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

關燈
李崇,字繼長,小名繼伯,頓丘人也。

    文成元皇後第二兄誕之子。

    年十四,召拜主文中散,襲爵陳留公,鎮西大将軍。

     高祖初,為大使巡察冀州。

    尋以本官行梁州刺史。

    時巴氐擾動,诏崇以本将軍為荊州刺史,鎮上洛。

    敕發陝秦二州兵送崇至治。

    崇辭曰:“邊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自然易帖。

    但須一宣诏旨而已,不勞發兵自防,使懷懼也。

    ”高祖從之。

    乃輕将數十騎馳到上洛,宣诏綏慰,當即帖然。

    尋勒邊戍,掠得蕭赜人者,悉令還之。

    南人感德,仍送荊州之口二百許人。

    兩境交和,無複烽燧之警。

    在治四年,甚有稱績。

    召還京師,賞賜隆厚。

     以本将軍除兗州刺史。

    兗土舊多劫盜,崇乃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

    四面諸村始聞者撾鼓一通,次複聞者以二為節,次後聞者以三為節,各擊數千槌。

    諸村聞鼓,皆守要路,是以盜發俄頃之間,聲布百裡之内。

    其中險要,悉有伏人,盜竊始發,便爾擒送。

    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

    後例降為侯,改授安東将軍。

     車駕南征,骠騎大将軍、鹹一陽一王禧都督左翼諸軍事,诏崇以本官副焉。

    徐州降人郭陸聚一黨一作逆,人多應之,搔擾南北。

    崇遣高平人蔔冀州詐稱犯罪,逃亡歸陸。

    陸納之,以為謀主。

    數月,冀州斬陸送之,賊徒潰散。

    入為河南尹。

     後車駕南讨漢一陽一,崇行梁州刺史。

    氐楊靈珍遣弟婆羅與子雙領步騎萬餘,襲破武興,與蕭鸾相結。

    诏崇為使持節、都督隴右諸軍事,率衆數萬讨之。

    崇槎山分進,出其不意,表裡以襲。

    群氐皆棄靈珍散歸,靈珍衆減大半。

    崇進據赤土,靈珍又遣從弟建率五千人屯龍門,躬率一精一勇一萬據鹫硖。

    龍門之北數十裡中伐樹塞路,鹫硖之口積大木,聚礌石,臨崖下之,以拒官軍。

    崇乃命統軍慕容拒率衆五千,從他路夜襲龍門,破之。

    崇乃自攻靈珍,靈珍連戰敗走,俘其妻子。

    崇多設疑兵,襲克武興。

    蕭鸾梁州刺史一陰一廣宗遣參軍鄭猷、王思考率衆援靈珍。

    崇大破之,并斬婆羅首,殺千餘人,俘獲猷等,靈珍走奔漢中。

    高祖在南一陽一,覽表大悅,曰:“使朕無西顧之憂者,李崇之功也。

    ”以崇為都督梁秦二州諸軍事、本将軍、梁州刺史。

    高祖手诏曰:“今仇、隴克清,鎮捍以德,文人威惠既宣,實允遠寄,故敕授梁州,用甯邊服。

    便可善思經略,去其可除,安其可育,公私所患,悉令芟夷。

    ”及靈珍偷據白水,崇擊破之,靈珍遠遁。

     世宗初,征為右衛将軍,兼七兵尚書。

    尋加撫軍将軍,正尚書。

    轉左衛将軍、相州大中正。

    魯一陽一蠻柳北喜、魯北燕等聚衆反叛,諸蠻悉應之,圍一逼一湖一陽一。

    遊擊将軍李晖先鎮此城,盡力捍禦,賊勢甚盛。

    诏以崇為使持節、都督征蠻諸軍事以讨之。

    蠻衆數萬,屯據形要,以拒官軍。

    崇累戰破之,斬北燕等,徙萬餘戶于幽并諸州。

    世宗追賞平氐之功,封魏昌縣開國伯,邑五百戶。

    東荊州蠻樊安,聚衆于龍山,僭稱大号,蕭衍共為脣齒,遣兵應之。

    諸将擊讨不利,乃以崇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征蠻諸軍事,進号鎮南将軍,率步騎以讨之。

