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十幾天來吳鳳珠的病日愈垂危,一天天加強着的酷暑,正在淘汰着一個又一個衰弱的生命。
她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她不想死;繼而,她忿忿不平了:為什麼上帝如此不公平?她還沒有好好活過,還沒有達到自己的追求,連失而複得的住房也沒享受一下;接着,她的違抗開始動搖了:她确實感到自己衰弱無力,難以再支撐下去,氣都快喘不上來了,還掙紮什麼?于是,她陷入了痛苦,在陰灰色的迷霧中沉浮着;最後,眼前漸漸透出甯靜的光明,她終于接受了這個看來不可違抗的結局,變得安然了。
“過了這個夏天,就能恢複過來了。
”範書鴻坐在旁邊安慰道。
“不,我大概連今天都活不過去了。
”她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呼吸有些艱難地小聲說道。
床頭放着氧氣瓶,随時準備輸氧。
“媽媽,”範丹妮來了,她從家裡拿來了母親要的幾本相冊,“您好點嗎?” 吳鳳珠點點頭,她這會兒覺得好點,頭腦也清醒。
她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愛自己的女兒。
她輕輕摸着女兒的手,範丹妮的手一動不動,母親的臉顯得從未有過的慈祥,她輕輕握住了母親的手。
“丹林呢?”吳鳳珠又想到兒子。
“他就來。
”女兒答道。
範書鴻把相冊打開了,豎起來和妻子一起看。
他和她正年輕,穿着西裝,在高聳入雲的埃菲爾鐵塔前微笑,在宏偉古典的盧浮宮前微笑,在巴黎聖母院前微笑,在塞納河邊微笑。
我們也有過那樣年輕的時候,臉上一絲皺紋都沒有。
夫婦倆撫摸着照片感慨萬分。
他和她正當年,在公園的草坪上坐着,身後是綠樹,是湖水,是白石橋,身前,七八歲的女兒正與三四歲的兒子在草地上玩耍。
夫婦倆的目光落在兒女身上,一個紅白花紋的皮球在如茵的綠草上歡快地滾動着。
他們用目光追蹤着。
紅花紋,白花紋。
如茵的草地,黃了又綠,綠了又黃。
秋風掃下落葉,像無數銅錢灑滿草地。
大雪來掩蓋。
一次又一次秋風陰凄凄地刮過,他和她坐在草坪上,顯老了,添皺紋了,層層秋霜落在臉上,他和她凝視着枯黃的草,面前沒有兒女——他們大了,各自去活動了,經風雨了,見世面了。
皮球呢? 那隻皮球還在呢。
吳鳳珠說。
範書鴻點點頭。
他們一直還保存着它,那裡有兒女的童年,有他們對兒女的愛。
在哪兒放着?範丹妮問。
在藤筐的最下面。
吳鳳珠答道,那天翻筆記本時她還見到過它。
一張張照片記錄着歲月,記錄着他們的生命。
秋霜一層層積累着,越來越濃重。
他的身子不再挺直,她的頭發開始花白。
他和她扶着鐵鍬,卷着褲腿站在幹校的水渠旁。
兩個人的目光久久凝視不動,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惘然。
主治大夫來了,神情溫和。
後面跟着幾個實習醫生,還有護士。
白色的衣帽在病床邊圍着,問詢過了,檢查過了,寬慰過了,白色隊伍肅穆地走了。
丹林呢? 他有點事,一會兒就來。
她呆呆地凝視着窗外,清楚地感到生命正從體内一點點離去,好像有個唧筒把她的生命之液一點點抽走。
她的腳已經發空,發涼,漸至腳脖,還在繼續上移。
門輕輕推開了,王滿成、張海花夫婦提着水果進了病房。
