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征八上 志第十七

關燈
帝王者,配德天地,協契一陰一陽一,發号施令,動關幽顯。

    是以克躬修政,畏天敬神,雖休勿休,而不敢怠也。

    化之所感,其征必至,善惡之來,報應如響。

    斯蓋神祇眷顧,告示禍福,人主所以仰瞻俯察,戒德慎行,弭譴咎,緻休祯,圓首之類,鹹納于仁壽。

    然則治世之符,亂邦之孽,随方而作,厥迹不同,眇自百王,不可得而勝數矣。

    今錄皇始之後災祥小大,總為《靈征志》。

     地震 《洪範論》曰:地一陰一類,大臣之象,一陰一靜而不當動,動者,臣下強盛,将動而為害之應也。

     太宗泰常四年二月甲子,司州地震,屋室盡搖動。

     世祖太延二年十一月丁卯,并州地震。

     四年三月乙未,京師地震。

     十一月丁亥,幽兗二州地震。

     真君元年五月丙午,河東地震。

     高祖延興四年五月,雁門崎城有聲如雷,自上西引十餘聲,聲止地震。

     十月己亥,京師地震。

     太和元年四月辛酉,京師地震。

     五月,統萬鎮地震,有聲如雷。

     閏月,秦州地震,殷殷有聲。

    四年正月,雍州氐民齊男王反。

     二年二月丙子,兗州地震。

    四年十月,蘭陵民桓富反,殺其縣令。

     十月丁卯,并州地震有聲。

     三年三月戊辰,平州地震,有聲如雷,野雉皆雊。

     七月丁卯,京師地震。

    五年二月,沙門法秀謀反。

     四年五月己酉,并州地震。

     五年二月戊戌,秦州地震。

     六年五月癸未,秦州地震有聲。

     八月甲午,秦州地震,有聲如雷。

    乙未又震。

     七年三月甲子,秦州地震有聲。

     四月丁卯,肆州地震有聲。

     六月甲子,東雍州地震有聲。

     八年十一月丙申,并州地震。

     十年正月辛未,并州地震,殷殷有聲。

     閏月丙午,秦州地震。

     二月甲子,京師地震。

    丙寅又震。

     丙午,秦州地震有聲。

     三月壬子,京師及營州地震。

    十二年三月,中散梁衆保謀反。

     十九年二月已未,光州地震,東萊之牟平虞丘山陷五所,一處有水。

     二十年正月辛未,并州地震。

     四月乙未,營州地震。

    十二月,恆州刺史穆泰等在州謀反,誅。

     二十二年三月癸未,營州地震。

     八月戊子,兗州地震。

     九月辛卯,并州地震。

     二十三年六月乙未,京師地震。

     世宗景明元年六月庚午,秦州地震。

     四年正月辛酉,涼州地震。

     壬申,并州地震。

     六月丁亥,秦州地震。

     十二月辛已,秦州地震。

    正始三年正月,秦州民王智等聚衆二千,自号王公,尋推秦州主簿呂苟兒為主。

     正始元年四月庚辰,京師地震。

     六月乙已,京師地震。

     二年九月己醜,恆州地震。

     三年七月己醜,涼州地震,殷殷有聲,城門崩。

     八月庚申,秦州地震。

    九月,夏州長史曹明謀反。

     永平元年春正月庚寅,秦州地震。

    三年二月,泰州沙門劉光秀謀反。

     九月壬辰,青州地震,殷殷有聲。

     二年正月壬寅,青州地震。

     四年五月庚戌,恆、定二州地震,殷殷有聲。

     十月己已,恆州地震,有聲如雷。

     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師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

    恆州之繁畤、桑乾、靈丘,肆州之秀容、雁門地震陷裂,山崩泉一湧,殺五千三百一十人,傷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馬雜畜死傷者三千餘。

    後爾朱榮強擅之征也。

     十月壬申,秦州地震有聲。

     十一月己酉,定、肆二州地震。

     十二月辛未,京師地震,東北有聲。

     二年三月己未,濟州地震有聲。

     阙 月丙戌,京師地震。

     三年正月辛亥,有司奏:“肆州上言秀容郡敷城縣自延昌二年四月地震,于今不止。

    ”爾朱榮征也。

     四年正月癸醜,華州地震。

     十一月甲午,地震從西北來,殷殷有聲。

    丁酉,又地震從東北來。

     肅宗熙平二年十二月乙已,秦州地震有聲。

     正光二年六月,秦州地震有聲,東北引。

    五年,莫折念生反。

     三年六月庚辰,徐州地震。

    孝昌元年,元法僧反。

     孝靜武定三年冬,并州地震。

     七年夏,并州鄉郡地震。

     山崩 《洪範論》曰:山,一陽一,君也;水,一陰一,民也。

    天戒若曰:君道崩壞,百姓将失其所也。

     太祖天賜六年春三月,恆山崩。

     世祖太延四年四月己酉,華山崩。

    其占曰:山嶽配天,猶諸侯之系天子。

    山嶽崩,諸侯有亡者。

    沮渠牧犍将滅之應。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乙醜,齊州山茌縣太一陰一山崩,飛泉一湧一出,殺一百五十九人。

     四年十一月丁已,恆山崩。

     正始元年十一月癸亥,恆山崩。

     延昌三年八月辛已,兗州上言:“泰山崩,頹石湧一泉十七處。

    ”泰山,帝王告成封禅之所也,而山崩泉一湧,一陽一黜而一陰一盛,岱又齊地也。

    天意若曰:當有繼齊而興,受禅讓者。

    齊代魏之征也。

     大風 京房《易傳》曰:衆逆同志,至德乃潛,厥異風。

     太宗永興三年二月甲午,京師大風。

    五月己已,昌黎王慕容伯兒謀反,伏誅。

     十一月丙午,又大風。

    五年,河西叛胡曹龍、張大頭等各領部衆二萬入蒲子。

     四年正月癸卯,元會而大風晦冥,乃罷。

     五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