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0節
關燈
小
中
大
來往往,是國際大都會風貌。
燈光下各種各樣的面孔閃爍起伏,如紙糊的臉飄浮在夢中一般。
看着這無數的臉在眼前晃動,我覺得很陌生,又覺得很理解他們。
(以下略去380字……) 回到候車室,思文說:“啊呀,你回來了。
剛才兩個人過來問我要不要住宿,吓得我!”我說:“還有這麼多人啊,怕什麼!”又告訴她剛才遇見妓女的事。
她說:“第一天來就走桃花運了,以後日子還長呢,這麼浪漫的城市。
”我說:“一開口就是酸的,酸不溜溜醋壇子。
”她說:“我醋壇子!以為自己是個什麼人呢。
我倒希望自己有這種情緒。
”我說:“我又自作多情了,好慚愧。
我真是不要臉,我太不要臉了,我為什麼這麼不要臉呢。
”我又虛張聲勢打自己的臉說:“看你還不要臉!打這張不要臉的臉!”她笑一聲,不說話。
我想:“現在有機會就來兩下子,看起來離婚真的是無所謂了。
” 思文側了身子去打瞌睡,我把箱子移到腳邊并排放了,腿分開用腳尖夾了,閉了眼想瞌睡一下,但總是剛一迷糊了又驚醒過來。
過一會就有夜行客車進站出站,來往的人行色匆匆。
我無聊地盯着那些出出進進的人,揣想他們在這半夜行車是怎麼回事。
思文不時地醒來換一種姿式,又後悔沒有在附近找一家旅館住一夜。
她說:“也就是跟了你,受這樣的罪,一錯再錯。
” 我笑着說:“跟個有錢的這些錯都沒有了。
”她氣了說;“你想這樣說,那也可以這樣說。
”我不再說什麼,閉了眼假裝打瞌睡。
一個老年的黑人婦女來讨錢,我給了她一塊錢示意她離開。
她接了錢又去别人跟前去讨,總沒人理她。
我擔心她又會過來碰醒思文,但她蹒跚着出門去了。
我怕行李被人提了去,打着哈欠又不敢睡,就把别人丢在座位上的SUN(太陽報)拿過來看,找到Rent那一欄,看到一間房都是四、五百塊錢一個月,吓得心驚肉跳。
掙紮着熬到天亮,我到門外手推車上買兩份熱狗,兩人吃了。
思文說:“這些東西吃了一天,胃都要翻過來了。
”我說:“中午還吃不到飯我們去餐館吃飯,到加拿大我還沒吃過餐館。
”她說:“你天天吃餐館。
”我一笑說:“倒也是的。
”又說:“我查地圖了,這裡離多大不遠,我跑過去問問聯誼會在哪裡。
近了拖車過去,遠了叫部車。
”她說:“慢點,趙教授給我一個牧師的電話,昨天沒打通。
這個彭牧師他自己也不認識。
”她到投币電話機那邊打了電話,回來說:“到門口去等,馬上來了。
”我說:“這教會的人真還仁仁義義的啊!” 不一會彭牧師開車來了,他太太坐在車裡。
彭牧師一身西裝筆挺,幫我們把東西放到車後。
車開動後,彭牧師問我們什麼時候到的,思文馬上說:“剛才到的。
”牧師說:“聖約翰斯這麼早就有班機過來這邊?”他太太回過頭來問:“你們加入教會沒有?”我說:“沒有,中國教會少,聖約翰斯那邊華人少。
”她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思文馬上說:“有興趣。
”彭牧師說:“有興趣過幾天接你們去參加我們教會的青年團契。
”思文很高興地說:“那好,我正想去。
”車轉來轉去,問了半個小時才找到聯誼會,離多大很遠,到唐人街上去了。
彭牧師要幫我們提行李上樓,我馬上攔了他,千謝萬謝說:“耽誤您太多了。
”他遞了名片給我說:“房子找到了打個電話過來,過幾天接你們去教會看看。
”上了樓我對思文說:“你要說有興趣,又多出來一件事。
”她說:“沒興趣你去說去,你坐在人家車上呢。
” 這是多大中國學生聯誼會租的一幢房子,住的都是過客,一人一天十塊錢。
上上下下一天到晚吵吵嚷嚷,各種各樣的人在交流自己的經曆。
在這裡實在難得住下去,便到外面買了《星島日報》找房子。
兩天以後,我們搬到靠近唐人街中心的一條街道上去,住進二樓一間房中。
房東是一對老年夫婦,很多年前從香港過來的。
