亮。
陽光,天光,水光,山光,霧岚融在空氣中,溫熱而又滋潤。
天地間充滿了活力,宇宙像個大祭台,億萬種生命心甘情願地化成縷縷青煙。
“太陽快落山了。
落了,天就黑了。
”她說。
“是,人生也一樣。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