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八 高句麗 百濟 勿吉 失韋 豆莫婁 地豆于 庫莫
關燈
小
中
大
高句麗者,出于夫餘,自言先祖朱一蒙。
朱一蒙母河伯女,為夫餘王閉于室中,為日所照。
引身避之,日影又逐。
既而有孕,生一一卵一,大如五升。
夫餘王棄之與犬,犬不食;棄之與豕,豕又不食;棄之于路,牛馬避之;後棄之野,衆鳥以一毛一茹之。
夫餘王割剖之,不能破,遂還其母。
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處,有一男破殼而出。
及其長也,字之曰朱一蒙,其俗言“朱一蒙”者,善射也。
夫餘人以朱一蒙非人所生,将有異志,請除之,王不聽,命之養馬。
朱一蒙每私試,知有善惡,駿者減食令瘦,驽者善養令肥。
夫餘王以肥者自乘,以瘦者給朱一蒙。
後狩于田,以朱一蒙善射,限之一矢。
朱一蒙雖矢少,殪獸甚多。
夫餘之臣又謀殺之。
朱一蒙母一陰一知,告朱一蒙曰:“國将害汝,以汝才略,宜遠适四方。
”朱一蒙乃與烏引、烏違等二人,棄夫餘,東南走。
中道遇一大水,欲濟無梁,夫餘人追之甚急。
朱一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外孫,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濟?”于上魚鼈并浮,為之成橋,朱一蒙得渡,魚鼈乃解,追騎不得渡。
朱一蒙遂至普述水,遇見三人,其一人著麻衣,一人著納衣,一人著水藻衣,與朱一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麗,因以為氏焉。
初,朱一蒙在夫餘時,妻懷孕,朱一蒙逃後生一子,字始闾諧。
及長,知朱一蒙為國主,即與母亡而歸之,名之曰闾達,委之國事。
朱一蒙死,闾達代立。
闾達死,子如栗代立。
如栗死,子莫來代立,乃征夫餘,夫餘大敗,遂統屬焉。
莫來子孫相傳,至裔孫宮,生而開目能視,國人惡之。
及長兇虐,國以殘破。
宮曾孫位宮亦生而視,人以其似曾祖宮,故名為位宮,高句麗呼相似為“位”。
位宮亦有勇力,便弓馬。
魏正始中,入寇遼西安平,為幽州刺史母丘儉所破。
其玄孫乙弗利,利子钊,烈帝時與慕容氏相攻擊。
建國四年,慕容元真率衆伐之,入自南陝,戰于木底,大破钊軍,乘勝長驅,遂入丸都,钊單馬奔竄。
元真掘钊父墓,載其一屍一,并掠其母妻、珍寶、男一女五萬餘口,焚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
自後钊遣使來朝。
阻隔寇仇,不能自達。
钊後為百濟所殺。
世祖時,钊曾孫琏始遣便者安東奉表貢方物,并請國諱,世祖嘉其誠款,诏下帝系外名諱于其國,遣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拜琏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将軍、領護東夷中郎将、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訪其方事,雲:遼東南一千餘裡,東至栅城,南至小海,北至舊夫餘,民戶參倍于前魏時。
其地東西二千裡,南北一千餘裡。
民皆土著,随山谷而居,衣布帛及皮。
土田薄脊,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
其俗一婬一,好歌舞,夜則男一女群聚而戲,無貴賤之節,然潔淨自喜。
其王好治宮室。
其官名有谒奢、太奢、大兄、小兄之号。
頭著折風,其形如弁,旁插鳥羽,貴賤有差。
立則反拱,跪拜曳一腳,行步如走。
常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
其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為飾。
好蹲踞。
食用俎凡。
出三尺馬,雲本朱一蒙所乘,馬種即果下也。
後貢使相尋,歲緻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
時馮文通率衆奔之,世祖遣散騎常侍封撥诏琏令送文通,琏上書稱當與文通俱奉王化,竟不送。
世祖怒,欲往讨之。
樂平王丕等議待後舉,世祖乃止,而文通亦尋為琏所殺。
後文明太後以顯祖六宮未備,敕琏令薦其女。
琏奉表,雲女已出嫁,求以弟女應旨,朝廷許焉,乃遣安樂王真、尚書李敷等至境送币。
琏惑其左右之說,雲朝廷昔與馮氏婚姻,未幾而滅其國,殷鑒不遠,宜以方便辭之。
琏遂上書妄稱女死。
朝廷疑其矯詐,又遣假散騎常侍程駿切責之,若女審死者,聽更選宗淑。
琏雲:“若天子恕其前愆,謹當奉诏。
”會顯祖崩,乃止。
至高祖時,琏貢獻倍前,其報賜亦稍加焉。
時光州于海中得琏所遣詣蕭道成使餘奴等,高祖诏責琏曰:“道成親殺其君,竊号江左,朕方欲興滅國于舊邦,繼絕世于劉氏,而卿越境外交,遠通篡賊,豈是籓臣守節之義
