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九十一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車
關燈
小
中
大
蠕蠕,東胡之苗裔也,姓郁久闾氏。
始神元之末,掠騎有得一奴,發始齊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
“木骨闾”者,首秃也。
木骨闾與郁久闾聲相近,故後子孫因以為氏。
木骨闾既壯,免奴為騎卒。
穆帝時,坐後期當斬,亡匿廣漠溪谷間,收合逋逃得百餘人,依純突鄰部。
木骨闾死,子車鹿會雄健,始有部衆,自号柔然,而役屬于國。
後世祖以其無知,狀類于蟲,故改其号為蠕蠕。
車鹿會既為部帥,歲貢馬畜、貂豽皮,冬則徙度漠南,夏則還居漠北。
車鹿會死,子吐奴傀立。
吐奴傀死,子跋提立,跋提死,子地粟袁立。
地粟袁死,其部分為二,地粟袁長子匹候跋繼父居東邊,次子缊纥提别居西邊。
及昭成崩,缊纥提附衛辰而貳于我。
登國中讨之蠕蠕移部遁走,追之,及于大碛南一床一山下,大破之,虜其半部。
匹候跋及部帥屋擊各收餘落遁走,遣長孫嵩及長孫肥追之,渡碛。
嵩至平望川,大破屋擊,禽之,斬以徇。
肥至涿邪山,及匹候跋,跋舉落請降。
獲缊纥提子曷多汗及曷多汗兄诘歸之、社侖、斛律等并宗一黨一數百人,分配諸部。
缊纥提西遁,将歸衛辰,太祖追之,至跋那山,缊纥提複降,太祖撫一慰如舊。
九年,曷多汗與社侖率部衆棄其父西走,長孫肥輕騎追之,至上郡跋那山,斬曷多汗,盡殪其衆。
社侖與數百人奔匹候跋,匹候跋處之南鄙,去其庭五百裡,令其子四人監之。
既而社侖率其私屬執匹候跋四子而叛,襲匹候跋。
諸子收餘衆,亡依高車斛律部。
社侖兇狡有權變,月餘,乃釋匹候跋,歸其諸子,欲聚而殲之。
密舉兵襲匹候跋,殺匹候跋。
子啟拔、吳颉等十五人歸于太祖。
社侖既殺匹候跋,懼王師讨之,乃掠五原以西諸部,北度大漠。
太祖以拔、颉為安遠将軍、平侯。
社侖與姚興和親。
太祖遣材官将軍和突襲黜弗、素古延諸部,社侖遣騎救素古延,突逆擊破之。
社侖遠遁漠北,侵高車,深入其地,遂并諸部,兇勢益振。
北徙弱洛水,始立軍法:千人為軍,軍置将一人,百人為幢,幢置帥一人;先登者賜以虜獲,退懦者以石擊首殺之,或臨時捶撻。
無文記,将帥以羊屎粗計兵數,後頗知刻木為記。
其西北有匈奴餘種,國尤富強,部帥曰拔也稽,舉兵擊社侖,社侖逆戰于頞根河,大破之,後盡為社侖所并。
号為強盛。
随水草畜牧,其西則焉耆之地,東則朝鮮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碛。
其常所會庭則敦煌、張掖之北。
小一柄一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于是自号丘豆伐可汗。
“丘豆伐”猶魏言駕馭開張也,“可汗”猶魏言皇帝也。
蠕蠕之俗,君及大臣因其行能即為稱号,若中國立谥,既死之後,不複追稱。
太祖謂尚書崔玄伯曰:“蠕蠕之人,昔來号為頑嚣,每來抄掠,駕牸牛奔遁,驅犍牛随之,牸牛伏不能前。
異部人有教其以犍牛易之者,蠕蠕曰‘其母尚不能行,而況其子’,終于不易,遂為敵所虜。
今社侖學中國,立法置戰陳,卒成邊害。
道家言聖人生,大盜起,信矣。
” 天興五年,社侖聞太祖征姚興,遂犯塞,入參合陂,南至豺山及善無北澤。
時遣常山王遵以萬騎追之,不及。
天賜中,社侖從弟悅代、大那等謀殺社侖而立大那,發覺,大那等來奔。
以大那為冠軍将軍、西平侯,悅代為越騎校尉、易一陽一子。
三年夏,社侖寇邊,永興元年冬,又犯塞。
