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線趣聞
關燈
小
中
大
群衆家裡去玩姑娘。
然後再回來打仗。
打完仗之後,為了慶祝勝利,又要到群衆家裡去玩姑娘……”當然,這一切都具有某種原始樸素的美,絲毫不會給人以淫邪醜惡之類的感覺。
然後,當一位比較高級的軍事指揮員也說:“我白天工作,晚上去玩姑娘,晚上不去玩姑娘,白天工作就沒有精神。
”這個時候,段蘇權的感覺總是不舒服。
當地風俗習慣要尊重,但軍人就是軍人,軍人必須有鐵的紀律。
不能允許任何有損戰鬥力的事情發生。
至少,在中國軍隊裡這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絕對不能允許的,一旦發生,就嚴懲不貸。
空軍某部政治部主任張之鑄,入老參戰時在幹部部門工作。
他說:“我們部隊幾千号人馬,在老撾戰鬥兩年多,關于男女關系問題,涉外違紀事件隻發生過一起。
那是個年輕的雷達技師。
沒請假外出,遇到一位姑娘。
那姑娘拉他進入了樹叢……這件事被我們兄弟部隊的同志發現,是從草地上的印痕看出破綻的,向有關領導報告了。
組織上同這位雷達技師談話,他痛哭流涕承認錯誤,做了檢查。
他受到了極嚴厲的紀律懲處。
我們部隊趕緊到村子裡去做自我批評,可是村長根本不當回事,隻說:‘她有好多男的,沒關系。
’老撾人對人忠誠、熱情、友好、大方,而且善良寬容。
但是,我們自己不能寬容自己。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出國兩年多的艱苦鬥争環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和熱情,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說實話,我們很自豪。
像我們這樣的軍隊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 段蘇權決心到巴特寮前線部隊去做進一步調查研究,以便心中有數,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建設意見。
凱山·豐威漢來了,雨衣也沒脫便緊緊握住段蘇權将軍的手:“一路上請多加小心,祝你們成功!” 将軍一行冒着綿綿不斷的雨水出發了。
這是由一輛鐵甲車,一輛嘎斯69型吉普車和一輛“躍進”牌卡車組成的車隊。
鐵甲車上坐有向導,段蘇權将軍和陪同他視察前線的老撾人民軍幹部乘坐吉普車,卡車上立着荷槍實彈的警衛班,他們都是英勇善戰的中國士兵。
車隊從桑怒的那垓隆隆駛過。
桑怒市是老撾解放區的首府。
在一般人心目中,這裡應該有高樓大廈、商店劇院和人聲喧鬧。
其實大不然。
過座城市隻相當中國的一個中等村莊,總共不過幾百間茅棚和高腳屋。
一條土路橫貫東西,适逢雨季,路面上到處是積水和泥巴,印滿車轍腳印的深淺不一的積水和爛泥。
路兩邊雜草叢生,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彈坑。
車隊沒有駛入市區,那一路便更顯得空曠寂廖,人迹渺渺。
車隊行到闆幹的丁字路口,這裡是通向川擴的必經之路。
将軍從流水不斷的車窗望出去,記起曾到過這裡。
巴特寮有一個物資交換組就駐在附近森林裡,負責與群衆以物易物,為前線籌措糧饷。
将軍還記得換物标準:1尺布換3斤糯米,5根針換一斤牛肉,1斤鹽巴換7斤蔬菜……老撾的錢币叫基普,但老百姓不要,要錢也買不到東西。
這裡與當年中國的解放區不同。
這裡沒有征收公糧的制度,也沒有組織群衆支前的工作,全靠使用中國援助的物資同群衆交換前線和機關所需東西。
巴特寮部隊也下像八路軍當年“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過,老撾人民黨中央已經吸取了中國革命的經驗。
号召機關幹部自己動手“解決3個月口糧”。
自力更生的問題還是要跟他們反複講呵!段蘇權心中暗想。
這時,他聽到轟的一聲爆炸,前邊鐵甲車龐大沉重的車身上竄出一柱硝煙和四處飛濺的爛泥。
不過,鐵甲車毫不動搖地繼續前駛,好像根本不知發生過什麼事。
這裡已是6号公路,也就是聞名世界的“胡志明小道”。
它掩在茂密的森林和半人多高的雜草中,沒有維護,彈痕累累,卻超負荷地運載了大批軍事物資進入鬥争最激烈的越南南方。
這條路在旱季曾承受了幾百萬噸的美國炸彈,雨季也不斷有王寶的土匪部隊潛入來埋設地雷。
他們埋沒的都是一種“斷腿雷”.隻有鴨蛋大,專炸人。
在隻有300萬人口的老撾,士兵遠遠要比槍彈難找。
人是第一戰鬥力,人隻要踏上”斷腿雷”,便注定失去了當兵的資格——腿是決對保不住了。
但是,這種“斷腿雷”絲毫奈何不得鐵甲車。
所以,将軍此行有鐵甲車開路,專門輾地雷,以保證吉普車和卡車的安全。
地雷的爆炸聲還使将軍想起另一件事。
他經過這裡到585營去時。
被敵特發現了。
第二天敵台廣播說:“近日,有一位中國将軍出入桑怒……”現在,段蘇權又在鐵甲車的前導下,由桑怒經川擴,到查爾平原西北方向的最高山峰,也是最前線的富科特山去視察。