同樣一間房,比聖約翰斯貴了幾乎一倍,和那兩個老人讨價還價半天,也沒能少一個錢。
這幢房子的二樓三樓都出租了,我們的隔壁是剛從美國德克薩斯州來的一對北京人,兩個月前聽說加拿大有移民機會,博士學位也不要了,電視機也送了人,連夜飛到紐約去辦來加拿大的旅遊簽證,正遇上美國國慶,加拿大駐紐約領事館不辦公,耽誤兩天。
趕到多倫多,正好移民申請在前一天對美國學生關閉。
說着這件事丈夫拍着腿連連歎息。
聽說我們的移民申請已經受理了,羨慕得不得了。
太太說:“你們幸福了,你們幸福了。
”經他們這麼一說,我才知道移民這事原來真有這麼神聖,說:“移民的瘾我還沒有那麼重,要是能夠換名字,兩千加元賣給你們算了。
”那丈夫眼珠鼓出來說:“不想移民?說笑話吧!兩千塊,二萬塊也便宜得跟撿的一樣。
一張綠卡值得五萬加元呢。
” 思文去多倫多大學注冊了,拿回來一張支票遞給我說:“存去。
”我一看是兩千九百塊,吓一跳說:“這麼多!”她說:“一個學期的,一年就發三張。
”我說:“讀這個書比打工也不差多少了。
”她說:“先别高興太早,把我們自己的支票開一張五百塊的交學費。
”我拿了支票本給她說:“你自己開。
”她扯了一張填了,說:“收進來就高興,開出去就象割你一塊肉似的。
”我說:“學費割一刀,房租割一刀,兩千九百塊幾刀也就割完了。
” 四十 我每天到街上買一份《星島日報》來看,找工作。
看到那整版的聘人廣告,我心裡就很放心,這麼多機會總有一個要輪到我。
好在我在龍──88了學了一點手藝,這使我有一點自信。
每天我把可能的機會都作了标記,然後一處處打電話。
不敢要求太高,錢比在紐芬蘭多點就行,累是不在乎的。
多倫多市政府規定最低工資七加元一個小時,這在我看來已經不少。
我還有個想法不敢告訴思文。
到了多倫多,我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好的機會。
多倫多有兩家中文報紙,《星島日報》和《世界日報》,每天都厚厚的幾十
燈光下各種各樣的面孔閃爍起伏,如紙糊的臉飄浮在夢中一般。
看着這無數的臉在眼前晃動,我覺得很陌生,又覺得很理解他們。
(以下略去380字……) 回到候車室,思文說:“啊呀,你回來了。
剛才兩個人過來問我要不要住宿,吓得我!”我說:“還有這麼多人啊,怕什麼!”又告訴她剛才遇見妓女的事。
她說:“第一天來就走桃花運了,以後日子還長呢,這麼浪漫的城市。
”我說:“一開口就是酸的,酸不溜溜醋壇子。
”她說:“我醋壇子!以為自己是個什麼人呢。
我倒希望自己有這種情緒。
”我說:“我又自作多情了,好慚愧。
我真是不要臉,我太不要臉了,我為什麼這麼不要臉呢。
”我又虛張聲勢打自己的臉說:“看你還不要臉!打這張不要臉的臉!”她笑一聲,不說話。
我想:“現在有機會就來兩下子,看起來離婚真的是無所謂了。
” 思文側了身子去打瞌睡,我把箱子移到腳邊并排放了,腿分開用腳尖夾了,閉了眼想瞌睡一下,但總是剛一迷糊了又驚醒過來。
過一會就有夜行客車進站出站,來往的人行色匆匆。
我無聊地盯着那些出出進進的人,揣想他們在這半夜行車是怎麼回事。
思文不時地醒來換一種姿式,又後悔沒有在附近找一家旅館住一夜。
她說:“也就是跟了你,受這樣的罪,一錯再錯。
” 我笑着說:“跟個有錢的這些錯都沒有了。
”她氣了說;“你想這樣說,那也可以這樣說。
”我不再說什麼,閉了眼假裝打瞌睡。
一個老年的黑人婦女來讨錢,我給了她一塊錢示意她離開。
她接了錢又去别人跟前去讨,總沒人理她。
我擔心她又會過來碰醒思文,但她蹒跚着出門去了。
我怕行李被人提了去,打着哈欠又不敢睡,就把别人丢在座位上的SUN(太陽報)拿過來看,找到Rent那一欄,看到一間房都是四、五百塊錢一個月,吓得心驚肉跳。
掙紮着熬到天亮,我到門外手推車上買兩份熱狗,兩人吃了。
思文說:“這些東西吃了一天,胃都要翻過來了。
”我說:“中午還吃不到飯我們去餐館吃飯,到加拿大我還沒吃過餐館。
