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踩到棺蓋上,撞倒了吹鼓手忘在棺蓋上的笙。
司馬鹿彎腰把笙扶起來,直起腰朝村人們湧去的方向指指劃劃,随時後那六個人也都踩上了棺材,一起望着西渠道那兒的村人,望着靈隐渠的末端。
他們叽叽喳喳,說着啥兒,身上閃着壽衣的青光亮色,彼此還相互扶着,踮起腳尖。
司馬虎看見了他們捆腳的麻繩,看見他們望着那将通水的靈隐渠的說笑,燦燦爛爛,桃紅李白地在麥場上跳躍。
他從他們濃烈的說笑聲中聞到了濃烈的麥香谷甜氣,聞到了清水流來的濕潤和潮氣。
他不想再往靈隐渠的末口走過去。
他的腿疼得和生割人皮時一模樣,每走一步腿上的筋骨皮肉都白哇哇地叫。
他想和他們七個一道,站到供桌上或是凳子上,再或索性站到棺材蓋上看那終于流來的靈隐渠的水。
可他往回走了幾步時,他看見四哥司馬鹿朝他擺了幾下手,示意着不讓他朝他們走過來。
他看見司馬鹿擺完手後,臉上的紅光燦燦沒有了,代之的是一片灰蒙蒙的雲色,繼而是一片雪白色。
再看另外那六個一道去修靈隐渠的男人,也都和司馬鹿一樣,臉上的光閃不見了,也不再在棺材上喜悅無控,手舞足蹈了。
有一股淡淡的涼氣從麥場那兒淫過來。
他們的臉上都成了冰白色,如水濕的孝布結冰在他們的臉上了。
司馬虎不再朝着靈場那兒走,他車轉身子朝梁西路上的一個梁頂瘸過去,他知道四哥們臉色的變化一定是因西邊的村人那兒出了什麼事,他急腳快步朝着梁頂跳,像隻三條腿的狗。
日頭在村落上空金盆一輪,如村頭的幾棵老樹上着了一團火,他看見村裡的一頭犟牛在樹下掙裂了鼻子,脫開僵繩,滴滴嗒嗒流着鼻血在樹胡同中跑。
還有杜姓的一隻狗,剛才還跟在他的身後,這會兒忽然跑回村裡,爬在他家的房頂朝着西邊靈隐渠那兒望,似乎還有嗚嗚的哭聲從那房頂傳過來。
這時候,司馬虎滿臉流汗,一蹦一跳到了梁頂上,一眼看見梁西的山頭下,水渠末尾的溝崖邊,已經站滿了三姓村的男人和女人,背對着他,淩淩亂亂一片,都正點腳朝渠的上遊死死活活張望着,脖子都拉得又細又長。
有的人站在從渠裡挖出來的土堆上,有的站到梁道邊的石頭上,還有的孩娃不是爬在大人的肩上,就是爬到崖邊的槐樹、楝樹上。
渠頭上有一棵十幾年樹齡的老柿樹,本來海碗一樣粗在渠道裡,渠到那兒要把柿樹挖掉時,司馬藍念起柿樹每年無論旱澇,無論大年小年,它都盡心盡力,給村裡的孩娃們最少結下一擔紅柿子,也就讓渠繞了個彎,把它留在了渠邊上。
這當兒,那柿樹上的枝枝杈杈都坐吊滿了孩娃們,一串串黑頭葫蘆碩在柿葉間,像黑柿子懸在半空裡。
人聲鼎沸,說笑一片,半空裡唾星四濺,閃閃爍爍,腳下蹬落的土粒叮當響動。
朝靈隐渠的上遊伸指的胳膊和手像伐倒又架起的一片森林。
司馬虎懸起的心哐地一聲落下了。
他開始不慌不忙朝着村人們走,迎面吹來的風撫摸着他的臉,腐爛的腿上有一片蛆蟲在蠕動,癢癢痛痛,又舒心又難受,如一片孩娃的小手在那傷口上上下撓動着。