二年,太宗讨之,社侖遁走,道死。
其子度拔年少,未能禦衆,部落立社侖弟斛律,号藹苦蓋可汗,魏言姿質美好也。
斛律北并賀術也骨國,東破譬曆辰部落。
三年,斛律宗人悅侯咄觸千等數百人來降。
斛律畏威自守,不敢南侵,北邊安靜。
神瑞元年,與馮跋和親,跋聘斛律女為妻,将為交婚。
斛律長兄子步鹿真謂斛律曰:“女小遠适,憂思生疾,可遣大臣樹黎、勿地延等女為媵。
”斛律不許。
步鹿真出,謂樹黎等曰:“斛律欲令汝女為媵,遠至他國。
”黎遂共結謀,令勇士夜就斛律穹廬,候伺其出執之,與女俱嫔于和龍。
乃立步鹿真。
步鹿真立,委政樹黎。
初,高車叱洛侯者叛其渠帥,導社侖破諸部落,社侖德之,以為大人。
步鹿真與社侖子社拔共至叱洛侯家,一婬一其少妻。
妻告步鹿真,叱洛侯欲舉大檀為主,遺大檀金馬勒為信。
步鹿真聞之,歸發八千騎往圍叱洛侯,叱洛侯焚其珍寶,自刎而死,步鹿真遂掩大檀,大檀發軍執步鹿真及社拔,絞殺之,乃自立。
大檀者,社侖季父仆渾之子,先統别部,鎮于西界,能得衆心,國人推戴之,号牟汗纥升蓋可汗,魏言制勝也。
斛律父子既至龍,馮跋封為上谷侯。
大檀率衆南徙犯塞,太宗親讨之,大檀懼而遁走。
遣山一陽一侯奚斤等追之,遇寒雪,士衆凍死堕指者十二三。
及太宗崩,世祖即位,大檀聞而大喜,始光元年秋,乃寇雲中。
世祖親讨之,三日二夜至雲中。
大檀騎圍世祖五十餘重,騎一逼一馬首,相次如堵焉。
士卒大懼,世祖顔色自若,衆情乃安。
先是,大檀弟大那與社侖争國,敗而來奔。
大檀以大那子于陟斤為部帥,軍士射于陟斤殺之,大檀恐,乃還。
二年,世祖大舉征之,東西五道并進:平一陽一王長孫翰等從黑漠,汝一陰一公長孫道生從白黑兩漠間,車駕從中道,東平公娥清次西從栗園,宜城王奚斤、将軍安原等西道從爾寒山。
諸軍至漠南,舍辎重,輕騎赍十五日糧,絕漠讨之,大檀部落駭驚北走。
神元年八月。
大檀遣子将騎萬餘人入塞,殺掠邊人而走。
附國高車追擊破之。
自廣甯還,追之不及。
二年四月,世祖練兵于南郊,将襲大檀。
公卿大臣皆不願行,術土張淵、徐辯以天文說止世祖,世祖從崔浩計而行。
會江南使還,稱劉義隆欲犯河南,謂行人曰:“汝疾還告魏主,歸我河南地,即當罷兵,不然盡我将士之力。
”世祖聞而大笑,告公卿曰:“龜鼈小豎,自救不暇,何能為也。
就使能來,若不先滅蠕蠕,便更坐待寇至,腹背受敵,非上策也。
吾行決矣。
”于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平一陽一王長孫翰從西道向大娥山,同會賊庭。
五月,次于沙漠南,舍辎重輕襲之,至栗水,大檀衆西奔。
弟匹黎先典東落,将赴大檀,遇翰軍,翰縱騎擊之,殺其大人數百。
大檀聞之震怖,将其族一黨一,焚燒廬舍,絕迹西走,莫知所至。
于是國落四散,竄伏山谷,畜産布野,無人收視。
世祖緣栗水西行,過漢将窦憲故壘。
六月,車駕次于免園水,去平城三千七百裡。
分軍搜讨,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渡燕然山,東西五千餘裡,南北三千裡。
高車諸部殺大檀種類,前後歸降三十餘萬,俘獲首虜及戎馬百餘萬匹。
八月,世祖聞東部高車屯已尼陂,人畜甚衆,去官軍千餘裡。
遂遣左仆射安原等往讨之。
暨已尼陂,高車諸部望軍降者數十萬。
大檀部落衰弱,因發疾而死,子吳提立,号敕連可汗,魏言神聖也。
四年,遣使朝獻。
先是,北鄙候騎獲吳提南偏邏者二十餘人,世祖賜之衣服,遣歸。
吳提上下感德,故朝貢焉。
世祖厚賓其使而遣之。
延和三年二月,以吳提尚西海公主,又遣使人納吳提妹為夫人,又進為左昭儀。
