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四 鄭羲 崔辯

關燈
羲從父兄德玄。

    顯祖初,自淮南内附,拜荥一陽一太守。

     子穎考,太和中,複為荥一陽一太守。

    卒,贈冠軍将軍、豫州刺史、開封侯,谥曰惠。

     子洪建,太尉祭酒。

    同元禧之逆,與弟祖育同伏法。

    永安中,特追贈平東将軍、齊州刺史。

     子士機,一性一識不周,多有短失。

    曆散騎侍郎、司空從事中郎、中書郎。

    卒。

     子道廕,武定末,開府行參軍。

     祖育,太尉祭酒。

    亦特贈平東将軍、豫州刺史。

     祖育弟仲明,奉朝請,稍遷太尉屬。

    以公強當世,為從弟俨所昵,除荥一陽一太守。

    俨慮世難,欲以東道托之。

    建義初,仲明弟季明遇害河一陰一。

    俨後歸之,欲與起兵,尋為城民所殺。

     仲明兄洪健,李沖女婿。

    建義初,莊帝以仲明舅氏之親,其弟與謀扶戴,仲明之死也,且有奉國之意,乃追封安平縣開國侯,邑七百戶,贈侍中、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雍州刺史。

     長子道門,仲明初謀起義,令道門說大都督李叔仁于大梁。

    叔仁始欲同舉,後聞莊帝已立,叔仁子拔江乃斬道門。

    建義中,特贈立節将軍、瓜州刺史。

     道門弟孝邕,襲。

    天保初,爵随例降。

     仲明弟季亮,司徒城局參軍、員外常侍。

    卒,贈散騎常侍、撫軍将軍、青州刺史。

     季亮弟季明,釋褐太學博士。

    正光中,谯郡太守,帶渦一陽一戍主。

    頻為蕭衍遣将攻圍,兵糧寡少,外援不接,季明孤城自守,卒得保全。

    朝廷嘉之,封安德縣開國伯,邑七百戶。

    累遷平東将軍、光祿少卿。

    武泰中,潛通爾朱榮,謀奉莊帝。

    及在河一陽一,遂為亂兵所害。

    事甯,追封南颍川郡開國公,食邑千五百戶,贈骠騎大将軍、尚書左仆射、司空公、定州刺史。

     子昌,襲。

    武定末,司徒城局參軍。

    天保初,爵随例降。

     崔辯,字神通,博陵安平人。

    學涉經史,威儀整峻。

    顯祖征拜中書博士、散騎侍郎、平遠将軍、武邑太守。

    政事之餘,專以勸學為務。

    年六十二,卒。

    贈安南将軍、定州刺史,谥曰恭。

     長子景俊,梗正有高風,好古博涉。

    以經明行修,征拜中書博士。

    曆侍禦史、主文中散。

    受敕接蕭赜使蕭琛、範雲,高祖賜名為逸。

    後為員外散騎侍郎,與著作郎韓興宗參定朝儀。

    雅為高祖所知重,遷國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獨進。

    博士特命,自逸始。

    轉通直散騎常侍、廷尉少卿。

    卒,朝廷悼惜之,贈以本官。

     子巨倫,字孝宗。

    幼孤。

    及長,曆涉經史,有文學武藝。

    以世宗挽郎,除冀州鎮北府墨曹參軍、太尉記室參軍。

    叔楷為殷州,巨倫仍為長史、北道别将。

    在州陷賊,斂恤亡存,為賊所義。

    葛榮聞其才名,欲用為黃門侍郎。

    巨倫心惡之。

    至五月五日,會集官僚,令巨倫賦詩,巨倫乃曰:“五月五日時,天氣已大熱。

    狗便呀欲死,牛複吐出舌。

    ”以引自晦,獲免。

    未幾,潛結死士數人,夜中南走,逢賊遊騎數百,俱恐不濟。

    巨倫曰:“甯南死一寸,豈北生一尺也!”便欺賊曰:“吾受敕而行。

    ”賊不信,共爇火觀敕。

    火未然,巨倫手刃賊帥,餘人因與奮擊,殺傷數十人,賊乃四潰,得馬數匹而去。

    夜一陰一失道,惟看佛塔戶而行。

    到洛,朝廷嘉之,授持節、别将北讨。

    初,楷喪之始,巨倫收殡倉卒,事不周固;至是遂偷路改殡,并竊家口以歸。

    尋授國子博士。

     莊帝即位,假節、中堅将軍、東濮一陽一太守,假征虜将軍、别将。

    時河北紛梗,人士避賊,多住郡界,歲儉饑乏,巨倫傾資贍恤,務相全濟,時類高之。

    元颢入洛,據郡不從。

    莊帝還宮,行西兗州事,封漁一陽一縣開國男,邑二百戶,尋除光祿大夫。

    三年卒,時年四十四。

     子武,襲。

    武定中,懷州衛軍府錄事參軍。

    齊受禅,爵例降。

     初,巨倫有姊,明惠有才行,因患眇一目,内外親類莫有求者,其家議欲下嫁之。

    巨倫姑趙國李叔胤之妻,高明慈笃,聞而悲感曰:“吾兄盛德,不幸早世,豈令此女屈事卑族!”乃為子翼納之,時人歎其義。

    崔氏與翼書詩數十首,辭理可觀。

     逸弟模,字叔軌。

    身長八尺,圍亦如之。

    出後其叔。

    雅有志度。

    起家奉朝請,曆太尉祭酒、尚書金部郎中、太尉主簿,轉中郎,遷太子家令。

    以公事免。

    神龜中,诏複本資,除冠軍将軍、中散大夫。

    出除魯一陽一太守。

    正光二年,襄一陽一民密求款附,诏模為别将,隸淮南王世遵,率衆赴之。

    事覺,模焚襄一陽一邑郭而還。

    坐不克,免官。

    及蕭寶夤讨關隴,引模為西征别将,屢有戰功,除持節、光祿大夫、都督别道諸軍事,加安東将軍。

    萬俟醜奴遣将郝虎南侵,模攻破其營,擒虎。

    以功封槐裡縣開國伯,邑五百戶。

    于時将督敗殁者多,模挫敵持重,号為名将。

    後假征東将軍、行岐州事。

    未幾,擊賊入深,沒于陳。

    贈撫軍将軍、相州刺史。

    永熙中,追錄前勳,又贈都督定相冀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相州刺史。

    子士護。

     模弟楷,字季則。

    美風望,一性一剛梗,有當世幹具。

    釋褐奉朝請、員外散騎侍郎、廣平王懷文學。

    正始中,以王國官非其人,多被刑戮,惟楷與楊昱以數谏獲免。

    後為尚書左主客郎中、伏波将軍、太子中舍人、左中郎将。

    以一黨一附高肇,為中尉所劾,事在《高聰傳》。

    楷一性一嚴烈,能摧挫豪強,故時人語曰:“莫彳廌都買反 獬孤楷反 ,付崔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