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關燈
小
中
大
點邀請你的意思都沒有。
“不,謝謝。
很羨慕你們,能常常去音樂會。
”理查說,“你們是在音樂會上認識的?” “不是。
”你知道我們沒那麼高雅。
“我們不是在音樂會上認識的。
你要不要看看菜單?”你明白就好:我的确在攆你走。
便衣福茨像是突然想起一樁急事,果斷地站起身:“我得先走一步了。
”他轉向裡昂:“改天來欣賞你的歌劇。
” 裡昂無所謂地笑一下。
多一個人或少一個人對他的音樂買賬,他絕對無所謂。
我看着他倆握手,心想裡昂要問理查和我的關系,我該說什麼。
但裡昂什麼也不問。
便衣福茨走了之後,他馬上坐回去,端起菜單認真讀着。
似乎剛才是個陌生人向他問路。
我們要了兩個菜,加上稅和小費,共十六塊九角。
我拿出三塊九角,在賬單上寫了我的名字,放在桌上。
想了想,把九角硬币拿回,換成一元鈔票,如果裡昂問我付這點錢是什麼名堂,我會把失業的事告訴他。
但他一個字也不問。
出門後他淡淡道了聲謝,告訴我他已很久沒吃這麼飽了。
離他的排練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
沿街某家燈光幽暗的酒吧在奏音樂,是慢搖滾,旋律被寒冷的夜晚吸去,隻感覺打擊樂在人的内髒深處震蕩。
我們走過它的門口,正好有人剛進去,我看見裡面滿是暖洋洋的人影,一些白色裸露的肩膀浮在幽暗上面。
你冷得夠嗆吧?裡昂忽然問我。
天是夠冷的。
我紅着鼻子對他笑笑。
給你。
他塞給我兩隻手套。
我十根手指立刻被帶一絲潮意的溫熱所包裹。
裡昂單薄的體溫這樣直接進人了我。
手套右手的食指裂了個口,上面裹了一圈透明塑料膠帶。
膠帶在寒冷中變得極硬;我無意中以它去撩頭發,感到它像刀鋒一樣在我臉上刮過。
這是王阿花幹的。
他說。
我怔了怔:什麼? 用膠帶補手套。
他說:王阿花用膠帶補牛仔褲,補所有的東西。
我看一眼裡昂。
他的日子裡有許多東西要補:該補些營養,該補些暖和…… 他又說:我當時說,肯定補不牢的。
可是,已經兩年多了。
我感覺到他臉上細膩的笑意。
那是王阿花在離開他,投奔海青之前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
這時我們走到一個“自覺付費”停車場。
裡昂的車停在裡面。
一輛七十年代末的“福特”,引擎一發動它鋪天蓋地的轟鳴如同“攻克柏林”。
車裡有股年代悠久的皮革味。
我坐到左邊座位上,見面前小平台上有個小鏡子。
我拿起鏡子,又想,我這是幹什麼?趕緊把它擱回去。
這個動作讓裡昂看見了。
你想我這個車常有女人坐,是吧? 是不是呢?我笑眯眯地看着他。
鏡子是王阿花的。
他說,車上不少東西都是她的。
一直想湊到一塊給她送去。
一直也沒送。
他沒說什麼原因“一直沒送”。
他非常會避開事情重要的地方。
車駛出停車場。
出口左側有個豎着的木箱,高度恰抵車窗,上面有個橫開的小口子,比郵箱上的投遞口小幾倍。
按說該往裡面扔兩塊錢。
裡昂根本對收款箱沒有知覺。
他對許多規範生活環節都沒有知覺。
車發出坦克的聲響,在出口處兇狠地低吼,随時要沖出去攻打芝加哥。
裡昂微微在嘴角上用着勁,眉心被兩條濃重的眉毛擠窄了。
他不斷扭頭看着馬路上過往的車,他臉上的表情像說這些駕八成新的“HONDA”、“TOYOTA”、“VOLVO”的人們惹他反感和蔑視:這個龐大而愚蠢的中産階級,好像真有什麼有趣的事等着他們,值當這樣行色匆匆似的;他們無非是趕路回家,躺在長沙發上看電視或打瞌睡,吃低脂土豆片或無糖冰果凍。
他的車貓在那裡,終于瞅準一個空檔。
裡昂一踏油門,就潛人了車流。
開了五分鐘,裡昂轉過臉問道:你想去哪裡? 我想他兩年前就這樣溫和地遷就王阿花。
我說:我不知道,我以為你有地方可去。
你本來打算今晚做什麼?他又問。
你呢? 我?他微笑起來:我沒有計劃赴宴。
我怎麼知道會有人請我吃晚飯。
我的計劃也打亂了。
因為我原先也不知道我會請你吃晚飯。
