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關燈
沒于陣。

    太昌初,贈侍中、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谥曰孝貞。

     子普,武定末,安南将軍、太子左衛率。

     歸義弟歸彥,武定末,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縣開國男。

     真弟各拔,廣昌鎮将。

    卒,贈燕州刺史。

     子猛虎,鄯善鎮錄事。

    及居喪,以至一性一稱,遂絕宦情。

     子元國,早卒。

     次顯國,武定末,撫軍将軍、汶一陽一男。

     顯國弟達,武定中,骠騎将軍、行滄州事。

     達弟永國,征虜将軍、中散大夫。

     永國弟子國,武衛将軍。

     各拔少子盛,天平中、侍中、太尉公、廣平郡開國公。

     子子瑗,武定末,兼武衛将軍。

     谧弟稚,字幼甯。

    薄鼻律鎮将、營州刺史。

     子陀,字難拖。

    沃野鎮長。

    卒,贈琅邪太守。

     子雍,字景雲,司徒從事。

    後與少子思義俱奔蕭衍,卒于江南。

    元象初,喪還,特贈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冀定瀛滄幽五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尚書令、司徒公、冀州刺史。

     子思宗,武定末,中軍将軍、儀同三司、兗州刺史、上洛郡開國男。

    思義,特贈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青兗齊三州軍事、車騎大将軍、尚書仆射、儀同三司、青州刺史。

     陀弟興,早卒。

    興子貴孫,晉州刺史。

     湖弟恆,字叔宗,慕容垂钜鹿太守。

    太祖時,率郡降,賜爵泾縣侯,加龍骧将軍,仍守钜鹿。

    卒贈安東将軍、幽州刺史,谥曰惠。

     子道,字始愔,襲爵。

    拜都牧令,遷鎮南将軍、相州刺史。

    未及之職,卒。

    仍以為贈,谥曰莊。

     子幹,字幹奴。

    好學,寬厚有雅度。

    襲爵泾縣侯,後例降為伯。

    曆南青州征虜府司馬、威遠将軍、鄯善鎮遠府長史。

    仍轉汾州後軍府長史、白水太守。

    所在以廉平著稱。

    太昌初,卒。

    贈使持節、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将軍、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孝穆。

     子侃,字伯欣,襲。

    除南秦州長史。

    卒,贈輔國将軍、涼州刺史,谥曰宣。

     子紹,字廣祖,襲爵。

    興和初,征虜将軍、滄州刺史。

     侃弟騰,字伏興。

    卒于安東将軍、光州刺史、襄城縣開國公。

     子陟,字祖遷。

    司空中郎、太尉主簿。

     陟弟憬,通直郎。

    憬弟翙,襲父爵。

     騰弟隆之,武定末,太保、尚書令、平原郡開國公。

     崔逞,字叔祖,清河東武城人也,魏中尉琰之六世孫。

    曾祖諒,晉中書令。

    祖遇,仕石虎,為特進。

    父瑜,黃門郎。

    逞少好學,有文才。

    遭亂,孤貧,躬耕于野,而講誦不廢。

    慕容暐時,郡舉上計掾,補著作郎。

    撰《燕記》。

    遷黃門侍郎。

    及苻堅并慕容暐,以為齊郡太守。

    堅敗,司馬昌明以逞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

    為翟遼所虜,授以中書令。

    慕容垂滅翟钊,以為秘書監。

    慕容寶東走和龍,為留台吏部尚書。

    及慕容驎立,逞攜妻子亡歸太祖。

    張兗先稱美逞,及見,禮遇甚重。

    拜為尚書,任以政事,錄三十六曹,别給吏屬,居門下省,尋除禦史中丞。

     太祖攻中山未克,六軍乏糧,民多匿谷,問群臣以取粟方略。

    逞曰:“取椹可以助糧。

    故飛鸮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

    ”太祖雖銜其侮慢,然兵既須食,乃聽以椹當租。

    逞又曰:“可使軍人及時自取,過時則落盡。

    ”太祖怒曰:“内賊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欤!”以中山未拔,故不加罪。

    天興初,姚興侵司馬德宗襄一陽一戍,戍将郗恢馳使乞師于常山王遵。

    遵以聞。

    太祖诏逞與張衮為遵書以答。

    初,恢與遵書雲:“賢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體,敕逞、衮亦貶其主号以報之。

    逞、衮乃雲”貴主”。

    太祖怒曰:“使汝貶其主以答,乃稱貴主,何若賢兄也!”遂賜死。

    後司馬德宗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等數十人為桓玄所逐,皆将來奔,至陳留南,分為二輩,一奔長安,一歸廣固。

    太祖初聞休之等降,大悅,後怪其不至,诏兗州尋訪。

    獲其從者,問故,皆曰:“國家威聲遠被,是以休之等鹹欲歸阙,及聞崔逞被殺,故奔二處。

    ”太祖深悔之。

    自是士人有過者,多見優容。

     逞七子,二子早亡,第三子義,義弟諲,諲弟祎,祎弟嚴,嚴弟赜。

    逞之内徙也,終慮不免,乃使其妻張氏與四子留冀州,令歸慕容德,遂奔廣固。

    逞獨與小子頤在平城。

    及逞之死,亦以此為譴。

     頤,字泰沖。

    初為太子洗馬,後稍遷散騎常侍,賜爵清河侯。

    後世祖聞劉義隆以諲為冀州刺史,乃曰:“義隆知用其兄,我豈無冀州也。

    ”乃以頤為平東将軍,冀州刺史。

    又為大鴻胪,持節策拜楊難當為南秦王。

    奉使數返,光揚朝命,世祖善之。

    及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督諸軍取上邽,使頤齑诏于丕前喻難當奉诏。

    後與方士韋文秀詣王屋山造金丹,不就。

    真君初卒。

    頤五子。

     長子秉,字公禮。

    早終,無子。

     秉弟廣,字公淵,襲爵。

    拜平東将軍。

    子法度,早終。

     廣弟軌,字公則。

    太子中舍人、鎮南司馬。

     軌弟穆,字公和。

    早終。

     穆弟叡,字哲,小字男季。

    高祖初,以交通境外伏誅。

    從兄景真以子思叔繼叡。

     思叔,少為中書學生,遷中書博士。

    世宗時,曆上一黨一,钜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