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潑水情深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不用糞肥。
他們認為糞是最髒的,平時見我們積糞肥,都捂住鼻子躲,捂住鼻子笑,躲很遠了還回頭笑。
他們沒有廁所,解手都是在河裡,婦女把筒裙往頭上一頂,就光光地蹲到河裡去了。
他們不積肥,看到我們的菜長那麼好,又發愣,接着又豎大拇指。
我們師在4個月時間裡就收獲了近40萬斤各種蔬菜,吃不了就支援當地老鄉。
老鄉們一邊豎起大拇指誇我們,一邊還是捂住鼻子笑我們弄糞。
看來隻要成了傳統,風習就不好改……當年入老參戰,現任空軍某部後勤部副部長襲利軍回憶說:剛到老撾時,我傻乎乎什麼也不懂。
那時我在汽車連當司務長,帶了5個兵上山砍柴。
汽車停在山下村子裡,我們上山砍柴。
當我下山找汽車時,看見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在家門口望我。
我們出國有嚴格的紀律,所以下敢多看那姑娘,隻是東張西望找汽車,不知司機把車移到哪裡去了?我走得很慢,謝天謝地,那位老撾姑娘在我走近她家門口時,忽然轉身回屋了。
我便松口氣,放心大膽在前走。
不料,剛走到那姑娘的家門口,那姑娘忽然端盆水出來了,沒容我弄清怎麼回事,一盆水沖我劈頭澆下,澆得我全身打個激靈。
一口氣憋住半天沒透過來。
我脖子上還吊着個沖鋒槍呢,和我全身一樣被澆得水淋淋。
糟了!我心裡忽然閃過個念頭:一定是哪裡不注意得罪了這位姑娘,出國違犯紀律,又是跟一個姑娘……哎籲,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我吓得回頭就跑,逃命的一樣。
找到翻譯後,我驚魂未定,用委屈的聲音講述了經過,怕為這件事講不清受處分,誰知翻譯聽過之後哈哈大笑,說:“傻瓜,她是喜歡你,對你産生興趣了!老撾姑娘求愛才給你一盆水呢,你要是答應就該也澆她一盆水才對呢。
” 我松了一口氣,抓着脖子嘟囔:“幸虧不懂。
我要聽了你的也澆她一盆,那可真完了。
吃飯的家夥也難保了……”我當司務長,考慮的自然是柴米油鹽,部隊一住下,便組織人下地搞生産。
地就開在路邊,天氣酷熱,我們幹活隻穿了背心褲衩。
路上過來一群老撾婦女,挑着擔,擔子兩頭各拴一個小籃于,飄漂搖搖狠有詩情畫意。
老撾婦女很有意思,結過婚的常赤裸着上身,顫悠着兩個Rx房走路。
奇怪的是走到我們身邊,全大驚小怪地停下來,指着我們又說又笑。
我們聽不懂,隻好停下來跟着她們傻笑。
這一來她們更開心了,指指點點,笑聲一陣高過一陣。
直到翻譯來了,才弄明白。
在老撾女人可以光背,可以赤課上身幹活:男人可是不允許,光背不行,穿背心褲衩幹活也不行,難怪姑娘媳婦們要取笑我們。
我便笑着歎氣說:”唉,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老撾宴請我們,就是宰牛吃牛肉。
我們宴請他們可就不同了,中國萊是聞名世界的。
記得部隊歸國前夕,宴請了老撾同志。
當地盛縣、鄉領導都來參加了,我們給他們做了10幾道菜,每道菜都被吃得一幹二淨,而且贊不絕口。
那時,我已從司務長提升為後勤助理,還沒離開原任,便親自下廚房為他們做了個湖南的家鄉菜——扣肉,他們吃得非常香,朝我堅大拇指,誇個沒完。
《聊齋》上有這麼個故事:說一個商人泛海被浪沖到南方一片陌生的土地上。
當地土著人要殺他,他忙拿出船上的食品請這些人吃,以換取生命。
土著人吃後,贊不絕口,請來他們的大王叫這個商人給做飯吃。
大王吃過後,不但高興誇贊,還指定了一個姑娘賞賜給這個商人,婚後生了孩子。
這個故事我是相信的。
因為我做了好菜,受到誇贊,也鬧出個類似的笑話。
我說:“我們要回國了。
首長們既然誇我做的萊好,那我就留下來給你們做飯怎麼樣?” “真的?”老撾一位省愛國戰線負責人兩眼一亮,顯然認真了。
他高興地喊起來:“你肯留在我們老撾,媳婦叫你随便挑,給最漂亮的!要幾個給幾個!” 這下子我可狼狽透了,忙不疊逃離了現常在老撾,我們還看了他們國家雜技團的慰問演出。
演出後,團長向我們介紹,說他們的團員都是中國的夏菊花培養出來的。
怪不得節目看着眼熟,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頂碗、踩鋼繩、軟功……當時炊事班的戰士們都說:夏菊花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我們也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誰能說做飯炒菜不是一大文化? 當然,潑水過節也是文化。
9點整。
