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五 穆崇
關燈
小
中
大
疾薨于苑内,時年三十五。
太宗親臨其喪,悲恸左右。
賜以通身隐起金飾棺,喪禮一依安城王叔孫俊筆事。
贈宜都王,谥曰文成。
世祖即位,每與群臣談宴,未嘗不歎惜殷勤,以為自泰常以來,佐命勳臣文武兼濟無及之者,見稱如此。
子壽,襲爵,少以父任選侍東宮。
尚樂陵公主,拜驸馬都尉。
明敏有父風,世祖一愛一重之,擢為下大夫。
敷奏機辯,有聲内外。
遷侍中、中書監,領南部尚書,進爵宜都王,加征東大将軍。
壽辭曰:“臣祖崇,先皇之世,屬值艱危,幸天贊梁眷,誠心密告,故得效功前朝,流福于後。
昔陳平受賞,歸功無知,今眷元勳未錄,而臣獨奕世受榮,豈惟仰愧古賢,抑亦有虧國典。
”世祖嘉之。
乃求眷後,得其孫,賜爵郡公。
輿駕征涼州,命壽輔恭宗,總錄要機,内外聽焉。
行次雲中,将濟河,宴諸将于宮。
世祖别禦靜室,召壽及司徒崔浩、尚書李順。
世祖謂壽曰:“蠕蠕吳提與牧犍連和,今聞朕征涼州,必來犯塞,若伏兵漠南,殄之為易。
朕故留壯兵肥馬,使卿輔佐太子。
收田既訖,便可分伏要害,以待虜至,引使深入,然後擊之,擒之必矣。
涼州遠,朕不得救。
卿若違朕指授,為虜侵害,朕還斬卿。
崔浩、李順為證,非虛言也。
”壽頓首受诏。
壽信蔔筮之言,謂賊不來,竟不設備。
而吳提果至,侵及善無,京師大駭。
壽不知所為,欲築西郭門,請恭宗避保南山。
惠太後不聽,乃止。
遣司空長孫道生等擊走之。
世祖還,以無大損傷,故不追咎。
恭宗監國,壽與崔浩等輔政,人皆敬浩,壽獨淩之。
又自恃位任,以為人莫己及。
謂其子師曰:“但令吾兒及我,亦足勝人,不須苦教之。
”遇諸父兄弟有如仆隸,夫妻并坐共食,而令諸父馂餘。
其自矜無禮如此,為時人所鄙笑。
真君八年薨。
贈太尉,谥曰文宣。
子平國,襲爵。
尚城一陽一長公主,拜驸馬都尉、侍中、中書監,為太子四輔。
正平元年卒。
子伏幹,襲爵。
尚濟北公主,拜驸馬都尉。
和平二年卒,谥曰康。
無子。
伏幹弟罴,襲爵。
尚新平長公主,拜驸馬都尉。
又附虎牢鎮将,頻以不法緻罪。
高祖以其勳德之胄,讓而赦之。
轉征東将軍、吐京鎮将。
罴賞善罰惡,深自克勵。
時西河胡叛,罴欲讨之,而離石都将郭洛頭拒違不從。
罴遂上表自劾,以威不攝下,請就刑戮。
高祖乃免洛頭官。
山胡劉什婆寇掠郡縣,罴讨滅之。
自是部内肅然,莫不敬憚。
後改京洋鎮為汾州,仍以罴為刺史。
前吐京太守劉升,在郡甚有威惠,限滿還都,胡民八百餘人詣罴請之。
前定一陽一令吳平仁亦有恩信,戶增數倍。
罴以吏民懷之,并為表請。
高祖畢從焉。
罴既頻薦升等,所部守令,鹹自砥砺,威化大行,百姓安之。
州民李軌、郭及祖等七百餘人,詣阙頌罴恩德。
高祖以罴政和民悅,增秩延限。
後徵為光祿勳,随例降王為魏郡開國公,邑五百戶。
又除鎮北将軍、燕州刺史,鎮廣甯。
尋遷都督夏州、高平鎮諸軍事,本将軍,夏州刺史,鎮統萬。
又除侍中、中書監。
穆泰之反,罴與潛通,赦後事發,削封為民。
卒于家。
世宗時,追贈鎮北将軍、恆州刺史。
子建,字晚興,一性一通率,頗好文史。
起家秘書郎,稍遷直閣将軍,兼武衛。
建妻爾朱榮之妹,建常依附榮。
榮入洛之後,除鎮東将軍、金紫光祿大夫、征北将軍,封濟北郡開國公。
後遷散騎常侍、車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兼尚書、北道行台、并州事。
元晔之立,建兼尚書右仆射,俄轉侍中、骠騎大将軍。
出帝末,本将軍、儀同三司、洛州刺史。
天平中,坐事自一殺于五原城北。
子千牙,武定中,開府祭酒。
建弟衍,字進興。
解褐員外郎,封新興縣開國子,稍遷通直常侍,行雲州事。
罴弟亮,字幼輔,初字老生,早有風度。
顯祖時,起家為侍禦中散。
尚中山長公主,拜驸馬都尉,封趙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将軍。
徙封長樂王。
高祖初,除使持節、秦州刺史。
在州未期,大著聲稱。
徵為殿中尚書。
又遷使持節、征西大将軍、西戎校尉、敦煌鎮都大将。
政尚寬簡,赈恤窮乏。
被徵還朝,百姓追思之。
除都督秦梁益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将軍、領護西戎校尉、仇池鎮将。
時宕昌王梁彌機死,子彌博立,為吐谷渾所一逼一,來奔仇池。
亮以彌機蕃款素著,矜其亡滅;彌博兇悖,氐羌所棄;彌機兄子彌承,戎民歸樂,表請納之。
