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八 王建 安同 樓伏連 丘堆 娥清 劉尼 奚眷 車伊
關燈
小
中
大
王建,廣甯人也。
祖姑為平文後,生昭成皇帝。
伯祖豐,以帝舅貴重。
豐子支,尚昭成女,甚見親待。
建少尚公主。
登國初,為外朝大人,與和跋等十三人疊典庶事,參與計謀。
太祖幸濡源,遣建使慕容垂,辭色高一亢,垂壯之。
還為左大夫。
建兄回,諸子多不順法,建具以狀聞,回父子伏誅。
其謹直如此。
從征伐諸國。
破二十餘部,以功賜奴婢數十口,雜畜數千。
從征衛辰,破之,賜僮隸五千戶,為中部大人。
從破慕容寶于參合陂。
太祖乘勝将席卷南夏,于是簡擇俘衆,有才能者留之,其餘欲悉給衣糧遣歸,令中州之民鹹知恩德。
乃召群臣議之。
建曰:“慕容覆敗于此,國内虛空,圖之為易。
今獲而歸之,無乃不可乎?且縱敵生患,不如殺之。
”太祖謂諸将曰:“若從建言,吾恐後南人創乂,絕其向化之心,非伐罪吊民之義。
”諸将鹹以建言為然,建又固執,乃坑之。
太祖既而悔焉。
後從征慕容寶,拜冠軍将軍。
并州既平,車駕東出井陉,命建率五萬騎先驅啟路。
車駕次常山,諸郡皆降,惟中山、鄴、信都三城不下。
乃遣衛王儀南攻鄴,建攻信都,衆各五萬。
建等攻城六十餘日不能克,士卒多傷。
太祖乃自中山幸信都,慕容寶冀州刺史慕容鳳夜逾城走,信都降。
車駕幸钜鹿,破慕容寶于柏肆塢,遂進圍中山。
寶棄城走和龍,城内無主,百姓惶恐,東門不閉。
太祖将夜入乘城,據守其門。
建貪而無謀,意在虜獲,恐士卒肆掠,盜亂府庫,請俟天明,太祖乃止。
是夜,徒河人共立慕容晉麟為主,遂閉門固守。
太祖乃悉衆攻之,連日不拔。
使人登巢車臨城,招其衆曰:“慕容寶捐城奔走,汝曹百姓将為誰守?何不識天命,取死亡也?”皆曰:“群小無知,但複恐如參合之衆,故求全月日之命耳。
”太祖聞之,顧視建而唾其面。
中山平,賜建爵濮一陽一公。
烏丸庫侲宮鳴聚一黨一為寇,诏建讨平之。
遷太仆,徙為真定公,加散騎常侍,冀青二州刺史。
卒,陪葬金陵。
初,建兄豆居以建功賜爵即丘候,無子,建以子斤襲兄爵。
太守初,給事中,任職用事。
轉大長秋。
世祖征赫連昌,遣斤部造攻具。
進爵淮南公,加平北将軍。
時并州胡酋田蔔謀反誅,餘衆不安,遣斤鎮慮虒以撫一慰之。
斤綏靜胡魏,甚收聲稱。
劉義隆遣将到彥之寇河南,世祖西征赫連定,以斤為衛兵将軍,鎮蒲坂。
關隴平,斤徙鎮長安,假節,鎮西将軍。
斤遂驕矜,不順法度,信用左右,調役百姓,民不堪之,南奔漢川者數千家。
而委罪于雍州刺史一陽一文祖、秦州刺史任延明。
世祖召問二人,各以狀對。
世祖知為斤所誣,遣宜一陽一公伏樹覆按虛實,得數十事。
遂斬斤以徇。
建孫度,太宗時為虎牢鎮監軍。
世祖即位,徵拜殿中給事,遷尚書。
從征赫連昌,讨蠕蠕,并有功,賜爵濟一陽一公,加散騎常侍,平南将軍。
诏度率五千騎與叔孫建合擊劉義隆兗州刺史竺靈秀于湖陸,大破之。
後出鎮長安,假節,都督秦、泾、梁益、雍五州諸軍事,開府。
卒,谥曰莊。
子安都,襲,降爵為侯。
世祖拜為太子庶子,出為鄯善鎮将。
高宗時,為内都大官。
卒,子買得襲。
建曾孫樹,以善射有一寵一于顯祖,為内侍長。
稍遷尚書,賜爵曆一陽一侯,加龍骧将軍、員外常侍。
出為平西将軍、泾州刺史。
卒。
安同,遼東胡人也。
其先祖曰世高,漢時以安息王侍子入洛。
曆魏至晉,避亂遼東,遂家焉。
父屈,仕慕容暐,為殿中郎将。
苻堅滅暐,屈友人公孫眷之妹沒入苻氏宮,出賜劉庫仁為妻。
庫仁貴一寵一之。
同因随眷商販,見太祖有濟世之才,遂留奉侍。
一性一端嚴明惠,好長者之言。
登國初,太祖征兵于慕容垂,事在《窟咄傳》。
同頻使稱旨,遂見一寵一異,以為外朝大人,與和跋等出入禁中,疊典庶事。
太祖班賜功臣,同以使功居多,賜以妻妾及隸戶三十,馬二匹,羊五十口,加廣武将軍。
