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四 僭晉司馬叡 賨李雄
關燈
小
中
大
宜然,便當以至公處之,期于靜國甯民,要之括囊無咎。
伏想暗同此志,願便速克近期,以副堯企之懷。
”紹恭憚于敦若此。
複使兼太常應詹拜敦承相、武昌郡公,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敦于是屯于蕪湖。
敦乃轉王導為司徒,自領揚州刺史,以兄含子應為武衛将軍,以自副貳。
敦無子,養應為後。
敦疾逾年,故召含還,欲屬以後事。
是時敦令紹宿衛之兵三番休二。
紹密欲襲敦,微行察敦營壘。
及敦疾,紹屢遣大臣訊問起居,遷含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敦疾甚,紹召其司徒王導、中書監庚亮、丹一陽一尹溫峤、尚書卞壺密謀讨之。
導、峤及右将軍卞敦共據石頭,光祿勳應詹都督朱雀桁南諸軍事,尚書令郗鑒都督從駕諸軍事,紹出次于中堂。
敦聞兵起,怒,欲自将,困不能坐。
召其一黨一錢鳳、鄧嶽、周撫等率衆三萬指造建業。
含謂敦曰:“北事吾便當行。
”于是以含為元帥。
鳳等問敦曰:“事克之日,天子雲何?”敦曰:“尚未南郊,何為天子!便盡卿兵勢,唯保護東海王及裴妃而已。
”初,紹謂敦已死,故敢發兵。
及下诏數日,敦猶能與王導書,後自手筆曰:“太真别來幾日,作如此事!”太真,溫峤字也,紹朝見之,鹹共駭懼。
含等兵至,溫峤辄燒朱雀桁以挫其鋒。
紹使中軍司馬曹渾、左衛參軍陳嵩、段匹磾弟秃率壯士千人逆含等,戰于江甯,斬其前鋒将何康,殺數百人。
敦聞康死,軍不獲濟,怒曰:“我兄老婢耳!門戶衰微,群從中才兼文武者皆早死,今年事去矣。
”語參軍呂寶曰:“我當力行。
”因作勢而起,困乏,乃複卧。
使術士郭璞筮之,卦成,對曰:“不能佳。
”敦既疑璞勸亮、峤等舉事,又聞卦惡,于是殺璞。
敦疾轉困,語其舅羊鑒及子應曰:“我亡後,應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後營葬。
”初敦敗叡之後,夢白犬自天而下,噬之。
及疾甚,見刁協、甘卓為崇,遂死。
王應秘不發喪,裹一屍一以席,埋于齋中,與其将諸葛瑤等縱酒一婬一逸。
沈充将萬餘人來會含等。
充臨行,顧謂其妻曰:“男兒不建豹尾,不能歸也。
”紹平西将軍祖約率衆至于淮南,逐敦所置淮南太守任台。
紹将劉遐、蘇峻濟自滿洲,含相率渡兵,應詹逆擊,大破之。
周撫斬錢鳳,沈充将吳儒斬充。
紹遣禦史劉彜發敦瘗,斬一屍一,枭首朱雀桁。
紹死,子衍僭立,号年曰鹹和。
衍曆一陽一太守蘇峻不順于衍,衍護軍庾亮曰:“蘇峻豺狼,終為禍亂,晁錯所謂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速而禍小,不削反遲而禍大。
”乃以大司農征之,令峻弟逸領峻部曲。
征書至,峻怒曰:“庚亮專擅,欲誘殺我也。
”阜陵令匡術、樂安人任讓并為峻謀主,勸峻誅亮。
乃使使推崇祖約,共讨亮,約大喜。
于是約命兄逖子沛國内使渙、女婿淮南太守許柳将兵會峻。