”她說:“你天天吃餐館。
”我一笑說:“倒也是的。
”又說:“我查地圖了,這裡離多大不遠,我跑過去問問聯誼會在哪裡。
近了拖車過去,遠了叫部車。
”她說:“慢點,趙教授給我一個牧師的電話,昨天沒打通。
這個彭牧師他自己也不認識。
”她到投币電話機那邊打了電話,回來說:“到門口去等,馬上來了。
”我說:“這教會的人真還仁仁義義的啊!” 不一會彭牧師開車來了,他太太坐在車裡。
彭牧師一身西裝筆挺,幫我們把東西放到車後。
車開動後,彭牧師問我們什麼時候到的,思文馬上說:“剛才到的。
”牧師說:“聖約翰斯這麼早就有班機過來這邊?”他太太回過頭來問:“你們加入教會沒有?”我說:“沒有,中國教會少,聖約翰斯那邊華人少。
”她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思文馬上說:“有興趣。
”彭牧師說:“有興趣過幾天接你們去參加我們教會的青年團契。
”思文很高興地說:“那好,我正想去。
”車轉來轉去,問了半個小時才找到聯誼會,離多大很遠,到唐人街上去了。
彭牧師要幫我們提行李上樓,我馬上攔了他,千謝萬謝說:“耽誤您太多了。
”他遞了名片給我說:“房子找到了打個電話過來,過幾天接你們去教會看看。
”上了樓我對思文說:“你要說有興趣,又多出來一件事。
”她說:“沒興趣你去說去,你坐在人家車上呢。
” 這是多大中國學生聯誼會租的一幢房子,住的都是過客,一人一天十塊錢。
上上下下一天到晚吵吵嚷嚷,各種各樣的人在交流自己的經曆。
在這裡實在難得住下去,便到外面買了《星島日報》找房子。
兩天以後,我們搬到靠近唐人街中心的一條街道上去,住進二樓一間房中。
房東是一對老年夫婦,很多年前從香港過來的。
同樣一間房,比聖約翰斯貴了幾乎一倍,和那兩個老人讨價還價半天,也沒能少一個錢。
這幢房子的二樓三樓都出租了,我們的隔壁是剛從美國德克薩斯州來的一對北京人,兩個月前聽說加拿大有移民機會,博士學位也不要了,電視機也送了人,連夜飛到紐約去辦來加拿大的旅遊簽證,正遇上美國國慶,加拿大駐紐約領事館不辦公,耽誤兩天。
趕到多倫多,正好移民申請在前一天對美國學生關閉。
說着這件事丈夫拍着腿連連歎息。
聽說我們的移民申請已經受理了,羨慕得不得了。
太太說:“你們幸福了,你們幸福了。
”經他們這麼一說,我才知道移民這事原來真有這麼神聖,說:“移民的瘾我還沒有那麼重,要是能夠換名字,兩千加元賣給你們算了。
”那丈夫眼珠鼓出來說:“不想移民?說笑話吧!兩千塊,二萬塊也便宜得跟撿的一樣。
一張綠卡值得五萬加元呢。
” 思文去多倫多大學注冊了,拿回來一張支票遞給我說:“存去。
”我一看是兩千九百塊,吓一跳說:“這麼多!”她說:“一個學期的,一年就發三張。
”我說:“讀這個書比打工也不差多少了。
”她說:“先别高興太早,把我們自己的支票開一張五百塊的交學費。
”我拿了支票本給她說:“你自己開。
”她扯了一張填了,說:“收進來就高興,開出去就象割你一塊肉似的。
”我說:“學費割一刀,房租割一刀,兩千九百塊幾刀也就割完了。
” 四十 我每天到街上買一份《星島日報》來看,找工作。
看到那整版的聘人廣告,我心裡就很放心,這麼多機會總有一個要輪到我。
好在我在龍──88了學了一點手藝,這使我有一點自信。
每天我把可能的機會都作了标記,然後一處處打電話。
不敢要求太高,錢比在紐芬蘭多點就行,累是不在乎的。
多倫多市政府規定最低工資七加元一個小時,這在我看來已經不少。
我還有個想法不敢告訴思文。
到了多倫多,我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好的機會。
多倫多有兩家中文報紙,《星島日報》和《世界日報》,每天都厚厚的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