越過村人們的黑葫蘆頭兒,看見山腰上開腸破肚的靈隐渠,愈遠愈細,像褐色的布匹朝遠處拉去變成了布條兒,布條變成了紅繩兒,最後就和一面梁坡、日光、田地溶為一起了,化在了日光下田地上的紅色煙塵裡。
司馬虎快到靈隐渠的末口了。
渠的末口開在一條溝頭上,那溝高有數丈,深有幾裡,溝崖上長滿雜樹,溝底卻是一片沙石。
往年溝裡有狼,這些年那溝裡隻有黑烏鴉。
渠口開在那兒,像那溝垴上裂了一道血口兒。
司馬虎看見有人沿着梁道朝着上遊叫着跑,像是去迎接那流下來的水。
這時候從人群那兒驟然傳來了響器班的民樂聲。
是送葬的響器班在那人群中又一遍吹奏的《步步高》,紅音綠響,歡快清脆,如一崖泉水從山縫擠出來朝着崖下跌,叮叮咚咚,汩汩潺潺,立馬間幾道山都染成了紅白相間的響器聲。
接下來是一曲《喜相逢》,一曲《風雨狂》,跟着鞭炮放響了,噼噼啪啪,火光一片,聲音和紙屑在渠頭上滿天飛舞。
司馬虎罵着說娘的×,是賣我的皮買的鞭炮哩,你們不等我去就放呀。
村人們手舞足蹈,大喚大叫,聲浪滾滾地沿着山梁、溝壑朝遠處蕩滾去,沒有人聽見他的喚,也沒有人聽見他的罵。
男人女人圍着鞭炮萬馬齊鳴地叫。
孩娃們從樹上下來去搶撿那沒有響的死鞭炮。
有個女人在渠頭的炮聲中,突然瘋子一樣笑起來,笑着喚“水來啦,我能活過四十歲了呀,我能活過四十歲了呀!”笑着笑着又忽然哭起來,哭着說“我也能活到五十、六十,七老八十了,要看看誰比誰的日子好。
”哭哭笑笑,又笑笑哭哭,紅呵呵的聲音冷冰冰地向着四處飛。
司馬虎看見了那女人是四嫂杜竹翠,他的腳步跟着淡下來,看見又有幾個女人同竹翠一樣的瘋瘋颠颠在梁上又哭又笑,又笑又鬧,跺腳揮手,蹦蹦跳跳,一群女人仿佛是一個瘋人院。
他的五嫂在女人堆裡哭着說:“鹿哇——你好命苦呀,你再熬幾天就能長壽哩,你為啥兒就走得那麼急?為啥不再多活幾天呀?”她這一哭,幾乎所有的寡婦,也都跟着歇了手腳,不再蹦跳了,她們席地而坐,抱着兒女孩娃哀哀傷傷,轉眼間紅的紫的哭聲笑聲,波波濤濤地堆砌在山脈上,淹沒了前面的山梁、後面的村落,和左右的溝溝壑壑。
似乎整個遼天闊地的耙耧山脈都是女人悲悲哀哀的哭聲了。
男人們不管女人們。
男人們隻管放着鞭炮,隻管吹着響器,隻管莫名地把拳頭揮在半空中,莫名地一句接着一句罵,“我日他祖宗——水來啦!”“我日他祖宗——水來啦!”“我日他祖宗八輩子,靈隐渠終于來水啦!”連跟到渠口的幾隻家狗,也在人群中對着上遊驚喜驚恐地狂吠着,隻有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娃們靜靜默默,驚異地望着父母或哥姐,不知道為什麼水來了村人卻全都瘋了哩。
司馬虎終于到人群背後了。
他聞到有淡涼一股水氣飄過來,一絲一線,輕輕柔柔,在日暖中還有些淺青色的薄荷味,看上去如同日光下飄來了時有時無的青色的煙。