峻使其一黨一韓光,光名犯恭宗廟諱,入姑熟,殺于湖令陶馥,殘掠而還。
衍假庾亮節為征讨都督,使其右衛将軍趙胤、右将軍司馬流率衆次于慈湖。
韓光晨襲流,殺之。
衍以其骁騎将軍鐘雅為前鋒監軍,假節,率舟軍拒峻。
宣城内史桓彜統吏士次于蕪湖,韓光敗之,大掠宣城諸縣而還。
江州刺史溫峤使督護王愆期、西一陽一太守鄧岱、鄱一陽一太守紀睦等以舟軍赴于建業。
衍期,岱次直渎,峻督衆二萬濟自橫江,登牛渚山。
愆期等邀擊不制。
峻至于蔣山,衍假領軍卞壺節,率諸将陳兵。
衍之将怯兵弱,為峻所敗,卞壺及其二子、丹一陽一尹羊曼、黃門侍郎周導、廬江太守陶瞻、散騎侍郎任台等皆死,死者三千餘人。
庾亮兵敗,與三弟奔于柴桑。
峻遂焚衍宮,君賊突掠,百僚奔散,唯有米數石而已,無以自供。
峻一逼一衍大赦,庾亮兄弟不在赦限。
峻以祖約為太尉、尚書令,加侍中,自為骠騎将軍、領軍将軍、錄尚書事。
于是建業荒毀,奔投吳會者十八九。
溫峤聞之,移告征鎮州郡。
庾亮至盆口,峤分兵配給。
又招衍荊州刺史陶侃欲共讨峻。
侃不從,曰:“吾疆場外将,本非顧命大臣,今日之事,所不敢當。
”時侃子為峻所害,峻複喻侃曰:“蘇峻遂得志,四海雖廣,公甯有容足地乎?賢子越騎酷沒,天下為公痛心,況慈父之情哉!”侃乃許之。
蘇峻屯于于湖。
衍母庾氏憂怖而死。
蘇峻聞兵起,自姑孰還建業,屯于石頭。
使其一黨一張瑾、管商率衆拒諸軍,一逼一遷衍于石頭”衍哀泣升車,宮人盡哭,随從衍者,莫不流涕。
峻以倉屋為宮,使鄉人許方為司馬,督将兵守衛。
陶侃、庚亮、溫峤率舟軍二萬至于石頭,俄引還,次于蔡洲沙門浦。
庾亮守白石壘,诘朝,峻将萬餘人攻之。
亮等逆擊,峻退。
吳國内史庾冰率三吳之衆驟戰,不勝。
瑾、商等破庾冰前軍于無錫,焚掠肆意。
韓光攻宣城内史桓彜,彜率吏民力戰不勝,為光所殺。
祖約為颍川人陳光率其屬攻之,約乃奔于曆一陽一。
長樂人賈甯勸峻殺王導,盡誅諸大臣,峻不從,乃改計叛峻。
王導使袁耽潛誘納之,謀奉衍出奔溫峤。
峤食盡,貸于陶侃。
侃怒曰:“使君前雲不憂無士衆及糧食也,唯欲得老民為主耳。
今比戰皆北,良将安在?今若無食,民便欲西歸。
”先是峤慮侃不赴,故以甘言招侃。
峤乃卑辭謝之,且曰:“今者,騎虎之勢可得下乎?賊垂滅,願公留思。
”侃怒少止。
其将李一陽一說曰:“今事若不捷,雖有粟,焉得而食之。
公宜割見儲,以卒大事。
”乃以米五萬石供軍。
祖渙襲湓口,欲以沮溫峤之兵。
渙過皖,攻谯國内史桓雲,不克,乃還。
蘇峻并兵攻大業,大業水竭,皆飲糞汁。
諸将謀救之,慮不能當,且欲水陸攻峻。
陶侃以舟師攻石頭,溫峤、庾亮陳于白石。
峻子碩以數十騎出戰,峻見碩騎,乃舍其衆,自以四馬北下突陳,陳堅乃還。
軍士彭世、李千投之以矛,峻墜馬,遂枭首,脔割之,焚其骸鼻。
任讓及諸賊帥複立峻弟逸,救峻一屍一弗獲,乃發衍父母冢,剖棺焚一屍一。
匡術率其徒據苑城以降,韓光、蘇碩等率衆攻苑,苑中饑,谷石四萬。
諸将攻石頭。
蘇碩及章武王世子休率勁賊孔盧、張偏等數十人擊李一陽一于且浦,退走,碩等追之,庾冰司馬滕含以銳卒自後擊之,碩、逸等震潰,奔于曲阿。
含一入抱衍,始得出奔溫峤之舟。
是時,兵破之後,宮室灰燼,議欲遷移,王導不從乃止。
