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求同存異

關燈
洪文山政治經驗豐富,但是,對于經濟工作來說,洪文山是個門外漢。

     正因為如此,省長趙長征才極力推薦由年富力強的經濟專家夏聞天擔任東州市市長,在确定舉薦誰為東州市委書記人選的問題上,林白和趙長征在溝通時還發生了争執,後來傳到了劉光大的耳朵裡,搞得劉光大一直誤會林白對他有成見。

     洪文山認為,在東州經濟如何發展的問題上,自己作為東州市的一把手必須把好關、掌好舵,這無疑是林白同志叮囑的重大問題。

    當年洪文山作為“肖賈大案”專案組副組長,親手查辦了肖鴻林的案子,讓洪文山非常震動的是肖鴻林之所以滑到了腐敗的深淵,與當時的市委書記王元章過于軟弱有直接關系。

    當時王元章為了維護班子的團結,對肖鴻林的專橫跋扈一味地忍讓,搞得肖鴻林撇開市委另搞一套,完全成了“黨内個體戶”,最終釀成了震驚中外的“肖賈腐敗大案”,教訓是深刻的,也是慘痛的! 洪文山打定主意,在自己的任期内,決不允許出現與市委不一緻的聲音,對于年輕氣盛的夏聞天必須從一開始就要抑制住他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勢頭,否則時間長了搞不好就成為第二個肖鴻林,個人英雄主義是政治家的大忌,一山不容二虎,核心隻能有一個,自己作為東州市的一把手,必須掌握全局。

     正當洪文山思緒萬千之時,常務副市長林大可打斷了他的思路。

     “我非常同意聞天同志的意見,我認為東州的房地産開發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城市化發展軌道,大規模的‘造城運動’不僅違反了城市發展的循序漸進的原則,甚至是一種城市化的‘大躍進’,這麼急功近利地發展房地産很危險,會産生大量的經濟泡沫,一旦遭遇國家宏觀調控或金融危機,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待東州的房地産發展應該制定嚴格的用地标準,對城市的人均占地、耗能、用水、交通運輸結構等,作出科學的規定,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房地産發展目标,我的意思是開發胭脂屯要按原有規劃進行。

    ” 林大可的話還未說完,市人大主任趙國光就打斷了他的談話,“同志們,請大家不要忘記一個事實,目前是東州經濟發展最困難的時期,還是小平同志說得好,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我覺得文山同志的意見很有創意,既改善了胭脂屯居民的居住條件,又進行了商業開發,财政從土地出讓中也能得到大量收益,何樂而不為呢?政府要敢于經營土地,眼下許多城市土地已經成了第二财政,土地是政府擁有的國有資産中最大的資産,政府經營土地是天經地義的事。

    聞天,如果沒有‘房地産業立市’,财政怕是連給公務員開工資的錢都捉襟見肘了吧!” 趙國光的話讓洪文山的臉色出現了紅暈,他原來最擔心趙國光反對自己的意見,因為趙國光不僅是土生土長的東州人,更是前任市委書記王元章的鐵杆同盟,趙國光私下裡一直為王元章打抱不平,他認為東州正因為有了像王元章、李為民這樣的領導,才不至于讓東州改革開放的成果因“肖賈大案”而喪失殆盡,李為民作為市委副書記犧牲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上,至今讓東州老百姓痛惜不已。

    趙國光一直認為,同級監督腐敗是軟弱無力的,肖鴻林想跳樓,王元章無論如何是看不住的,但是王元章做了力所能及的防範措施,結果一位在政治上可能再上一步的好幹部,卻因“肖賈大案”而調離東州,在省人大任副主任,而且排名在最後。

    趙國光對上級組織對王元章的安排很有意見,一度對洪文山接任東州市委書記很有抵觸。

    何況趙國光任市委常務副書記期間,主管組織工作,在東州經營了幾十年,可謂是虎踞龍盤,别看你有一籃子雞蛋,他要想掀翻,可就别想留下一個囫囵的。

     讓洪文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趙國光成了保護雞蛋的籃子,他欣慰地點上一支煙深吸一口,然後躊躇滿志地環視了一圈會場。

    但是洪文山也萬萬沒有想到市委副書記周永年對他的觀點提出了強烈的質疑。

     “文山同志、國光同志,在中央文件有關執政黨和政府工作的理論表述中,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經營城市’的說法,我很佩服文山同志理論創新的勇氣,但是我認為這種提法是不科學的,而且有可能助長‘政企不分’現象,損害市場秩序。

    ‘經營城市’一說,乍看和市場經濟很是般配,但實際上,它與現代法治社會的内在要求直接相抵觸,其‘人論’色彩乃至個人英雄主義意味相當濃厚,經營者俗稱‘老闆’,地方政府開口閉口‘經營城市’,那麼文山同志和聞天同志豈不成了這座城市的‘老闆’?如此一番,東州廣大市民究竟是被經營的對象,甚至是被經營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