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四 僭晉司馬叡 賨李雄
關燈
小
中
大
死。
中書監庾冰廢衍子千齡,立其弟嶽,改年曰建元。
初嶽之立,當改元,庾冰立号,而晉初已有,改作,又如之,乃為建元。
頃之,或告冰曰:“子作年号,乃不視谶也。
谶雲:‘建元之末丘山崩。
’丘山,嶽也。
”冰瞿然,久而歎曰:“如有吉兇,豈改易所能救乎?”遂不複改。
嶽死,庾冰欲立司馬昱。
骠騎将軍何充立嶽子聃,号年曰永和。
聃安西将軍桓溫率所統七千餘人伐蜀,拜表辄行。
聃威力微弱,不能控制也。
及石虎死,聃征北将軍褚裒以舟軍至下邳,西中郎将陳逵進據淮南。
石遵聞裒至下邳,使其司空李農領萬餘騎逆圍督護王龛于薛,執龛送于鄴,又殺李邁。
龛,裒之骁将,三軍喪氣,乃引還。
陳逵聞之,震懼,焚淮南而走。
桓溫表廢聃揚州刺史殷浩,聃憚溫,乃除其名。
溫遂率所統諸軍步騎四萬自郢越關中至灞上。
苻健與五十佘人守長安小城,是歲大儉溫軍。
人懸磬,健深溝,堅壁清野,待溫溫軍,食盡乃退。
苻健遣子苌頻擊敗之。
初,溫次灞上,其部将振武将軍、順一陽一太守薛珍勸溫徑進一逼一城,溫弗從,珍以偏師獨濟,頗有所獲。
溫退,珍乃還,放言于衆,且矜其銳而咎溫之持重。
溫慚忿,殺之。
聃又改年曰升平。
聃死,無子,立衍子丕,号年隆和。
時謠曰:“升平不滿鬥,隆和那得久。
”改為興甯,又謠曰:“雖複改興甯,亦自無聊生。
”丕死,弟弈立,号年曰太和。
桓溫率衆北讨慕容暐,至金鄉,鑿钜野三百餘裡以通舟軍,自清水入河。
慕容垂逆擊破之,獲其資仗。
溫之北引也,先命西中郎将袁真及趙悅開石門,而袁真等停于梁宋,石門不通,糧竭。
溫自枋頭回軍,垂以步騎數萬追及襄邑,大敗溫軍。
溫遂歸罪袁真,除名削爵,收節傳。
真子雙之等殺梁國内史朱憲,真據壽一陽一以叛,真諸子兄弟阻兵自守,招誘陸城戍将陳郡太守朱輔數千人。
遣參軍爨亮通慕容暐,又遣使西降苻堅。
真病死,輔立其嫡子瑾為使持節、建威将軍、豫州刺史。
瑾弟四五人皆領兵。
暐令陳文報爨亮,且以觀變。
桓溫遣督護竺瑤以軍沂淮伐瑾,瑤次于肥口,屢戰。
慕容暐假瑾征南将軍、揚州刺史、宣城公,瑾弟泓等皆郡守、四品将軍,朱輔亦如之。
溫乃伐瑾,瑾等拒戰,于是築長圍守之,城中震潰,遂平瑾。
初溫任兼将相,其不臣之心,形于音氣,曾卧對親僚,撫枕而起曰:“為爾寂寂将為文、景所笑。
”衆莫敢對。
後悉衆北讨,冀成陵奪之勢。
及枋頭奔敗,知民望之去己,既平瑾,問中書郎郗超曰:“足以雪枋頭之恥乎?”超曰:“此未厭有識之情也。
公六十之年,敗于大舉,不建不世之勳,不足以鎮惬民望。
”因說溫以廢立之事。
溫既宿有此謀,深納超言。
溫自廣陵将旋鎮姑孰。
至于白石,乃言其主弈少同Yan人之疾,初在東海、琅邪國,親近嬖人相龍、朱靈寶等并侍卧内,而美人田氏、孟氏遂生三男。
衆緻疑惑,然莫能審其虛實。
至是,将建儲立王,溫因之以定廢立之計。
遂率百僚并還朝堂。
溫率衆入,屯兵宮門,進坐殿庭,使督護竺瑤、散騎侍郎劉亨取奕玺绶。
奕著白袷單衣,步下西堂,登犢車。
君臣拜辭,皆殒涕。
