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地說,給我端碗水喝呀,四十。
這樣說着,四十就從他的視線閃進了界牆的門裡。
他隐隐聽見了四十說了句啥,好象說飯蓋在鍋裡,菜扣在碗裡,渴了案闆上的盆裡有消熱的豆湯。
他跟着她飄忽不定的聲音站起來,院子裡的葬樂依然汩汩潺潺,星光在那音樂上細雨樣灑了一層。
在樂聲中立了片刻,他端着油燈朝竈房走去,在案闆下拿出一個碗,伸到缸口舀了一碗水,喝了幾口,那喉嚨的幹渴就悄悄退了。
從竈房出來,他又一次看見四十立在門口,喚他到她屋裡,似乎還說下半夜了,你該睡了,幹了一天活躺在床上睡吧。
又仿佛是說在靈隐渠上死死活活半年,未曾踏踏實實睡上一覺,立馬水就通了,你還不抓緊進屋睡呀。
他真的有些瞌睡,她的話接續上了他缺極的睡眠,使他聽見他眼皮下沉的聲音比麥場上的葬樂還響。
他端着油燈朝上房走去。
他看見四十活生生地躺在床上,睡得香甜無比,絲線樣的呼吸聲悠長而又勻稱。
把油燈放在桌角,他就脫衣上床和四十睡在了一起。
司馬藍這次和四十睡在一起,睡得久久遠遠,直到靈隐水流至梁上以後,也還沒有醒來。
那時候秋陽溫和,遼闊的山脈上到處是微細亮麗的響聲,集體靈場那兒,響器班吹了一夜終于歇了下來,孝子和守靈的村人,都正在粉紅甜潤黑紫恐懼的夢裡。
隻有黑棺上的露珠與缭繞不止的草香在日光下縮小和升騰,散發着清新濕潤的舒心氣息。
東邊的山脈,駝峰樣一浪高過一浪,不知道日頭是從哪兩個浪峰間湧将出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升到天空。
隻見那些駝峰一樣的梁頭和牛背樣的梁脊,在日光下呈現出深褐的顔色,初生的小麥在那深褐中象一片片随地潑灑的淺綠色的水。
村落那兒,安靜而又祥和,連畜牲在一夜歡暢的葬樂之後,也慵懶地睡着沒有醒來,誰家未進窩裡的雞,卧在村頭的樹上過夜,就象一隻秃鹫早早地落在了村子的上空。
靈場這兒,葬樂歇息下來,男人們的鼾聲如幹樹杈樣在棺材前後舞來打去,孩娃們的夢話和莫名的笑聲象從山脈那邊傳來的收工路上的歌謠,模模糊糊,又親親切切。
女人們總是那樣讓着男人和孩娃,她們不躺在地鋪上睡,也不把身子蓋在被子裡避寒,就那麼依着棺材下的凳腿,把頭靠在棺材的側闆上,睡得勞累而又滋潤。
有的女人口上挂了涎滴,就象她的奶兒上挂着奶汁,那樣的睡像有無可說的誘人,總使人想起許多美好,想起人生在世的意義,不免要扭頭多望他們幾眼,盡管她們頭是依着棺材。
就這個時候,杜柏從他堂弟的棺下睡醒了,他揉了揉眼,看着急急上升的日頭,又瞟瞟一片棺材下睡熟的人們,忙慌慌穿上衣服,開始去一個個棺材的下邊找那些男人們,嘴裡不疊兒地說:“喂,該起來去墳上挖墓了。
”“起來呀,村長不是讓今兒把人埋了嘛。
”“起!起!該挖墓去啦。
”男人們就都極不情願地伸着懶腰,打着哈欠,從棺材四周的麥稭鋪上坐起來,說長道短,議論紛紛,說村長也是,這麼急着埋人幹啥,不是酷夏,多停屍一天也臭不了。
說日他祖宗,埋完人我死睡半月,黃花閨女脫光衣服站到我面前我要睜眼我就不是人。
就這個當兒,從村子裡轟轟隆隆暴出了幾聲狂喚,仿佛拜佛求雨果然就在頭頂響起的炸雷: “靈隐渠水通啦——” “靈隐渠水通啦——” “我日他祖先呀——靈隐渠真的水通啦!” 狂喚的是二豹。