吉普車艱難地在泥濘中掙紮,在他的眼前,群山綿綿不
然後再回來打仗。
打完仗之後,為了慶祝勝利,又要到群衆家裡去玩姑娘……”當然,這一切都具有某種原始樸素的美,絲毫不會給人以淫邪醜惡之類的感覺。
然後,當一位比較高級的軍事指揮員也說:“我白天工作,晚上去玩姑娘,晚上不去玩姑娘,白天工作就沒有精神。
”這個時候,段蘇權的感覺總是不舒服。
當地風俗習慣要尊重,但軍人就是軍人,軍人必須有鐵的紀律。
不能允許任何有損戰鬥力的事情發生。
至少,在中國軍隊裡這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絕對不能允許的,一旦發生,就嚴懲不貸。
空軍某部政治部主任張之鑄,入老參戰時在幹部部門工作。
他說:“我們部隊幾千号人馬,在老撾戰鬥兩年多,關于男女關系問題,涉外違紀事件隻發生過一起。
那是個年輕的雷達技師。
沒請假外出,遇到一位姑娘。
那姑娘拉他進入了樹叢……這件事被我們兄弟部隊的同志發現,是從草地上的印痕看出破綻的,向有關領導報告了。
組織上同這位雷達技師談話,他痛哭流涕承認錯誤,做了檢查。
他受到了極嚴厲的紀律懲處。
我們部隊趕緊到村子裡去做自我批評,可是村長根本不當回事,隻說:‘她有好多男的,沒關系。
’老撾人對人忠誠、熱情、友好、大方,而且善良寬容。
但是,我們自己不能寬容自己。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出國兩年多的艱苦鬥争環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和熱情,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說實話,我們很自豪。
像我們這樣的軍隊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 段蘇權決心到巴特寮前線部隊去做進一步調查研究,以便心中有數,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建設意見。
凱山·豐威漢來了,雨衣也沒脫便緊緊握住段蘇權将軍的手:“一路上請多加小心,祝你們成功!” 将軍一行冒着綿綿不斷的雨水出發了。
這是由一輛鐵甲車,一輛嘎斯69型吉普車和一輛“躍進”牌卡車組成的車隊。
鐵甲車上坐有向導,段蘇權将軍和陪同他視察前線的老撾人民軍幹部乘坐吉普車,卡車上立着荷槍實彈的警衛班,他們都是英勇善戰的中國士兵。
車隊從桑怒的那垓隆隆駛過。
桑怒市是老撾解放區的首府。
在一般人心目中,這裡應該有高樓大廈、商店劇院和人聲喧鬧。
其實大不然。
過座城市隻相當中國的一個中等村莊,總共不過幾百間茅棚和高腳屋。
一條土路橫貫東西,适逢雨季,路面上到處是積水和泥巴,印滿車轍腳印的深淺不一的積水和爛泥。
路兩邊雜草叢生,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彈坑。
車隊沒有駛入市區,那一路便更顯得空曠寂廖,人迹渺渺。
車隊行到闆幹的丁字路口,這裡是通向川擴的必經之路。
将軍從流水不斷的車窗望出去,記起曾到過這裡。
巴特寮有一個物資交換組就駐在附近森林裡,負責與群衆以物易物,為前線籌措糧饷。
将軍還記得換物标準:1尺布換3斤糯米,5根針換一斤牛肉,1斤鹽巴換7斤蔬菜……老撾的錢币叫基普,但老百姓不要,要錢也買不到東西。
這裡與當年中國的解放區不同。
這裡沒有征收公糧的制度,也沒有組織群衆支前的工作,全靠使用中國援助的物資同群衆交換前線和機關所需東西。
巴特寮部隊也下像八路軍當年“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過,老撾人民黨中央已經吸取了中國革命的經驗。
号召機關幹部自己動手“解決3個月口糧”。
自力更生的問題還是要跟他們反複講呵!段蘇權心中暗想。
這時,他聽到轟的一聲爆炸,前邊鐵甲車龐大沉重的車身上竄出一柱硝煙和四處飛濺的爛泥。
不過,鐵甲車毫不動搖地繼續前駛,好像根本不知發生過什麼事。
這裡已是6号公路,也就是聞名世界的“胡志明小道”。
它掩在茂密的森林和半人多高的雜草中,沒有維護,彈痕累累,卻超負荷地運載了大批軍事物資進入鬥争最激烈的越南南方。
這條路在旱季曾承受了幾百萬噸的美國炸彈,雨季也不斷有王寶的土匪部隊潛入來埋設地雷。
他們埋沒的都是一種“斷腿雷”.隻有鴨蛋大,專炸人。
在隻有300萬人口的老撾,士兵遠遠要比槍彈難找。
人是第一戰鬥力,人隻要踏上”斷腿雷”,便注定失去了當兵的資格——腿是決對保不住了。
但是,這種“斷腿雷”絲毫奈何不得鐵甲車。
所以,将軍此行有鐵甲車開路,專門輾地雷,以保證吉普車和卡車的安全。
地雷的爆炸聲還使将軍想起另一件事。
他經過這裡到585營去時。
被敵特發現了。
第二天敵台廣播說:“近日,有一位中國将軍出入桑怒……”現在,段蘇權又在鐵甲車的前導下,由桑怒經川擴,到查爾平原西北方向的最高山峰,也是最前線的富科特山去視察。
吉普車艱難地在泥濘中掙紮,在他的眼前,群山綿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