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在日内瓦

關燈
顯然比莫洛托夫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鬥争藝術性。

    他的這一特長,在會議的後半截,就是解決印度支那的問題鬥争中,得到充分發揮和證明。

     印度支那問題比朝鮮問題還要複雜。

    當事國不止一個越南,還有老撾和柬埔寨,不但有在印度支那進行殖民戰争的法國,還有阻撓達成任何協議的美國。

     當談判陷入僵局時,周恩來的軍事參謀雷英夫曾提過意見:“不打下奠邊府,一切無從談起。

    ” 越南人民軍在奠邊府打得不順利,武元甲将軍有些信心不足,說:”損失太嚴重了”,“我們的精銳部隊幾乎全搭進去了。

    ” 難怪奠邊府戰役難打。

    在美國支援下,法國殖民主義者在奠邊府集結了21個營和10多個連隊的重兵、并且修築起碉堡林立的集團陣地,吹噓奠邊府是一艘不可摧毀的“山林中的航空母艦”。

     拿下奠邊府的決心下定之後,中國由彭德懷将軍直接負責支援越南的組織工作,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設法将重炮和火箭炮幫助越南人民軍運送上前線,投入奠邊府戰鬥。

     中國井派出韋國清将軍親臨前線參與指揮作戰,在讨論印度支那問題的會議正式開始的前一天,終于取得了奠邊府大捷。

     奠邊府大捷是關于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内瓦會議最終能達成協議的關鍵性一步。

    此前,越南保大政府的代表曾在會議上指着範文同的鼻子大罵:“你們的政府在哪裡?你們不過是影子政府!” 拿下奠邊府,他們立刻蔫了,再也罵下出口了。

    進會場時連頭都擡不起來了,而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代表卻從此揚眉吐氣起來。

     段蘇權率工作組進駐老撾桑怒時,越南軍事顧問團團長陳遠飛曾在祝酒時講過這樣一段話:“韋國清将軍曾經指揮奠邊府戰役,取得了最後結束法帝國主義統治越南的奠邊府大捷。

    我們今天用奠邊府牌酒來把待中國同志,表明我們對中國的援助是不會忘記的。

    中國同志今天又來到抗美第一線,幫助我們進行第二個‘奠邊府’戰役。

    為此,謹向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表示衷心感謝。

    ” 奠邊府大捷使日内瓦會議的談判有了基礎,但是問題複雜,談判一個月仍然達不成協議。

     西哈努克親王在他的善于謀劃的賓努首相的輔佐下,提出一項結束印支戰争的方案。

    方案中很重要的一條内容是:不但在越南的法國武裝部隊和一切作戰軍事人員必須撤出,而且進入柬埔寨和老撾的其他國家或半島其他地區的各種性質的戰鬥單位也必須全部撤出,凡不是在柬埔寨出生的柬埔寨人都應撤出柬埔寨。

     周恩來立刻看出其中的合理性、有利于達成協議,結束印支戰争。

    可是越南不願接受這一方案。

    由于曆史上,柬埔寨始終是越南和泰國互相争奪的對象;由于越、老、柬三國的抗法武裝力量在現代一直是并肩戰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南堅持這是三個民族的團結互助,不願将部隊撤出老撾和柬埔寨。

     周恩來向胡志明及其他越南同志作了大量的工作,說服他們認識到束埔寨提案中的合理部分。

    并以此為内容同法國新政府接觸。

    由于法國在奠邊府的慘敗,拉尼埃政府倒台,新總理是孟戴斯·弗朗斯。

    弗朗斯聽了周恩來的意見後,很激動,不惜把他的政治生涯作孤注一擲,向議會賭咒發誓說:如果7月20日之前達不成協議,我就辭去總理職務。

     西哈努克首先想的不是弗朗斯的發誓,他想的是柬埔寨主權。

    他堅持不簽署任何限制其國家主權的協議。

     莫洛托夫出于固有立場,對于中立國家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估計不足,未能表現出相應的靈活性;對西哈努克所提方案缺乏及時的支持,并對柬埔寨提案的目的抱有很大疑慮。

     “協議必須包括禁止柬埔寨同其他國家締結軍事同盟條約的内容,柬埔寨不得允許外國在它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莫洛托夫警告說:”還應該規定,柬埔寨不能向外國要求軍事援助。

    ” 莫洛托夫擔心柬埔寨變成美國的侵略基地,西哈努克卻關心着國家主權。

    他表示:這不是限制和幹涉柬埔寨的國家主權嗎?柬埔寨可以單方面作出保證,它将恪守中立,它的軍隊不超過一定的編制。

    但是,柬埔寨不簽署任何有損其國家主權的協議。

     周恩來對雙方的意見和想法都是十分了解的。

    他多次跟莫洛托夫交換意見,做了大量工作。

    終于說服莫洛托夫将意識形态和國家關系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區分開,同意西哈努克親王意見中的合理部分,為最終達成協議邁出了重要一步。

     周恩來還在休會期間訪問印度和緬甸,在處理國家關系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