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無所謂,傷口無大礙,那種疼也隻在瞬間,真讓鄧文宣心痛、無法釋懷的,是女兒的狀态:蔫頭耷腦、懷疑失望、茫然無助……他很生那個陳佳的氣,她怎麼就不能稍微體恤一下下級?這時你的一分體恤,能換來對方工作中十分的回報!這水平怎麼能當領導?一點不懂領導藝術!……當然這些話不能跟女兒說,跟女兒說除慫恿、加強她的負面情緒沒任何好處。
他從正面對她進行了啟發引導,但說來說去,無非一些大原則大道理。
年代和年代不同,職場和職場不同,人和人更不同,他的工作經驗遇到她碰上的具體事情,沒多少指導意義,不抵沈畫的一句無心之語管用。
晨起上班,看到因為沈畫而頓悟的女兒情緒飽滿、鬥志昂揚的樣子,鄧文宣放心的同時欣慰,想:陳佳這樣的領導也不錯,更有利于現在這些孩子的迅速成長。
獨生子女被父母寶貝慣了中心當慣了,陳佳們會讓她盡快找到個人在社會上的位置。
自到南實證券,小可沒在上班時間找過他,此刻見她坐在這裡,直覺事情不妙,他問:“怎麼這麼早就下班了?”她說:“不想在那裡幹了!”鄧文宣說:“又怎麼了?”小可簡單說了說今天的遭遇,道:“陳佳肯定不會要我了,我得趁早走,換一家公司。
”鄧文宣問:“換了如果還不順呢?”小可說:“我不至于這麼悲催吧!”鄧文宣耐心道:“本質上所有單位都一樣,在哪裡都會有挫折……”小可打斷他:“爸,咱能不能不講大道理?”鄧文宣很生氣,正欲發火敲門聲響,林雪容的兒子到了。
林雪容是他剛手術完的那個病人,腦部良性腫瘤。
手術本由另一位主任大夫主刀,術中意外大出血把他叫去了。
去手術室途中他被林雪容的兒子攔住,非要給他張銀行卡,他收下了。
手術順利結束後,他讓護士長通知那兒子到他辦公室來一下。
不等年輕人開口,鄧文宣從白大褂兜裡掏出那卡放到了桌上,一言不發向前一推,示意他拿走。
年輕人有些意外,也難為情,臉漲得通紅,搓着兩手語無倫次:“一點小心意……感謝您救了我媽媽……我沒别的意思……” 背對門一直懶怠回頭的小可回過頭去,她聽着聲音有些耳熟。
來人是昨天下午咖啡廳那人,原來他媽病了!這就好解釋了:他為什麼會待在醫院旁邊的咖啡廳,為什麼衣冠不整,為什麼對她心不在焉到了失禮的程度……他頭發似乎更長了,胡子也是,配上那張頗為周正的臉,倒有一種酷酷的帥。
隻衣服不給力,更髒了。
衣服可以皺、舊甚至破,破到露肉都是風格,隻是不能髒,一髒便成邋遢了。
他同時認出她來,本來就紅的臉一下子紅上額頭,結結巴巴道:“鄧,鄧小可,你,你好。
”小可一笑,對感到奇怪的鄧文宣解釋:“爸,這就是昨天下午我相親相錯了的那位——”扭臉看他:“怎麼稱呼?”他忙道:“鄭海潮。
” 鄧文宣點點頭,伸手把桌上那張卡象征性地又推了一推,意思明确,讓他拿上卡趕緊走。
鄭海潮不想拿走卡,更不想馬上走。
無論如何,他得把昨天下午那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心路曆程,跟鄧小可更重要的是跟她爸,解釋清楚。
如果是一般人,偶爾遇到永不相見,得罪了就得罪了,可她是鄧文宣的女兒;她可以不在乎他,他不敢不在乎她。
昨天下午鄭海潮去咖啡廳是為上網——醫院裡上不了網——上網為母親選擇手術醫生,其時母親在醫院急診科觀察等候,等候入院。
這家大醫院床位很緊,他母親病情更緊。
母親有個頭痛的老毛病,近期疼痛突然持續加劇,在老家無錫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顱内壓增高異常,拍片子懷疑腦瘤,醫生建議手術。
得此訊他當天由北京飛去無錫把母親接了過來,要手術就在北京大醫院手術。
醫學是實踐科學,外科手術尤其是。
外科醫生手術的精湛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做手術的多少,道理同鋼琴家的練琴,隻不過,外科醫生的琴是病人的肉身。
因之,同樣手術由不同水平的醫生做,差别很大;同一個醫生給不同病人做同樣手術,上一次不成功,這一次成功,極大可能就是,這一次的成功是因為汲取了上一次不成功的教訓——這個病人的幸運,是因為上個病人的不幸。
毫不相幹的人因醫學交集,命運感在這裡體現得格外殘酷。
鄭海潮不相信命運,他相信努力。
當接診醫生說母親需要在三天内做上手術時,他的思路首先就是,選擇為母親手術的醫生,醫院規定病人可以選擇手術醫生。