侍禦史将百餘人,送出神虎門,入東海第。
于是迎司馬昱而立之。
昱,叡子也。
昱東向流涕,拜受玺绶。
昱既僭立,改年曰鹹安,以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入殿,進丞相,其大司馬等皆如故,留鎮建業。
以奕為海西縣公。
溫常有大志,昱心不自安,謂中書郎郗超曰:“命之修短,本所不計,故當無複近日事邪?”超父愔為會稽太守,超假還東,昱謂之曰:“緻意尊公,家國之事,遂至于此。
由吾不能以道匡衛,思患豫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又誦庾闡詩雲:“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因泣下。
昱疾,與溫書曰:“吾遂委笃,足下便入,冀得相見,不謂疾患,遂至于此。
今者惙然,勢不複久,且雖有诏,豈複相及。
慨恨兼深,如何可言!天下艱難,而昌明幼沖眇然,非阿衡輔導之訓,當何以甯濟也?國事家計,一托于公。
” 昱死,子昌明僭立。
徐州小吏盧悚與其妖衆男一女二百,向晨攻廣莫門,詐言海西公還,由萬春、雲龍門入殿,略取三廂及武庫甲仗。
時門下軍校并假兼,在直吏士駭愕不知所為。
遊擊将軍一毛一安之先入雲龍門讨悚,中領軍桓秘、将軍殷康止車門入,會兵攻之,斬五十六級,捕獲餘一黨一,死者數百人。
前殿中監許龍與悚皆遣人至吳,詐迎奕,奕不從。
昌明改年曰甯康,征溫入朝,又诏溫無拜。
尚書謝安等于新亭見溫,皆敬。
溫拜昱墓,得病還姑孰。
溫自歸寝疾,諷求備物九錫。
謝安已令吏部郎袁彥伯撰策文,文成,字辄勾點,令更治改。
既屢引日,乃謀于尚書仆射王彪之,彪之雲:“聞彼病日增,亦當不複支久,自可小遲回其事。
”安從之。
溫死。
苻堅遣苻雅率将王統、朱彤、楊安、姚苌步騎五萬向駱谷,伐昌明秦州刺史楊纂。
纂請救于梁州刺史楊亮。
亮遣參軍蔔靖赴之,敗走。
朱彤至梁州,亮望風奔散,于是堅遂有梁益二州。
昌明上下莫不憂怖。
建國三十九年,昌明改年曰太元元年。
太祖七年,苻堅大舉讨昌明,令其國曰:“東南平定指日,當以司馬昌明為尚書仆射,可速為起第。
”堅前後擒張天錫等皆豫築甲宅,至而居之。
堅至淮南,大敗奔退。
是時,昌明年長,嗜酒好内,而昌明弟會稽王道子任居宰相,昏[QBDM]尤甚,狎昵謅邪。
于時尼娼構扇内外,風俗頹薄,人無廉恥。
左仆射王珣兒婚,門客車數百乘,會聞王雅為太子少傅,回以詣雅者半焉。
雅素有一寵一,人情去就若此。
皇始元年,昌明死,子德宗僭立。
初,昌明耽于酒色,末年,殆為長夜之飲,醒治既少,外人罕得接見,故多居内殿,流連于樽俎之間。
以嬖姬張氏為貴人,一寵一冠後宮,威行阃内。
于時年幾三十,昌明妙列一妓一樂,陪侍嫔少,乃笑而戲之雲:“汝以年當廢,吾已屬諸姝少矣。
”張氏潛怒,昌明不覺而戲逾甚。
向夕,昌明稍醉,張氏乃多潛飲宦者内侍而分遣焉。
至暮,昌明沉醉卧,張氏遂令其婢蒙之以被,既絕而懼,貨左右雲以魇死。
時道子昏廢,子元顯專一政,遂不窮張氏之罪。
德宗既立,改年為隆安。
