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四 僭晉司馬叡 賨李雄

關燈
加殊禮,黃钺、羽葆、鼓吹,又增甲仗百人入殿。

    既而内外衆事必先關于道子。

    尚書仆射王國寶輕薄無行,為道子所親,權震建業,擅取東宮兵以配己府。

    道子以王緒為輔國将軍、琅邪内史,又辄并石頭之兵,屯于建業。

    緒猶領其從事中郎,居中用事,一寵一幸當政。

     德宗兗州刺史王恭惡國寶、王緒之亂政也,乃要荊州刺史殷仲堪克期同舉。

    王恭表德宗曰:“國寶身負莫大之罪,謹陳其狀。

    前荊州刺史王悅,國寶同産弟也。

    受任西籓,不幸緻喪。

    國寶求假奔彼,遂不即路,慮台糾察,懼于黜免,乃毀冠改服,變為婦人,與婢同載,入請相王。

    又先帝暴崩,莫不驚号,而國寶靦然,了無哀容,方犯阖叩扉,求行一奸一計,欲詐為遺诏,矯弄神器。

    彰暴于外,莫不聞知。

    讒疾二昆,過于仇敵;樹立私一黨一,遍于府朝。

    兵食資儲,斂為私積;販官鬻爵,威恣百城。

    收聚不逞,招集亡命。

    補國将軍王緒,頑兇狂狡,人理不齒,同惡相成,共竊名一器。

    自知禍惡已盈,怨集人鬼,規為大逆,蕩複天下。

    昔趙鞅興晉一陽一之甲,夷君側之惡,臣雖驽劣,敢忘斯義。

    ”恭表至,道子密欲讨恭,以元顯為征虜将軍,内外諸軍潛加嚴備。

    而國寶惶懼,不知所為,乃遣數百人戍竹裡,夜遇風雨,各散而歸。

    緒勸國寶殺王珣,然後南征北伐,弗聽,反問計于珣。

    ”既而懼懾,遂上表解職。

    尋複悔懼,詐稱德宗複其本官。

    道子既不能拒恭等之兵,亦欲因以委罪,乃收國寶付廷尉殺之,斬王緒于市,以悅恭等。

    司徒左長史王廞遭母喪居吳,恭闆行吳國内史。

    廞乃征發吳興諸郡兵。

    國寶既死,王恭使廞反于喪。

    廞謂因緣事際,可大得志,乃據吳郡,遣子弟率衆擊恭。

    以女為真烈将軍,京置官屬,領兵自衛。

    恭遣司馬劉牢之讨平之。

     德宗谯王尚之兄弟複說道子,以為籓伯強盛,宰相權弱,宜密樹置,以自籓衛。

    道子然之,分遣腹心,跨據形要,由是内外一騷一動。

    王恭深慮禍難,複密要殷仲堪、西中郎将庾楷、廣州刺史桓玄同會建業。

    玄等響應。

    恭抗表傳檄,以江州刺史王愉、司馬尚之為事端。

    仲堪遣龍骧将軍、南郡相楊佺期舟師五千發江陵,桓玄借兵于仲堪,亦給五千人。

    于是德宗戒嚴,加道子黃钺遣右将軍謝琰拒恭等元顯為征讨都督,衆軍繼進,前軍王珣領中軍府衆次于北郊;以尚之為豫州刺史,率弟恢之、允之西讨楷等。

    皆執白虎幡居前。

    王恭遣劉牢之為前鋒,次于竹裡。

    初,道子之謀恭也,啖牢之以重賞,牢之斬恭别帥顔延、延弟強,送二級于謝琰。

    琰與牢之俱進襲恭,恭奔于曲阿,為湖浦尉所執,送建業。

    尚之與庾楷子鴻戰于牛渚,斬鴻前鋒将殷萬,鴻遁還曆一陽一。

    尚之猶不敢濟。

    桓玄、佺期奄至橫江,尚之等退,恢之所領外軍皆沒。

    玄等徑造石頭,仲堪繼在蕪湖,建業震駭。

    道子殺恭于倪塘。

    桓玄等于是走還尋一陽一。

     是年冬,德宗遣使朝貢,并乞師請讨姚興。

    二年夏,德宗又遣使朝貢。

     以元顯為揚州刺史,道子有疾,元顯懼已弗得襲位,故矯以自授,而道子弗知。

    既瘳,乃大怒,以元顯已拜,故弗複改,于是内外政事一決元顯。