日頭已将至正頂,由金盆一圓,變成了一顆熟的瓜果,挂在天空仿佛有許多松動,久看時就發現它晃來晃去,似乎随時會咣的一聲掉下來。
山脈由黃亮轉成了赤紅,土地和荒草野坡都如洗染了一般。
三姓村的人們,由于激動,由于蹦跳,由于不停地去敲打鑼鼓,男人們大都汗汗浸浸,水濕了衣領和肩背,有人開始把上衣脫下來,露出赤裸的上身就像漆過的紅松。
從上遊漫下來的水氣,如破窗而入的風樣越來越濃。
有更多的村人不約而同地從渠岸往上遊走過去,蹬落的土塊不停地朝着渠下落。
杜柏在追着人群喚,說走到渠下,走到渠下,不要蹬塌了水渠,就有人說那麼幾十裡的水渠都用石頭砌了,用洋灰糊了石縫,為啥到了門口這二裡咋就不砌不糊呢?在渠上流過血的男人就吼道,你他娘的,讓人喘口氣兒吧,就是再賣皮買洋灰,也得讓大腿養一年傷。
還有的孩娃,為了不踩踏渠土,就跳進渠裡,沿着渠底朝着上遊跑。
有一股西風從上遊吹下來,濕潤的水氣如雨天的陰潮一樣轉眼到了渠末口,所有的村人們都吸了一鼻子。
司馬虎柱着拐杖立在人群背後的一塊石頭上,他從人群縫中望出去,那二米寬,米半深的水渠,在山脈田野上這一段,如無休無止的紅馬槽。
不用水時就讓水從這馬槽口如瀑布樣跌到溝下去,于是人們就狂亂在溝前的渠末端,把杜家的一片剛播上的小麥地踏得又硬又平,閃着深紅的光澤。
依然是灰色的鞭炮聲,依然是紅綠白亮的響器聲,依然是紅彤彤的哭笑聲。
日光在這一片喧鬧中被震得哆哆嗦嗦。
頭頂上要落回溝裡的烏鴉在半空盤盤旋旋,不敢低飛隻好朝梁頂飛過去。
司馬虎走近槽口扶着那塊刻着“引水來延年益壽,司馬藍功德無量”的石碑立下來。
他看見杜柏将一把燃着的紙煙往響器班的手裡塞,手忙的就塞進人家的嘴裡去;不忙的把煙遞上去,說“吸!吸!水通了,是村裡大喜的日子哩。
”那樣子好像是他把水引到了村落裡,功德無量是他杜伯樣。
于是,司馬虎心裡嘩啦出一個翻動,在人群搜尋幾眼,喚叫着“村長咋沒來?我哥咋沒來?”聲音吵雜,一世界鬧騰,沒人聽見他的叫,他就用手不停地拍着石碑頭,大喚“都他媽叫啥呀,都他媽叫啥呀,誰回村把我哥快叫來,沒有我哥哪兒有這靈隐水。
”依舊沒人聽見他的喚,他急得往地上一坐,用手去拍那石碑上的字:“二豹——藤——蔓我日你們祖宗──我是民兵營長啦,你們誰都不理我,看我腿好了如何收拾你們吧。
”這時候山脈上的水汽由清藍濃成了薄黑色,涼汽陰包住了村人們。
不消說水是終于要到近前了,也許已經到二百米前的渠彎處,也許那些湧到上遊的村裡的大孩娃正在水頭撩潑着靈隐水又戲又鬧哩,翻天覆地呢。
這邊的人們,喘過了一口勻氣,把唢呐的喇叭對着天空吹,脖子青筋跳動,臉上脹紅如血,汗珠在額門細密如雨;吹笙的搖頭晃腦,手指在笙管上起起落落。
還有一個男人,敲着村裡的舊鼓,在麥地裡旋着腳步跳動,踢起的土粒不斷落到别人的臉上和脖裡。