他肩上扛了一把鐵鍁,在村裡幾條胡同中邊跑邊叫,那山呼海嘯的粗犷叫聲結實悠長,如拉直在村街上的一條條皮繩,抽落了許多樹葉和牆上本已脫落的泥皮。
有人在他身後開了院落門,追着問二豹你喚啥兒?你喚啥兒二豹?二豹不回頭,也不回答,隻管扛着鐵鍁像扛着一支箭樣從這條胡同射到那條胡同,直着嗓子狂呼“靈隐渠通水啦──,靈隐渠通水啦──”整個村胡同都塞滿了他血沸沸的叫,像村裡所有的布袋都裝脹了糧食樣邊喚邊跑,腳步飛快,踢得地上草棒瓦片亂動,最後來到靈場上,又繞着棺材喚起來,隻一聲靈場上所有的人便都從被窩鑽出來,目光追着他的喚話,宛若追着一隻急飛的鷹。
他叫道“都快起來呀——靈隐渠通啦——水流下來啦!” 跑到杜柏面前時,杜柏一把将他的胳膊拉住了。
“真的水來了?” “我一早去給我爹挖墓,想給他挖得深一些,怕今兒當日墓,當日葬淺了對不起他。
可一到墳地就老遠看見上遊的水頭像青龍朝着下遊流。
” 似乎是律令的召喚,杜柏喚起床時那慵懶一下子在靈場上煙消雲散,聽了二豹火燒火燎的話,村人們忙慌慌穿起衣服來,嘩啦聲暴雨樣響在靈場,那些脫光身子睡覺的男人們,不遮不掩地站在被子上,甩着自己的醜物,潦潦草草登上褲子,提着上衣就往山梁上跑。
還有一個小夥,訂婚還未迎娶,他掀開被子赤身裸體站在他哥哥的棺下,找着他的衣褲,把他藏在被子裡一樣赤身裸體的對象亮在金紅色的日光裡。
她比他細嫩,他因為修渠滿身都是疤痕,而她一絲不挂的身子卻象剝過皮的蘿蔔。
村人們看到這一對景象,微微一怔,就又被通水了的狂喜所淹沒。
小夥子說我的褲子呢?姑娘說在你哥的棺材頭上哩。
他就從那拿來衣服,邊穿邊跑,朝梁上奔過去,從村裡将信将疑出來的人,問着說沒見放水的杜流和大豹回來咋會通水呢?不見左右的人答,也就擠進人群朝着梁上湧。
靈場上、村街上,能往梁道上的各條小路上,一時間擠滿了被通水喜瘋了的村人們。
有杜姓的人家,昨夜沒有睡到靈場上,在家裡聽到喚叫,走正門路遠,便從自家後院牆上跳出來,把那土坯院牆跳塌了,卻連回頭望上一眼都沒有。
有一個女人為了立馬看到流來的水,把褲子穿反了,褲前穿到了褲後,褲後穿到了褲前,跑起來一扭一跳,又把褲縫掙開了,于是她就到胳膊粗的一棵柿樹後面,像征地躲着身子重新穿。
有一個她本家的兄弟,路過那樹下時,在她的屁股上捏了一把跑掉了。
她追着她的兄弟罵了一句極難聽的話,卻又笑得銀格朗朗,像自己得了一個大便宜。
一切都因二豹的狂喚改變模樣了。
世界仿佛在二豹的喚話中,秋天變成了仲春,日光明麗,落在山脈上金金茫茫一片。
樹上的斑鸠、麻鵲和崖頭的烏鴉,望着朝梁子那頭瘋跑瘋叫的三姓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驚驚叫叫喳喳叽叽,雨點樣白白亮亮落得山山野野。
莊稼苗都把頭扭看到了梁道上。
風在半空停下來靜着不動。
日光中米粒般的塵埃在淩亂的腳步聲中碰撞不止。
靜默的耙耧山脈這時候扭動起來了,堅硬的梁道在村人們的腳步下顫顫抖抖,被踩出來的路面上的石頭,在村人們的腳步下被踢來踢去。
從村人們的身後望過去,梁道像有人拉展又起伏掀動的一匹織布,藍姓、杜姓、司馬姓的男人、女人、大人、孩娃,黑黑鴉鴉一片,在那織布上跑着如朝着同一個方向滾動的大豆、豌豆、綠豆和黑豆。
