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在日内瓦
關燈
小
中
大
世界各大報紙都登出了來自日内瓦的報道:“日内瓦來了一連中國軍人。
”“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了一批更年輕的紅色外交家”,“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連手提相也都相似”…… 莫洛托夫指着美國人的鼻子很自豪他說:“如果你認為我們很難對付,那麼你等着對付周恩來吧。
那時你才會懂什麼叫難對付!” 段蘇權将軍說:1954年關于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内瓦會議,承認了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三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而且,老撾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有了包括桑怒和豐沙裡兩省的集結區,并得到了日内瓦協議法律上的承認。
老撾伊沙拉陣線(即愛國戰線)的威望和聲譽在全國全世界得到提高和擴大,這一切輝煌的勝利,為老撾人民以後反對美國新殖民主義者的鬥争和老撾革命最終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54年1月,蘇聯在蘇、美、法、英四國外長柏林會議上提議召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内的五大國會議,以緩和亞洲緊張局勢。
英法都傾向同意,美國被迫放棄反對态度。
2月18日,柏林會議閉幕。
井發表公報:建議由蘇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及有關國家于4月26日在日内瓦舉行會議,主要議題是兩個:關于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及讨論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問題。
3月3日,我中央人民政府答複蘇聯政府,同意派全權代表參加日内瓦會議。
中國代表團以周恩來總理為首,張聞天、王稼樣、李克農為代表,加上各方面工作人員,大約近200人,是一個龐大的政府代表團。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能人專家都有。
正如周恩來所言:“各個角色都得齊全,成龍配套。
” 準備工作是非常細緻全面的,甚至穿上“服裝”進行“預演”和“彩排”。
服裝是由代表團秘書長伍修權将軍提議統一研究确定的。
伍修權将軍說:“中國代表團成員的服裝一定要莊重、嚴肅、統一。
”于是,經研究選擇了一種黑色面料,為每個代表團成員做了一套中山裝。
後來,當中國代表團穿着這套黑色中山裝在日内瓦開展活動時,所到之處,路邊經常有人原地立定,恭敬地向代表團脫帽緻敬。
開始代表們不知其所以然,後來才弄清,在瑞士,牧師是穿黑衣服的。
莊重、嚴肅。
很多人把中國代表團員誤認為是傳教來的牧師了。
說“傳教”也可以,我們宣傳的是馬克思列甯主義,宣傳的是毛澤東思想。
預演和彩排更精彩。
比如,黃華是代表團發言人。
出發前,在外交部禮堂三次舉行“記者招待會”進行演習。
集中懂英語的新華社記者扮演外國各通訊社記者,盡其所能提出各種問題刁難這位發言人。
這些“外國記者”也毫不客氣。
挑釁性的、侮辱诽謗性的。
威脅恫吓的,“據理”質問的。
五花八門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提出。
黃華面對這些“敵對勢力”,從容鎮定,一一給予回答、解釋或是反駁。
幾經“較量”,不但鍛煉出鎮定、從容。
大度的氣質,鍛煉出機敏的應變能力,而且更加熟悉了全部形勢及我們的方針、政策和策略。
有了這種充分準備,當同恩來率領代表團在日内瓦走下飛機時,那整齊威武的隊伍立刻引起轟動,各國記者争搶着擁上去拍照。
世界各大報都刊登出了來自日内瓦的報道:“日内瓦來了一連中國軍人”。
“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了一批更年輕的紅色外交家”,“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連子提箱也都相似……”有了這種充分準備,當黃華和另一名發言人龔澎同志每次會議之後去新聞中心發布消息時,總是能夠對答如流地回答記者們提出的各種質疑。
盡管遇到許多歪曲事實的挑釁和刁難,但都非常出色地給予了駁斥,引起記者們的普遍贊歎。
就連資産階級報紙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出色的”年輕優秀的”發言人。
日内瓦會議期間,中蘇同盟,周恩來的主要盟友是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同志。
中方俄文翻譯李越然是這樣回憶他們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我的感覺,莫洛托夫與周恩來具有同樣的堅定性。
有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的精神。
他們都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領導才能。
他們都具備了處理複雜政治問題所必須具備的魄力:直覺和适時地做出決斷的能力。
在會議進行的前一段,經常是莫洛托夫介紹情況,談國際鬥争中的各種外交策略,周恩來認真聽齲并時時提出一些問題。
莫洛托夫對一些資産階級外交家們的背景、履曆、禀性。
以及優點和弱點了解得多,對一些人可以說是相當熟悉。