“難為你們了……”吳鳳珠說。
“您放寬心養病吧,啥事有我呢。
”張海花安慰道。
自從吳鳳珠病倒,這些天來她就沒停過,滿北京的跑來跑去,聯系醫院,叫汽車,找名醫,裡外照顧,還在吳鳳珠床前守過兩夜,眼已熬紅了。
吳鳳珠此刻對鄰居隻有感激,再無一絲嫌意。
人心都是好的,是可親的,要和他們永遠分手,都是惆怅的。
“媽媽,您好點嗎?”一個粗壯的男人毫無聲響地進來了,走到床邊問候。
是孟立才。
“你怎麼來了?” “聽說您病了,專程來看望您。
”孟立才滿臉誠意。
他開着摩托車在德昌大道上疾馳。
剛在昌平談成一樁買賣,他非常得意。
寬闊的馬路像飛速的傳送帶後掠着,兩邊的樹,呼呼的風也後掠着,迎面來的汽車、被他超過的汽車都在後掠着。
昌平——水屯——白浮——西沙屯——滿井——北大橋——沙河——定福皇莊——史各莊——朱辛莊——二撥子——回龍觀——西三旗……他風馳電掣一路南下直撲北京。
摩托車的馬力就是他的馬力,摩托車的速度就是他的速度,摩托車的氣派就是他的氣派,他簡直可以把馬路碾塌。
他騰飛起來,自空中向前方俯沖,北京城越來越近,像一攤搭好的積木,嘩啦啦被他沖了個七零八落,紅黃藍綠,漫天橫飛。
範丹妮?他冷笑一聲。
前些天他已然大大方方和她離了婚。
他不稀罕她,瘦巴巴的可憐蟲。
他很快又要結婚了,今天專程去範丹妮家送請帖,請她和全家人參加婚禮。
你們好哇,請你們去參加我的婚禮宴會,請賞光。
他想看看他們家如何難堪,老頭老太太會不知所措,範丹妮也難以發火。
他态度絕對“誠懇”。
哼,他咬了咬牙,這就是他惡毒的風度,這就是他微笑的報複。
然而,卻從鄰居那兒知道吳鳳珠已住了院,生命垂危。
他扶着摩托車沉思了一會兒,踏着了火,奔醫院而來。
“你們雖然
她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她不想死;繼而,她忿忿不平了:為什麼上帝如此不公平?她還沒有好好活過,還沒有達到自己的追求,連失而複得的住房也沒享受一下;接着,她的違抗開始動搖了:她确實感到自己衰弱無力,難以再支撐下去,氣都快喘不上來了,還掙紮什麼?于是,她陷入了痛苦,在陰灰色的迷霧中沉浮着;最後,眼前漸漸透出甯靜的光明,她終于接受了這個看來不可違抗的結局,變得安然了。
“過了這個夏天,就能恢複過來了。
”範書鴻坐在旁邊安慰道。
“不,我大概連今天都活不過去了。
”她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呼吸有些艱難地小聲說道。
床頭放着氧氣瓶,随時準備輸氧。
“媽媽,”範丹妮來了,她從家裡拿來了母親要的幾本相冊,“您好點嗎?” 吳鳳珠點點頭,她這會兒覺得好點,頭腦也清醒。
她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愛自己的女兒。
她輕輕摸着女兒的手,範丹妮的手一動不動,母親的臉顯得從未有過的慈祥,她輕輕握住了母親的手。
“丹林呢?”吳鳳珠又想到兒子。
“他就來。
”女兒答道。
範書鴻把相冊打開了,豎起來和妻子一起看。
他和她正年輕,穿着西裝,在高聳入雲的埃菲爾鐵塔前微笑,在宏偉古典的盧浮宮前微笑,在巴黎聖母院前微笑,在塞納河邊微笑。
我們也有過那樣年輕的時候,臉上一絲皺紋都沒有。
夫婦倆撫摸着照片感慨萬分。