高祖從焉。
于是率騎三萬,次
太宗親臨其喪,悲恸左右。
賜以通身隐起金飾棺,喪禮一依安城王叔孫俊筆事。
贈宜都王,谥曰文成。
世祖即位,每與群臣談宴,未嘗不歎惜殷勤,以為自泰常以來,佐命勳臣文武兼濟無及之者,見稱如此。
子壽,襲爵,少以父任選侍東宮。
尚樂陵公主,拜驸馬都尉。
明敏有父風,世祖一愛一重之,擢為下大夫。
敷奏機辯,有聲内外。
遷侍中、中書監,領南部尚書,進爵宜都王,加征東大将軍。
壽辭曰:“臣祖崇,先皇之世,屬值艱危,幸天贊梁眷,誠心密告,故得效功前朝,流福于後。
昔陳平受賞,歸功無知,今眷元勳未錄,而臣獨奕世受榮,豈惟仰愧古賢,抑亦有虧國典。
”世祖嘉之。
乃求眷後,得其孫,賜爵郡公。
輿駕征涼州,命壽輔恭宗,總錄要機,内外聽焉。
行次雲中,将濟河,宴諸将于宮。
世祖别禦靜室,召壽及司徒崔浩、尚書李順。
世祖謂壽曰:“蠕蠕吳提與牧犍連和,今聞朕征涼州,必來犯塞,若伏兵漠南,殄之為易。
朕故留壯兵肥馬,使卿輔佐太子。
收田既訖,便可分伏要害,以待虜至,引使深入,然後擊之,擒之必矣。
涼州遠,朕不得救。
卿若違朕指授,為虜侵害,朕還斬卿。
崔浩、李順為證,非虛言也。
”壽頓首受诏。
壽信蔔筮之言,謂賊不來,竟不設備。
而吳提果至,侵及善無,京師大駭。
壽不知所為,欲築西郭門,請恭宗避保南山。
惠太後不聽,乃止。
遣司空長孫道生等擊走之。
世祖還,以無大損傷,故不追咎。
恭宗監國,壽與崔浩等輔政,人皆敬浩,壽獨淩之。
又自恃位任,以為人莫己及。
謂其子師曰:“但令吾兒及我,亦足勝人,不須苦教之。
”遇諸父兄弟有如仆隸,夫妻并坐共食,而令諸父馂餘。
其自矜無禮如此,為時人所鄙笑。
真君八年薨。
贈太尉,谥曰文宣。
子平國,襲爵。
尚城一陽一長公主,拜驸馬都尉、侍中、中書監,為太子四輔。
正平元年卒。
子伏幹,襲爵。
尚濟北公主,拜驸馬都尉。
和平二年卒,谥曰康。
無子。
伏幹弟罴,襲爵。
尚新平長公主,拜驸馬都尉。
又附虎牢鎮将,頻以不法緻罪。
高祖以其勳德之胄,讓而赦之。
轉征東将軍、吐京鎮将。
罴賞善罰惡,深自克勵。
時西河胡叛,罴欲讨之,而離石都将郭洛頭拒違不從。
罴遂上表自劾,以威不攝下,請就刑戮。
高祖乃免洛頭官。
山胡劉什婆寇掠郡縣,罴讨滅之。
自是部内肅然,莫不敬憚。
後改京洋鎮為汾州,仍以罴為刺史。
前吐京太守劉升,在郡甚有威惠,限滿還都,胡民八百餘人詣罴請之。
前定一陽一令吳平仁亦有恩信,戶增數倍。
罴以吏民懷之,并為表請。
高祖畢從焉。
罴既頻薦升等,所部守令,鹹自砥砺,威化大行,百姓安之。
州民李軌、郭及祖等七百餘人,詣阙頌罴恩德。
高祖以罴政和民悅,增秩延限。
後徵為光祿勳,随例降王為魏郡開國公,邑五百戶。
又除鎮北将軍、燕州刺史,鎮廣甯。
尋遷都督夏州、高平鎮諸軍事,本将軍,夏州刺史,鎮統萬。
又除侍中、中書監。
穆泰之反,罴與潛通,赦後事發,削封為民。
卒于家。
世宗時,追贈鎮北将軍、恆州刺史。
子建,字晚興,一性一通率,頗好文史。
起家秘書郎,稍遷直閣将軍,兼武衛。
建妻爾朱榮之妹,建常依附榮。
榮入洛之後,除鎮東将軍、金紫光祿大夫、征北将軍,封濟北郡開國公。
後遷散騎常侍、車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兼尚書、北道行台、并州事。
元晔之立,建兼尚書右仆射,俄轉侍中、骠騎大将軍。
出帝末,本将軍、儀同三司、洛州刺史。
天平中,坐事自一殺于五原城北。
子千牙,武定中,開府祭酒。
建弟衍,字進興。
解褐員外郎,封新興縣開國子,稍遷通直常侍,行雲州事。
罴弟亮,字幼輔,初字老生,早有風度。
顯祖時,起家為侍禦中散。
尚中山長公主,拜驸馬都尉,封趙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将軍。
徙封長樂王。
高祖初,除使持節、秦州刺史。
在州未期,大著聲稱。
徵為殿中尚書。
又遷使持節、征西大将軍、西戎校尉、敦煌鎮都大将。
政尚寬簡,赈恤窮乏。
被徵還朝,百姓追思之。
除都督秦梁益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将軍、領護西戎校尉、仇池鎮将。
時宕昌王梁彌機死,子彌博立,為吐谷渾所一逼一,來奔仇池。
亮以彌機蕃款素著,矜其亡滅;彌博兇悖,氐羌所棄;彌機兄子彌承,戎民歸樂,表請納之。
高祖從焉。
于是率騎三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