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異國風情
關燈
小
中
大
伊沙拉,簡稱“巴特寮”運動,并積極進行武裝鬥争,首先解放了桑怒和豐沙裡剩從此,這兩個省份就成為巴特寮戰鬥部隊的主要根據地。
1953年4月,巴特寮部隊向南挺進,占領查爾平原、川圹,威脅王都琅勃拉邦和行政首都萬象。
(老撾有兩個首都:一個是國王所在地,為王都;另一個是執政内閣及國民議會所在地,為行政首都。
)不久,又在南方攻占塞諾和他曲。
這樣,上寮,中寮、下寮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巴有寮所占領。
法軍節節敗退,—直退到當年中國的南沼王皮邏閣所建的古城芒滕即奠邊府的山區分地才穩住陣地。
法國人認為這個陣地叢林密布、無路可通,固若金湯,堅不可摧,越南軍隊幾次進攻受挫,胡志明和他的優秀将領武元甲見部隊損失大,不得不停止軍事行動。
于是,正在進行的關于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内瓦會議,談判也陷入僵局。
中國周恩來總理的軍事秘書雷英夫對武元甲說:“奠邊府必須拿下來,否則什麼也談不成。
”武元甲說:“打不了了,我們損失太大,組織不起來了。
” 總理聽過彙報,派伍修權将軍到越南民主共和國總理範文同下榻處。
怕有竊聽,躲進衛生間,放開水龍頭掩蓋談話:“奠邊府一定要拿下末,不然法國人就不會坐下來跟我們老實談。
”伍修權小聲說,範文同點頭承認,但心有餘力不足:“奠邊府工事堅固守備力強,我們重武器上不去,攻幾次不行……”“我們可以做出一切必要的援助,并打算派韋國清同志到那裡去幫助指揮協調……”世界著名的奠邊府戰役,就是在越南受挫的情況下,由中國的彭德懷元帥在北京調兵遣将、運籌帷幄,由陳赓、韋國清将軍親臨前線指揮.出乎法軍的意料,在難以想象的情況下劈出一條賠,将重武器源源輸入,幫助越南人民軍一舉攻克奠邊府,殲滅16000餘名法軍。
一個月之後,法國拉尼埃政府倒台,新政府不得不在日内瓦協議議上簽了字。
法國新政府在協定上寫字時間為1954年7月21日3時42分。
但寫在各項協定上的日期卻倒填一日,為7月20日。
這是因為法國新内閣的總理孟戴斯與周恩來私下唔談時,曾拍過胸脯:“7月20日簽不了字我就辭職。
”随後趕回法國向議會做同樣保證:“7月20日不能簽字,我和我的内閣将集體辭職。
”孟戴斯盡了最大努力,還是晚簽字一夭,也可以說晚簽了3小時42分鐘。
不過,各國政治家們顯然都不忍心為這3小時42分,讓焦頭爛額的法國總理葬送前途去辭職,所以同意将日期倒填了一天,日内瓦協定簽字後,蘇發努馮親正同意與他的二哥梭發那·富馬親王合作,組成一個聯合内閣,王國政府代表與巴特寮武裝部隊代表在1956年8月10日聯合聲明中達成協議,蘇發努馮參加富馬内閣,擔任公共工程都長。
巴待寮運動解散,所解放的廣大地區都并入老撾統一體,國家将保持中立。
然而,早已想踢開法國,自己取而代之的美國,在1954年9月,日内瓦協議墨迹未千.便組織了“東聲亞集體防務條約組織”的軍事侵略集團,并将老撾置于這個組織的“保護範圍”内。
接着,便支持老撾右派力量進攻桑怒和豐沙裡兩省的巴特寮戰鬥力量,并在萬象控制的10省中進行“掃蕩”,12日,進而包圍了老撾愛國戰線領導者們的住宅,不久,公然逮捕了蘇發努馮親王等16名老撾愛國戰線領尋人。
1956年巴特寮運動解散時,蘇發努馮親王便另組織了老撾愛國戰線,擔任主席。
蘇發努馮被右派政府和軍隊逮捕後,在一些覺醒了的憲兵幫助下逃出監獄,重新展開武裝鬥争。
這次老撾愛國戰線武裝力量,國際國内仍習慣地稱其巴特寮,巴特寮部隊與中立力量合作,至1961年,解放并控制了從上寮到中下寮連成一片的廣大地區,迫使美國不得不在1962年的日内瓦協議上簽字,在老撾成立第二次聯合政府。
美國搞談判隻是緩兵之計,赢得喘息和準備時間。
他改變策略,一方面維持和鞏固右派軍隊,一方面破壞老撾愛國戰線與中立力量之間的聯盟,收買和拉攏了梭發那·富馬親王和貢勒。
他還組織和擴充了6萬名雇傭軍,配合他在越南進行的“特種戰争”,将老撾作為副戰常梭發那·富馬親王被拉攏收買後,發動政變,老撾愛國戰線和巴特寮部隊總指揮部被迫撤離首都萬象,再次進入山區叢林,在桑怒省香蘇鄉那坡村建立了大本營,開始了徹底解放老撾的武裝鬥争。
現在,美國加強了“特種戰争”,加強了對老撾解放區的轟炸。
對老撾解放區,從小規桃的蠶食進攻開始,到1963年底,已發展成大規模戰役,在查爾平原——川圹戰役和南通戰役中,都出動了20個營的主力部隊,由美國直接指揮,有炮兵、機械化部隊和美國飛機助戰。
“我們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進駐老撾桑怒喲.……”段蘇權合上筆記本。
他現在想的還不是如伺為巴特寮出謀劃策,他想的是如何更細更深入地了解熟悉情況。
這是中央的指示,也是他幾十年工作的體會。
