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七 李靈 崔鑒
關燈
小
中
大
李靈,字虎符,趙郡人,高平公順從父兄也。
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有聲趙魏。
太祖平中原,聞勰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将軍、蘭陵太守。
神中,世祖征天下才俊,靈至,拜中書博士,轉侍郎。
從駕臨江,除淮一陽一太守。
靈以學優溫謹,選授高宗經。
後加建威将軍、中散、内博士,賜爵高邑子。
高宗踐祚,除平南将軍、洛州刺史而卒,時年六十三。
帝追悼之,贈散騎常侍、平東将軍、定州刺史、钜鹿公,谥曰簡。
子恢,襲子爵。
高宗以恢師傅之子,拜員外散騎常侍、安西将軍、長安鎮副将,進爵為侯,假钜鹿公。
皇興元年,鎮軍大将軍、東平王道符謀反,殺恢及雍州刺史魚玄明、雍州别駕李允等。
恢時年四十八。
顯祖愍之,追贈恢散騎常侍、鎮西将軍、定州刺史、钜鹿公,谥曰貞。
恢長子悅祖,襲爵高邑侯,例降為伯。
卒。
子瑾,字伯瓊。
太和中,拜奉朝請,後襲爵。
轉司徒、廣一陽一王嘉集曹參軍,太尉、高一陽一王雍長流參軍,太尉、清河王怿記室參軍。
後除中堅将軍、步兵校尉。
葛榮反于河北,所在殘害,诏瑾持節兼吏部郎中、東北道吊慰大使。
至冀州,值葛榮圍一逼一,敕授瑾防城都督。
時瑾以二子自随,次子戰死,瑾恐動人情,忍哀辍哭。
城陷沒賊,既而走免。
永安初,拜左将軍、太中大夫、殷州大中正,累遷衛将軍、右光祿大夫、太尉谘議參軍。
天平初,除車騎将軍、大司農卿,中正如故。
瑾淳謹好學,老而不倦。
元象元年秋卒,年六十五。
贈使持節、都督定瀛殷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司徒公、定州刺史。
子景威,襲。
武定末,西汝一陰一太守。
齊受禅,爵例降。
悅祖弟顯甫,本州别駕,遷步兵校尉。
從駕南讨,以功賜爵平棘子,行并州事。
尋除河北太守。
卒,贈顯武将軍、安州刺史,谥曰威。
子元忠,武定中,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晉一陽一縣開國伯。
子搔,武定末,河内太守。
顯甫次弟華,字甯夏。
初為羽林中郎、武騎侍郎、步兵校尉,轉直閤将軍、武衛将軍。
華膂力過人,頗有将略,每從征伐,頻著軍功。
賜爵栾城子,定州骠騎長史、輔國将軍、中山太守。
卒,贈前将軍、幽州刺史。
有八子。
長子構,襲爵,至通直散騎常侍。
卒,贈殷州刺史。
次敬義,司徒長流參軍、兼光祿少卿、平北将軍、光祿大夫。
卒,贈本将軍、殷州刺史。
次叔向,為徐州铠曹參軍,帶郭浦戍主。
值刺史元法僧叛,一逼一入蕭衍。
次幼緒,早亡。
次季脩,博陵、常山二郡太守。
次世幹,次稚明,兄弟并不修名行,險暴無禮,為時所賤。
華弟憑,字青龍。
秘書主文中散,累遷冀州征東長史、太子中舍人。
阿附趙脩,超遷司空長史、給事黃門侍郎、武衛将軍、定州大中正。
坐脩一黨一免官。
後除趙郡太守。
卒。
子道嘉,字同吉。
豫州外兵參軍、汝一陽一太守。
同吉弟文衡,開府行參軍。
恢弟綜,行河間郡,早卒。
綜子遵,字良軌,有業尚。
初拜奉朝請、尚書度支郎。
遷洛,為營構将。
高祖南伐,為行台郎。
車駕還,拜太子步兵校尉。
世宗初,轉步兵校尉,兼散騎侍郎副盧昶東北道使。
拜司空谘議,加中壘将軍。
京兆王愉以征東将軍為冀州刺史,遵為愉府司馬。
愉反,召集州府以告之,遵不從,為愉所害。
時年四十四。
事平,诏賜帛二百匹,贈征虜将軍、幽州刺史,谥曰簡,拜子渾給事中。
渾,字季初。
武定末,大司農卿。
渾弟繪,字敬文。
齊王丞相府司馬。
繪弟系,字乾經。
少聰惠,有才學,與舅子河間邢昕少相倫輩,晚不逮之。
初為征東法曹參軍,後除奉車都尉,加甯遠将軍。
尋拜大司馬廣陵王錄事參軍。
府解,還鄉裡。
征拜冠軍将軍、中散大夫。
齊獻武王從子永樂為濟州刺史,聞而請與相見,待以賓交之禮。
