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關燈
小
中
大
高湖,字大淵,勃海蓚人也。
漢太傅裒之後。
祖慶,慕容垂司空。
父泰,吏部尚書。
湖少機敏,有器度,與兄韬俱知名于時,雅為鄉人崔逞所敬異。
少曆顯職,為散騎常侍。
登國十年,垂遣其太子寶來伐也,湖言于垂曰:“魏,燕之與國。
彼有内難,此遣赴之此有所求,彼無違者。
和好多年,行人相繼。
往求馬不得,遂留其弟,曲在于此,非彼之失。
政當敦修舊好,乂甯國家,而複令太子率衆遠伐。
且魏主雄略,兵馬一精一強,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太子富于春秋,意果心銳,輕敵好勝,難可獨行。
兵兇戰危,願以深慮!”言頗切厲。
垂怒,免湖官。
既而寶果敗于參合。
寶立,乃起湖為征虜将軍、燕郡太守。
寶走和龍,兄弟交争,湖見其衰亂,遂率戶三千歸國。
太祖賜爵東阿侯,加右将軍,總代東諸部。
世祖時,除甯西将軍、涼州鎮都大将,鎮姑臧,甚有惠政。
年七十,卒。
贈鎮西将軍、秦州刺史,谥曰敬。
有四子。
第三子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
天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除中散,專典秘閣。
肅勤不倦,高宗深重之,拜秘書郎。
谧以墳典殘缺,奏請廣訪群書,大加繕寫。
由是代京圖籍,莫不審正。
顯祖之禦甯光宮也,谧恆侍講讀,拜蘭台禦史。
尋轉治書,掌攝内外,彈糾非法,當官而行,無所畏避,甚見稱賞。
延興二年九月卒,時年四十五。
太昌初,追贈使持節、侍中、都督青徐齊濟兗五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太尉公、青州刺史,谥武貞公。
妻叔孫氏,陳留郡君。
長子樹生。
一性一通達,重節義,交結英雄,不事生産,有識者并宗奇之。
蠕蠕侵掠,高祖诏懷朔鎮将、一陽一平王頤率衆讨之。
頤假樹生鎮遠将軍、都将,先驅有功。
樹生尚氣俠,意在浮沉自适,不願職位,辭不受賞,論者高之。
居宅數有赤光紫氣之異,鄰伍驚恐,佥謂怪變,宅不可居。
樹生曰:“何往非善?”安之自若。
雅好音律,常以絲竹自娛。
孝昌初,北州大亂,诏發衆軍,廣開募賞。
以樹生有威略,授以大都督,令率勁勇,鎮捍舊蕃。
二年卒,時年五十五。
太昌初,追贈使持節、都督冀相滄瀛殷定六州諸軍事、大将軍、太師、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追封勃海王,谥曰文穆。
妻韓氏,為勃海王國太妃。
永熙中,後贈假黃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加後部羽葆鼓吹,餘如故。
長子即齊獻武王也。
王弟琛,字永寶。
天平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禦史中尉、南趙郡開國公。
子叡,襲。
武定末,太子庶子。
樹生弟翻,字飛雀,亦以器度知名。
卒于侍禦中散。
元象中,贈假黃钺、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洛瀛并肆燕恆雲朔十州諸軍事、大将軍、太傅、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谥曰孝宣。
子嶽,武定末,侍中、太傅公、清河郡開國公。
谧長兄真,有志行。
兄弟俱至孝,父亡,治喪墓次,甘露白雉降集焉。
有司以聞,诏标闾裡。
自泾州别駕,稍遷定安太守,甚著聲績。
卒,贈龍骧将軍,泾州刺史。
囗帶金城太守。
神龜初卒。
太昌元年,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定相殷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谥曰武康。
子仁,正光中,卒于河州别駕。
