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九上 獻文六王
關燈
小
中
大
以詳營構之勤,增邑一千戶。
詳以帝居諒暗,不受。
世宗覽政,遷侍中、大将軍、錄尚書事。
鹹一陽一王禧之謀反也,詳表求解任。
诏曰:“一人之身,愆不累德,形乖一性一别,忠逆固殊。
是以父殛子興,義高唐世;弟戮兄登,迹顯周魯。
禧之與國,異體同氣,既肆無君之逆,安顧弟友之親。
叔父忠顯二朝,誠貫廟社,實勖贊沖昧,保乂鴻猷,豈容以微介之慮,忘阿衡之重?貂章即已敕還,願不再述。
祚屬眇躬,言及斯事,臨紙慚恨,惋慨兼深。
”詳重表陳解,诏複不許。
除太傅,領司徒,侍中、錄尚書事如故。
詳固辭,诏遣敦勸,乃受。
詳與八座奏曰:“竊惟一奸一劫難除,為蠹日久,群盜作患,有國攸病。
故五刑為用,猶陷觸網之誅;道幾勝殘,甯息狗竊之響。
是以班制垂式,名為治本,整纟罔提目,政之大要。
謹尋奪祿事條,班已周歲。
然京邑尹、令,善惡易聞;邊州遠守,或難聽審,皆上下同情,疊相掩沒。
設有賊發,隐而不言,或以劫為偷,或遏掠成盜,更令賊發難知,攘竊惟甚。
臣等參議,若依制削奪,則縣無期月之宰;附條貶黜,郡一靡一歲稔之守。
此制必行,所謂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昔黃龔變風,不由削祿;張趙稱美,豈憚貶退。
然綏導之體,得失在人。
乃可重選慎官,依律劾禁,不宜輕改法令,削黜群司。
今請改制條,還附律處。
其勵己公清,賞有常典,風謠黩賄,案為考第。
”世宗從之。
詳之拜命,其夜暴風震電,拔其庭中桐樹大十圍,倒立本處。
初,世宗之覽政也,詳聞彭城王勰有震主之慮,而欲奪其司徒,大懼物議,故為大将軍,至是乃居之。
天威如此,識者知其不終。
世宗講武于鄴,詳與右仆身高肇、領軍于勁留守京師。
初,太和末,詳以少弟延一愛一;景明初,複以季父崇一寵一。
位望兼極,百僚憚之。
而貪冒無厭,多所取納;公私營販,侵剝遠近;嬖狎群小,所在請托。
珍麗充盈,聲色侈縱,建飾第宇,開起山池,所費巨萬矣。
又于東掖門外,大路之南,驅一逼一細人,規占第宅。
至有喪柩在堂,請延至葬而不見許,乃令輿榇巷次,行路哀嗟。
詳母高太妃,頗亦助為威虐,親命毆擊,怨響嗷嗷。
妃,宋王劉昶女,不見答禮。
一寵一妾範氏,一愛一等伉俪,及其死也,痛不自勝,乃至葬訖,猶毀遂視之。
表請贈平昌縣君。
詳又蒸于安定王燮妃高氏,高氏即茹皓妻姊。
嚴禁左右,閉密始末。
詳既素附于皓,又緣一婬一好,往來綢密。
皓之取妻也,詳親至其家,忻飲極醉。
詳雖貪侈聚斂,朝野所聞,而世宗禮敬尚隆,憑寄無替,軍國大事,總而裁決。
每所敷奏,事皆協允。
詳常别住華林園之西隅,與都亭、宮館密迩相接,亦通後門。
世宗每潛幸其所,肆飲終日,其一寵一如此。
又詳拜受,因其私慶,啟請世宗。
世宗頻幸南第,禦其後堂,與高太妃相見,呼為阿母,伏而上酒,禮若家人。
臨出,高每拜送,舉觞祝言:“願官家千萬歲壽,歲歲一至妾母子舍也。
”初,世宗之親政也,詳與鹹一陽一王禧、彭城王勰并被召入,共乘犢車,防衛嚴固。
高時惶迫,以為詳必死,亦乘車傍路,哭而送至金墉。
及詳得免,高雲:“自今而後,不願富貴,但令母子相保,共汝掃市作活也。
”至此貴一寵一崇盛,不複言有禍敗之理。
後為高肇所谮,雲詳與皓等謀為逆亂。
于時詳在南第,世宗召中尉崔亮入禁,敕糾詳貪一婬一,及茹皓、劉胄、常季賢、陳掃靜等專恣之狀。
亮乃奏詳:“貪害公私,一婬一亂典禮。
朝廷比以軍國費廣,禁斷諸蕃雜獻,而詳擅作威令,命寺署酬直。
驅奪人業,崇侈私第。
蒸穢無道,失尊卑之節;塵敗憲章,虧風教之紀。
請以見事,免所居官爵,付鴻胪削奪,辄下禁止,付廷尉治罪。
”并劾皓等。
夜即收禁南台。
又虎贲百人,圍守詳第,慮其驚懼奔越。
遣左右郭翼開金墉門,馳出谕之,示以中尉彈狀。
詳母高見翼,頓首号泣不自勝。
詳言:“審如中尉所糾,何憂也,正恐更有大罪橫至耳。
人奉我珍異貨物,我實一愛一之。
果為取受,吾何憂乎?”私以自寬。
至明,皓等皆賜死,引高一陽一王雍等五王入議詳罪。
單車防守,還華林之館。
母妻相與哭,入所居,小奴弱婢數人随從。
官防甚嚴,終夜缶柝,列坐圍守,外内不通。
世宗為此不幸園十餘日。
徙詳就太府寺,圍禁彌切。
诏曰:“王位兼台輔,親懿莫二,朝野屬賴,具瞻所歸。
不能勵德存道,宣融軌訓,方乃肆茲貪靦,穢暴顯聞。
遠負先朝友一愛一之寄,近乖家國推敬所期,理官執憲,實合刑典;天下為公,豈容私抑?但朕諸父傾落,存者無幾,便極逮坐,情有未安。
