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五 盧玄
關燈
小
中
大
。
子正通,開府谘議。
少有令譽,征赴晉一陽一,遇患卒。
妻鄭氏,與正通弟正思一婬一亂,武定中,為禦史所劾,人士疾之。
道約弟道舒,字幼安,襲父爵。
自尚書左主客郎中為冠軍将軍、中書侍郎。
卒。
淵弟敏,字仲通,小字紅崖,少有大量。
太和初,拜議郎,早卒。
贈威遠将軍、範一陽一太守,谥曰靖。
高祖納其女為嫔。
敏五子。
義僖,字遠慶,早有學尚,識度沉雅。
年九歲,喪父,便有至一性一。
少為仆射李沖所歎美。
起家秘書郎,曆太子舍人、司徒中郎。
神龜初,任城王澄奏舉義僖,除散騎侍郎,轉冠軍将軍、中散大夫。
以母憂去職。
幽州刺史王誦與義僖交款,每與舊故李神俊等書曰:“盧冠軍在此,時複惠好,辄留連數日,得谘詢政道。
”其見重若此。
齊王蕭寶夤啟為開府谘議參軍,辭疾不赴。
尋兼司空長史,拜征虜将軍、太中大夫。
散秩多年,澹然自得。
李神俊勸其幹谒當途。
義僖曰:“學先王之道,貴行先王之志,何能苟求富貴也?” 孝昌中,除散騎常侍。
時靈太後臨朝,黃門侍郎李神軌勢傾朝野,求結婚姻。
義僖慮其必敗,拒而不許。
王誦謂義僖曰:“昔人不以一女易五男,卿豈易之也?”義僖曰:“所以不從,正為此耳。
從之恐禍大而速。
”誦乃堅握義僖之手曰:“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
”遂适他族。
臨婚之夕,靈太後遣中常侍服景就家敕停。
内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建義初,兼都官尚書,尋除安東将軍、衛尉卿。
普泰中,除都官尚書,加骠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
義僖少時,幽州頻遭水旱,先有谷數萬石貸民,義僖以年谷不熟,乃燔其契。
州闾悅其恩德。
一性一寬和畏慎,不妄交款,與魏子建情好尤笃,言無所隐。
義僖一性一清儉,不營财利,雖居顯位,每至困乏,麥飯蔬食,忻然甘之。
永熙中,風疾頓發。
興和中卒,年六十四。
贈本将軍、儀同三司、瀛州刺史,谥孝簡。
子遜之,武定中,太尉記室參軍。
遜之弟世猷,齊王開府集曹參軍。
義僖弟義忭,字叔預。
司空行參軍、本州治中、散騎侍郎、司徒谘議參軍。
子孝章,儀同開府行參軍,早亡。
義忭弟義敦,字季和。
征北府默曹參軍。
子景開,字子達。
武定中,儀同開府屬。
義敦弟義安,字幼仁,不仕。
義僖諸弟并遠不逮兄也。
敏弟昶,字叔達,小字師顔,學涉經史,早有時譽。
太和初,為太子中舍人、兼員外散騎常侍,使于蕭昭業。
高祖诏昶曰:“卿便至彼,勿存彼我。
密迩江揚,不早當晚,會是朕物。
卿等欲言,便無相疑難。
”又敕副使王清石曰:“卿莫以本是南人,言語緻慮。
若彼先有所知所識,欲見便見,須論即論。
盧昶正是寬柔君子,無多文才,或主客命卿作詩,可率卿所知,莫以昶不作,便複罷也。
凡使人之體,以和為貴,勿遞相矜誇,見于色貌,失将命之體。
卿等各率所知,以相規誨。
”及昶至彼,值蕭鸾僭立,于是高祖南讨之,昶兄淵為别道将。
而蕭鸾以朝廷加兵,遂酷遇昶等。
昶本非骨鲠,聞南人雲兄既作将,弟為使者。
乃大恐怖,淚汗交橫。
鸾以腐米臭魚豆供之。
而谒者張思甯辭氣謇谔,曾不屈撓,遂以壯烈死于館中。
昶還,高祖責之曰:“銜命之禮,有死無辱,雖流放海隅,猶宜抱節緻殒。