腳步聲此起彼伏,狂喚聲雲天霧地,腳下帶起的塵土濃煙滾滾,連晨時整個山脈爽新的空氣都被攪得烏煙瘴氣。
有孩子跑不快了,被大人拉下來,就索性蹲在路邊哭鬧,他的父母惱怒地折回來,在他的屁股上打了幾個巴掌,又抱着他和他愈發響亮刺耳的哭聲及屁股上的紅光滿面的掌印去追趕前邊的村人們。
一切都動了起來。
一切都響了起來。
天空日光的照曬中,隐隐地暗含了一個挨一個、一片連一片的噼噼剝剝,如正夏時無邊無際的豆地裡豆夾的炸裂一樣。
馬隊羊群一樣狂奔着的村人們的身後,飛起來的塵埃落下去又被彈起來,仿佛梁道的地下,有一條洶湧的暗河在奔襲。
隻有被村人丢下的村落,轉眼之間安靜下來了。
房屋靜靜的,街道沉默不語,各家敞開的大門,如永遠張着合不攏的嘴,那麼方方圓圓地敞開着,卻又無聲無息,寂靜得深遠悠長。
胡同裡寥無一人,雞和豬沉默在門口或村頭。
從樹上偶爾飄下的半黃半綠的樹葉,打着旋兒落下時,響聲如瓦片在水面漂飛一樣兒。
最後一個走出村落的是司馬虎,他是昨兒夜在五哥司馬鹿的棺下守到下半夜的秋寒深時回家睡了的。
他睡得如醉如癡,甜膩四溢,早上聽到二豹的狂喚,從床上折了起來,一陣激動之後,又躺在了床上去,好象通水就在他的料定和安排之中。
可是村人草毛不剩地出了村落之後,他又按捺不住那渠通水至的喜悅,于是,他有章有法地穿上衣服,把生蛆的傷腿小心地插進褲管,拄着拐杖走出了大門。
立在門口,看看天空,望望西梁道上的人們,欲要走時,卻發現有幾隻雞、狗從哪兒出來圍在了他的周圍。
狗嗅着他的傷腿轉來轉去,有兩隻公雞去他的褲管下大膽地啄來啄去。
他用拐杖把那些畜牲趕回去,罵罵咧咧出了村。
麥場上的七副棺材在十四條凳子上寂寞着。
日光在司馬虎的頭頂如燒熱的菊花汁液黃爽爽地澆下來。
鳥叫聲在他身後雨滴一樣落到四十家門前時,他盯着四十家掩了的大門淡下步,過一會又朝山梁看一陣,才邁腿往梁上走過去,一瘸一拐,每走一步,架着的兩根拐杖都把地面敲得當當響,雙腳落地時,不時地有幾粒大米樣的蛆蟲從褲管掉下來,站一會就會有膿水從鞋旁流到腳地上,那些雞、狗、麻雀就是跟在他身後拾吃蛆蟲和聞他雙腿的腥味兒。
他身後跟了一群雞和狗,麻雀蹦跳跳,追不上時就飛到他身前。
趕不退這些畜牲和雞雀,他就朝梁上的人群喚:“娃他娘——我日你八輩,你回來扶我一把呀!”他媳婦就從人群的最後站出來:“你在家裡呆着吧,你出來幹啥呀——”便又走進人群了。
司馬虎隻好又罵着祖宗往前走,雞雀在後邊一步一趨地追得他急了,他一拐杖打斷了一隻雞的腿。
那些雞、雀和狗就都驚恐地站在他身後不追了。
到了山梁的官道上,他看見梁頂和村落的腰間,那片麥場上的靈場,七口棺材在日光中閃着七片黑烏烏的光,黑光中夾裹了米黃色的亮。
那些棺前的熟食供品桌上,細微升騰的一股股白煙,在半空變成紫金色,有黃有白,有紅有青,變幻的顔色,像一股股彩色的絲線缭缭繞繞,由低到高,由深到淺,最後就深化在天空裡。
他聞到了那彩色煙味和黑木棺材的漆味,還有供品隔夜的熟食味。
他驚奇他身後的雞、鵲和狗,為啥兒不去那兒覓尋食物,便越發仔細地扭頭深望,就隐隐約約看見那死過的四哥、長棍、藍石頭等人,他們似乎都坐在供桌的邊上,或立在棺材頭上,脖子拉得細長,把目光投到梁西的水渠頭的末口那兒,彼此說着什麼,一個個臉上閃着紅潤的亮光,喜悅如赤綢樣在臉上飄飄蕩蕩。
司馬虎随口叫了一聲四哥,可司馬鹿沒有聽見他的喚叫,自己扶着棺材,第一個從棺架的凳上