太昌初,贈使持節、侍中、都督青齊濟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明穆。
子貫,字小胡。
永興末,通直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尚食典禦。
拔弟者兒,美容貌,膂力過人,尤善弓馬。
顯祖時,羽林幢将。
皇興中,主仗令。
高祖初,給事中,累遷散騎常侍、内侍長。
坐事死。
子香,字明珍,有器尚。
初除侍禦史,拜奉朝請、員外散騎侍郎。
與叔徽俱使西域,還至河洲遇賊攻圍,城陷見害。
太昌初,贈使持節,都督冀滄二州諸軍事、征東将軍,冀州刺史。
永熙中,重贈侍中、都督青徐光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文景。
子永樂,興和中,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濟州刺史、一陽一川縣開國公。
永樂弟弼,武定中,安西将軍、營州刺史、安陵縣開國男。
者兒弟徽,字榮顯,小字苟兒。
聰敏有氣幹,為任城王澄所知賞。
景明中,起家奉朝請。
延昌中,假員外散騎常侍,使于嚈侯,西域諸國莫不敬憚之,破洛侯、烏孫并因之以獻名馬。
還,拜冗從仆射。
神龜中,遷射聲校尉、左中郎将、遊擊将軍。
又假平西将軍、員外散騎常侍,使嚈哒。
還至枹罕,屬莫折念生反于秦隴。
時河州刺史元祚為前刺史梁钊息、景進等招引念生攻河州,祚以憂死。
長史元永平、治中孟賓、台使元湛共推徽行河州事,綏接有方,兵士用命。
别駕乞伏世則潛通景進,徽殺之。
徵兵于吐谷渾,吐谷渾率衆救之。
景進敗,退走,奔秦州。
景進尋率羌夷複來攻一逼一,徽遣統軍六景相馳表請師,诏徽仍行河州事。
久無援救,力屈城陷,為賊所害。
永熙中,喪還洛一陽一。
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相瀛滄五州諸軍事、司徒公、冀州刺史,谥曰文宣。
子歸義,有志烈。
初除奉朝請,加威烈将軍。
與父徽俱使西域。
還都,稍遷龍骧将軍、中散大夫、西征都督,每有戰功。
後
漢太傅裒之後。
祖慶,慕容垂司空。
父泰,吏部
湖少機敏,有器度,與兄韬俱知名于時,雅為鄉人崔逞所敬異。
少曆顯職,為散騎常侍。
登國十年,垂遣其太子寶來伐也,湖言于垂曰:“魏,燕之與國。
彼有内難,此遣赴之此有所求,彼無違者。
和好多年,行人相繼。
往求馬不得,遂留其弟,曲在于此,非彼之失。
政當敦修舊好,乂甯國家,而複令太子率衆遠伐。
且魏主雄略,兵馬一精一強,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太子富于春秋,意果心銳,輕敵好勝,難可獨行。
兵兇戰危,願以深慮!”言頗切厲。
垂怒,免湖官。
既而寶果敗于參合。
寶立,乃起湖為征虜将軍、燕郡太守。
寶走和龍,兄弟交争,湖見其衰亂,遂率戶三千歸國。
太祖賜爵東阿侯,加右将軍,總代東諸部。
世祖時,除甯西将軍、涼州鎮都大将,鎮姑臧,甚有惠政。
年七十,卒。
贈鎮西将軍、秦州刺史,谥曰敬。
有四子。
第三子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
天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除中散,專典秘閣。
肅勤不倦,高宗深重之,拜秘書郎。
谧以墳典殘缺,奏請廣訪群書,大加繕寫。
由是代京圖籍,莫不審正。
顯祖之禦甯光宮也,谧恆侍講讀,拜蘭台禦史。
尋轉治書,掌攝内外,彈糾非法,當官而行,無所畏避,甚見稱賞。
延興二年九月卒,時年四十五。
太昌初,追贈使持節、侍中、都督青徐齊濟兗五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太尉公、青州刺史,谥武貞公。
妻叔孫氏,陳留郡君。
長子樹生。
一性一通達,重節義,交結英雄,不事生産,有識者并宗奇之。
蠕蠕侵掠,高祖诏懷朔鎮将、一陽一平王頤率衆讨之。
頤假樹生鎮遠将軍、都将,先驅有功。
樹生尚氣俠,意在浮沉自适,不願職位,辭不受賞,論者高之。
居宅數有赤光紫氣之異,鄰伍驚恐,佥謂怪變,宅不可居。