從征姚平于柴壁,姚興悉衆救平,太祖乃增築重圍以拒興。
同進計曰:“臣受遣詣绛督租,見汾東有蒙坑,東西三百餘裡,徑路不通。
姚興來,必從汾西,乘高臨下,直至柴壁。
如此,則寇内外勢接,重圍難固,不可制也。
宜截汾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築圍。
西圍既固,賊至無所施其智力矣。
”從之。
興果視平屠滅而不能救。
以謀功,賜爵北新侯,加安遠将軍。
诏同送姚興将越騎校尉唐小方等于長安。
清河王紹之亂,太宗在外,使夜告同,令收合百工伎巧,衆皆響應奉迎。
太宗即位,命同與南平公長孫嵩并理民訟。
又诏與肥如侯賀護持節循察并定二州及諸山居雜胡、丁零,宣诏撫一慰,問其疾苦,糾舉守宰不法。
同至并州,表曰:“竊見并州所部守宰,多不奉法。
又刺史擅用禦府針工古彤為晉一陽一令,交通财賄,共為一奸一利。
請案律治罪。
”太宗從之,于是郡國肅然。
同東出井陉,至钜鹿,發衆四戶一人,欲治大嶺山,通天門關;又築塢于宋子,以鎮靜郡縣。
護疾同得衆心,因此使人告同築城聚衆,欲圖大事。
太宗以同擅徵發于外,檻車徵還,召群官議其罪。
皆曰:“同擅興事役,勞擾百姓,宜應窮治,以肅來犯。
”太宗以同雖專命,而本在為公,意無不善,釋之。
世祖監國,臨朝聽政,以同為左輔。
太宗征河南,拜同右光祿大夫。
世祖出鎮北境,同與安定王彌留鎮京師。
世祖即位,進爵高一陽一公,拜光祿勳。
尋除征東大将軍,冀青二州刺史。
同長子屈,太宗時典太倉事,盜官粳米數石,欲以養親。
同大怒,奏求戮屈,自劾不能訓子,請罪。
太宗嘉而恕之,遂诏長給同粳米。
其公清奉法,皆此類也。
同在官明察,長于校練,家法修整,為世所稱。
及在冀州,年老,頗殖财貨,大興寺塔,為百姓所苦。
神二年卒。
追贈高一陽一王,谥曰恭惠。
屈子一陽一烈,散騎侍郎,賜爵北新子。
屈弟原,雅一性一矜嚴,沉勇多智略
祖姑為平文後,生昭成皇帝。
伯祖豐,以帝舅貴重。
豐子支,尚昭成女,甚見親待。
建少尚公主。
登國初,為外朝大人,與和跋等十三人疊典庶事,參與計謀。
太祖幸濡源,遣建使慕容垂,辭色高一亢,垂壯之。
還為左大夫。
建兄回,諸子多不順法,建具以狀聞,回父子伏誅。
其謹直如此。
從征伐諸國。
破二十餘部,以功賜奴婢數十口,雜畜數千。
從征衛辰,破之,賜僮隸五千戶,為中部大人。
從破慕容寶于參合陂。
太祖乘勝将席卷南夏,于是簡擇俘衆,有才能者留之,其餘欲悉給衣糧遣歸,令中州之民鹹知恩德。
乃召群臣議之。
建曰:“慕容覆敗于此,國内虛空,圖之為易。
今獲而歸之,無乃不可乎?且縱敵生患,不如殺之。
”太祖謂諸将曰:“若從建言,吾恐後南人創乂,絕其向化之心,非伐罪吊民之義。
”諸将鹹以建言為然,建又固執,乃坑之。
太祖既而悔焉。
後從征慕容寶,拜冠軍将軍。
并州既平,車駕東出井陉,命建率五萬騎先驅啟路。
車駕次常山,諸郡皆降,惟中山、鄴、信都三城不下。
乃遣衛王儀南攻鄴,建攻信都,衆各五萬。
建等攻城六十餘日不能克,士卒多傷。
太祖乃自中山幸信都,慕容寶冀州刺史慕容鳳夜逾城走,信都降。
車駕幸钜鹿,破慕容寶于柏肆塢,遂進圍中山。
寶棄城走和龍,城内無主,百姓惶恐,東門不閉。
太祖将夜入乘城,據守其門。
建貪而無謀,意在虜獲,恐士卒肆掠,盜亂府庫,請俟天明,太祖乃止。
是夜,徒河人共立慕容晉麟為主,遂閉門固守。
太祖乃悉衆攻之,連日不拔。
使人登巢車臨城,招其衆曰:“慕容寶捐城奔走,汝曹百姓将為誰守?何不識天命,取死亡也?”皆曰:“群小無知,但複恐如參合之衆,故求全月日之命耳。
”太祖聞之,顧視建而唾其面。
中山平,賜建爵濮一陽一公。
烏丸庫侲宮鳴聚一黨一為寇,诏建讨平之。
遷太仆,徙為真定公,加散騎常侍,冀青二州刺史。
卒,陪葬金陵。
