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關燈
施行。

    臣頃在雍州,亦表陳其事,聽人與官并鑄五铢錢,使人樂為,而俗弊得改。

    旨下尚書,八座不許。

    以今況昔,即理不殊。

    求取臣前表,經禦披析。

    ”侃乃随事剖辨,孝莊從之。

    乃鑄五铢錢,如侃所奏。

     萬俟醜奴陷東秦,遂圍岐州,扇誘巴蜀。

    大都督爾朱天光率衆西伐,诏侃以本官使持節、兼尚書仆射,為關右慰勞大使。

    還朝,除侍中,加衛将軍、右光祿大夫。

     莊帝将圖爾朱榮也,侃與其内弟李晞、城一陽一王徽、侍中李彧等,鹹預密謀。

    爾朱兆之入洛也,侃時休沐,遂得潛竄,歸于華一陰一。

    普泰初,天光在關西,遣侃子婦父韋義遠招慰之,立盟許恕其罪。

    侃從兄昱恐為家禍,令侃出應,假其食言,不過一人身殁,冀全百口。

    侃往赴之,秋七月,為天光所害。

    太昌初,贈車騎将軍、儀同三司、幽州刺史。

     子純陀,襲。

     播弟椿,字延壽,本字仲考,太和中與播俱蒙高祖賜改。

    一性一寬謹。

    初拜中散、典禦廄曹。

    以端慎小心,專司醫藥,遷内給事,與兄播并侍禁闱。

    又領蘭台行職,改授中部曹,析訟公正,高祖嘉之。

    及文明太後崩,高祖五日不食。

    椿進谏曰:“陛下至一性一,孝過有虞,居哀五朝,水漿不禦,群下惶灼,莫知所言。

    陛下荷祖宗之業,臨萬國之重,豈可同匹夫之節,以取僵仆。

    且聖人之禮,毀不滅一性一,縱陛下欲自賢于萬代,其若宗廟何!”高祖感其言,乃一進粥。

    轉授宮輿曹少卿,加給事中。

     出為安遠将軍、豫州刺史。

    高祖自洛向豫,幸其州館信宿,賜馬十匹、缣千匹。

    遷冠軍将軍、濟州刺史。

    高祖自鐘離趣鄴,至碻磝,幸其州館,又賜馬二匹、缣千五百匹。

    坐為平原太守崔敞所訟,廷尉論辄收市利,費用官炭,免官。

    後降為甯朔将軍、梁州刺史。

     初,武興王楊集始為楊靈珍所破,降于蕭鸾。

    至是,率賊萬餘自漢中而北,規複舊土。

    椿領步騎五千出頓下辨,贻書集始,開以利害。

    集始執書對使者曰:“楊使君此書,除我心腹之疾。

    ”遂領其部曲千餘人來降。

    尋以母老,解還。

    後武都氐楊會反,假椿節、冠軍将軍、都督西征諸軍事、行梁州刺史,與軍司羊祉讨破之。

    于後梁州運糧,為群氐劫奪,诏椿兼征虜将軍,持節招慰。

    尋以氐叛,拜光祿大夫、假平西将軍、督征讨諸軍事以讨之。

    還,兼太仆卿。

     秦州羌呂苟兒、泾州屠各陳瞻等聚衆反,诏椿為别将,隸安西将軍元麗讨之。

    賊入隴,守蹊自固。

    或謀伏兵山徑,斷其出入,待糧盡而攻之;或雲斬除山木,縱火焚之,然後進讨。

    椿曰:“并非計也。

    此本規盜,非有經略,自王師一至,無戰不摧,所以深竄者,正避死耳。

    今宜勒三軍,勿更侵掠,賊必謂我見險不前,心輕我軍,然後掩其不備,可一舉而平矣。

    ”乃緩師不進,賊果出掠,乃以軍中驢馬餌之,不加讨逐。

    如是多日,一陰一簡一精一卒,銜枚夜襲,斬瞻傳首。

    入正太仆卿,加安東将軍。

     初,顯祖世有蠕蠕萬餘戶降附,居于高平、薄鼻律二鎮。

    太和之末,叛走略盡,惟有一千餘家。

    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鎮将郎育等,求徙置淮北,防其叛走。

    诏許之,慮不從命,乃使椿持節往徙焉。

    椿以為徙之無益,上書曰:“臣以古人有言: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荒忽之人,羁縻而已。