衍改年鹹康。
建國中,衍
伏想暗同此志,願便速克近期,以副堯企之懷。
”紹恭憚于敦若此。
複使兼太常應詹拜敦承相、武昌郡公,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敦于是屯于蕪湖。
敦乃轉王導為司徒,自領揚州刺史,以兄含子應為武衛将軍,以自副貳。
敦無子,養應為後。
敦疾逾年,故召含還,欲屬以後事。
是時敦令紹宿衛之兵三番休二。
紹密欲襲敦,微行察敦營壘。
及敦疾,紹屢遣大臣訊問起居,遷含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敦疾甚,紹召其司徒王導、中書監庚亮、丹一陽一尹溫峤、尚書卞壺密謀讨之。
導、峤及右将軍卞敦共據石頭,光祿勳應詹都督朱雀桁南諸軍事,尚書令郗鑒都督從駕諸軍事,紹出次于中堂。
敦聞兵起,怒,欲自将,困不能坐。
召其一黨一錢鳳、鄧嶽、周撫等率衆三萬指造建業。
含謂敦曰:“北事吾便當行。
”于是以含為元帥。
鳳等問敦曰:“事克之日,天子雲何?”敦曰:“尚未南郊,何為天子!便盡卿兵勢,唯保護東海王及裴妃而已。
”初,紹謂敦已死,故敢發兵。
及下诏數日,敦猶能與王導書,後自手筆曰:“太真别來幾日,作如此事!”太真,溫峤字也,紹朝見之,鹹共駭懼。
含等兵至,溫峤辄燒朱雀桁以挫其鋒。
紹使中軍司馬曹渾、左衛參軍陳嵩、段匹磾弟秃率壯士千人逆含等,戰于江甯,斬其前鋒将何康,殺數百人。
敦聞康死,軍不獲濟,怒曰:“我兄老婢耳!門戶衰微,群從中才兼文武者皆早死,今年事去矣。
”語參軍呂寶曰:“我當力行。
”因作勢而起,困乏,乃複卧。
使術士郭璞筮之,卦成,對曰:“不能佳。
”敦既疑璞勸亮、峤等舉事,又聞卦惡,于是殺璞。
敦疾轉困,語其舅羊鑒及子應曰:“我亡後,應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後營葬。
”初敦敗叡之後,夢白犬自天而下,噬之。
及疾甚,見刁協、甘卓為崇,遂死。
王應秘不發喪,裹一屍一以席,埋于齋中,與其将諸葛瑤等縱酒一婬一逸。
沈充将萬餘人來會含等。
充臨行,顧謂其妻曰:“男兒不建豹尾,不能歸也。
”紹平西将軍祖約率衆至于淮南,逐敦所置淮南太守任台。
紹将劉遐、蘇峻濟自滿洲,含相率渡兵,應詹逆擊,大破之。
周撫斬錢鳳,沈充将吳儒斬充。
紹遣禦史劉彜發敦瘗,斬一屍一,枭首朱雀桁。
紹死,子衍僭立,号年曰鹹和。
衍曆一陽一太守蘇峻不順于衍,衍護軍庾亮曰:“蘇峻豺狼,終為禍亂,晁錯所謂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速而禍小,不削反遲而禍大。
”乃以大司農征之,令峻弟逸領峻部曲。
征書至,峻怒曰:“庚亮專擅,欲誘殺我也。
”阜陵令匡術、樂安人任讓并為峻謀主,勸峻誅亮。
乃使使推崇祖約,共讨亮,約大喜。
于是約命兄逖子沛國内使渙、女婿淮南太守許柳将兵會峻。
峻使其一黨一韓光,光名犯恭宗廟諱,入姑熟,殺于湖令陶馥,殘掠而還。
衍假庾亮節為征讨都督,使其右衛将軍趙胤、右将軍司馬流率衆次于慈湖。
韓光晨襲流,殺之。
