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八 王建 安同 樓伏連 丘堆 娥清 劉尼 奚眷 車伊

關燈
又招喻李寶弟欽等五十餘人,送詣敦煌。

    伊洛又率部衆二千餘人伐高昌,讨破焉耆東關七城,虜獲男一女二百人,駝千頭,馬千匹。

    以金一百斤奉獻。

     先是,伊洛征焉耆,留其子歇守城,而安周乘虛引蠕蠕三道圍歇,并遣使謂歇曰:“爾父已投大魏,爾速歸首,當賜爾爵号。

    ”歇固守,連戰。

    久之,外無救援,為安周所陷,走奔伊洛。

    伊洛收集遺散一千餘家,歸焉耆鎮。

    世祖嘉之。

    正平元年,诏伊洛曰:“歇年尚幼,能固守城邑,忠節顯著,朕甚嘉之。

    可遣歇詣阙。

    ”伊洛令歇将弟波利等十餘人赴都。

     正平二年,伊洛朝京師,賜以妻妾、奴婢、田宅、牛羊、拜上将軍,王如故。

    興安二年卒。

    贈鎮西大将軍,秦州刺史,谥曰康王。

    賜綿絹雜彩五百匹,衣二十七襲。

    葬禮依廬魯元故事。

     歇襲爵。

    皇興末,拜使持節、平西将軍、豫州刺史。

    延興三年卒。

    子伯主襲爵。

     波利,天安二年拜立節将軍、樂官侯。

    皇興三年卒,兄子洛都襲爵。

     宿石,朔方人也,赫連屈孑弟文陳之曾孫也。

    天興二年,文陳父子歸阙,太祖嘉之,以宗女妻焉,賜奴婢數十口,拜為上将軍。

    祖若豆根,太宗時賜姓宿氏,襲上将軍。

    父沓幹,世祖時虎贲幢将。

    從征平涼有功,拜虎威将軍,侍禦郎,賜爵漢安男。

    轉中散,遷給事,兼領工曹。

    從駕讨和龍,以功賜奴婢十七戶。

    真君四年,從駕讨蠕蠕,戰沒。

    世祖悼惜之,诏求沓幹子。

    時石年甫十一,引見,以幼聽歸。

    年十三,襲爵,擢為中散。

    從駕至江,拜宣威将軍。

    興光中,遷侍禦史,拜中壘将軍,進爵蔡一陽一子,典宜官曹。

    遷内行令。

    從幸苑内,遊獵,石于高宗前走馬,道峻,馬倒殒絕,久之乃蘇。

    由是禦馬得制。

    高宗嘉之,賜綿一百斤,帛五十匹,駿馬一匹,改爵義一陽一子。

    嘗從獵,高宗親欲射虎。

    石叩馬而谏,引高宗至高原上。

    後虎騰躍殺人。

    诏曰:“石為忠臣,鞚馬切谏,免虎之害。

    後有犯罪,宥而勿坐。

    ”賜駿馬一匹。

    尚上谷公主,拜驸馬都尉。

    天安初,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進爵太山公,為北中道都大将。

    延興元年卒。

    追贈太原王,谥曰康。

    葬禮依廬魯元故事。

    太和初,子倪襲爵,比部侍禦。

     來大千,代人也。

    父初真,從太祖避難叱候山,參創業之功,官至後将軍,武原侯,與在八議。

    大千骁果,善騎射,為騎都尉。

    永興初,襲爵,遷中散。

    至于朝賀之日,大千常著禦铠,盤馬殿前,朝臣莫不嗟歎。

    遷内幢将,典宿衛禁旅。

    大千用法嚴明,上下齊肅。

    嘗從太宗校獵,見虎在高岩上,大千持槊直前刺之,應手而死。

    太宗嘉其勇壯,又為殿中給事。

     世祖踐祚,與襄城公廬魯元等七人俱為常侍,持仗侍衛,晝夜不離左右。

    從讨赫連昌,共長孫道生與賊交戰。

    道生馬倒,為賊所擊,大千馳救,賊衆散走。

    大千扶道生上馬,遂得免。

    從讨蠕蠕,戰功居多。

    遷征北大将軍,賜爵廬陵公,鎮雲中,兼統白道軍事。

    囗賊北叛,大千前後追擊,莫不平殄。

