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七 私署涼州牧張實 鮮卑乞伏國仁 鮮卑秃發烏孤 私

關燈
張實,字安遜,安定烏氏人。

    父軌,安士彥,散騎常侍。

    以晉室多難,一陰一圖保據河西,求為涼州,乃除持節、護羌校尉、涼州刺史。

    桓帝西略也,軌遣使貢其方物。

    晉加号安西将軍,封安樂鄉侯,邑一千戶。

    永嘉五年,晉以軌為鎮西将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封霸城侯。

    尋進車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愍帝即位,進拜司空,封西平公,邑三千戶。

    後拜侍中、太尉、涼州牧。

    軌年老多疾,拜實撫軍大将軍,副涼州刺史。

    未幾,軌風病積年,二子代行州事,閉絕音問,莫能知者。

    軌頗識天文,每州内有賊,輿疾仰觀曰:“無能為害。

    終如其言。

    ” 實代統任,愍帝拜為使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西中郎将、涼州刺史、領護羌校尉、西平公。

    劉曜陷長安,實自稱侍中、司空、大都督、涼州牧,承制行一事。

    于時天下喪亂,秦雍之民死者十八九,唯涼州獨全。

    實自恃衆強,轉為驕恣。

    平文皇帝四年,實為左右閻沙等所殺。

    先是謠曰:“蛇利砲,蛇利砲,公頭墜地而不覺。

    ”實所住室梁間有人象而無頭,久之乃滅。

    實惡之,未幾見殺。

    實弟茂統任。

     茂字成遜,私署使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平西将軍、護羌校尉、晾州牧、西平公。

    誅閻沙等百餘人。

    遣使朝貢。

    茂妻弟賈模兄弟謀害茂,茂殺之。

    劉曜上隴,茂懼而降,曜以為太師、涼王。

    茂卒,無子,實子駿統任。

     駿,字公庭,自稱使持節、大将軍、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

    遣使朝貢。

    炀帝時,隴西人辛晏以枹罕降之,駿遂有河南之地,至于狄道,與石勒分境。

     駿築南城,起謙光殿于其中,窮珍極巧,又四面各起一殿,東曰宜一陽一青殿,南曰朱一陽一赤殿,西曰正德白殿,北曰玄武黑殿,服章器物皆依色随四時居之,其旁有直省寺署,一依方色。

    其奢僭如此,民以勞怨,駿議治石田,參軍索孚谏曰;“凡為治者,動不逆天機,作不破地德。

    昔後稷之播百谷,不墾磐石;禹決江河,不逆流勢。

    今欲徙石為田,運土殖谷,計所損用,畝盈百石,所收不過三石而已,竊所未安。

    ”駿怒,出孚為伊吾都尉。

    有石隕于破胡,焦而碎,聲如擊鼓,聞七百裡。

    其處氣上黑如煙,煙首如赤飙。

    駿少而一婬一佚,常夜出微行,一奸一亂邑裡,少年皆化之。

    一性一又貪惏。

    有圖秦隴意。

    以谷帛付民,歲收倍利,利不充者,簿賣田宅。

     分武威、武興、西平、張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晉興、廣武十一郡為涼州,以長子重華為刺史;金興、晉城、武始、南安、永晉、大夏、武城、漢中八郡為河州,以其甯戎校尉張瓘為刺史;敦煌、晉昌、高昌,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玉一門大護軍,三郡三營為沙州,以西胡校尉楊宣為刺史。

    駿私署大都督、大将軍、假涼王、督攝三州。

    始置諸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谒者之官,官号皆拟天朝,而微辨其名。

    舞六佾,建豹尾,車服旌旗一如王者。

    軌保涼州,一陰一澹之力,駿以一陰一氏門宗強盛,忌之,乃一逼一澹弟鑒令自一殺,由是大失人情。

    駿既病,見鑒為崇,遂死。

    時建國九年也。

    子重華統任。

     重華,字太林。

    私署使持節、大都督、太尉公、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假涼王。

    石虎遣麻秋率衆渡河,城于長最,涼州震動。

    司馬張耽薦主簿謝艾于重華,重華任之。

    艾擊斬秋将綦母安等。

    俘斬萬五千人。

    重華遣使朝貢,自署丞相、涼王、領秦雍涼三州牧。

    重華死。

    子曜靈統任。

     曜靈,年十歲。

    自稱大司馬、涼州牧,以重華兄祚為撫軍将軍輔政。

    祚先蒸重華母馬氏,密說馬氏以曜靈幼弱,須立長君,馬從之,遂廢曜靈而立祚。

    曜靈尋為祚所殺。

     祚,字太伯。

    既統任,自稱大将軍、涼州牧、涼公。

    專為一奸一虐,駿及垂華子女未嫁者皆一婬一之,涼州人士鹹賦《牆茨》。

    初,重華末年,有螽斯蟲集安昌門外,緣壁逆行。

    都尉常據谏曰:“螽斯是祚小字,今乃逆行,災之大者,願出之。

    ”重華曰:“子孫繁昌之征,何為災也?吾昨夢祚攝位,方委以周公之事,輔翼世子,而祚終殺曜靈焉。

    ” 自署涼王,立宗廟,置百官,号和平元年。

    遣使朝貢。

    又追加軌以下王号。

    濫殺謝艾于酒泉。

    郎中了琪谏祚僭竊,祚斬琪于阙下。

    廢諸神祀,山川枯竭。

    置五都尉,司人一奸一過。

    禁四品以下不得衣缯帛,庶人不得畜奴婢、乘車馬。

    百姓怨憤。

    有光狀如車蓋,聲如雷,震動城邑。

    仲夏降霜。

    有神降,自稱“玄冥”,與人交語,祚日夜祈之,神言與其福利,祚信焉。

    衆知祚必敗,而祚暴虐彌甚。

     明年,祚河州刺史張瓘起兵讨祚,骁騎将軍宋混率衆應瓘。

    混進攻姑臧,祚遣侍中索孚伐瓘。

    有王鸾者,雲“師出必敗”,并陳祚三不道。

    祚以妖言惑衆,斬之,鸾臨刑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