樹生曰:“何往非善?”安之自若。
雅好音律,常以絲竹自娛。
孝昌初,北州大亂,诏發衆軍,廣開募賞。
以樹生有威略,授以大都督,令率勁勇,鎮捍舊蕃。
二年卒,時年五十五。
太昌初,追贈使持節、都督冀相滄瀛殷定六州諸軍事、大将軍、太師、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追封勃海王,谥曰文穆。
妻韓氏,為勃海王國太妃。
永熙中,後贈假黃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加後部羽葆鼓吹,餘如故。
長子即齊獻武王也。
王弟琛,字永寶。
天平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禦史中尉、南趙郡開國公。
子叡,襲。
武定末,太子庶子。
樹生弟翻,字飛雀,亦以器度知名。
卒于侍禦中散。
元象中,贈假黃钺、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洛瀛并肆燕恆雲朔十州諸軍事、大将軍、太傅、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谥曰孝宣。
子嶽,武定末,侍中、太傅公、清河郡開國公。
谧長兄真,有志行。
兄弟俱至孝,父亡,治喪墓次,甘露白雉降集焉。
有司以聞,诏标闾裡。
自泾州别駕,稍遷定安太守,甚著聲績。
卒,贈龍骧将軍,泾州刺史。
囗帶金城太守。
神龜初卒。
太昌元年,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定相殷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谥曰武康。
子仁,正光中,卒于河州别駕。
太昌初,贈使持節、侍中、都督青齊濟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明穆。
子貫,字小胡。
永興末,通直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尚食典禦。
拔弟者兒,美容貌,膂力過人,尤善弓馬。
顯祖時,羽林幢将。
皇興中,主仗令。
高祖初,給事中,累遷散騎常侍、内侍長。
坐事死。
子香,字明珍,有器尚。
初除侍禦史,拜奉朝請、員外散騎侍郎。
與叔徽俱使西域,還至河洲遇賊攻圍,城陷見害。
太昌初,贈使持節,都督冀滄二州諸軍事、征東将軍,冀州刺史。
永熙中,重贈侍中、都督青徐光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文景。
子永樂,興和中,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濟州刺史、一陽一川縣開國公。
永樂弟弼,武定中,安西将軍、營州刺史、安陵縣開國男。
者兒弟徽,字榮顯,小字苟兒。
聰敏有氣幹,為任城王澄所知賞。
景明中,起家奉朝請。
延昌中,假員外散騎常侍,使于嚈侯,西域諸國莫不敬憚之,破洛侯、烏孫并因之以獻名馬。
還,拜冗從仆射。
神龜中,遷射聲校尉、左中郎将、遊擊将軍。
又假平西将軍、員外散騎常侍,使嚈哒。
還至枹罕,屬莫折念生反于秦隴。
時河州刺史元祚為前刺史梁钊息、景進等招引念生攻河州,祚以憂死。
長史元永平、治中孟賓、台使元湛共推徽行河州事,綏接有方,兵士用命。
别駕乞伏世則潛通景進,徽殺之。
徵兵于吐谷渾,吐谷渾率衆救之。
景進敗,退走,奔秦州。
景進尋率羌夷複來攻一逼一,徽遣統軍六景相馳表請師,诏徽仍行河州事。
久無援救,力屈城陷,為賊所害。
永熙中,喪還洛一陽一。
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相瀛滄五州諸軍事、司徒公、冀州刺史,谥曰文宣。
子歸義,有志烈。
初除奉朝請,加威烈将軍。
與父徽俱使西域。
還都,稍遷龍骧将軍、中散大夫、西征都督,每有戰功。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