    延和初,車駕北伐,大千為前鋒,大破虜軍。

    世祖以其壯勇,數有戰功,兼悉北境險要,诏大千巡撫六鎮,以防寇虜。

    經略布置,甚得事宜。

    後吐京胡反,以大千為都将讨平之。

    在吐京卒,喪還,停于平城南。

    世祖出,還,見而問之,左右以對。

    世祖悼歎者良久。

    诏曰:“大千忠勇盡節,功在可嘉,今聽喪入殡城内。

    ”贈司空,谥曰莊公。

     子丘頹,襲爵。

    降為晉興侯。

    拜安遠将軍。

    從駕到江,進右将軍。

    和平中,遷中散,轉相曹都典奉事。

    皇興四年卒。

    贈甯南将軍,陳留公,谥曰簡。

    子蕇襲爵。

     丘頹弟提,官至監禦曹給事,冠軍将軍,兗州刺史,濮一陽一侯。

    太和十年卒。

     周幾,代人也。

    父千,有功太祖之世,賜爵須一陽一侯。

    坐事死。

    幾少以善騎射為獵郎。

    太宗即位,為殿中侍禦史,掌宿衛禁兵,斷決稱職。

    遷左民尚書。

    神瑞中,并州饑民遊食山東,诏幾領衆鎮博陵之魯口以安集之。

    泰常初,白澗、行唐民數千家負險不供輸稅,幾與安康子長孫道生宣示禍福,逃民遂還。

    于時郡縣斬叛胡翟猛雀于林慮山,猛雀遺種竄于行唐及襄國。

    幾追讨,盡誅之。

    後為甯朔将軍,拒司馬德宗将劉裕于南,破一毛一德祖于土樓。

    以功賜爵交址侯。

    世祖以幾有智勇,遣鎮河南,威信著于外境。

    幾常嫌奚斤等綏撫關中失和,百姓不附。

    每至言論,形于聲色。

    斤等憚焉。

    進号宋兵将軍。

    率洛州刺史于栗磾以萬人襲陝城,卒于軍,軍人無不歎惜之。

    歸葬京師。

    追贈交恥公,谥曰桓。

     子步,襲爵。

    卒。

     子安國,襲爵。

    太和中,讨蠕蠕,失利,伏法。

    爵除。

     豆代田,代人也。

    太宗時以善騎射為内細射。

    從攻虎牢,诏代田登樓射賊,矢不虛發。

    與奚斤前鋒先入,擒劉義隆将一毛一德祖并長史、司馬三人。

    以功遷内三郎。

    從讨赫連昌,乘勝追賊。

    入其宮門,門閉,代田逾宮而出。

    世祖壯之,拜勇武将軍。

    後從駕平昌,以戰功賜奴婢十五口,黃金百斤,銀百斤。

    神中,讨蠕蠕,賜爵關中侯。

    從讨平涼,擊破赫連定,得奚斤等。

    世祖以定妻賜之,诏斤膝行授酒于代田。

    敕斤曰:“全爾身命者,代田功也。

    ”改爵井陉侯,加散騎常侍,右衛将軍,領内都幢将。

    從讨和龍,戰功居多,遷殿中尚書,賜奴婢六十口。

    以前後軍功,進爵長廣公,加平東将軍。

    從駕南讨。

    轉太子太保。

    出為統萬鎮大将。

    興安中卒。

    贈侍中,安東大将軍,長廣王,谥曰恭。

     子求周,為内三郎。

    從駕到江,賜爵五等子。

    又進爵為侯。

    後襲父爵。

    為吏部尚書。

    皇興二年卒。

    贈征北大将軍,長廣王,谥曰簡。

    子多侯襲爵。

     周觀,代人也。

    骁勇有膂力,每在軍陣,必應募先登。

    以功進為軍将長史,尋轉軍将。

     擊赫連屈丐有功,賜爵安川子,遷北鎮軍将。

    世祖即位,從讨蠕蠕。

    以軍功進為都副将,鎮雲中。

    神中,又讨蠕蠕,大獲,增爵為侯。

    從征平涼,進爵金城公,遷為都将。

    從破離石胡,加散騎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