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五 穆崇

關燈
穆崇,代人也。

    其先世效節于神元、桓、穆之時。

    崇機捷便辟,少以盜竊為事。

    太祖之居獨孤部,崇常往來奉給,時人無及者。

    後劉顯之謀逆也,平文皇帝外孫梁眷知之,密遣崇告太祖。

    眷謂崇曰:“顯若知之問汝者,丈夫當死節,雖刀劍别割,勿洩也。

    ”因以一寵一妻及所乘良馬付崇曰:“事覺,吾當以此自明。

    ”崇來告難,太祖馳如賀蘭部。

    顯果疑眷洩其謀,将囚之。

    崇乃唱言曰:“梁眷不顧恩義,獎顯為逆,今我掠得其妻馬,足以雪忿。

    ”顯聞而信之。

    窟咄之難,崇外甥于桓等謀執太祖以應之,告崇曰:“今窟咄已立,衆鹹歸附,富貴不可失,願舅圖之。

    ”崇乃夜告太祖。

    太祖誅桓等,北逾一陰一山,複幸賀蘭部。

    崇甚見一寵一待。

     太祖為魏王,拜崇征虜将軍。

    從平中原,賜爵曆一陽一公,散騎常侍。

    後遷太尉,加侍中,徙為安邑公。

    又從征高車,大勝而還。

    姚興圍洛一陽一,司馬德宗将辛恭靖請救,太祖遣崇六千騎赴之。

    未至,恭靖敗,诏崇即鎮野王,除豫州刺史,仍本将軍。

    徵為太尉,又徙宜都公。

    天賜三年薨。

    先是,衛王儀謀逆,崇豫焉,太祖惜其功而秘之。

    及有司奏谥,太祖親覽谥法,至述義不克曰“丁”。

    太祖曰:“此當矣。

    ”乃谥曰丁鮑。

     初,太祖避窟咄之難,遣崇還察人心。

    崇夜至民中,留馬與從者,乃微服入其營。

    會有火光,為舂妾所識,賊皆驚起。

    崇求從者不得,因匿于坑中,徐乃竊馬奔走。

    宿于大澤,有白狼向崇而号,崇乃覺悟,馳馬随狼而走。

    适去,賊一黨一追者已至,遂得免難。

    太祖異之,命崇立祀,子孫世奉焉。

    太和中,追錄功臣,以崇配飨。

     崇長子遂留,曆顯官。

    讨蠕蠕有功,賜爵零陵侯,後以罪廢。

     子乙九,内行長者。

    以功賜爵富城公,加建忠将軍,遷散騎常侍、内乘黃令、侍中。

    卒,谥曰靜。

     子真,起家中散,轉侍東宮,尚長城公主,拜驸馬都尉。

    後敕離婚,納文明太後姊。

    尋除南部尚書、侍中。

    卒,谥曰宣。

    高祖追思崇勳,令著作郎韓顯宗與真撰定碑文,建于白登山。

     真子泰,本名石洛,高祖賜名焉。

    以功臣子孫,尚章武長公主,拜驸馬都尉,典羽獵四曹事,賜爵馮翊侯。

    遷殿中尚書,加散騎常侍、安西将軍。

    進爵為公。

    出為鎮南将軍、洛州刺史。

    例降為侯。

    尋徵為右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

    又出為使持節、鎮北将軍、定州刺史。

    改封馮翊縣開國侯,食邑五百戶。

    進征北将軍。

     初,文明太後幽高祖于别室,将謀黜廢,泰切谏乃止。

    高祖德之,錫以山河,一寵一待隆至。

    泰自陳病久,乞為恆州,遂轉陸叡為定州,以泰代焉。

    泰不願遷都,叡未及發而泰已至,遂潛相扇誘,圖為叛。

    乃與叡及安樂侯元隆,撫冥鎮将、魯郡侯元業,骁騎将軍元超,一陽一平侯賀頭,射聲校尉元樂平,前彭城鎮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鎮北将軍、樂陵王思譽等謀推朔州刺史一陽一平王頤為主。

    頤不從,僞許以安之,密表其事。

    高祖乃遣任城王澄率并肆兵以讨之。

    澄先遣治書侍禦史李煥單車入代,出其不意,泰等驚駭,計無所出。

    煥曉谕逆徒,示以禍福,于是兇一黨一離心,莫為之用。

    泰自度必敗,乃率麾下數百人攻煥郭門,冀以一捷。

    不克,單馬走出城西,為人擒送。

    澄亦尋到,窮治一黨一與。

    高祖幸代,親見罪人,問其反狀,泰等伏誅。

     子伯智,八歲侍學東宮,十歲拜太子洗馬、散騎侍郎。

    尚饒一陽一公主,拜驸馬都尉。

    早卒。

    子喈。

     伯智弟士儒,字叔賢。

    徙涼州,後乃得還。

    為太尉參軍事。

     子容,武定中,汲郡太守。

     乙九弟忸頭,侍中、北部尚書。

    卒,贈司空公,谥曰敬。

     子蒲坂,虞曹尚書、征虜将軍、泾州刺史。

    贈征西将軍、雍州刺史,谥曰昭。

     子韶,字伏興,員外散騎侍郎、代郡太守、征東将軍、金紫光祿大夫。

    卒,贈使持節、都督冀相殷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冀州刺史,谥曰文。

     子遵伯,幽州司馬。

     遂留弟觀,字闼拔,襲崇爵。

    少以文藝知名,選充内侍,太祖器之。

    太宗即位,為左衛将軍,绾門下中書,出納诏命。

    及訪舊事,未嘗有所遺漏,太宗奇之。

    尚宜一陽一公主,拜附馬都尉,稍遷太尉。

    世祖之監國,觀為右弼,出則統攝朝政,入則應對左右,事無巨細,皆關決焉。

    終日怡怡,無愠喜之色。

    勞謙善誘,不以富貴驕人。

    泰常八年,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