吳提遣其兄秃鹿傀及左右數百人來朝,獻馬二千匹,世祖大悅,班賜甚厚。
至太延二年,乃絕和犯塞。
四年,車駕幸五原,遂征之。
樂平王丕、河東公賀多羅
始神元之末,掠騎有得一奴,發始齊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
“木骨闾”者,首秃也。
木骨闾與郁久闾聲相近,故後子孫因以為氏。
木骨闾既壯,免奴為騎卒。
穆帝時,坐後期當斬,亡匿廣漠溪谷間,收合逋逃得百餘人,依純突鄰部。
木骨闾死,子車鹿會雄健,始有部衆,自号柔然,而役屬于國。
後世祖以其無知,狀類于蟲,故改其号為蠕蠕。
車鹿會既為部帥,歲貢馬畜、貂豽皮,冬則徙度漠南,夏則還居漠北。
車鹿會死,子吐奴傀立。
吐奴傀死,子跋提立,跋提死,子地粟袁立。
地粟袁死,其部分為二,地粟袁長子匹候跋繼父居東邊,次子缊纥提别居西邊。
及昭成崩,缊纥提附衛辰而貳于我。
登國中讨之蠕蠕移部遁走,追之,及于大碛南一床一山下,大破之,虜其半部。
匹候跋及部帥屋擊各收餘落遁走,遣長孫嵩及長孫肥追之,渡碛。
嵩至平望川,大破屋擊,禽之,斬以徇。
肥至涿邪山,及匹候跋,跋舉落請降。
獲缊纥提子曷多汗及曷多汗兄诘歸之、社侖、斛律等并宗一黨一數百人,分配諸部。
缊纥提西遁,将歸衛辰,太祖追之,至跋那山,缊纥提複降,太祖撫一慰如舊。
九年,曷多汗與社侖率部衆棄其父西走,長孫肥輕騎追之,至上郡跋那山,斬曷多汗,盡殪其衆。
社侖與數百人奔匹候跋,匹候跋處之南鄙,去其庭五百裡,令其子四人監之。
既而社侖率其私屬執匹候跋四子而叛,襲匹候跋。
諸子收餘衆,亡依高車斛律部。
社侖兇狡有權變,月餘,乃釋匹候跋,歸其諸子,欲聚而殲之。
密舉兵襲匹候跋,殺匹候跋。
子啟拔、吳颉等十五人歸于太祖。
社侖既殺匹候跋,懼王師讨之,乃掠五原以西諸部,北度大漠。
太祖以拔、颉為安遠将軍、平侯。
社侖與姚興和親。
太祖遣材官将軍和突襲黜弗、素古延諸部,社侖遣騎救素古延,突逆擊破之。
社侖遠遁漠北,侵高車,深入其地,遂并諸部,兇勢益振。
北徙弱洛水,始立軍法:千人為軍,軍置将一人,百人為幢,幢置帥一人;先登者賜以虜獲,退懦者以石擊首殺之,或臨時捶撻。
無文記,将帥以羊屎粗計兵數,後頗知刻木為記。
其西北有匈奴餘種,國尤富強,部帥曰拔也稽,舉兵擊社侖,社侖逆戰于頞根河,大破之,後盡為社侖所并。
号為強盛。
随水草畜牧,其西則焉耆之地,東則朝鮮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碛。
其常所會庭則敦煌、張掖之北。
小一柄一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于是自号丘豆伐可汗。
“丘豆伐”猶魏言駕馭開張也,“可汗”猶魏言皇帝也。
蠕蠕之俗,君及大臣因其行能即為稱号,若中國立谥,既死之後,不複追稱。
太祖謂
異部人有教其以犍牛易之者,蠕蠕曰‘其母尚不能行,而況其子’,終于不易,遂為敵所虜。
今社侖學中國,立法置戰陳,卒成邊害。
道家言聖人生,大盜起,信矣。
” 天興五年,社侖聞太祖征姚興,遂犯塞,入參合陂,南至豺山及善無北澤。
時遣常山王遵以萬騎追之,不及。
天賜中,社侖從弟悅代、大那等謀殺社侖而立大那,發覺,大那等來奔。
以大那為冠軍将軍、西平侯,悅代為越騎校尉、易一陽一子。
三年夏,社侖寇邊,永興元年冬,又犯塞。
二年,太宗讨之,社侖遁走,道死。
其子度拔年少,未能禦衆,部落立社侖弟斛律,号藹苦蓋可汗,魏言姿質美好也。
斛律北并賀術也骨國,東破譬曆辰部落。
三年,斛律宗人悅侯咄觸千等數百人來降。
斛律畏威自守,不敢南侵,北邊安靜。