這樣說着,四十就從他的視線閃進了界牆的門裡。
他隐隐聽見了四十說了句啥,好象說飯蓋在鍋裡,菜扣在碗裡,渴了案闆上的盆裡有消熱的豆湯。
他跟着她飄忽不定的聲音站起來,院子裡的葬樂依然汩汩潺潺,星光在那音樂上細雨樣灑了一層。
在樂聲中立了片刻,他端着油燈朝竈房走去,在案闆下拿出一個碗,伸到缸口舀了一碗水,喝了幾口,那喉嚨的幹渴就悄悄退了。
從竈房出來,他又一次看見四十立在門口,喚他到她屋裡,似乎還說下半夜了,你該睡了,幹了一天活躺在床上睡吧。
又仿佛是說在靈隐渠上死死活活半年,未曾踏踏實實睡上一覺,立馬水就通了,你還不抓緊進屋睡呀。
他真的有些瞌睡,她的話接續上了他缺極的睡眠,使他聽見他眼皮下沉的聲音比麥場上的葬樂還響。
他端着油燈朝上房走去。
他看見四十活生生地躺在床上,睡得香甜無比,絲線樣的呼吸聲悠長而又勻稱。
把油燈放在桌角,他就脫衣上床和四十睡在了一起。
司馬藍這次和四十睡在一起,睡得久久遠遠,直到靈隐水流至梁上以後,也還沒有醒來。
那時候秋陽溫和,遼闊的山脈上到處是微細亮麗的響聲,集體靈場那兒,響器班吹了一夜終于歇了下來,孝子和守靈的村人,都正在粉紅甜潤黑紫恐懼的夢裡。
隻有黑棺上的露珠與缭繞不止的草香在日光下縮小和升騰,散發着清新濕潤的舒心氣息。
東邊的山脈,駝峰樣一浪高過一浪,不知道日頭是從哪兩個浪峰間湧将出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升到天空。
隻見那些駝峰一樣的梁頭和牛背樣的梁脊,在日光下呈現出深褐的顔色,初生的小麥在那深褐中象一片片随地潑灑的淺綠色的水。
村落那兒,安靜而又祥和,連畜牲在一夜歡暢的葬樂之後,也慵懶地睡着沒有醒來,誰家未進窩裡的雞,卧在村頭的樹上過夜,就象一隻秃鹫早早地落在了村子的上空。
靈場這兒,葬樂歇息下來,男人們的鼾聲如幹樹杈樣在棺材前後舞來打去,孩娃們的夢話和莫名的笑聲象從山脈那邊傳來的收工路上的歌謠,模模糊糊,又親親切切。
女人們總是那樣讓着男人和孩娃,她們不躺在地鋪上睡,也不把身子蓋在被子裡避寒,就那麼依着棺材下的凳腿,把頭靠在棺材的側闆上,睡得勞累而又滋潤。
有的女人口上挂了涎滴,就象她的奶兒上挂着奶汁,那樣的睡像有無可說的誘人,總使人想起許多美好,想起人生在世的意義,不免要扭頭多望他們幾眼,盡管她們頭是依着棺材。
就這個時候,杜柏從他堂弟的棺下睡醒了,他揉了揉眼,看着急急上升的日頭,又瞟瞟一片棺材下睡熟的人們,忙慌慌穿上衣服,開始去一個個棺材的下邊找那些男人們,嘴裡不疊兒地說:“喂,該起來去墳上挖墓了。
”“起來呀,村長不是讓今兒把人埋了嘛。
”“起!起!該挖墓去啦。
”男人們就都極不情願地伸着懶腰,打着哈欠,從棺材四周的麥稭鋪上坐起來,說長道短,議論紛紛,說村長也是,這麼急着埋人幹啥,不是酷夏,多停屍一天也臭不了。
說日他祖宗,埋完人我死睡半月,黃花閨女脫光衣服站到我面前我要睜眼我就不是人。
就這個當兒,從村子裡轟轟隆隆暴出了幾聲狂喚,仿佛拜佛求雨果然就在頭頂響起的炸雷: “靈隐渠水通啦——” “靈隐渠水通啦——” “我日他祖先呀——靈隐渠真的水通啦!” 狂喚的是二豹。
他肩上扛了一把鐵鍁,在村裡幾條胡同中邊跑邊叫,那山呼海嘯的粗犷叫聲結實悠長,如拉直在村街上的一條條皮繩,抽落了許多樹葉和牆上本已脫落的泥皮。