上網查有關資料,鎖定了全國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鄧文宣。
但是,“鄧主任沒空。
如果
他從正面對她進行了啟發引導,但說來說去,無非一些大原則大道理。
年代和年代不同,職場和職場不同,人和人更不同,他的工作經驗遇到她碰上的具體事情,沒多少指導意義,不抵沈畫的一句無心之語管用。
晨起上班,看到因為沈畫而頓悟的女兒情緒飽滿、鬥志昂揚的樣子,鄧文宣放心的同時欣慰,想:陳佳這樣的領導也不錯,更有利于現在這些孩子的迅速成長。
獨生子女被父母寶貝慣了中心當慣了,陳佳們會讓她盡快找到個人在社會上的位置。
自到南實證券,小可沒在上班時間找過他,此刻見她坐在這裡,直覺事情不妙,他問:“怎麼這麼早就下班了?”她說:“不想在那裡幹了!”鄧文宣說:“又怎麼了?”小可簡單說了說今天的遭遇,道:“陳佳肯定不會要我了,我得趁早走,換一家公司。
”鄧文宣問:“換了如果還不順呢?”小可說:“我不至于這麼悲催吧!”鄧文宣耐心道:“本質上所有單位都一樣,在哪裡都會有挫折……”小可打斷他:“爸,咱能不能不講大道理?”鄧文宣很生氣,正欲發火敲門聲響,林雪容的兒子到了。
林雪容是他剛手術完的那個病人,腦部良性腫瘤。
手術本由另一位主任大夫主刀,術中意外大出血把他叫去了。
去手術室途中他被林雪容的兒子攔住,非要給他張銀行卡,他收下了。
手術順利結束後,他讓護士長通知那兒子到他辦公室來一下。
不等年輕人開口,鄧文宣從白大褂兜裡掏出那卡放到了桌上,一言不發向前一推,示意他拿走。
年輕人有些意外,也難為情,臉漲得通紅,搓着兩手語無倫次:“一點小心意……感謝您救了我媽媽……我沒别的意思……” 背對門一直懶怠回頭的小可回過頭去,她聽着聲音有些耳熟。
來人是昨天下午咖啡廳那人,原來他媽病了!這就好解釋了:他為什麼會待在醫院旁邊的咖啡廳,為什麼衣冠不整,為什麼對她心不在焉到了失禮的程度……他頭發似乎更長了,胡子也是,配上那張頗為周正的臉,倒有一種酷酷的帥。
隻衣服不給力,更髒了。
衣服可以皺、舊甚至破,破到露肉都是風格,隻是不能髒,一髒便成邋遢了。
他同時認出她來,本來就紅的臉一下子紅上額頭,結結巴巴道:“鄧,鄧小可,你,你好。
”小可一笑,對感到奇怪的鄧文宣解釋:“爸,這就是昨天下午我相親相錯了的那位——”扭臉看他:“怎麼稱呼?”他忙道:“鄭海潮。
” 鄧文宣點點頭,伸手把桌上那張卡象征性地又推了一推,意思明确,讓他拿上卡趕緊走。
鄭海潮不想拿走卡,更不想馬上走。
無論如何,他得把昨天下午那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心路曆程,跟鄧小可更重要的是跟她爸,解釋清楚。
如果是一般人,偶爾遇到永不相見,得罪了就得罪了,可她是鄧文宣的女兒;她可以不在乎他,他不敢不在乎她。
昨天下午鄭海潮去咖啡廳是為上網——醫院裡上不了網——上網為母親選擇手術醫生,其時母親在醫院急診科觀察等候,等候入院。
這家大醫院床位很緊,他母親病情更緊。
母親有個頭痛的老毛病,近期疼痛突然持續加劇,在老家無錫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顱内壓增高異常,拍片子懷疑腦瘤,醫生建議手術。
得此訊他當天由北京飛去無錫把母親接了過來,要手術就在北京大醫院手術。
醫學是實踐科學,外科手術尤其是。
外科醫生手術的精湛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做手術的多少,道理同鋼琴家的練琴,隻不過,外科醫生的琴是病人的肉身。
因之,同樣手術由不同水平的醫生做,差别很大;同一個醫生給不同病人做同樣手術,上一次不成功,這一次成功,極大可能就是,這一次的成功是因為汲取了上一次不成功的教訓——這個病人的幸運,是因為上個病人的不幸。
毫不相幹的人因醫學交集,命運感在這裡體現得格外殘酷。
鄭海潮不相信命運,他相信努力。
當接診醫生說母親需要在三天内做上手術時,他的思路首先就是,選擇為母親手術的醫生,醫院規定病人可以選擇手術醫生。
上網查有關資料,鎖定了全國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鄧文宣。
但是,“鄧主任沒空。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