又一陣鞭炮的急鳴,如迎親的已經到了村頭或門口,金砰紅啪,天空中響聲不斷,紙屑飛舞,渠頭上一片都是寸厚的馬糞紙,踩上去如踏在林地的落葉上,從腳下跳蕩出的火硝味在半空滾來滾去,一時間把清涼的水汽燒得又焦又白,又一時間被水汽澆壓在地面,成了水潑火燼的濕碳味。
那些在靈隐渠上破皮斷骨的男人們,開始享受着男人們的尊嚴,他們蹲在一邊抽着紙煙,臉上又堆又砌地碼滿了“沒有我們這水能流到村頭嗎?”的興奮,望着村裡的女人和孩娃,眼角的孤傲和得意落葉一樣哩哩啦啦往下掉,柿樹楝樹上的孩娃們,最先看到渠彎那兒有嘩嘩的白水從渠裡朝下卷,他們搖着樹枝,大喚大叫,啊呀啊呀的叫聲,打得日光東倒西歪,樹影人影搖擺不定。
藍家的一個孩娃從一丈多高的樹上被搖掉下來了,女人們的驚叫還沒有被止住,他一骨碌站起來就往樹上爬。
女人們已經不再像先前那樣又哭又笑了,他們一個按着一個的肩,後邊的狠不得踩到前邊的肩上去,狠不得把脖子伸到上遊的流水上。
他們雖不哭不笑,可嘴都張得又大又圓,發出一聲聲古怪的嗚嗚來。
司馬虎還在那塊石碑旁,他叫着“誰回去喚喚村長呀,我腿疼,誰回去快把我哥叫來”。
杜柏對他說,虎,村長累呢,你讓他好好睡個透徹覺。
說完時司馬虎還想說啥兒,杜柏就又如村長一樣過去召喚喝令渠岸上的人,讓他們跳到渠裡把塌進去的一堆土給挖出來。
聽着杜柏的喝三吆四聲,看着杜柏人到令到的指手劃腳,司馬虎不用手去拍打石碑了,他用他的拐杖一下一下去砸
司馬鹿彎腰把笙扶起來,直起腰朝村人們湧去的方向指指劃劃,随時後那六個人也都踩上了棺材,一起望着西渠道那兒的村人,望着靈隐渠的末端。
他們叽叽喳喳,說着啥兒,身上閃着壽衣的青光亮色,彼此還相互扶着,踮起腳尖。
司馬虎看見了他們捆腳的麻繩,看見他們望着那将通水的靈隐渠的說笑,燦燦爛爛,桃紅李白地在麥場上跳躍。
他從他們濃烈的說笑聲中聞到了濃烈的麥香谷甜氣,聞到了清水流來的濕潤和潮氣。
他不想再往靈隐渠的末口走過去。
他的腿疼得和生割人皮時一模樣,每走一步腿上的筋骨皮肉都白哇哇地叫。
他想和他們七個一道,站到供桌上或是凳子上,再或索性站到棺材蓋上看那終于流來的靈隐渠的水。
可他往回走了幾步時,他看見四哥司馬鹿朝他擺了幾下手,示意着不讓他朝他們走過來。
他看見司馬鹿擺完手後,臉上的紅光燦燦沒有了,代之的是一片灰蒙蒙的雲色,繼而是一片雪白色。
再看另外那六個一道去修靈隐渠的男人,也都和司馬鹿一樣,臉上的光閃不見了,也不再在棺材上喜悅無控,手舞足蹈了。
有一股淡淡的涼氣從麥場那兒淫過來。
他們的臉上都成了冰白色,如水濕的孝布結冰在他們的臉上了。
司馬虎不再朝着靈場那兒走,他車轉身子朝梁西路上的一個梁頂瘸過去,他知道四哥們臉色的變化一定是因西邊的村人那兒出了什麼事,他急腳快步朝着梁頂跳,像隻三條腿的狗。