正如毛澤東所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這天晚飯後,段蘇權
1953年4月,巴特寮部隊向南挺進,占領查爾平原、川圹,威脅王都琅勃拉邦和行政首都萬象。
(老撾有兩個首都:一個是國王所在地,為王都;另一個是執政内閣及國民議會所在地,為行政首都。
)不久,又在南方攻占塞諾和他曲。
這樣,上寮,中寮、下寮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巴有寮所占領。
法軍節節敗退,—直退到當年中國的南沼王皮邏閣所建的古城芒滕即奠邊府的山區分地才穩住陣地。
法國人認為這個陣地叢林密布、無路可通,固若金湯,堅不可摧,越南軍隊幾次進攻受挫,胡志明和他的優秀将領武元甲見部隊損失大,不得不停止軍事行動。
于是,正在進行的關于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内瓦會議,談判也陷入僵局。
中國周恩來總理的軍事秘書雷英夫對武元甲說:“奠邊府必須拿下來,否則什麼也談不成。
”武元甲說:“打不了了,我們損失太大,組織不起來了。
” 總理聽過彙報,派伍修權将軍到越南民主共和國總理範文同下榻處。
怕有竊聽,躲進衛生間,放開水龍頭掩蓋談話:“奠邊府一定要拿下末,不然法國人就不會坐下來跟我們老實談。
”伍修權小聲說,範文同點頭承認,但心有餘力不足:“奠邊府工事堅固守備力強,我們重武器上不去,攻幾次不行……”“我們可以做出一切必要的援助,并打算派韋國清同志到那裡去幫助指揮協調……”世界著名的奠邊府戰役,就是在越南受挫的情況下,由中國的彭德懷元帥在北京調兵遣将、運籌帷幄,由陳赓、韋國清将軍親臨前線指揮.出乎法軍的意料,在難以想象的情況下劈出一條賠,将重武器源源輸入,幫助越南人民軍一舉攻克奠邊府,殲滅16000餘名法軍。
一個月之後,法國拉尼埃政府倒台,新政府不得不在日内瓦協議議上簽了字。
法國新政府在協定上寫字時間為1954年7月21日3時42分。
但寫在各項協定上的日期卻倒填一日,為7月20日。
這是因為法國新内閣的總理孟戴斯與周恩來私下唔談時,曾拍過胸脯:“7月20日簽不了字我就辭職。
”随後趕回法國向議會做同樣保證:“7月20日不能簽字,我和我的内閣将集體辭職。
”孟戴斯盡了最大努力,還是晚簽字一夭,也可以說晚簽了3小時42分鐘。
不過,各國政治家們顯然都不忍心為這3小時42分,讓焦頭爛額的法國總理葬送前途去辭職,所以同意将日期倒填了一天,日内瓦協定簽字後,蘇發努馮親正同意與他的二哥梭發那·富馬親王合作,組成一個聯合内閣,王國政府代表與巴特寮武裝部隊代表在1956年8月10日聯合聲明中達成協議,蘇發努馮參加富馬内閣,擔任公共工程都長。
巴待寮運動解散,所解放的廣大地區都并入老撾統一體,國家将保持中立。
然而,早已想踢開法國,自己取而代之的美國,在1954年9月,日内瓦協議墨迹未千.便組織了“東聲亞集體防務條約組織”的軍事侵略集團,并将老撾置于這個組織的“保護範圍”内。
接着,便支持老撾右派力量進攻桑怒和豐沙裡兩省的巴特寮戰鬥力量,并在萬象控制的10省中進行“掃蕩”,12日,進而包圍了老撾愛國戰線領導者們的住宅,不久,公然逮捕了蘇發努馮親王等16名老撾愛國戰線領尋人。
1956年巴特寮運動解散時,蘇發努馮親王便另組織了老撾愛國戰線,擔任主席。
蘇發努馮被右派政府和軍隊逮捕後,在一些覺醒了的憲兵幫助下逃出監獄,重新展開武裝鬥争。
這次老撾愛國戰線武裝力量,國際國内仍習慣地稱其巴特寮,巴特寮部隊與中立力量合作,至1961年,解放并控制了從上寮到中下寮連成一片的廣大地區,迫使美國不得不在1962年的日内瓦協議上簽字,在老撾成立第二次聯合政府。
美國搞談判隻是緩兵之計,赢得喘息和準備時間。
他改變策略,一方面維持和鞏固右派軍隊,一方面破壞老撾愛國戰線與中立力量之間的聯盟,收買和拉攏了梭發那·富馬親王和貢勒。
他還組織和擴充了6萬名雇傭軍,配合他在越南進行的“特種戰争”,将老撾作為副戰常梭發那·富馬親王被拉攏收買後,發動政變,老撾愛國戰線和巴特寮部隊總指揮部被迫撤離首都萬象,再次進入山區叢林,在桑怒省香蘇鄉那坡村建立了大本營,開始了徹底解放老撾的武裝鬥争。
現在,美國加強了“特種戰争”,加強了對老撾解放區的轟炸。
對老撾解放區,從小規桃的蠶食進攻開始,到1963年底,已發展成大規模戰役,在查爾平原——川圹戰役和南通戰役中,都出動了20個營的主力部隊,由美國直接指揮,有炮兵、機械化部隊和美國飛機助戰。
“我們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進駐老撾桑怒喲.……”段蘇權合上筆記本。
他現在想的還不是如伺為巴特寮出謀劃策,他想的是如何更細更深入地了解熟悉情況。
這是中央的指示,也是他幾十年工作的體會。
正如毛澤東所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這天晚飯後,段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