神瑞元年,與馮跋和親,跋聘斛律女為妻,将為交婚。
斛律長兄子步鹿真謂斛律曰:“女小遠适,憂思生疾,可遣大臣樹黎、勿地延等女為媵。
”斛律不許。
步鹿真出,謂樹黎等曰:“斛律欲令汝女為媵,遠至他國。
”黎遂共結謀,令勇士夜就斛律穹廬,候伺其出執之,與女俱嫔于和龍。
乃立步鹿真。
步鹿真立,委政樹黎。
初,高車叱洛侯者叛其渠帥,導社侖破諸部落,社侖德之,以為大人。
步鹿真與社侖子社拔共至叱洛侯家,一婬一其少妻。
妻告步鹿真,叱洛侯欲舉大檀為主,遺大檀金馬勒為信。
步鹿真聞之,歸發八千騎往圍叱洛侯,叱洛侯焚其珍寶,自刎而死,步鹿真遂掩大檀,大檀發軍執步鹿真及社拔,絞殺之,乃自立。
大檀者,社侖季父仆渾之子,先統别部,鎮于西界,能得衆心,國人推戴之,号牟汗纥升蓋可汗,魏言制勝也。
斛律父子既至龍,馮跋封為上谷侯。
大檀率衆南徙犯塞,太宗親讨之,大檀懼而遁走。
遣山一陽一侯奚斤等追之,遇寒雪,士衆凍死堕指者十二三。
及太宗崩,世祖即位,大檀聞而大喜,始光元年秋,乃寇雲中。
世祖親讨之,三日二夜至雲中。
大檀騎圍世祖五十餘重,騎一逼一馬首,相次如堵焉。
士卒大懼,世祖顔色自若,衆情乃安。
先是,大檀弟大那與社侖争國,敗而來奔。
大檀以大那子于陟斤為部帥,軍士射于陟斤殺之,大檀恐,乃還。
二年,世祖大舉征之,東西五道并進:平一陽一王長孫翰等從黑漠,汝一陰一公長孫道生從白黑兩漠間,車駕從中道,東平公娥清次西從栗園,宜城王奚斤、将軍安原等西道從爾寒山。
諸軍至漠南,舍辎重,輕騎赍十五日糧,絕漠讨之,大檀部落駭驚北走。
神元年八月。
大檀遣子将騎萬餘人入塞,殺掠邊人而走。
附國高車追擊破之。
自廣甯還,追之不及。
二年四月,世祖練兵于南郊,将襲大檀。
公卿大臣皆不願行,術土張淵、徐辯以天文說止世祖,世祖從崔浩計而行。
會江南使還,稱劉義隆欲犯河南,謂行人曰:“汝疾還告魏主,歸我河南地,即當罷兵,不然盡我将士之力。
”世祖聞而大笑,告公卿曰:“龜鼈小豎,自救不暇,何能為也。
就使能來,若不先滅蠕蠕,便更坐待寇至,腹背受敵,非上策也。
吾行決矣。
”于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平一陽一王長孫翰從西道向大娥山,同會賊庭。
五月,次于沙漠南,舍辎重輕襲之,至栗水,大檀衆西奔。
弟匹黎先典東落,将赴大檀,遇翰軍,翰縱騎擊之,殺其大人數百。
大檀聞之震怖,将其族一黨一,焚燒廬舍,絕迹西走,莫知所至。
于是國落四散,竄伏山谷,畜産布野,無人收視。
世祖緣栗水西行,過漢将窦憲故壘。
六月,車駕次于免園水,去平城三千七百裡。
分軍搜讨,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渡燕然山,東西五千餘裡,南北三千裡。
高車諸部殺大檀種類,前後歸降三十餘萬,俘獲首虜及戎馬百餘萬匹。
八月,世祖聞東部高車屯已尼陂,人畜甚衆,去官軍千餘裡。
遂遣左仆射安原等往讨之。
暨已尼陂,高車諸部望軍降者數十萬。
大檀部落衰弱,因發疾而死,子吳提立,号敕連可汗,魏言神聖也。
四年,遣使朝獻。
先是,北鄙候騎獲吳提南偏邏者二十餘人,世祖賜之衣服,遣歸。
吳提上下感德,故朝貢焉。
世祖厚賓其使而遣之。
延和三年二月,以吳提尚西海公主,又遣使人納吳提妹為夫人,又進為左昭儀。
吳提遣其兄秃鹿傀及左右數百人來朝,獻馬二千匹,世祖大悅,班賜甚厚。
至太延二年,乃絕和犯塞。
四年,車駕幸五原,遂征之。
樂平王丕、河東公賀多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