日頭在村落上空金盆一輪,如村頭的幾棵老樹上着了一團火,他看見村裡的一頭犟牛在樹下掙裂了鼻子,脫開僵繩,滴滴嗒嗒流着鼻血在樹胡同中跑。
還有杜姓的一隻狗,剛才還跟在他的身後,這會兒忽然跑回村裡,爬在他家的房頂朝着西邊靈隐渠那兒望,似乎還有嗚嗚的哭聲從那房頂傳過來。
這時候,司馬虎滿臉流汗,一蹦一跳到了梁頂上,一眼看見梁西的山頭下,水渠末尾的溝崖邊,已經站滿了三姓村的男人和女人,背對着他,淩淩亂亂一片,都正點腳朝渠的上遊死死活活張望着,脖子都拉得又細又長。
有的人站在從渠裡挖出來的土堆上,有的站到梁道邊的石頭上,還有的孩娃不是爬在大人的肩上,就是爬到崖邊的槐樹、楝樹上。
渠頭上有一棵十幾年樹齡的老柿樹,本來海碗一樣粗在渠道裡,渠到那兒要把柿樹挖掉時,司馬藍念起柿樹每年無論旱澇,無論大年小年,它都盡心盡力,給村裡的孩娃們最少結下一擔紅柿子,也就讓渠繞了個彎,把它留在了渠邊上。
這當兒,那柿樹上的枝枝杈杈都坐吊滿了孩娃們,一串串黑頭葫蘆碩在柿葉間,像黑柿子懸在半空裡。
人聲鼎沸,說笑一片,半空裡唾星四濺,閃閃爍爍,腳下蹬落的土粒叮當響動。
朝靈隐渠的上遊伸指的胳膊和手像伐倒又架起的一片森林。
司馬虎懸起的心哐地一聲落下了。
他開始不慌不忙朝着村人們走,迎面吹來的風撫摸着他的臉,腐爛的腿上有一片蛆蟲在蠕動,癢癢痛痛,又舒心又難受,如一片孩娃的小手在那傷口上上下撓動着。
越過村人們的黑葫蘆頭兒,看見山腰上開腸破肚的靈隐渠,愈遠愈細,像褐色的布匹朝遠處拉去變成了布條兒,布條變成了紅繩兒,最後就和一面梁坡、日光、田地溶為一起了,化在了日光下田地上的紅色煙塵裡。
司馬虎快到靈隐渠的末口了。
渠的末口開在一條溝頭上,那溝高有數丈,深有幾裡,溝崖上長滿雜樹,溝底卻是一片沙石。
往年溝裡有狼,這些年那溝裡隻有黑烏鴉。
渠口開在那兒,像那溝垴上裂了一道血口兒。
司馬虎看見有人沿着梁道朝着上遊叫着跑,像是去迎接那流下來的水。
這時候從人群那兒驟然傳來了響器班的民樂聲。
是送葬的響器班在那人群中又一遍吹奏的《步步高》,紅音綠響,歡快清脆,如一崖泉水從山縫擠出來朝着崖下跌,叮叮咚咚,汩汩潺潺,立馬間幾道山都染成了紅白相間的響器聲。
接下來是一曲《喜相逢》,一曲《風雨狂》,跟着鞭炮放響了,噼噼啪啪,火光一片,聲音和紙屑在渠頭上滿天飛舞。
司馬虎罵着說娘的×,是賣我的皮買的鞭炮哩,你們不等我去就放呀。
村人們手舞足蹈,大喚大叫,聲浪滾滾地沿着山梁、溝壑朝遠處蕩滾去,沒有人聽見他的喚,也沒有人聽見他的罵。
男人女人圍着鞭炮萬馬齊鳴地叫。
孩娃們從樹上下來去搶撿那沒有響的死鞭炮。
有個女人在渠頭的炮聲中,突然瘋子一樣笑起來,笑着喚“水來啦,我能活過四十歲了呀,我能活過四十歲了呀!”笑着笑着又忽然哭起來,哭着說“我也能活到五十、六十,七老八十了,要看看誰比誰的日子好。
”哭哭笑笑,又笑笑哭哭,紅呵呵的聲音冷冰冰地向着四處飛。