    是以先朝居之于荒服之間者,正以悅近來遠,招附殊俗,亦以别華戎、異内外也。

    今新附者衆,若舊者見徙,新者必不安。

    不安必思土,思土則走叛。

    狐死首丘,其害方甚。

    又此族類,衣一毛一食肉,樂冬便寒。

    南土濕一熱,往必将盡。

    進失歸伏之心,退非籓衛之益。

    徙在中夏,而生後患。

    愚心所見,謂為不可。

    ”時八座議不從,遂徙于濟州,緣河居之。

    冀州元愉之難,果悉浮河赴賊,所在抄掠,如椿所策。

     永平初,徐州城人成景俊以宿豫叛,诏椿率衆四萬讨之,不克而返。

    久之,除都督朔州撫冥武川懷朔三鎮三道諸軍事、平北将軍、朔州刺史。

    在州,為廷尉奏椿前為太仆卿日,招引細人,盜種牧田三百四十頃,依律處刑五歲。

    尚書邢巒,據《正始别格》奏椿罪應除名為庶人,注籍盜門,同籍合門不仕。

    世宗以新律既班,不宜雜用舊制,诏依寺斷,聽以贖論。

    尋加撫軍将軍,入除都官尚書,監修白溝堤堰。

    複以本将軍除定州刺史。

     自太祖平中山,多置軍府,以相威攝。

    凡有八軍,軍各配兵五千,食祿主帥軍各四十六人。

    自中原稍定,八軍之兵,漸割南戍,一軍兵才千餘,然主帥如故,費祿不少。

    椿表罷四軍,減其帥百八十四人。

    州有宗子稻田,屯兵八百戶,年常發夫三千,草三百車,修補畦堰。

    椿以屯兵惟輸此田課,更無徭役,及至閑月,即應修治,不容複勞百姓,椿亦表罷。

    朝廷從之。

    椿在州,因治黑山道餘功,伐木私造佛寺,役使兵力,為禦史所劾,除名為庶人。

     正光五年,除輔國将軍、南秦州刺史。

    時南秦州反叛,路又阻塞,仍停長安。

    轉授岐州,複除撫軍将軍、衛尉卿。

    轉左衛将軍,又兼尚書右仆射,馳驿詣并肆,赍絹三萬匹,募召恆朔流民,揀充軍士。

    不行。

    尋加衛将軍,出除都督雍南豳二州諸軍事、本将軍、雍州刺史,又進号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蕭寶夤、元恆芝諸軍為賊所敗,恆芝從渭北東渡,椿使追之,不止。

    寶夤後至,留于逍遙園内,收集将士,猶得萬餘,由是三輔人心,頗得安帖。

    于時,泾岐及豳悉已陷賊,扶風以西,非複國有。

    椿乃鸠募内外,得七千餘人,遣兄子錄事參軍侃率以防禦。

    诏椿以本官加侍中、兼尚書右仆射為行台,節度關西諸将,其統内五品已下、郡縣須有補用者,任即拟授。

    椿遇暴疾,頻啟乞解。

    诏許之,以蕭寶夤代椿為刺史、行台。

     椿還鄉裡,遇子昱将還京師,因謂曰:“當今雍州刺史亦不賢于蕭寶夤,但其上佐,朝廷應遣心膂重人,何得任其牒用?此乃聖朝百慮之一失。

    且寶夤不藉刺史為榮,吾觀其得州,喜悅不少。

    至于賞罰雲為,不依常憲,恐有異心,關中可惜。

    汝今赴京,稱吾此意,以啟二聖,并白宰輔,更遣長史、司馬、防城都督。

    欲安關中,正須三人耳。

    如其不遣,必成深憂。

    ”昱還,面啟肅宗及靈太後,并不信納。

    及寶夤邀害禦史中尉郦道元,猶上表自理,稱為椿父子所謗。

    诏複除椿都督雍岐南豳三州諸軍事、本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讨蜀大都督。

    椿辭以老病,不行。

     建義元年,遷司徒公。

    爾朱榮東讨葛榮,诏椿統衆為後軍,榮擒葛榮,乃止。

    永安初,進位太保、侍中,給後部鼓吹。

    元颢入洛,椿子征東将軍昱出鎮荥一陽一,為颢所擒。

    又椿弟順為冀州刺史,順子仲宣正平太守,兄子侃、弟子遁并從駕河北,為颢嫌疑。

    以椿家世顯重,恐失人望,未及加罪。

    時人助其憂怖,或有勸椿攜家避禍。

    椿曰:“吾内外百口,何處逃竄?正當坐任運耳。

    ” 莊帝還宮,椿每辭遜,不許。

    上書頻乞歸老,诏曰:“椿國之老成,方所尊尚,遽以高年,願言緻仕,顧懷舊德,是以未從。

    但告谒頻煩,辭理彌固,以茲難奪,又所重違,今便允其雅志。

    可服侍中朝服,賜服一具、衣一襲、八尺一床一帳、幾杖,不朝,乘安車,駕驷馬,給扶,傳诏二人,仰所在郡縣,時以禮存問安否。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