有人在他身後開了院落門,追着問二豹你喚啥兒?你喚啥兒二豹?二豹不回頭,也不回答,隻管扛着鐵鍁像扛着一支箭樣從這條胡同射到那條胡同,直着嗓子狂呼“靈隐渠通水啦──,靈隐渠通水啦──”整個村胡同都塞滿了他血沸沸的叫,像村裡所有的布袋都裝脹了糧食樣邊喚邊跑,腳步飛快,踢得地上草棒瓦片亂動,最後來到靈場上,又繞着棺材喚起來,隻一聲靈場上所有的人便都從被窩鑽出來,目光追着他的喚話,宛若追着一隻急飛的鷹。
他叫道“都快起來呀——靈隐渠通啦——水流下來啦!” 跑到杜柏面前時,杜柏一把将他的胳膊拉住了。
“真的水來了?” “我一早去給我爹挖墓,想給他挖得深一些,怕今兒當日墓,當日葬淺了對不起他。
可一到墳地就老遠看見上遊的水頭像青龍朝着下遊流。
” 似乎是律令的召喚,杜柏喚起床時那慵懶一下子在靈場上煙消雲散,聽了二豹火燒火燎的話,村人們忙慌慌穿起衣服來,嘩啦聲暴雨樣響在靈場,那些脫光身子睡覺的男人們,不遮不掩地站在被子上,甩着自己的醜物,潦潦草草登上褲子,提着上衣就往山梁上跑。
還有一個小夥,訂婚還未迎娶,他掀開被子赤身裸體站在他哥哥的棺下,找着他的衣褲,把他藏在被子裡一樣赤身裸體的對象亮在金紅色的日光裡。
她比他細嫩,他因為修渠滿身都是疤痕,而她一絲不挂的身子卻象剝過皮的蘿蔔。
村人們看到這一對景象,微微一怔,就又被通水了的狂喜所淹沒。
小夥子說我的褲子呢?姑娘說在你哥的棺材頭上哩。
他就從那拿來衣服,邊穿邊跑,朝梁上奔過去,從村裡将信将疑出來的人,問着說沒見放水的杜流和大豹回來咋會通水呢?不見左右的人答,也就擠進人群朝着梁上湧。
靈場上、村街上,能往梁道上的各條小路上,一時間擠滿了被通水喜瘋了的村人們。
有杜姓的人家,昨夜沒有睡到靈場上,在家裡聽到喚叫,走正門路遠,便從自家後院牆上跳出來,把那土坯院牆跳塌了,卻連回頭望上一眼都沒有。
有一個女人為了立馬看到流來的水,把褲子穿反了,褲前穿到了褲後,褲後穿到了褲前,跑起來一扭一跳,又把褲縫掙開了,于是她就到胳膊粗的一棵柿樹後面,像征地躲着身子重新穿。
有一個她本家的兄弟,路過那樹下時,在她的屁股上捏了一把跑掉了。
她追着她的兄弟罵了一句極難聽的話,卻又笑得銀格朗朗,像自己得了一個大便宜。
一切都因二豹的狂喚改變模樣了。
世界仿佛在二豹的喚話中,秋天變成了仲春,日光明麗,落在山脈上金金茫茫一片。
樹上的斑鸠、麻鵲和崖頭的烏鴉,望着朝梁子那頭瘋跑瘋叫的三姓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驚驚叫叫喳喳叽叽,雨點樣白白亮亮落得山山野野。
莊稼苗都把頭扭看到了梁道上。
風在半空停下來靜着不動。
日光中米粒般的塵埃在淩亂的腳步聲中碰撞不止。
靜默的耙耧山脈這時候扭動起來了,堅硬的梁道在村人們的腳步下顫顫抖抖,被踩出來的路面上的石頭,在村人們的腳步下被踢來踢去。
從村人們的身後望過去,梁道像有人拉展又起伏掀動的一匹織布,藍姓、杜姓、司馬姓的男人、女人、大人、孩娃,黑黑鴉鴉一片,在那織布上跑着如朝着同一個方向滾動的大豆、豌豆、綠豆和黑豆。
腳步聲此起彼伏,狂喚聲雲天霧地,腳下帶起的塵土濃煙滾滾,連晨時整個山脈爽新的空氣都被攪得烏煙瘴氣。