濃霧彌漫,群山像是浴後的處女,裹藏在缥缈的紗帷中;太陽像個頑皮的少年
他們認為糞是最髒的,平時見我們積糞肥,都捂住鼻子躲,捂住鼻子笑,躲很遠了還回頭笑。
他們沒有廁所,解手都是在河裡,婦女把筒裙往頭上一頂,就光光地蹲到河裡去了。
他們不積肥,看到我們的菜長那麼好,又發愣,接着又豎大拇指。
我們師在4個月時間裡就收獲了近40萬斤各種蔬菜,吃不了就支援當地老鄉。
老鄉們一邊豎起大拇指誇我們,一邊還是捂住鼻子笑我們弄糞。
看來隻要成了傳統,風習就不好改……當年入老參戰,現任空軍某部後勤部副部長襲利軍回憶說:剛到老撾時,我傻乎乎什麼也不懂。
那時我在汽車連當司務長,帶了5個兵上山砍柴。
汽車停在山下村子裡,我們上山砍柴。
當我下山找汽車時,看見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在家門口望我。
我們出國有嚴格的紀律,所以下敢多看那姑娘,隻是東張西望找汽車,不知司機把車移到哪裡去了?我走得很慢,謝天謝地,那位老撾姑娘在我走近她家門口時,忽然轉身回屋了。
我便松口氣,放心大膽在前走。
不料,剛走到那姑娘的家門口,那姑娘忽然端盆水出來了,沒容我弄清怎麼回事,一盆水沖我劈頭澆下,澆得我全身打個激靈。
一口氣憋住半天沒透過來。
我脖子上還吊着個沖鋒槍呢,和我全身一樣被澆得水淋淋。
糟了!我心裡忽然閃過個念頭:一定是哪裡不注意得罪了這位姑娘,出國違犯紀律,又是跟一個姑娘……哎籲,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我吓得回頭就跑,逃命的一樣。
找到翻譯後,我驚魂未定,用委屈的聲音講述了經過,怕為這件事講不清受處分,誰知翻譯聽過之後哈哈大笑,說:“傻瓜,她是喜歡你,對你産生興趣了!老撾姑娘求愛才給你一盆水呢,你要是答應就該也澆她一盆水才對呢。
” 我松了一口氣,抓着脖子嘟囔:“幸虧不懂。
我要聽了你的也澆她一盆,那可真完了。
吃飯的家夥也難保了……”我當司務長,考慮的自然是柴米油鹽,部隊一住下,便組織人下地搞生産。
地就開在路邊,天氣酷熱,我們幹活隻穿了背心褲衩。
路上過來一群老撾婦女,挑着擔,擔子兩頭各拴一個小籃于,飄漂搖搖狠有詩情畫意。
老撾婦女很有意思,結過婚的常赤裸着上身,顫悠着兩個Rx房走路。
奇怪的是走到我們身邊,全大驚小怪地停下來,指着我們又說又笑。
我們聽不懂,隻好停下來跟着她們傻笑。
這一來她們更開心了,指指點點,笑聲一陣高過一陣。
直到翻譯來了,才弄明白。
在老撾女人可以光背,可以赤課上身幹活:男人可是不允許,光背不行,穿背心褲衩幹活也不行,難怪姑娘媳婦們要取笑我們。
我便笑着歎氣說:”唉,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老撾宴請我們,就是宰牛吃牛肉。
我們宴請他們可就不同了,中國萊是聞名世界的。
記得部隊歸國前夕,宴請了老撾同志。
當地盛縣、鄉領導都來參加了,我們給他們做了10幾道菜,每道菜都被吃得一幹二淨,而且贊不絕口。
那時,我已從司務長提升為後勤助理,還沒離開原任,便親自下廚房為他們做了個湖南的家鄉菜——扣肉,他們吃得非常香,朝我堅大拇指,誇個沒完。
《聊齋》上有這麼個故事:說一個商人泛海被浪沖到南方一片陌生的土地上。
當地土著人要殺他,他忙拿出船上的食品請這些人吃,以換取生命。
土著人吃後,贊不絕口,請來他們的大王叫這個商人給做飯吃。
大王吃過後,不但高興誇贊,還指定了一個姑娘賞賜給這個商人,婚後生了孩子。
這個故事我是相信的。
因為我做了好菜,受到誇贊,也鬧出個類似的笑話。
我說:“我們要回國了。
首長們既然誇我做的萊好,那我就留下來給你們做飯怎麼樣?” “真的?”老撾一位省愛國戰線負責人兩眼一亮,顯然認真了。
他高興地喊起來:“你肯留在我們老撾,媳婦叫你随便挑,給最漂亮的!要幾個給幾個!” 這下子我可狼狽透了,忙不疊逃離了現常在老撾,我們還看了他們國家雜技團的慰問演出。
演出後,團長向我們介紹,說他們的團員都是中國的夏菊花培養出來的。
怪不得節目看着眼熟,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頂碗、踩鋼繩、軟功……當時炊事班的戰士們都說:夏菊花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我們也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誰能說做飯炒菜不是一大文化? 當然,潑水過節也是文化。
9點整。
濃霧彌漫,群山像是浴後的處女,裹藏在缥缈的紗帷中;太陽像個頑皮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