衍以其骁騎将軍鐘雅為前鋒監軍,假節,率舟軍拒峻。
宣城内史桓彜統吏士次于蕪湖,韓光敗之,大掠宣城諸縣而還。
江州刺史溫峤使督護王愆期、西一陽一太守鄧岱、鄱一陽一太守紀睦等以舟軍赴于建業。
衍期,岱次直渎,峻督衆二萬濟自橫江,登牛渚山。
愆期等邀擊不制。
峻至于蔣山,衍假領軍卞壺節,率諸将陳兵。
衍之将怯兵弱,為峻所敗,卞壺及其二子、丹一陽一尹羊曼、黃門侍郎周導、廬江太守陶瞻、散騎侍郎任台等皆死,死者三千餘人。
庾亮兵敗,與三弟奔于柴桑。
峻遂焚衍宮,君賊突掠,百僚奔散,唯有米數石而已,無以自供。
峻一逼一衍大赦,庾亮兄弟不在赦限。
峻以祖約為太尉、尚書令,加侍中,自為骠騎将軍、領軍将軍、錄尚書事。
于是建業荒毀,奔投吳會者十八九。
溫峤聞之,移告征鎮州郡。
庾亮至盆口,峤分兵配給。
又招衍荊州刺史陶侃欲共讨峻。
侃不從,曰:“吾疆場外将,本非顧命大臣,今日之事,所不敢當。
”時侃子為峻所害,峻複喻侃曰:“蘇峻遂得志,四海雖廣,公甯有容足地乎?賢子越騎酷沒,天下為公痛心,況慈父之情哉!”侃乃許之。
蘇峻屯于于湖。
衍母庾氏憂怖而死。
蘇峻聞兵起,自姑孰還建業,屯于石頭。
使其一黨一張瑾、管商率衆拒諸軍,一逼一遷衍于石頭”衍哀泣升車,宮人盡哭,随從衍者,莫不流涕。
峻以倉屋為宮,使鄉人許方為司馬,督将兵守衛。
陶侃、庚亮、溫峤率舟軍二萬至于石頭,俄引還,次于蔡洲沙門浦。
庾亮守白石壘,诘朝,峻将萬餘人攻之。
亮等逆擊,峻退。
吳國内史庾冰率三吳之衆驟戰,不勝。
瑾、商等破庾冰前軍于無錫,焚掠肆意。
韓光攻宣城内史桓彜,彜率吏民力戰不勝,為光所殺。
祖約為颍川人陳光率其屬攻之,約乃奔于曆一陽一。
長樂人賈甯勸峻殺王導,盡誅諸大臣,峻不從,乃改計叛峻。
王導使袁耽潛誘納之,謀奉衍出奔溫峤。
峤食盡,貸于陶侃。
侃怒曰:“使君前雲不憂無士衆及糧食也,唯欲得老民為主耳。
今比戰皆北,良将安在?今若無食,民便欲西歸。
”先是峤慮侃不赴,故以甘言招侃。
峤乃卑辭謝之,且曰:“今者,騎虎之勢可得下乎?賊垂滅,願公留思。
”侃怒少止。
其将李一陽一說曰:“今事若不捷,雖有粟,焉得而食之。
公宜割見儲,以卒大事。
”乃以米五萬石供軍。
祖渙襲湓口,欲以沮溫峤之兵。
渙過皖,攻谯國内史桓雲,不克,乃還。
蘇峻并兵攻大業,大業水竭,皆飲糞汁。
諸将謀救之,慮不能當,且欲水陸攻峻。
陶侃以舟師攻石頭,溫峤、庾亮陳于白石。
峻子碩以數十騎出戰,峻見碩騎,乃舍其衆,自以四馬北下突陳,陳堅乃還。
軍士彭世、李千投之以矛,峻墜馬,遂枭首,脔割之,焚其骸鼻。
任讓及諸賊帥複立峻弟逸,救峻一屍一弗獲,乃發衍父母冢,剖棺焚一屍一。
匡術率其徒據苑城以降,韓光、蘇碩等率衆攻苑,苑中饑,谷石四萬。
諸将攻石頭。
蘇碩及章武王世子休率勁賊孔盧、張偏等數十人擊李一陽一于且浦,退走,碩等追之,庾冰司馬滕含以銳卒自後擊之,碩、逸等震潰,奔于曲阿。
含一入抱衍,始得出奔溫峤之舟。
是時,兵破之後,宮室灰燼,議欲遷移,王導不從乃止。
衍改年鹹康。
建國中,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