司馬虎看見了那女人是四嫂杜竹翠,他的腳步跟着淡下來,看見又有幾個女人同竹翠一樣的瘋瘋颠颠在梁上又哭又笑,又笑又鬧,跺腳揮手,蹦蹦跳跳,一群女人仿佛是一個瘋人院。
他的五嫂在女人堆裡哭着說:“鹿哇——你好命苦呀,你再熬幾天就能長壽哩,你為啥兒就走得那麼急?為啥不再多活幾天呀?”她這一哭,幾乎所有的寡婦,也都跟着歇了手腳,不再蹦跳了,她們席地而坐,抱着兒女孩娃哀哀傷傷,轉眼間紅的紫的哭聲笑聲,波波濤濤地堆砌在山脈上,淹沒了前面的山梁、後面的村落,和左右的溝溝壑壑。
似乎整個遼天闊地的耙耧山脈都是女人悲悲哀哀的哭聲了。
男人們不管女人們。
男人們隻管放着鞭炮,隻管吹着響器,隻管莫名地把拳頭揮在半空中,莫名地一句接着一句罵,“我日他祖宗——水來啦!”“我日他祖宗——水來啦!”“我日他祖宗八輩子,靈隐渠終于來水啦!”連跟到渠口的幾隻家狗,也在人群中對着上遊驚喜驚恐地狂吠着,隻有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娃們靜靜默默,驚異地望着父母或哥姐,不知道為什麼水來了村人卻全都瘋了哩。
司馬虎終于到人群背後了。
他聞到有淡涼一股水氣飄過來,一絲一線,輕輕柔柔,在日暖中還有些淺青色的薄荷味,看上去如同日光下飄來了時有時無的青色的煙。
日頭已将至正頂,由金盆一圓,變成了一顆熟的瓜果,挂在天空仿佛有許多松動,久看時就發現它晃來晃去,似乎随時會咣的一聲掉下來。
山脈由黃亮轉成了赤紅,土地和荒草野坡都如洗染了一般。
三姓村的人們,由于激動,由于蹦跳,由于不停地去敲打鑼鼓,男人們大都汗汗浸浸,水濕了衣領和肩背,有人開始把上衣脫下來,露出赤裸的上身就像漆過的紅松。
從上遊漫下來的水氣,如破窗而入的風樣越來越濃。
有更多的村人不約而同地從渠岸往上遊走過去,蹬落的土塊不停地朝着渠下落。
杜柏在追着人群喚,說走到渠下,走到渠下,不要蹬塌了水渠,就有人說那麼幾十裡的水渠都用石頭砌了,用洋灰糊了石縫,為啥到了門口這二裡咋就不砌不糊呢?在渠上流過血的男人就吼道,你他娘的,讓人喘口氣兒吧,就是再賣皮買洋灰,也得讓大腿養一年傷。
還有的孩娃,為了不踩踏渠土,就跳進渠裡,沿着渠底朝着上遊跑。
有一股西風從上遊吹下來,濕潤的水氣如雨天的陰潮一樣轉眼到了渠末口,所有的村人們都吸了一鼻子。
司馬虎柱着拐杖立在人群背後的一塊石頭上,他從人群縫中望出去,那二米寬,米半深的水渠,在山脈田野上這一段,如無休無止的紅馬槽。
不用水時就讓水從這馬槽口如瀑布樣跌到溝下去,于是人們就狂亂在溝前的渠末端,把杜家的一片剛播上的小麥地踏得又硬又平,閃着深紅的光澤。
依然是灰色的鞭炮聲,依然是紅綠白亮的響器聲,依然是紅彤彤的哭笑聲。
日光在這一片喧鬧中被震得哆哆嗦嗦。
頭頂上要落回溝裡的烏鴉在半空盤盤旋旋,不敢低飛隻好朝梁頂飛過去。