卿不能長纓羁首,已是可恨,何乃俯眉飲啄,自同犬馬?有生必死,修短幾何。
卿若殺身成名,贻之竹素,何如甘彼刍菽,以辱君父乎?縱不遠慚蘇武,甯不近愧思甯!”昶對曰:“臣器乏陸、随,忝使閩越。
屬蕭鸾昏狂,誅戮無道。
恐不得仰奉明時,歸養老母,苟存尺蠖,屈以求伸。
負辱朝命,罪宜萬死,乞歸司寇,伏聽斧钺。
”遂見罷黜。
久之,複除彭城王友,轉秘書丞。
景明初,除中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
昶請外祿,世宗不許。
遷散騎常侍,兼尚書。
時洛一陽一縣獲白鼠。
昶奏曰: 謹案《瑞典》,外鎮刺史、二千石、令長不祗上命,刻暴百姓,人民怨嗟,則白鼠至。
臣聞祯不虛見,德合必符;妖不妄出,咎彰則至。
是以古之人君,或怠瑞以失德,或祗變而立功,斯乃萬古之殷鑒,千齡之炯誡。
比者,災氣作沴,恆一陽一虧度,陛下流如傷之慈,降納隍之旨,哀百姓之無辜,引在予之深責。
舉賢黜佞之诏,道映于堯先;進思納谏之言,事光于舜右。
伏讀明旨,俯觀征譴,敢布庸瞽,以陳萬一。
竊惟一夫之耕,食裁充口;一婦之織,衣止蔽形。
年租歲調,則惟常理,此外征求,于何取足?然自比年以來,兵革屢動。
荊揚二州,屯戍不息;鐘離、義一陽一,師旅相繼。
兼荊蠻兇狡,王師薄伐,暴露原野,經秋淹夏。
汝颍之地,率戶從戎;河冀之境,連丁轉運。
又戰不必勝,加之退負,死喪離曠,十室而九。
細役煩徭,日月滋甚;苛兵酷吏,因逞威福。
至使通原遙畛,田蕪罕耘;連村接闬,蠶饑莫食。
而監司因公以貪求,豪強恃私而一逼一掠。
遂令鬻裋褐以益千金之資,制口腹而充一朝之急。
此皆由牧守令長多失其人,郡阙黃霸之君,縣無魯恭之宰,不思所以安民,正思所以潤屋。
故士女呼嗟,相
子正通,開府谘議。
少有令譽,征赴晉一陽一,遇患卒。
妻鄭氏,與正通弟正思一婬一亂,武定中,為禦史所劾,人士疾之。
道約弟道舒,字幼安,襲父爵。
自尚書左主客郎中為冠軍将軍、中書侍郎。
卒。
淵弟敏,字仲通,小字紅崖,少有大量。
太和初,拜議郎,早卒。
贈威遠将軍、範一陽一太守,谥曰靖。
高祖納其女為嫔。
敏五子。
義僖,字遠慶,早有學尚,識度沉雅。
年九歲,喪父,便有至一性一。
少為仆射李沖所歎美。
起家秘書郎,曆太子舍人、司徒中郎。
神龜初,任城王澄奏舉義僖,除散騎侍郎,轉冠軍将軍、中散大夫。
以母憂去職。
幽州刺史王誦與義僖交款,每與舊故李神俊等書曰:“盧冠軍在此,時複惠好,辄留連數日,得谘詢政道。
”其見重若此。
齊王蕭寶夤啟為開府谘議參軍,辭疾不赴。
尋兼司空長史,拜征虜将軍、太中大夫。
散秩多年,澹然自得。
李神俊勸其幹谒當途。
義僖曰:“學先王之道,貴行先王之志,何能苟求富貴也?” 孝昌中,除散騎常侍。
時靈太後臨朝,黃門侍郎李神軌勢傾朝野,求結婚姻。
義僖慮其必敗,拒而不許。
王誦謂義僖曰:“昔人不以一女易五男,卿豈易之也?”義僖曰:“所以不從,正為此耳。
從之恐禍大而速。
”誦乃堅握義僖之手曰:“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
”遂适他族。
臨婚之夕,靈太後遣中常侍服景就家敕停。
内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建義初,兼都官尚書,尋除安東将軍、衛尉卿。
普泰中,除都官尚書,加骠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
