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0節

關燈
頁。

    我想以我的文字水平,到裡面去謀個編輯記者一類的差使應該還是有點希望。

    《星島日報》發行量大,卻是香港背景,我不懂廣東話,不敢問津。

    《世界日報》是台灣背景,語言上沒有問題。

    我算計着得先寫幾篇稿子給《世界日報》,讓他們也認識認識我。

     這天我在報上偶爾看到一條消息,有個台灣畫家在唐人街大人物畫廊辦畫展,就跑去了。

    展室不大,就是一樓的客廳裝修成的。

    幾十幅國畫都标了價挂在牆上,也有上千元一幅的,也有幾十元一幅的。

    看畫展的人隻有幾個,我來來回回轉了半天也沒見有人買。

    兩個人坐在那裡說話,聽了知道是畫廊老闆和畫家。

    畫家的臉色陰沉,抱怨多倫多的華人不懂藝術,又說去年自己在紐約辦畫展,畫多麼搶手。

    老闆說多倫多畫的生意不好做,所有的人都隻知道賺錢,準備明年關閉了畫廊做别的生意去。

    美術方面的書我也看過幾本,模模糊糊都記不清了。

     聽他們說了一陣,我鼓了勇氣插一句嘴說:“您的國畫還是走張大千的路子。

    ”畫家看我一眼說:“你懂畫?”我說:“讀研究生的時候學過中國美術史。

    ”撒了這個謊我心裡很鎮靜,露了餡我就說自己不是專業學的,都忘記了。

    他說:“我老師是張大千的學生。

    ”我大了膽子說:“這些畫用筆很工細,意境卻平庸,也不說平庸,是沒有創意。

    ”他說:“聽起來你是個内行。

    ”我說:“内行不敢說,看過幾本書。

    ”他說:“不過既然是國畫,你總不能畫成油畫。

    ”我說:“國畫表現隐逸的情趣,幾百年不變,再好的東西也疲倦了。

    境界打不開,手頭功夫再怎麼樣也突不破的。

    ”他拍了桌子說:“你倒說到點子上來了,照你說又怎麼個變化?”我說:“我沒專門研究過,也說不上來。

    ”老闆說:“依你看怎麼叫人舍得往外掏錢來買?”我說:“我是外行,抓瞎說你們别笑。

    這種山水意境和現代人文化心理結構缺少有機的對應性,現代人有現代人的情趣、節奏和韻律。

    他們喜歡有力度的東西。

    ”畫家不高興說:“去年我在紐約就賣得很好。

    ” 我說:“你的畫我提點小意見。

    ”三個人起身去看畫。

    我指了一幅畫說:“這幅畫你标題是《夏》,改成《圓荷凝露》意味就深遠些。

    這幅《冬》,改成《獨釣寒江》,意境更出來了。

    ”跟他說了七八個可改的标題,他隻否認了兩個。

    最後我說:“如果有地方發表的話,我寫篇評論文章,效果比廣告要好些。

    ”老闆說:“寫得好,發表的事歸我,兩家報紙的編輯都是熟人。

    ”畫家說:“你打算怎麼寫?”我說:“那當然是唱贊歌,這你隻管放寬了心。

    老實說在技巧方面我也不太懂,你跟别人講色彩透視比例他也不懂。

    我想談一談你這畫的意義,讓誰也能理解。

    ”畫家“嗯,嗯”着點頭。

    我說:“要說這些畫的内涵,你作者是最清楚,我隻是想把它表述得大家都能接受,這很重要。

    ”老闆說:“那當然,當然。

    ”畫家說:“你說,你說。

    ”我說:“我就用《疲憊心靈的停泊地》這個題目,不知合不合你的意思?意思是,現代人在殘酷的社會競争中太疲倦了,心靈在持續壓力下總是處于緊張狀态,你的畫提供了一個暫時放松一下的機會,傳統藝術的現代意義就出來了。

    當然這了有點胡說八道,但别人不會想這麼多。

    你願意講講你這些畫的個性特點,那就更好。

    ” 畫家遲疑一下說:“按你的意思寫。

    什麼時候寫好?明天總可以了吧。

    我給你送到報紙去,我認識他們。

    ”我說:“明天給你了後天登出來?”老闆說:“沒有問題,要他們留了版面。

    要寫得好,兩千字。

    ”我留下電話号碼要走,老闆給我名片說:“效果好了我們訂個長期協議,發表不是問題。

    ”我看了名片說:“老闆您姓孫。

    ”他說:“姓孫,孫子的孫。

    ”他自己先笑了,我也笑了,說:“孫子可真的是古代一位大軍事家,了不得哦。

    保不定那孫子就是您遠祖。

    ”他說:“聽說是有這麼個人。

    ”我說:“此孫子可不是彼孫子。

    ”畫家送我到門口輕聲說:“寫好點。

    ” 我到唐人街公共圖書館借了一本《國畫技法》,想熟悉一下術語,我需要術語作個筏子。

    晚飯後我對思文說:“到多大圖書館看書去了。

    ”思文覺得奇怪,猜疑地望着我,好象是在研究我的表情,說:“你今天忽然想起要看書了。

    ”我拍拍那本書說:“别那樣望我,不是去給誰寫信,那件事早就完了。

    ” 一年多來我沒有正經寫過東西,好象有什麼油膩的東西堵塞了思維的通道。

    前面一段反複塗改,寫了一個多小時才寫了幾句。

    寫了第一段,筆下順了起來,很快寫完了草稿。

    我把稿子看一遍,虛是虛了點,但給真正的内行看了我也不怕,還混得過去。

    想馬上謄抄了,又記起要用繁體字,沒帶字典了寫不出。

    旁邊那些外國人還在看書寫作業,我雙手抱了後腦勺,慢悠悠地去打量他們。

     我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叫孟浪。

    文章登出來,我買了份報紙回家給思文看,漫不經心懶洋洋地指了那篇文章告訴思文是我寫的。

    她說:“這樣一篇文章多少稿費?”我說:“四、五十塊吧。

    ”她說:“我要是你每天寫一篇,也不去打工了。

    ”我說:“我有那麼大能耐!整個北美靠寫東西賺飯吃的華人都沒有幾個。

    ”她說:“怎麼就起個筆名叫孟浪,證明你是個浪漫的人。

    ”我說:“說得上嗎,你想象力太豐富了,我自己也沒想到。

    ”她說:“你沒想到你的潛意識想到了。

    ”我笑了說:“那有可能,那有可能。

    ”她說:“何必辛苦又起個筆名,幹脆就用宋志就好了。

    ”我說:“我想罵你吐酸水呢,我自己又太多情了,不罵你呢,又一股子醋氣直往外冒。

    ” 文章登出來我高興了一天,又有點緊張,怕沒有一點效果,老闆下次就不找我了。

    也有點得意,多倫多剛來不幾天,就有了點小進展,忽然又覺自己還不必那樣自我輕賤。

     過了幾天畫家打電話來,說自己明天要回美國,請我去翠園酒家喝茶。

    (以下略去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