以道子為太傅、揚州牧、中書監,
中書監庾冰廢衍子千齡,立其弟嶽,改年曰建元。
初嶽之立,當改元,庾冰立号,而晉初已有,改作,又如之,乃為建元。
頃之,或告冰曰:“子作年号,乃不視谶也。
谶雲:‘建元之末丘山崩。
’丘山,嶽也。
”冰瞿然,久而歎曰:“如有吉兇,豈改易所能救乎?”遂不複改。
嶽死,庾冰欲立司馬昱。
骠騎将軍何充立嶽子聃,号年曰永和。
聃安西将軍桓溫率所統七千餘人伐蜀,拜表辄行。
聃威力微弱,不能控制也。
及石虎死,聃征北将軍褚裒以舟軍至下邳,西中郎将陳逵進據淮南。
石遵聞裒至下邳,使其司空李農領萬餘騎逆圍督護王龛于薛,執龛送于鄴,又殺李邁。
龛,裒之骁将,三軍喪氣,乃引還。
陳逵聞之,震懼,焚淮南而走。
桓溫表廢聃揚州刺史殷浩,聃憚溫,乃除其名。
溫遂率所統諸軍步騎四萬自郢越關中至灞上。
苻健與五十佘人守長安小城,是歲大儉溫軍。
人懸磬,健深溝,堅壁清野,待溫溫軍,食盡乃退。
苻健遣子苌頻擊敗之。
初,溫次灞上,其部将振武将軍、順一陽一太守薛珍勸溫徑進一逼一城,溫弗從,珍以偏師獨濟,頗有所獲。
溫退,珍乃還,放言于衆,且矜其銳而咎溫之持重。
溫慚忿,殺之。
聃又改年曰升平。
聃死,無子,立衍子丕,号年隆和。
時謠曰:“升平不滿鬥,隆和那得久。
”改為興甯,又謠曰:“雖複改興甯,亦自無聊生。
”丕死,弟弈立,号年曰太和。
桓溫率衆北讨慕容暐,至金鄉,鑿钜野三百餘裡以通舟軍,自清水入河。
慕容垂逆擊破之,獲其資仗。
溫之北引也,先命西中郎将袁真及趙悅開石門,而袁真等停于梁宋,石門不通,糧竭。
溫自枋頭回軍,垂以步騎數萬追及襄邑,大敗溫軍。
溫遂歸罪袁真,除名削爵,收節傳。
真子雙之等殺梁國内史朱憲,真據壽一陽一以叛,真諸子兄弟阻兵自守,招誘陸城戍将陳郡太守朱輔數千人。
遣參軍爨亮通慕容暐,又遣使西降苻堅。
真病死,輔立其嫡子瑾為使持節、建威将軍、豫州刺史。
瑾弟四五人皆領兵。
暐令陳文報爨亮,且以觀變。
桓溫遣督護竺瑤以軍沂淮伐瑾,瑤次于肥口,屢戰。
慕容暐假瑾征南将軍、揚州刺史、宣城公,瑾弟泓等皆郡守、四品将軍,朱輔亦如之。
溫乃伐瑾,瑾等拒戰,于是築長圍守之,城中震潰,遂平瑾。
初溫任兼将相,其不臣之心,形于音氣,曾卧對親僚,撫枕而起曰:“為爾寂寂将為文、景所笑。
”衆莫敢對。
後悉衆北讨,冀成陵奪之勢。
及枋頭奔敗,知民望之去己,既平瑾,問中書郎郗超曰:“足以雪枋頭之恥乎?”超曰:“此未厭有識之情也。
公六十之年,敗于大舉,不建不世之勳,不足以鎮惬民望。
”因說溫以廢立之事。
溫既宿有此謀,深納超言。
溫自廣陵将旋鎮姑孰。
至于白石,乃言其主弈少同Yan人之疾,初在東海、琅邪國,親近嬖人相龍、朱靈寶等并侍卧内,而美人田氏、孟氏遂生三男。
衆緻疑惑,然莫能審其虛實。
至是,将建儲立王,溫因之以定廢立之計。
遂率百僚并還朝堂。
溫率衆入,屯兵宮門,進坐殿庭,使督護竺瑤、散騎侍郎劉亨取奕玺绶。
奕著白袷單衣,步下西堂,登犢車。
君臣拜辭,皆殒涕。
侍禦史将百餘人,送出神虎門,入東海第。
于是迎司馬昱而立之。
昱,叡子也。
昱東向流涕,拜受玺绶。