沒關系。
“不,謝謝。
很羨慕你們,能常常去音樂會。
”理查說,“你們是在音樂會上認識的?” “不是。
”你知道我們沒那麼高雅。
“我們不是在音樂會上認識的。
你要不要看看菜單?”你明白就好:我的确在攆你走。
便衣福茨像是突然想起一樁急事,果斷地站起身:“我得先走一步了。
”他轉向裡昂:“改天來欣賞你的歌劇。
” 裡昂無所謂地笑一下。
多一個人或少一個人對他的音樂買賬,他絕對無所謂。
我看着他倆握手,心想裡昂要問理查和我的關系,我該說什麼。
但裡昂什麼也不問。
便衣福茨走了之後,他馬上坐回去,端起菜單認真讀着。
似乎剛才是個陌生人向他問路。
我們要了兩個菜,加上稅和小費,共十六塊九角。
我拿出三塊九角,在賬單上寫了我的名字,放在桌上。
想了想,把九角硬币拿回,換成一元鈔票,如果裡昂問我付這點錢是什麼名堂,我會把失業的事告訴他。
但他一個字也不問。
出門後他淡淡道了聲謝,告訴我他已很久沒吃這麼飽了。
離他的排練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
沿街某家燈光幽暗的酒吧在奏音樂,是慢搖滾,旋律被寒冷的夜晚吸去,隻感覺打擊樂在人的内髒深處震蕩。
我們走過它的門口,正好有人剛進去,我看見裡面滿是暖洋洋的人影,一些白色裸露的肩膀浮在幽暗上面。
你冷得夠嗆吧?裡昂忽然問我。
天是夠冷的。
我紅着鼻子對他笑笑。
給你。
他塞給我兩隻手套。
我十根手指立刻被帶一絲潮意的溫熱所包裹。
裡昂單薄的體溫這樣直接進人了我。
手套右手的食指裂了個口,上面裹了一圈透明塑料膠帶。
膠帶在寒冷中變得極硬;我無意中以它去撩頭發,感到它像刀鋒一樣在我臉上刮過。
這是王阿花幹的。
他說。
我怔了怔:什麼? 用膠帶補手套。
他說:王阿花用膠帶補牛仔褲,補所有的東西。
我看一眼裡昂。
他的日子裡有許多東西要補:該補些營養,該補些暖和…… 他又說:我當時說,肯定補不牢的。
可是,已經兩年多了。
我感覺到他臉上細膩的笑意。
那是王阿花在離開他,投奔海青之前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
這時我們走到一個“自覺付費”停車場。
裡昂的車停在裡面。
一輛七十年代末的“福特”,引擎一發動它鋪天蓋地的轟鳴如同“攻克柏林”。
車裡有股年代悠久的皮革味。
我坐到左邊座位上,見面前小平台上有個小鏡子。
我拿起鏡子,又想,我這是幹什麼?趕緊把它擱回去。
這個動作讓裡昂看見了。
你想我這個車常有女人坐,是吧? 是不是呢?我笑眯眯地看着他。
鏡子是王阿花的。
他說,車上不少東西都是她的。
一直想湊到一塊給她送去。
一直也沒送。
他沒說什麼原因“一直沒送”。
他非常會避開事情重要的地方。
車駛出停車場。
出口左側有個豎着的木箱,高度恰抵車窗,上面有個橫開的小口子,比郵箱上的投遞口小幾倍。
按說該往裡面扔兩塊錢。
裡昂根本對收款箱沒有知覺。
他對許多規範生活環節都沒有知覺。
車發出坦克的聲響,在出口處兇狠地低吼,随時要沖出去攻打芝加哥。
裡昂微微在嘴角上用着勁,眉心被兩條濃重的眉毛擠窄了。
他不斷扭頭看着馬路上過往的車,他臉上的表情像說這些駕八成新的“HONDA”、“TOYOTA”、“VOLVO”的人們惹他反感和蔑視:這個龐大而愚蠢的中産階級,好像真有什麼有趣的事等着他們,值當這樣行色匆匆似的;他們無非是趕路回家,躺在長沙發上看電視或打瞌睡,吃低脂土豆片或無糖冰果凍。
他的車貓在那裡,終于瞅準一個空檔。
裡昂一踏油門,就潛人了車流。
開了五分鐘,裡昂轉過臉問道:你想去哪裡? 我想他兩年前就這樣溫和地遷就王阿花。
我說:我不知道,我以為你有地方可去。
你本來打算今晚做什麼?他又問。
你呢? 我?他微笑起來:我沒有計劃赴宴。
我怎麼知道會有人請我吃晚飯。
我的計劃也打亂了。
因為我原先也不知道我會請你吃晚飯。
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