    崇分遣諸将,攻擊賊壘,連戰克捷,生擒樊安,進讨西荊,諸蠻悉降。

     诏以崇為使持節、兼侍中、東道大使,黜陟能否,著賞罰之稱。

    轉中護軍,出除散騎常侍、征南将軍、揚州刺史。

    诏曰:“應敵制變,算非一途,救左擊右,疾雷均勢。

    今朐山蟻寇,久結未殄,賊衍狡詐,或生詭劫,宜遣銳兵,備其不意。

    崇可都督淮南諸軍事,坐敦威重,遙運聲算。

    ”延昌初,加侍中、車騎将軍、都督江西諸軍事,刺史如故。

     先是,壽春縣人苟泰有子三歲,遇賊亡失,數年不知所在。

    後見在同縣人趙奉伯家,泰以狀告。

    各言己子,并有鄰證,郡縣不能斷。

    崇曰:“此易知耳。

    ”令二父與兒各在别處,禁經數旬,然後遣人告之曰:“君兒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

    ”荀泰聞即号咷,悲不自勝;奉伯咨嗟而已,殊無痛意。

    崇察知之,乃以兒還泰,诘奉伯詐狀。

    奉伯乃款引雲:“先亡一子,故妄認之。

    ”又定州流人解慶賓兄弟,坐事俱徙揚州。

    弟思安背役亡歸,慶賓懼後役追責,規絕名貫,乃認城外死一屍一,詐稱其弟為人所殺,迎歸殡葬。

    頗類思安,見者莫辨。

    又有女巫楊氏自雲見鬼,說思安被害之苦,饑一渴之意。

    慶賓又誣疑同軍兵蘇顯甫、李蓋等所殺,經州訟之,二人不勝楚毒,各自款引。

    獄将決竟,崇疑而停之。

    密遣二人非州内所識者,僞從外來,詣慶賓告曰:“仆住在此州,去此三百。

    比有一人見過寄宿,夜中共語,疑其有異,便即诘問,迹其由緒。

    乃雲是流兵背役逃走,姓解字思安。

    時欲送官,苦見求及。

    稱有兄慶賓,今住揚州相國城内,嫂姓徐,君脫矜愍,為往報告,見申委曲,家兄聞此,必重相報,所有資财,當不一愛一惜。

    今但見質,若往不獲,送官何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

    君欲見雇幾何,當放賢弟。

    若其不信,可見随看之。

    ”慶賓怅然失色,求其少停,當備财物。

    此人具以報,崇攝慶賓問曰:“爾弟逃亡,何故妄認他一屍一?”慶賓伏引。

    更問蓋等,乃雲自誣。

    數日之間,思安亦為人縛送。

    崇召女巫視之,鞭笞一百。

    崇斷獄一精一審,皆此類也。

     時有泉水湧于八公山頂。

    壽春城中有魚無數,從地湧一出;野鴨群飛入城,與鵲争巢。

    五月,大霖雨十有三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沒,崇與兵泊于城上。

    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牆,城不沒者二闆而已。

    州府勸崇棄壽春,保北山。

    崇曰:“吾受國重恩,忝守籓嶽,德薄招災,緻此大水。

    淮南萬裡,系于吾身。

    一旦動腳,百姓瓦解,揚州之地,恐非國物。

    昔王尊慷慨,義感黃河;吾豈一愛一一軀,取愧千載?但憐茲士庶,無辜同死,可桴筏随高,人規自脫。

    吾必守死此城,幸諸君勿言!”時州人裴絢等受蕭衍假豫州刺史,因乘大水,謀欲為亂,崇皆擊滅之。

    崇以洪水為災,請罪解任。

    诏曰:“卿居籓累年,威懷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