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異國風情

關燈
将軍落荒而逃,身後傳來洗澡姑娘們熱烈開心的哈哈大笑和歡快的噢噢叫聲…… 富米·馮維希先生扶扶鼻梁上的鏡框,帶着學者的嚴謹和哲人的思考神情說:這些作品既是臆造的又帶有現實性,表現了善良人的心理、情感、憧憬和原望 —覺醒來,太陽已經偏頂。

    段蘇權喃喃:“嗯,已經下午了。

    ” 這裡的氣候很奇怪,夜裡和早展寒氣逼人,要身穿棉襖;睡覺要蓋棉被壓毛毯;中午起來卻像北京的夏天一樣奧熱,一件單衣都穿不祝将軍不禁想起中國西北一句老話,早穿棉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

     這裡沒有西瓜。

    不過,據史學家考證,從中國的南诏時期大量遷徒來老撾、泰國、越南、緬甸,一直到印度的阿薩姆和馬來亞的主要是泰老族。

    當然,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一概謬稱他們為“南蠻”,“百夷”。

    一些史學家的研究證明,泰老人最早居住于中國的阿爾泰山.逐漸南遷至黃河流域。

    這大約是公元前五千年的事了。

    以後逐漸向南遷移,據說曾在西川東南部建立過巴國。

    李白的燴炙人口的(蜀道難)中便有“地崩出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聯”的名句,講述了巴蜀與内地是怎樣相通的美麗傳說。

    至今四川又稱巴蜀。

     秦統一四川後,部分泰老人繼續南遷至雲南,定居下來。

    其中一部分順流湄公河、紅河、黑水河進入印度支那等地建立起許多小王國。

    一位入老撾參戰的中國軍人,現任空軍某部宣傳處長的潘景洪,在老撾作戰期間曾當過業餘翻譯。

    原因是他為廣東人,秦老族的一支進入廣東、海南島,所以廣東的一些地方方言與泰老人的語言相通。

    用中國的一句俗話講:“五百年前是一家。

    ” “早穿棉襖午穿紗”的原因,是由于住地在上寮,老撾又稱寮國。

    分三大區域:上寮、中寮和下寮。

     北部為上寮,是山區:中部為中寮,是高原:南部為下寮,有湄公河沿岸的占巴塞平原。

     桑怒地處上寮,四周山峰突兀颠連;山上千柯争翠,萬木蔥茏,工作組的住房在當地算高級了,可也不過是竹子搭成,四壁屋角處處溜光透亮。

     段蘇權走出竹樓,舉目四望,仿佛又面到當年打遊擊的生活歲月,便産生一種莫名的激奮,喜悅。

    他伸展雙臂做做擴胸,大股大股的新鮮空氣湧入肺葉,不像北京空氣那樣污染得讨厭,這裡空氣鮮将醉人。

     “老段,走啊,”工作組的同志在公開場合都是這樣互相稱呼,“熟悉熟悉周圍環境”将軍應一聲,随幾位同志出走。

    警衛員小劉忙拿起槍緊緊相随。

    這一帶土匪很多。

     幾股小溪在山間跳躍着彙成一條小河,河水清徹碧透,婉蜒入了山坳。

    山堆那邊歡聲笑語吸引了将軍—行.便循聲漫步過去。

     剛轉入出坳,段蘇權抽口涼氣,陡地立住腳。

    天哪,光光的,小河上下一群姑娘在洗澡。

    将軍癡癡地正挪不了步,卻又發現并非隻有姑娘,還有許多青壯男子,還有老人和孩子,就那麼随随便便.自自然然,無拘無束地在一條河裡洗澡談笑。

     洗燥的男女也看到了将軍—行,不知喊什麼?那手勢是相激洗澡還是……? 将軍蓦地通紅了臉,轉身落荒而逃。

    身後傳來洗澡姑娘們熱情洋溢,純真善良的哈哈大笑,隐約還有歡快的噢噢叫聲……參加工作組的一位雲南地委幹部要從容自然得多,告訴将軍:“這裡的風俗和我們西雙版納一樣,你去過橄榄壩的話就不會這麼狼狽了。

    按照我們傣語,西雙就是12,西雙版納有說12個區的,也有說是12000稻田之國的意思。

    因為按古代行改區劃分法,1000稻田分給一個親王管轄,算一個區。

    不過,現在的12000稻田隻有11000在雲南,還有1000就在這兒,在老撾的豐沙裡剩将軍回到自己的竹屋,便習慣地翻出筆記,溫習熟悉老撾的政治現狀。

     在越南的統一旅社下榻時,老撾人民黨的領袖凱山·豐威漢曾來看望段蘇權将軍,與越南某些領導人的冷談相對照,凱山要熱烈友好帶多。

    他抓住将軍的手用力搖動着:“可把你們盼來了。

    我代替老撾人民黨和老撾愛國戰線熱烈歡迎你們,歡迎你們到反美鬥争的前線來。

    ……’凱山·豐威漢向段蘇權介紹了老撾人民抗美鬥争的曆史和現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人包圍俘虜了法軍,取法國殖民主義者而代之,占領老撾。

    但時間不足半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後,日本無條件投降。

    法國政府照舊任命新總督,想繼續他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并在1945年10月5日由勒克累将軍率軍于越南西貢登陸。

     按照和平條款和曆步的淵源關系,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的日本武裝應由中國軍隊去解除。

    法國人盡力勸說國民黨政府卸除這一責任,讓給法國人,由于蔣介石面臨與共産黨毛澤東的最終較量,便下令給盧漢将軍,撤回了中國軍隊。

    法國人如願以償.卻不料,又面臨了與越盟和老撾伊沙拉的曠日持久的戰鬥。

     老撾伊沙拉即寮國自由民族統—戰線的意思,簡稱伊沙拉戰線。

    法國殖民主義者重新侵入老撾,舊的老撾伊沙拉開始分裂而解體。

    1950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首的新的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