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四 李順

關燈


    ” 後诏兼太府少卿。

    尋除征南将軍、給事黃門侍郎。

    死于晉一陽一。

    所著詩賦碑诔,别有集錄。

    贈本将軍、太常、殷州刺史。

    齊受禅,重贈使持節、侍中、都督殷滄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仍殷州刺史,谥曰文惠。

     骞弟希禮,字景節。

    武定末,通直散騎常侍。

     希遠庶長兄長劍,興和中,梁州骠騎府長史。

     式弟弈,字景世。

    美容貌,有才藝。

    早曆顯職,散騎常侍、宿衛監、都官尚書、安平侯。

    與兄敷同死。

    太和初,文明太後追念弈兄弟,仍誅李,存問憲等一二家,歲時賜以布帛。

     弈别生弟冏,字道度。

    少為中散。

    逃避得免。

    太和中,拜下大夫、南部給事。

    出為龍骧将軍、南豫州刺史。

    還,拜冠軍将軍。

    尋除光祿大夫,守度支尚書。

    二十一年,高祖幸長安,冏以鹹一陽一山河險固,秦漢舊部,古稱陸海,勸高祖去洛一陽一而都之。

    後高祖引見,笑而謂之曰:“卿一昨有啟,欲朕都此。

    昔婁敬一說,漢祖即日西駕。

    尚書今以西京說朕,仍使朕不廢東轅,當是獻可理殊,所以今古相反耳。

    ”冏對曰:“昔漢高祖起于布衣,欲藉險以自固,婁敬之言,合于本旨。

    今陛下百世重光,德洽四海,事同隆周,均其職貢,是以愚臣獻說,不能上動。

    ”高祖大悅。

    其年冏卒。

    賜錢二十萬,布百匹,朝服一具,衣一襲。

    冏一性一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高祖常加優禮,故車駕巡幸,恆兼尚書右仆射。

    雖才學不及諸兄,然公強當世,堪濟過之。

     子祐,字長禧。

    笃穆友于,見稱于世。

    曆位給事中、尚書祠部郎、相州撫軍府長史、司空從事中郎、博陵太守。

    所在亦以清幹著稱。

     祐弟太,字季甯。

    涉曆書傳。

    太尉行軍員外郎。

     順弟修基,陳留太守。

    卒。

     子探幽。

    探幽兄子洪鸾,河間太守。

     洪鸾孫悕傑,樂陵太守。

    武定中,以貪一污賜死。

     修基季弟恽,字善祖,小字藥囊。

    少有高名,為中書侍郎。

    從世祖征涼州,戰沒。

    時人鹹惜焉。

     初順與從兄靈,從弟孝伯并以學識器業見重于晨,故能砥砺宗族,競名修尚。

    靈與族叔诜,族弟熙等俱被徵。

    事在高允《高士頌》。

    诜,字令孫。

    京兆太守。

    诜後繼。

    缺。

     秀林,小名榼。

    一性一強直。

    太和中,自中書博士為頓丘相,豪右畏之,試守博陵郡,抑強扶弱,政以威嚴為名。

    以母憂去職。

    後為太尉谘議參軍、假節、行荊州事。

    拜司徒司馬,加冠軍将軍、定州大中正、太中大夫。

    正光中卒,年六十三。

    贈左将軍、齊州刺史。

     子裔,字徽伯。

    出後秀林兄鳳林。

    裔初除汝南王悅常侍,稍遷定州别駕。

    孝昌中,為定州鎮軍長史,加輔國将軍,帶博陵太守。

    于時逆賊杜洛周侵亂州界,尋假平北将軍,防城都督。

    賊既圍城,裔潛引洛周,州遂陷沒。

    洛周僭竊,特無綱紀,至于市令驿帥,鹹以為王,呼曰市王,驿王。

    乃封裔為定州王。

    洛周尋為葛榮所滅,裔仍事榮。

    永安初,爾朱榮既擒葛榮,遂絷裔及高敖曹、薜脩義、李無為等于晉一陽一。

    從榮至洛。

    榮死乃免。

    普泰初,以裔為持節、散騎常侍、安北将軍、兼給事黃門侍郎,慰勞山東大使。

    永熙中,除鎮東将軍、金紫光祿大夫、齊獻武王大丞相谘議參軍。

    天平初,以預定策之功,封固安縣開國伯,食邑四百戶,加征東将軍。

    車駕遷鄴,為大行台右丞,留在洛一陽一,監修宮殿。

    尋除使持節、大将軍、陝州刺史。

    四年八月,宇文黑獺飽陷州城,被執見害,年五十。

    诏贈使持節、都督定冀瀛殷四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尚書令、司徒公、定州刺史。

     子直,襲。

    武定末,司徒屬。

    齊受禅,例降。

     裔弟景義,大司馬谘議參軍、殷州大中正。

     景義弟伯穆,武定末,合州刺史。

     秀林從弟煥,字仲文,小字醜瑰。

    有幹用。

    少與郦道元俱為李彪所知。

    自給事中轉治書侍禦史。

    恆州刺史穆泰據代都謀反,高祖诏煥與任城王澄推治之。

    煥先驅至州,宣旨曉喻,仍誅泰等。

    景明初,遷司空從事中郎,蕭寶卷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春歸附,诏煥以本官為軍司,與楊大眼、奚康生等率衆迎接。

    煥至淮西,叔業兄子植遣使送質。

    煥等濟師,入城撫一慰,民鹹忻悅。

    仍行楊州事,賜爵容城伯。

    軍還,行河内郡事。

    拜司徒右長史。

    以荊蠻擾動,敕煥兼散騎常侍慰勞之,降者萬餘家。

    除輔國将軍、梁州刺史。

    時武興氐楊集起舉兵作逆,令弟集義邀斷白馬戍。

    敕假煥西将軍,督别将石長樂、統軍王佑等與軍司苟金養俱讨之,大破集起軍。

    會秦州民呂苟兒反,煥仍令長樂等由麥積崖赴援。

    屬都督元麗至,遂共平之。

    時氐王楊定進猶據方山,與苟兒影響,煥密募氐趙芒路斬定進。

    還朝,遇患卒,時年四十四。

    贈征虜将軍、幽州刺史,谥曰昭。

     子密,武定中,襄州刺史秀林族子肅,字彥邕。

    曆奉朝請、清河王怿郎中令。

    稍遷洛一陽一令、步兵校尉、員外常侍。

    初谄附侍中元晖,後以左道事侍中穆紹。

    常一裸一身披發,畫腹銜刀,于隐屏之處為紹求福,故紹一愛一之。

    延昌四年,薦肅為黃門郎,加光祿大夫。

    肅為一性一酒狂,熙平初從靈太後幸江一陽一王繼第,肅時侍飲,頗醉,言辭不遜,抗辱太傅、清河王怿,為有司彈劾。

    靈太後怒之,出為章武内史。

    歲餘,遷右将軍、夏州刺史,卒,贈左将軍、齊州刺史。

    肅從弟曒,字景林。

    有學識。

    初除奉朝請、太學博士、司空主薄。

    以母憂去職。

    服阕,拜左将軍。

    正光中,元叉以其弟羅為青州刺史,曒為羅平東府長史。

    遷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