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求同存異

關燈
在夏聞天的建議下,洪文山同意就胭脂屯棚戶區開發問題召開一次常委會。

    開會前,洪文山用電話征求了何振東的意見。

    何振東建議,“胭脂屯是一塊黃金寶地,适合搞商業開發,決不能就地建經濟适用住房,如果就地建經濟适用住房太可惜了,其實,胭脂屯的居民完全可以動遷,然後貨币安置,方法也很簡單,誰開發,誰安置,誰受益。

    像這樣的地塊采取黑水河體育場的招商方法,必将成為牽動東州‘房地産業立市’的龍頭工程。

    ” 何振東的建議正中洪文山的下懷,洪文山自從上任以來就想搞一個“房地産業立市”的牽動戰略,他相中了解放大街,冠名為“金街銀帶工程”。

    洪文山認為,城市猶如企業,執政者要善于經營。

    這條快速幹道橫貫東州南北,是東州的一條脊梁骨,如果把這條街建成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街,必将牽動東州經濟走出低谷,成為一條像香港中環一樣的名副其實的金色走廊。

     但是,洪文山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想法不僅不被夏聞天理解,而且兩個人發生了激烈的争執。

    争執的焦點是,政府應不應該“經營城市”。

    在常委會上,夏聞天毫不猶豫地提出了質疑。

     “文山同志,近年來,不少城市的一些領導将‘經營城市’挂在嘴邊,大舉出售城市的國有資産和公用企業的經營權,一些地方國有土地已經拍賣殆盡,公用企業所剩無幾,甚至連中小學校也作價出售,‘經營城市’變成了瘋狂的國有資産大拍賣。

    很顯然城市不是企業,營銷企業的理念和方法也不适用在城市管理上。

    因為對于企業來說,效率的最大化是基本的價值取向,而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任何決策都必須顧及到公平,都必須以民主的方式和程序來決定重要事項。

    ” 夏聞天的語氣有些激動,他為了控制情緒,情不自禁地呷了口茶。

     “聞天同志,‘肖賈大案’後,東州經濟一度陷入了低谷,外商不來了,連美國都把東州列為投資的高風險區,沉疴當需猛藥,我提出‘經營城市’,具體講就是經營土地,土地是最大的存量資産,是政府手中最大的财富,是東州市‘房地産業立市’的法寶,‘經營城市’就是利用市場機制經營城市土地,最大限度地盤活土地資産,把自然資源轉化為滾滾财源,這也是我不同意在胭脂屯地區建經濟适用住房的理由,完全可以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使胭脂屯的居民住上經濟适用住房,同時對胭脂屯進行高效益的商業開發,這樣做一舉兩得,有什麼不好?” 洪文山不愠不火地說。

     “文山同志,道理很簡單,‘管理城市’是指這座城市的政府,在獲得這座城市的人民授權後,在相關法律法規下對這座城市進行管理,也就是說,這座城市的政府對這座城市隻具有公共管理權限,并沒有對這座城市擁有‘經營城市’的‘買賣’權力。

    而政府擁有的公共管理授權,也必須接受這座城市人民的監督。

    ‘經營’和‘管理’這兩個概念,對政府來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恰恰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分水嶺,也是對‘全能政府’和‘有限政府’的分水嶺。

    胭脂屯的老百姓在那裡繁衍生息了三百多年了,我們有什麼理由讓他們離開那裡,我的意見是絕不能打着招商引資的旗号,政府和開發商互惠互利,剝奪老百姓在祖先留下來的土地上繼續生存的權利。

    這些年,我們打着房地産開發和公共利益的名義,地方和開發商借地生财,把在市中心居住的老百姓全都攆到了郊區,不錯,城市的形象确實是提升了,可城市的文化和個性也喪失殆盡。

    我建議胭脂屯不僅要建成東州最大的經濟适用住房社區,還要在社區内建設一個高品位的公園,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度假村。

    ” 夏聞天的語氣針鋒相對,這讓洪文山心裡很不舒服。

    洪文山上任東州市委書記之前,省委書記林白專門找他談了一次話,林白的本意是向中組部推薦省委副書記劉光大兼任東州市市委書記,後來之所以舉薦了工作作風老辣的洪文山,就是因為他擔心夏聞天過于書生意氣,畢竟在擔任清江省副省長之前一直在清江大學搞經濟研究,實踐經驗并不豐富,把擁有八百萬人口的副省級省會城市交給夏聞天,林白真怕夏聞天會成為失街亭的馬谡。

    因為東州再也輸不起了,東州這台啟動全省經濟騰飛的發動機如果再熄火,那麼中央不僅要打省委省政府的闆子,更重要的是清江省将錯過難得的發展機遇,而被兄弟省市遠遠地甩在後面。

    所以,在洪文山上任之前,林白叮囑洪文山在重大決策面前,一定要掌好舵、把好關。

     但是林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洪文山的政治生涯中,一直以黨務工作見長,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