義僖少時,幽州頻遭水旱,先有谷數萬石貸民,義僖以年谷不熟,乃燔其契。
州闾悅其恩德。
一性一寬和畏慎,不妄交款,與魏子建情好尤笃,言無所隐。
義僖一性一清儉,不營财利,雖居顯位,每至困乏,麥飯蔬食,忻然甘之。
永熙中,風疾頓發。
興和中卒,年六十四。
贈本将軍、儀同三司、瀛州刺史,谥孝簡。
子遜之,武定中,太尉記室參軍。
遜之弟世猷,齊王開府集曹參軍。
義僖弟義忭,字叔預。
司空行參軍、本州治中、散騎侍郎、司徒谘議參軍。
子孝章,儀同開府行參軍,早亡。
義忭弟義敦,字季和。
征北府默曹參軍。
子景開,字子達。
武定中,儀同開府屬。
義敦弟義安,字幼仁,不仕。
義僖諸弟并遠不逮兄也。
敏弟昶,字叔達,小字師顔,學涉經史,早有時譽。
太和初,為太子中舍人、兼員外散騎常侍,使于蕭昭業。
高祖诏昶曰:“卿便至彼,勿存彼我。
密迩江揚,不早當晚,會是朕物。
卿等欲言,便無相疑難。
”又敕副使王清石曰:“卿莫以本是南人,言語緻慮。
若彼先有所知所識,欲見便見,須論即論。
盧昶正是寬柔君子,無多文才,或主客命卿作詩,可率卿所知,莫以昶不作,便複罷也。
凡使人之體,以和為貴,勿遞相矜誇,見于色貌,失将命之體。
卿等各率所知,以相規誨。
”及昶至彼,值蕭鸾僭立,于是高祖南讨之,昶兄淵為别道将。
而蕭鸾以朝廷加兵,遂酷遇昶等。
昶本非骨鲠,聞南人雲兄既作将,弟為使者。
乃大恐怖,淚汗交橫。
鸾以腐米臭魚豆供之。
而谒者張思甯辭氣謇谔,曾不屈撓,遂以壯烈死于館中。
昶還,高祖責之曰:“銜命之禮,有死無辱,雖流放海隅,猶宜抱節緻殒。
卿不能長纓羁首,已是可恨,何乃俯眉飲啄,自同犬馬?有生必死,修短幾何。
卿若殺身成名,贻之竹素,何如甘彼刍菽,以辱君父乎?縱不遠慚蘇武,甯不近愧思甯!”昶對曰:“臣器乏陸、随,忝使閩越。
屬蕭鸾昏狂,誅戮無道。
恐不得仰奉明時,歸養老母,苟存尺蠖,屈以求伸。
負辱朝命,罪宜萬死,乞歸司寇,伏聽斧钺。
”遂見罷黜。
久之,複除彭城王友,轉秘書丞。
景明初,除中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
昶請外祿,世宗不許。
遷散騎常侍,兼尚書。
時洛一陽一縣獲白鼠。
昶奏曰: 謹案《瑞典》,外鎮刺史、二千石、令長不祗上命,刻暴百姓,人民怨嗟,則白鼠至。
臣聞祯不虛見,德合必符;妖不妄出,咎彰則至。
是以古之人君,或怠瑞以失德,或祗變而立功,斯乃萬古之殷鑒,千齡之炯誡。
比者,災氣作沴,恆一陽一虧度,陛下流如傷之慈,降納隍之旨,哀百姓之無辜,引在予之深責。
舉賢黜佞之诏,道映于堯先;進思納谏之言,事光于舜右。
伏讀明旨,俯觀征譴,敢布庸瞽,以陳萬一。
竊惟一夫之耕,食裁充口;一婦之織,衣止蔽形。
年租歲調,則惟常理,此外征求,于何取足?然自比年以來,兵革屢動。
荊揚二州,屯戍不息;鐘離、義一陽一,師旅相繼。
兼荊蠻兇狡,王師薄伐,暴露原野,經秋淹夏。
汝颍之地,率戶從戎;河冀之境,連丁轉運。
又戰不必勝,加之退負,死喪離曠,十室而九。
細役煩徭,日月滋甚;苛兵酷吏,因逞威福。
至使通原遙畛,田蕪罕耘;連村接闬,蠶饑莫食。
而監司因公以貪求,豪強恃私而一逼一掠。
遂令鬻裋褐以益千金之資,制口腹而充一朝之急。
此皆由牧守令長多失其人,郡阙黃霸之君,縣無魯恭之宰,不思所以安民,正思所以潤屋。
故士女呼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