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微妙關系

關燈
夠說明他對中國同志的信任和感情。

     “他思索着踱了一陣步,到底拿不定主怠,便說:“這樣吧,采用什麼方法廢除貢濫制。

    讓我們進一步調查研究之後再決定吧。

    ” 工作組等待寮中央的最後決策,又是兩個月過去了,仍然杳無音信。

     凱山·豐威漢去了河内,數月不歸,寮中央其他領導同志不表态,在香農試點的同志們陷入窘境。

     鑒于這種情況,中共中央駐桑怒工作組黨委研究決定:香農試點廢除貢濫制涉及老撾社會制度改革的大政方針,完全屬于寮中央的内政,我們不予幹涉;如寮中央繼續征求我們的意見,堅持以介紹中國經驗供他們參考,絕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

     段蘇權對楊有生等同志明确宣布說:“我們的建議隻向老撾同志談,一個建議至多講兩次,不同越方發生争執。

    ” 又過半個月,凱山未歸,堤坎朋卻帶來了越南方面的意見:原則上同意廢除貢濫制,但具體方法應是協商、談判。

     至此,中越之間的分歧已經明朗,焦點在于對貢濫主是按敵我矛盾處理,還是投人民内部矛盾處理? 1966年11月4日.剛從河内回來的凱山·豐威漢邀請段蘇權到所豪舉行會談。

     所豪;位于寮中央駐地以東3O公裡的深山老林之中。

     是老撾解放區的“夾皮溝”,群衆基礎很好。

    這裡人煙稀少,除了林海村濤和滿山的猴子啼叫聲,别無幹擾。

     禮節性的表示之後,會談開始。

    還是先由中國工作組的同志介紹在香農及下寮搞農村調查的槽況,介紹在雲南邊疆做民族工作的經驗。

     漸漸地,會談進入關鍵内容:怎樣廢除貢濫制度? 凱山·豐威漢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先肯定了香農試點工作,明确表示:“感謝中國同志做了大量深入細緻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對我們幫助很大。

    不廢除貢濫制度,不進行土地改革,不開展對敵鬥争,群衆就發動不起來,要建立鞏固的農村根據地就很困難。

    對此,段同志談過他的經驗,對我也是有很大啟發。

    ” 段蘇權和他的父親以及他的許多親友都是在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時期投入到革命隊伍中來。

    他曾經從切身體會談起:“如果沒有打土豪,分團地,組織農會,建黨建政。

     就下會有那麼多農民踴躍參加紅軍,也不會建立起那麼多紅色根據地。

    我和我的父親都是從打土豪、分田地的鬥争開始,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是會談中,他不會談個人的經曆。

    他隻是注意聽凱山·豐威漢總書記講下去。

     “不過,老撾還有一些具體情況。

    ”凱山已經轉了話鋒,語氣變得婉轉。

    帶有解釋和某種勸說的味道:“當前群衆生活困難,支前任務很重,而且從普遍上講群衆覺悟還不夠高,因此,還要長期艱苦深入地發動群衆,為實行土地改革,廢除貢濫制度創造條件。

    ” 段蘇權點頭,表示尊重老撾同志的意見。

     “試點還是要搞的。

    香農的工作下一步怎麼搞?”凱山望住中國工作組的同志:“陶會這樣的貢濫主如何處理?比如在中國該怎麼處理?” “陶會罪大惡極”。

    工作組的同志回答,“在中國像陶會這樣的惡霸地主首先召開群衆大會批鬥,然後公審處決。

    ” 凱山點點頭,略一沉吟。

    說:“這樣搞你們看好不好? 首先召開群衆大會批判陶會,但不處決。

    會後再同陶會協商談判,讓他自己留足土地後,将多餘的土地分給農民,放棄剝削特權。

    ” 會場靜了片刻,可以看出,這一決定既吸收了我方意見,又吸收了越方意見,但主要還是傾向越方意見。

     “我看可以。

    ”段蘇權點頭表态。

    他嚴格遵守中央規定:不得幹涉老撾的内部事務,尊重、執行寮中央的決定。

     凱山,豐威漢松口氣,一身輕快地招呼:“那就進行下一個節目,請中國同志參加我們特意為你們準備的猴宴。

    ” 猴子是由警衛班的巴特寮戰士打來的,一大一小,是一隻母猴和它的吃奶小猴。

     巴特寮戰士把母猴的皮剝掉,整隻放在鍋裡煮,然後擺上宴席。

    中國工作組的同志聽說吃猴子便心悸,如今看到那隻人形動物擺上桌。

    便有人喉結滾動着翻胃。

     “來來來,大家動手,自己動手埃”凱山·豐威漢招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