    道子少而耽酒,治日甚希,至是無是,俾晝作夜,時謂道子為東錄,元顯為西錄,西府千兩輻湊,東第門設雀羅矣。

    元顯年少,頓居權重,驕奢一婬一暴,于是遠近譏之。

     初,德宗新安太守孫泰以左道惑衆被戮,其兄子恩竄于海嶼,妖一黨一從之,至是轉衆,攻上虞,希縣令,衆百許人徑向山一陰一。

    會稽内史王凝之事五鬥米道,恩之來也,弗先遣軍,乃稽颡于道室,跪而咒說,指麾空中,若有處分者。

    官屬勸其讨恩,凝之曰:“我已請大道出兵,凡諸津要各有數萬人矣。

    ”恩漸近,乃聽遣軍。

    比兵出,恩已至矣。

    戰敗,凝之奔走,再宿執之。

    旬日,恩衆數萬,自号平東将軍,一逼一人士為官屬。

    于是諸郡妖惑,并殺守令而應之,衆皆雲集。

    吳國内史桓謙出奔,吳興太守謝邈被害。

     自德宗以來,内外乖貳,石頭以外,皆專之于荊、江,自江以西則受命于豫州,京口暨于江北皆兗州刺史劉牢之等所制,德宗政令所行,唯三吳而已。

    恩既作亂,八郡盡為賊場,及丹一陽一諸縣處處蜂起,建業轉成蹙弱。

    且妖惑之徒,多潛都邑,人情危懼,恆慮大兵竊發。

    于是衆軍戒嚴,劉牢之共衛将軍謝琰讨之。

    賊等禁令不行,肆意殺戮,士庶死者不可勝計,或醢諸縣令以食其妻子,不肯者辄支解之,其虐如此。

    骠騎長史王平之死未葬,恩剖棺焚一屍一,以其頭為穢器。

    牢之率軍讨破之。

    琰将至吳興,賊徒遁走,驅一逼一士庶,奔于山一陰一。

    諸妖亂之家,婦女尤甚,未得去者,皆盛飾嬰兒投之于水而告之曰:“賀汝先登仙堂,我尋複就汝也。

    ”賊既走散,邑屋焚毀,郛郭之中,時見人迹,經月乃漸有歸者。

    謝琰留屯烏程,遣其将高素助牢之。

    牢之率衆軍濟江。

    初,孫恩聞八郡響應也,告諸官屬曰:“天下無複事矣,當與諸君朝服而至建業。

    ”既聞牢之臨江,複曰:“我割據浙江,不失作勾踐也。

    ”尋知牢之已濟,乃曰:“孤不恥走。

    ”于是乃走。

    緣道多遺珍寶,牢之将士争取之,不得窮追。

    恩複入于海。

    初,三吳困于虐亂,皆企望牢之、高素等。

    既至,放肆抄暴,百姓鹹怨毒失望焉。

     孫恩在海,妖衆轉複從之。

    既破永嘉、臨海,複入山一陰一。

    謝琰戰殁。

    于是建業大震。

    遣冠軍将軍、東海太守桓不才,輔國将軍孫無終,廣陵相高雅之等東讨恩。

    吳興太守庾恆慮妖一黨一複發,大行誅戮,殺男一女數千人。

    孫恩複破高雅之于餘姚,雅之走還山一陰一。

    元顯自為後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十六州,本官悉如故;封子彥章為東海王,食吳興四萬餘戶,清選文學臣僚,吏兵一同宗國。

    孫恩浮海奄至京口,戰士十萬劉牢之隔在山一陰一,衆軍懼不敢旋,恩遂徑向建業。

    德宗惶駭,遽召豫州刺史司馬尚之。

    于時中外驚擾,而元顯置酒高會,道子唯日祈于鐘山。

    恩來漸近,百姓忷懼。

    尚之率一精一銳馳至,徑屯積一弩一堂。

    恩時沂風,不得疾行,數日乃至白石。

    恩本以諸軍分散,欲掩不備,知尚之尚在建業,複聞牢之不還,不敢上,乃走向郁洲。

    恩别帥盧循攻沒廣陵,虜掠而去。

     桓玄聞孫恩之一逼一也,乃建牙戒嚴,表求征讨。

    時恩去未還,玄表複至,元顯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