他和她正當年,在公園的草坪上坐着,身後是綠樹,是湖水,是白石橋,身前,七八歲的女兒正與三四歲的兒子在草地上玩耍。
夫婦倆的目光落在兒女身上,一個紅白花紋的皮球在如茵的綠草上歡快地滾動着。
他們用目光追蹤着。
紅花紋,白花紋。
如茵的草地,黃了又綠,綠了又黃。
秋風掃下落葉,像無數銅錢灑滿草地。
大雪來掩蓋。
一次又一次秋風陰凄凄地刮過,他和她坐在草坪上,顯老了,添皺紋了,層層秋霜落在臉上,他和她凝視着枯黃的草,面前沒有兒女——他們大了,各自去活動了,經風雨了,見世面了。
皮球呢? 那隻皮球還在呢。
吳鳳珠說。
範書鴻點點頭。
他們一直還保存着它,那裡有兒女的童年,有他們對兒女的愛。
在哪兒放着?範丹妮問。
在藤筐的最下面。
吳鳳珠答道,那天翻筆記本時她還見到過它。
一張張照片記錄着歲月,記錄着他們的生命。
秋霜一層層積累着,越來越濃重。
他的身子不再挺直,她的頭發開始花白。
他和她扶着鐵鍬,卷着褲腿站在幹校的水渠旁。
兩個人的目光久久凝視不動,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惘然。
主治大夫來了,神情溫和。
後面跟着幾個實習醫生,還有護士。
白色的衣帽在病床邊圍着,問詢過了,檢查過了,寬慰過了,白色隊伍肅穆地走了。
丹林呢? 他有點事,一會兒就來。
她呆呆地凝視着窗外,清楚地感到生命正從體内一點點離去,好像有個唧筒把她的生命之液一點點抽走。
她的腳已經發空,發涼,漸至腳脖,還在繼續上移。
門輕輕推開了,王滿成、張海花夫婦提着水果進了病房。
“難為你們了……”吳鳳珠說。
“您放寬心養病吧,啥事有我呢。
”張海花安慰道。
自從吳鳳珠病倒,這些天來她就沒停過,滿北京的跑來跑去,聯系醫院,叫汽車,找名醫,裡外照顧,還在吳鳳珠床前守過兩夜,眼已熬紅了。
吳鳳珠此刻對鄰居隻有感激,再無一絲嫌意。
人心都是好的,是可親的,要和他們永遠分手,都是惆怅的。
“媽媽,您好點嗎?”一個粗壯的男人毫無聲響地進來了,走到床邊問候。
是孟立才。
“你怎麼來了?” “聽說您病了,專程來看望您。
”孟立才滿臉誠意。
他開着摩托車在德昌大道上疾馳。
剛在昌平談成一樁買賣,他非常得意。
寬闊的馬路像飛速的傳送帶後掠着,兩邊的樹,呼呼的風也後掠着,迎面來的汽車、被他超過的汽車都在後掠着。
昌平——水屯——白浮——西沙屯——滿井——北大橋——沙河——定福皇莊——史各莊——朱辛莊——二撥子——回龍觀——西三旗……他風馳電掣一路南下直撲北京。
摩托車的馬力就是他的馬力,摩托車的速度就是他的速度,摩托車的氣派就是他的氣派,他簡直可以把馬路碾塌。
他騰飛起來,自空中向前方俯沖,北京城越來越近,像一攤搭好的積木,嘩啦啦被他沖了個七零八落,紅黃藍綠,漫天橫飛。
範丹妮?他冷笑一聲。
前些天他已然大大方方和她離了婚。
他不稀罕她,瘦巴巴的可憐蟲。
他很快又要結婚了,今天專程去範丹妮家送請帖,請她和全家人參加婚禮。
你們好哇,請你們去參加我的婚禮宴會,請賞光。
他想看看他們家如何難堪,老頭老太太會不知所措,範丹妮也難以發火。
他态度絕對“誠懇”。
哼,他咬了咬牙,這就是他惡毒的風度,這就是他微笑的報複。
然而,卻從鄰居那兒知道吳鳳珠已住了院,生命垂危。
他扶着摩托車沉思了一會兒,踏着了火,奔醫院而來。
“你們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