司馬虎走近槽口扶着那塊刻着“引水來延年益壽,司馬藍功德無量”的石碑立下來。
他看見杜柏将一把燃着的紙煙往響器班的手裡塞,手忙的就塞進人家的嘴裡去;不忙的把煙遞上去,說“吸!吸!水通了,是村裡大喜的日子哩。
”那樣子好像是他把水引到了村落裡,功德無量是他杜伯樣。
于是,司馬虎心裡嘩啦出一個翻動,在人群搜尋幾眼,喚叫着“村長咋沒來?我哥咋沒來?”聲音吵雜,一世界鬧騰,沒人聽見他的叫,他就用手不停地拍着石碑頭,大喚“都他媽叫啥呀,都他媽叫啥呀,誰回村把我哥快叫來,沒有我哥哪兒有這靈隐水。
”依舊沒人聽見他的喚,他急得往地上一坐,用手去拍那石碑上的字:“二豹——藤——蔓我日你們祖宗──我是民兵營長啦,你們誰都不理我,看我腿好了如何收拾你們吧。
”這時候山脈上的水汽由清藍濃成了薄黑色,涼汽陰包住了村人們。
不消說水是終于要到近前了,也許已經到二百米前的渠彎處,也許那些湧到上遊的村裡的大孩娃正在水頭撩潑着靈隐水又戲又鬧哩,翻天覆地呢。
這邊的人們,喘過了一口勻氣,把唢呐的喇叭對着天空吹,脖子青筋跳動,臉上脹紅如血,汗珠在額門細密如雨;吹笙的搖頭晃腦,手指在笙管上起起落落。
還有一個男人,敲着村裡的舊鼓,在麥地裡旋着腳步跳動,踢起的土粒不斷落到别人的臉上和脖裡。
又一陣鞭炮的急鳴,如迎親的已經到了村頭或門口,金砰紅啪,天空中響聲不斷,紙屑飛舞,渠頭上一片都是寸厚的馬糞紙,踩上去如踏在林地的落葉上,從腳下跳蕩出的火硝味在半空滾來滾去,一時間把清涼的水汽燒得又焦又白,又一時間被水汽澆壓在地面,成了水潑火燼的濕碳味。
那些在靈隐渠上破皮斷骨的男人們,開始享受着男人們的尊嚴,他們蹲在一邊抽着紙煙,臉上又堆又砌地碼滿了“沒有我們這水能流到村頭嗎?”的興奮,望着村裡的女人和孩娃,眼角的孤傲和得意落葉一樣哩哩啦啦往下掉,柿樹楝樹上的孩娃們,最先看到渠彎那兒有嘩嘩的白水從渠裡朝下卷,他們搖着樹枝,大喚大叫,啊呀啊呀的叫聲,打得日光東倒西歪,樹影人影搖擺不定。
藍家的一個孩娃從一丈多高的樹上被搖掉下來了,女人們的驚叫還沒有被止住,他一骨碌站起來就往樹上爬。
女人們已經不再像先前那樣又哭又笑了,他們一個按着一個的肩,後邊的狠不得踩到前邊的肩上去,狠不得把脖子伸到上遊的流水上。
他們雖不哭不笑,可嘴都張得又大又圓,發出一聲聲古怪的嗚嗚來。
司馬虎還在那塊石碑旁,他叫着“誰回去喚喚村長呀,我腿疼,誰回去快把我哥叫來”。
杜柏對他說,虎,村長累呢,你讓他好好睡個透徹覺。
說完時司馬虎還想說啥兒,杜柏就又如村長一樣過去召喚喝令渠岸上的人,讓他們跳到渠裡把塌進去的一堆土給挖出來。
聽着杜柏的喝三吆四聲,看着杜柏人到令到的指手劃腳,司馬虎不用手去拍打石碑了,他用他的拐杖一下一下去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