朱一蒙母河伯女,為夫餘王閉于室中,為日所照。
引身避之,日影又逐。
既而有孕,生一一卵一,大如五升。
夫餘王棄之與犬,犬不食;棄之與豕,豕又不食;棄之于路,牛馬避之;後棄之野,衆鳥以一毛一茹之。
夫餘王割剖之,不能破,遂還其母。
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處,有一男破殼而出。
及其長也,字之曰朱一蒙,其俗言“朱一蒙”者,善射也。
夫餘人以朱一蒙非人所生,将有異志,請除之,王不聽,命之養馬。
朱一蒙每私試,知有善惡,駿者減食令瘦,驽者善養令肥。
夫餘王以肥者自乘,以瘦者給朱一蒙。
後狩于田,以朱一蒙善射,限之一矢。
朱一蒙雖矢少,殪獸甚多。
夫餘之臣又謀殺之。
朱一蒙母一陰一知,告朱一蒙曰:“國将害汝,以汝才略,宜遠适四方。
”朱一蒙乃與烏引、烏違等二人,棄夫餘,東南走。
中道遇一大水,欲濟無梁,夫餘人追之甚急。
朱一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外孫,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濟?”于上魚鼈并浮,為之成橋,朱一蒙得渡,魚鼈乃解,追騎不得渡。
朱一蒙遂至普述水,遇見三人,其一人著麻衣,一人著納衣,一人著水藻衣,與朱一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麗,因以為氏焉。
初,朱一蒙在夫餘時,妻懷孕,朱一蒙逃後生一子,字始闾諧。
及長,知朱一蒙為國主,即與母亡而歸之,名之曰闾達,委之國事。
朱一蒙死,闾達代立。
闾達死,子如栗代立。
如栗死,子莫來代立,乃征夫餘,夫餘大敗,遂統屬焉。
莫來子孫相傳,至裔孫宮,生而開目能視,國人惡之。
及長兇虐,國以殘破。
宮曾孫位宮亦生而視,人以其似曾祖宮,故名為位宮,高句麗呼相似為“位”。
位宮亦有勇力,便弓馬。
魏正始中,入寇遼西安平,為幽州刺史母丘儉所破。
其玄孫乙弗利,利子钊,烈帝時與慕容氏相攻擊。
建國四年,慕容元真率衆伐之,入自南陝,戰于木底,大破钊軍,乘勝長驅,遂入丸都,钊單馬奔竄。
元真掘钊父墓,載其一屍一,并掠其母妻、珍寶、男一女五萬餘口,焚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
自後钊遣使來朝。
阻隔寇仇,不能自達。
钊後為百濟所殺。
世祖時,钊曾孫琏始遣便者安東奉表貢方物,并請國諱,世祖嘉其誠款,诏下帝系外名諱于其國,遣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拜琏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将軍、領護東夷中郎将、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訪其方事,雲:遼東南一千餘裡,東至栅城,南至小海,北至舊夫餘,民戶參倍于前魏時。
其地東西二千裡,南北一千餘裡。
民皆土著,随山谷而居,衣布帛及皮。
土田薄脊,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
其俗一婬一,好歌舞,夜則男一女群聚而戲,無貴賤之節,然潔淨自喜。
其王好治宮室。
其官名有谒奢、太奢、大兄、小兄之号。
頭著折風,其形如弁,旁插鳥羽,貴賤有差。
立則反拱,跪拜曳一腳,行步如走。
常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
其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為飾。
好蹲踞。
食用俎凡。
出三尺馬,雲本朱一蒙所乘,馬種即果下也。
後貢使相尋,歲緻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
時馮文通率衆奔之,世祖遣散騎常侍封撥诏琏令送文通,琏上書稱當與文通俱奉王化,竟不送。
世祖怒,欲往讨之。
樂平王丕等議待後舉,世祖乃止,而文通亦尋為琏所殺。
後文明太後以顯祖六宮未備,敕琏令薦其女。
琏奉表,雲女已出嫁,求以弟女應旨,朝廷許焉,乃遣安樂王真、
琏惑其左右之說,雲朝廷昔與馮氏婚姻,未幾而滅其國,殷鑒不遠,宜以方便辭之。
琏遂上書妄稱女死。
朝廷疑其矯詐,又遣假散騎常侍程駿切責之,若女審死者,聽更選宗淑。
琏雲:“若天子恕其前愆,謹當奉诏。
”會顯祖崩,乃止。
至高祖時,琏貢獻倍前,其報賜亦稍加焉。
時光州于海中得琏所遣詣蕭道成使餘奴等,高祖诏責琏曰:“道成親殺其君,竊号江左,朕方欲興滅國于舊邦,繼絕世于劉氏,而卿越境外交,遠通篡賊,豈是籓臣守節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