有孩子跑不快了,被大人拉下來,就索性蹲在路邊哭鬧,他的父母惱怒地折回來,在他的屁股上打了幾個巴掌,又抱着他和他愈發響亮刺耳的哭聲及屁股上的紅光滿面的掌印去追趕前邊的村人們。
一切都動了起來。
一切都響了起來。
天空日光的照曬中,隐隐地暗含了一個挨一個、一片連一片的噼噼剝剝,如正夏時無邊無際的豆地裡豆夾的炸裂一樣。
馬隊羊群一樣狂奔着的村人們的身後,飛起來的塵埃落下去又被彈起來,仿佛梁道的地下,有一條洶湧的暗河在奔襲。
隻有被村人丢下的村落,轉眼之間安靜下來了。
房屋靜靜的,街道沉默不語,各家敞開的大門,如永遠張着合不攏的嘴,那麼方方圓圓地敞開着,卻又無聲無息,寂靜得深遠悠長。
胡同裡寥無一人,雞和豬沉默在門口或村頭。
從樹上偶爾飄下的半黃半綠的樹葉,打着旋兒落下時,響聲如瓦片在水面漂飛一樣兒。
最後一個走出村落的是司馬虎,他是昨兒夜在五哥司馬鹿的棺下守到下半夜的秋寒深時回家睡了的。
他睡得如醉如癡,甜膩四溢,早上聽到二豹的狂喚,從床上折了起來,一陣激動之後,又躺在了床上去,好象通水就在他的料定和安排之中。
可是村人草毛不剩地出了村落之後,他又按捺不住那渠通水至的喜悅,于是,他有章有法地穿上衣服,把生蛆的傷腿小心地插進褲管,拄着拐杖走出了大門。
立在門口,看看天空,望望西梁道上的人們,欲要走時,卻發現有幾隻雞、狗從哪兒出來圍在了他的周圍。
狗嗅着他的傷腿轉來轉去,有兩隻公雞去他的褲管下大膽地啄來啄去。
他用拐杖把那些畜牲趕回去,罵罵咧咧出了村。
麥場上的七副棺材在十四條凳子上寂寞着。
日光在司馬虎的頭頂如燒熱的菊花汁液黃爽爽地澆下來。
鳥叫聲在他身後雨滴一樣落到四十家門前時,他盯着四十家掩了的大門淡下步,過一會又朝山梁看一陣,才邁腿往梁上走過去,一瘸一拐,每走一步,架着的兩根拐杖都把地面敲得當當響,雙腳落地時,不時地有幾粒大米樣的蛆蟲從褲管掉下來,站一會就會有膿水從鞋旁流到腳地上,那些雞、狗、麻雀就是跟在他身後拾吃蛆蟲和聞他雙腿的腥味兒。
他身後跟了一群雞和狗,麻雀蹦跳跳,追不上時就飛到他身前。
趕不退這些畜牲和雞雀,他就朝梁上的人群喚:“娃他娘——我日你八輩,你回來扶我一把呀!”他媳婦就從人群的最後站出來:“你在家裡呆着吧,你出來幹啥呀——”便又走進人群了。
司馬虎隻好又罵着祖宗往前走,雞雀在後邊一步一趨地追得他急了,他一拐杖打斷了一隻雞的腿。
那些雞、雀和狗就都驚恐地站在他身後不追了。
到了山梁的官道上,他看見梁頂和村落的腰間,那片麥場上的靈場,七口棺材在日光中閃着七片黑烏烏的光,黑光中夾裹了米黃色的亮。
那些棺前的熟食供品桌上,細微升騰的一股股白煙,在半空變成紫金色,有黃有白,有紅有青,變幻的顔色,像一股股彩色的絲線缭缭繞繞,由低到高,由深到淺,最後就深化在天空裡。
他聞到了那彩色煙味和黑木棺材的漆味,還有供品隔夜的熟食味。
他驚奇他身後的雞、鵲和狗,為啥兒不去那兒覓尋食物,便越發仔細地扭頭深望,就隐隐約約看見那死過的四哥、長棍、藍石頭等人,他們似乎都坐在供桌的邊上,或立在棺材頭上,脖子拉得細長,把目光投到梁西的水渠頭的末口那兒,彼此說着什麼,一個個臉上閃着紅潤的亮光,喜悅如赤綢樣在臉上飄飄蕩蕩。
司馬虎随口叫了一聲四哥,可司馬鹿沒有聽見他的喚叫,自己扶着棺材,第一個從棺架的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