他的介紹對周恩來無疑是重要的。
然而,周恩來
”“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了一批更年輕的紅色外交家”,“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連手提相也都相似”…… 莫洛托夫指着美國人的鼻子很自豪他說:“如果你認為我們很難對付,那麼你等着對付周恩來吧。
那時你才會懂什麼叫難對付!” 段蘇權将軍說:1954年關于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内瓦會議,承認了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三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而且,老撾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有了包括桑怒和豐沙裡兩省的集結區,并得到了日内瓦協議法律上的承認。
老撾伊沙拉陣線(即愛國戰線)的威望和聲譽在全國全世界得到提高和擴大,這一切輝煌的勝利,為老撾人民以後反對美國新殖民主義者的鬥争和老撾革命最終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54年1月,蘇聯在蘇、美、法、英四國外長柏林會議上提議召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内的五大國會議,以緩和亞洲緊張局勢。
英法都傾向同意,美國被迫放棄反對态度。
2月18日,柏林會議閉幕。
井發表公報:建議由蘇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及有關國家于4月26日在日内瓦舉行會議,主要議題是兩個:關于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及讨論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問題。
3月3日,我中央人民政府答複蘇聯政府,同意派全權代表參加日内瓦會議。
中國代表團以周恩來總理為首,張聞天、王稼樣、李克農為代表,加上各方面工作人員,大約近200人,是一個龐大的政府代表團。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能人專家都有。
正如周恩來所言:“各個角色都得齊全,成龍配套。
” 準備工作是非常細緻全面的,甚至穿上“服裝”進行“預演”和“彩排”。
服裝是由代表團秘書長伍修權将軍提議統一研究确定的。
伍修權将軍說:“中國代表團成員的服裝一定要莊重、嚴肅、統一。
”于是,經研究選擇了一種黑色面料,為每個代表團成員做了一套中山裝。
後來,當中國代表團穿着這套黑色中山裝在日内瓦開展活動時,所到之處,路邊經常有人原地立定,恭敬地向代表團脫帽緻敬。
開始代表們不知其所以然,後來才弄清,在瑞士,牧師是穿黑衣服的。
莊重、嚴肅。
很多人把中國代表團員誤認為是傳教來的牧師了。
說“傳教”也可以,我們宣傳的是馬克思列甯主義,宣傳的是毛澤東思想。
預演和彩排更精彩。
比如,黃華是代表團發言人。
出發前,在外交部禮堂三次舉行“記者招待會”進行演習。
集中懂英語的新華社記者扮演外國各通訊社記者,盡其所能提出各種問題刁難這位發言人。
這些“外國記者”也毫不客氣。
挑釁性的、侮辱诽謗性的。
威脅恫吓的,“據理”質問的。
五花八門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提出。
黃華面對這些“敵對勢力”,從容鎮定,一一給予回答、解釋或是反駁。
幾經“較量”,不但鍛煉出鎮定、從容。
大度的氣質,鍛煉出機敏的應變能力,而且更加熟悉了全部形勢及我們的方針、政策和策略。
有了這種充分準備,當同恩來率領代表團在日内瓦走下飛機時,那整齊威武的隊伍立刻引起轟動,各國記者争搶着擁上去拍照。
世界各大報都刊登出了來自日内瓦的報道:“日内瓦來了一連中國軍人”。
“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了一批更年輕的紅色外交家”,“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連子提箱也都相似……”有了這種充分準備,當黃華和另一名發言人龔澎同志每次會議之後去新聞中心發布消息時,總是能夠對答如流地回答記者們提出的各種質疑。
盡管遇到許多歪曲事實的挑釁和刁難,但都非常出色地給予了駁斥,引起記者們的普遍贊歎。
就連資産階級報紙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出色的”年輕優秀的”發言人。
日内瓦會議期間,中蘇同盟,周恩來的主要盟友是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同志。
中方俄文翻譯李越然是這樣回憶他們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我的感覺,莫洛托夫與周恩來具有同樣的堅定性。
有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的精神。
他們都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領導才能。
他們都具備了處理複雜政治問題所必須具備的魄力:直覺和适時地做出決斷的能力。
在會議進行的前一段,經常是莫洛托夫介紹情況,談國際鬥争中的各種外交策略,周恩來認真聽齲并時時提出一些問題。
莫洛托夫對一些資産階級外交家們的背景、履曆、禀性。
以及優點和弱點了解得多,對一些人可以說是相當熟悉。
他的介紹對周恩來無疑是重要的。
然而,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