昱既僭立,改年曰鹹安,以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入殿,進丞相,其大司馬等皆如故,留鎮建業。
以奕為海西縣公。
溫常有大志,昱心不自安,謂中書郎郗超曰:“命之修短,本所不計,故當無複近日事邪?”超父愔為會稽太守,超假還東,昱謂之曰:“緻意尊公,家國之事,遂至于此。
由吾不能以道匡衛,思患豫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又誦庾闡詩雲:“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因泣下。
昱疾,與溫書曰:“吾遂委笃,足下便入,冀得相見,不謂疾患,遂至于此。
今者惙然,勢不複久,且雖有诏,豈複相及。
慨恨兼深,如何可言!天下艱難,而昌明幼沖眇然,非阿衡輔導之訓,當何以甯濟也?國事家計,一托于公。
” 昱死,子昌明僭立。
徐州小吏盧悚與其妖衆男一女二百,向晨攻廣莫門,詐言海西公還,由萬春、雲龍門入殿,略取三廂及武庫甲仗。
時門下軍校并假兼,在直吏士駭愕不知所為。
遊擊将軍一毛一安之先入雲龍門讨悚,中領軍桓秘、将軍殷康止車門入,會兵攻之,斬五十六級,捕獲餘一黨一,死者數百人。
前殿中監許龍與悚皆遣人至吳,詐迎奕,奕不從。
昌明改年曰甯康,征溫入朝,又诏溫無拜。
尚書謝安等于新亭見溫,皆敬。
溫拜昱墓,得病還姑孰。
溫自歸寝疾,諷求備物九錫。
謝安已令吏部郎袁彥伯撰策文,文成,字辄勾點,令更治改。
既屢引日,乃謀于尚書仆射王彪之,彪之雲:“聞彼病日增,亦當不複支久,自可小遲回其事。
”安從之。
溫死。
苻堅遣苻雅率将王統、朱彤、楊安、姚苌步騎五萬向駱谷,伐昌明秦州刺史楊纂。
纂請救于梁州刺史楊亮。
亮遣參軍蔔靖赴之,敗走。
朱彤至梁州,亮望風奔散,于是堅遂有梁益二州。
昌明上下莫不憂怖。
建國三十九年,昌明改年曰太元元年。
太祖七年,苻堅大舉讨昌明,令其國曰:“東南平定指日,當以司馬昌明為尚書仆射,可速為起第。
”堅前後擒張天錫等皆豫築甲宅,至而居之。
堅至淮南,大敗奔退。
是時,昌明年長,嗜酒好内,而昌明弟會稽王道子任居宰相,昏[QBDM]尤甚,狎昵謅邪。
于時尼娼構扇内外,風俗頹薄,人無廉恥。
左仆射王珣兒婚,門客車數百乘,會聞王雅為太子少傅,回以詣雅者半焉。
雅素有一寵一,人情去就若此。
皇始元年,昌明死,子德宗僭立。
初,昌明耽于酒色,末年,殆為長夜之飲,醒治既少,外人罕得接見,故多居内殿,流連于樽俎之間。
以嬖姬張氏為貴人,一寵一冠後宮,威行阃内。
于時年幾三十,昌明妙列一妓一樂,陪侍嫔少,乃笑而戲之雲:“汝以年當廢,吾已屬諸姝少矣。
”張氏潛怒,昌明不覺而戲逾甚。
向夕,昌明稍醉,張氏乃多潛飲宦者内侍而分遣焉。
至暮,昌明沉醉卧,張氏遂令其婢蒙之以被,既絕而懼,貨左右雲以魇死。
時道子昏廢,子元顯專一政,遂不窮張氏之罪。
德宗既立,改年為隆安。
以道子為太傅、揚州牧、中書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