初,建兄豆居以建功賜爵即丘候,無子,建以子斤襲兄爵。
太守初,給事中,任職用事。
轉大長秋。
世祖征赫連昌,遣斤部造攻具。
進爵淮南公,加平北将軍。
時并州胡酋田蔔謀反誅,餘衆不安,遣斤鎮慮虒以撫一慰之。
斤綏靜胡魏,甚收聲稱。
劉義隆遣将到彥之寇河南,世祖西征赫連定,以斤為衛兵将軍,鎮蒲坂。
關隴平,斤徙鎮長安,假節,鎮西将軍。
斤遂驕矜,不順法度,信用左右,調役百姓,民不堪之,南奔漢川者數千家。
而委罪于雍州刺史一陽一文祖、秦州刺史任延明。
世祖召問二人,各以狀對。
世祖知為斤所誣,遣宜一陽一公伏樹覆按虛實,得數十事。
遂斬斤以徇。
建孫度,太宗時為虎牢鎮監軍。
世祖即位,徵拜殿中給事,遷
從征赫連昌,讨蠕蠕,并有功,賜爵濟一陽一公,加散騎常侍,平南将軍。
诏度率五千騎與叔孫建合擊劉義隆兗州刺史竺靈秀于湖陸,大破之。
後出鎮長安,假節,都督秦、泾、梁益、雍五州諸軍事,開府。
卒,谥曰莊。
子安都,襲,降爵為侯。
世祖拜為太子庶子,出為鄯善鎮将。
高宗時,為内都大官。
卒,子買得襲。
建曾孫樹,以善射有一寵一于顯祖,為内侍長。
稍遷尚書,賜爵曆一陽一侯,加龍骧将軍、員外常侍。
出為平西将軍、泾州刺史。
卒。
安同,遼東胡人也。
其先祖曰世高,漢時以安息王侍子入洛。
曆魏至晉,避亂遼東,遂家焉。
父屈,仕慕容暐,為殿中郎将。
苻堅滅暐,屈友人公孫眷之妹沒入苻氏宮,出賜劉庫仁為妻。
庫仁貴一寵一之。
同因随眷商販,見太祖有濟世之才,遂留奉侍。
一性一端嚴明惠,好長者之言。
登國初,太祖征兵于慕容垂,事在《窟咄傳》。
同頻使稱旨,遂見一寵一異,以為外朝大人,與和跋等出入禁中,疊典庶事。
太祖班賜功臣,同以使功居多,賜以妻妾及隸戶三十,馬二匹,羊五十口,加廣武将軍。
從征姚平于柴壁,姚興悉衆救平,太祖乃增築重圍以拒興。
同進計曰:“臣受遣詣绛督租,見汾東有蒙坑,東西三百餘裡,徑路不通。
姚興來,必從汾西,乘高臨下,直至柴壁。
如此,則寇内外勢接,重圍難固,不可制也。
宜截汾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築圍。
西圍既固,賊至無所施其智力矣。
”從之。
興果視平屠滅而不能救。
以謀功,賜爵北新侯,加安遠将軍。
诏同送姚興将越騎校尉唐小方等于長安。
清河王紹之亂,太宗在外,使夜告同,令收合百工伎巧,衆皆響應奉迎。
太宗即位,命同與南平公長孫嵩并理民訟。
又诏與肥如侯賀護持節循察并定二州及諸山居雜胡、丁零,宣诏撫一慰,問其疾苦,糾舉守宰不法。
同至并州,表曰:“竊見并州所部守宰,多不奉法。
又刺史擅用禦府針工古彤為晉一陽一令,交通财賄,共為一奸一利。
請案律治罪。
”太宗從之,于是郡國肅然。
同東出井陉,至钜鹿,發衆四戶一人,欲治大嶺山,通天門關;又築塢于宋子,以鎮靜郡縣。
護疾同得衆心,因此使人告同築城聚衆,欲圖大事。
太宗以同擅徵發于外,檻車徵還,召群官議其罪。
皆曰:“同擅興事役,勞擾百姓,宜應窮治,以肅來犯。
”太宗以同雖專命,而本在為公,意無不善,釋之。
世祖監國,臨朝聽政,以同為左輔。
太宗征河南,拜同右光祿大夫。
世祖出鎮北境,同與安定王彌留鎮京師。
世祖即位,進爵高一陽一公,拜光祿勳。
尋除征東大将軍,冀青二州刺史。
同長子屈,太宗時典太倉事,盜官粳米數石,欲以養親。
同大怒,奏求戮屈,自劾不能訓子,請罪。
太宗嘉而恕之,遂诏長給同粳米。
其公清奉法,皆此類也。
同在官明察,長于校練,家法修整,為世所稱。
及在冀州,年老,頗殖财貨,大興寺塔,為百姓所苦。
神二年卒。
追贈高一陽一王,谥曰恭惠。
屈子一陽一烈,散騎侍郎,賜爵北新子。
屈弟原,雅一性一矜嚴,沉勇多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