及永樂薨,系送葬還都。
蕭衍遣使朝貢,侍中李神俊
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有聲趙魏。
太祖平中原,聞勰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将軍、蘭陵太守。
神中,世祖征天下才俊,靈至,拜中書博士,轉侍郎。
從駕臨江,除淮一陽一太守。
靈以學優溫謹,選授高宗經。
後加建威将軍、中散、内博士,賜爵高邑子。
高宗踐祚,除平南将軍、洛州刺史而卒,時年六十三。
帝追悼之,贈散騎常侍、平東将軍、定州刺史、钜鹿公,谥曰簡。
子恢,襲子爵。
高宗以恢師傅之子,拜員外散騎常侍、安西将軍、長安鎮副将,進爵為侯,假钜鹿公。
皇興元年,鎮軍大将軍、東平王道符謀反,殺恢及雍州刺史魚玄明、雍州别駕李允等。
恢時年四十八。
顯祖愍之,追贈恢散騎常侍、鎮西将軍、定州刺史、钜鹿公,谥曰貞。
恢長子悅祖,襲爵高邑侯,例降為伯。
卒。
子瑾,字伯瓊。
太和中,拜奉朝請,後襲爵。
轉司徒、廣一陽一王嘉集曹參軍,太尉、高一陽一王雍長流參軍,太尉、清河王怿記室參軍。
後除中堅将軍、步兵校尉。
葛榮反于河北,所在殘害,诏瑾持節兼吏部郎中、東北道吊慰大使。
至冀州,值葛榮圍一逼一,敕授瑾防城都督。
時瑾以二子自随,次子戰死,瑾恐動人情,忍哀辍哭。
城陷沒賊,既而走免。
永安初,拜左将軍、太中大夫、殷州大中正,累遷衛将軍、右光祿大夫、太尉谘議參軍。
天平初,除車騎将軍、大司農卿,中正如故。
瑾淳謹好學,老而不倦。
元象元年秋卒,年六十五。
贈使持節、都督定瀛殷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司徒公、定州刺史。
子景威,襲。
武定末,西汝一陰一太守。
齊受禅,爵例降。
悅祖弟顯甫,本州别駕,遷步兵校尉。
從駕南讨,以功賜爵平棘子,行并州事。
尋除河北太守。
卒,贈顯武将軍、安州刺史,谥曰威。
子元忠,武定中,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晉一陽一縣開國伯。
子搔,武定末,河内太守。
顯甫次弟華,字甯夏。
初為羽林中郎、武騎侍郎、步兵校尉,轉直閤将軍、武衛将軍。
華膂力過人,頗有将略,每從征伐,頻著軍功。
賜爵栾城子,定州骠騎長史、輔國将軍、中山太守。
卒,贈前将軍、幽州刺史。
有八子。
長子構,襲爵,至通直散騎常侍。
卒,贈殷州刺史。
次敬義,司徒長流參軍、兼光祿少卿、平北将軍、光祿大夫。
卒,贈本将軍、殷州刺史。
次叔向,為徐州铠曹參軍,帶郭浦戍主。
值刺史元法僧叛,一逼一入蕭衍。
次幼緒,早亡。
次季脩,博陵、常山二郡太守。
次世幹,次稚明,兄弟并不修名行,險暴無禮,為時所賤。
華弟憑,字青龍。
秘書主文中散,累遷冀州征東長史、太子中舍人。
阿附趙脩,超遷司空長史、給事黃門侍郎、武衛将軍、定州大中正。
坐脩一黨一免官。
後除趙郡太守。
卒。
子道嘉,字同吉。
豫州外兵參軍、汝一陽一太守。
同吉弟文衡,開府行參軍。
恢弟綜,行河間郡,早卒。
綜子遵,字良軌,有業尚。
初拜奉朝請、
遷洛,為營構将。
高祖南伐,為行台郎。
車駕還,拜太子步兵校尉。
世宗初,轉步兵校尉,兼散騎侍郎副盧昶東北道使。
拜司空谘議,加中壘将軍。
京兆王愉以征東将軍為冀州刺史,遵為愉府司馬。
愉反,召集州府以告之,遵不從,為愉所害。
時年四十四。
事平,诏賜帛二百匹,贈征虜将軍、幽州刺史,谥曰簡,拜子渾給事中。
渾,字季初。
武定末,大司農卿。
渾弟繪,字敬文。
齊王丞相府司馬。
繪弟系,字乾經。
少聰惠,有才學,與舅子河間邢昕少相倫輩,晚不逮之。
初為征東法曹參軍,後除奉車都尉,加甯遠将軍。
尋拜大司馬廣陵王錄事參軍。
府解,還鄉裡。
征拜冠軍将軍、中散大夫。
齊獻武王從子永樂為濟州刺史,聞而請與相見,待以賓交之禮。
及永樂薨,系送葬還都。
蕭衍遣使朝貢,侍中李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