可免為庶人,别營坊館,如法禁衛,限以終身。
邦家不造,言尋感慨。
”遂别營館于洛一陽一縣東北隅,二旬而成,将徙詳居之。
會其家奴數人,一陰一結一黨一輩,欲以劫出詳,密抄名字,潛托侍婢通于詳。
詳始得執省,而門防主司遙見,突入,就詳手中攬得,呈奏。
至夜,守者以聞。
詳哭數聲而暴死。
詳自至太府,令其母妻,還居南宅,五日一來,與其相見。
此夜,母妻不在,死于婢手中。
至明,告其兇問。
诏曰:“北海叔奄至傾背,痛慕一抽一恸,情不自任。
明便舉哀,可敕備辦喪還南宅,諸王皇宗,悉令奔赴。
給東園秘器,赗物之數一依廣陵故事。
” 詳之初禁也,乃以蒸高事告母。
母大怒,詈之苦切,曰:“汝自有妻妾侍婢,少盛如花,何忽共許高麗婢一奸一通,令緻此罪?我得高麗,當啖其肉。
”乃杖詳背及兩腳百餘下,自行杖,力疲乃令奴代。
高氏素嚴,詳每有微罪,常加責罰,以絮裹杖。
至是,去絮,皆至瘡膿。
詳苦杖,十餘日乃能立。
又杖其妃劉氏數十,雲:“新婦大家女,門戶匹敵,何所畏也?而不檢校夫婿。
婦人皆妒,獨不妒也!”劉笑而受罰,卒無所言。
詳貪一婬一之失,雖聞遠近,而死之日,罪無定名,遠近歎怪之。
停殡五載。
永平元年十月,诏曰:“故太傅北海王體自先皇,特鐘友一愛一,受遺訓輔,沖昧攸記。
不圖暮節晦德,終缺哀榮,便可追複王封,克日營厝,少慰幽魂,以旌一陰一疑 戚。
”谥曰平王。
子颢,字子明,襲。
少慷慨,有壯氣。
除襲骧将軍、通直散騎常侍。
轉宗正卿、光祿大夫、長兼宗正卿、散騎常侍、平東将軍。
轉都官尚書,加安南将軍。
出除散騎常侍、撫軍将軍、徐州刺史。
尋為禦史彈劾除名。
其後,賊帥宿勤明達、叱幹骐驎等寇亂豳華諸州,乃複颢王爵,以本将軍加使持節、假征西将軍、都督華豳東秦諸軍事、兼左仆射、西道行台,以讨明達。
颢轉戰而前,頻破賊衆,解豳華之圍。
以功增封八百戶,進号征西将軍。
又除尚書右仆射,持節、行台、都督如故。
尋遷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餘如故。
值蕭寶夤等大敗于平涼,颢亦奔還京師。
于時,葛榮南進,稍一逼一鄴城。
武泰初,以颢為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以禦榮。
颢至汲郡,屬爾朱榮入洛,推奉莊帝,诏授颢太傅,開府、侍中、刺史、王并如故。
颢以葛榮南侵,爾朱縱害,遂盤桓顧望,圖自安之策。
先是,颢啟其舅範遵為殷州刺史,遵以葛榮充一逼一,未得行。
颢令遵權停于鄴。
颢既懷異謀,乃遣遵行相州事,代前刺史李神,為己表裡之援。
相州行台甄密先受朝旨,委其守鄴。
知颢異圖,恐遵為變,遂相率廢遵,還推李神攝理州事,然後遣軍侯颢逆順之勢。
颢以事意不諧,遂與子冠受率左右奔于蕭衍。
颢見衍,泣涕自陳,言辭壯烈,衍奇之。
遂以颢為魏主,假之兵将,令其北入。
永安二年四月,于梁國城南登壇燔燎,号孝基元年。
莊帝诏濟一陰一王晖業為都督,于考城拒之,為颢所擒。
又克行台楊昱于荥一陽一。
爾朱世隆自虎牢走退,莊帝北幸。
颢遂入洛,改稱建武元年。
颢以數千之衆,轉戰辄克,據有都邑,号令自己,天下人情,想其風政。
而自謂天之所授,頗懷驕怠。
宿昔賓客近習之徒鹹見一寵一待,幹擾政事,又日夜縱酒,不恤軍國。
所統南兵,淩竊市裡。
朝野莫不失望。
時又酷斂,公私不安。
莊帝與爾朱榮還師讨颢。
自于河梁拒戰,王師渡于馬渚,冠受戰敗被擒,因相繼而敗。
颢率帳下數百騎及南兵勇健者,自轘轅而出。
至臨颍,颢部騎分散,為臨颍縣卒所斬。
出帝初,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相殷四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大司馬、冀州刺史。
武定中,子娑羅襲。
齊受禅,爵例降。
颢弟顼,字寶意。
起家為通直郎,轉中書郎,曆武衛将軍、光祿少卿、黃門郎。
出除平北将軍、相州刺史。
為大宗正卿。
封平樂縣開國公,食邑八百戶。
莊帝初,拜侍中、車騎将軍,封東海王,食邑千戶。
俄遷中書監、左光祿大夫,兼尚書右仆射。
又拜車騎大将軍,加侍中。
顼無他才幹,以親屬早居重任。
兄颢入洛,成敗未分,便以意氣自得,為時人所笑。
颢敗,潛竄,為人執送,斬于都市。
出帝初,贈侍中、都督雍華岐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太尉公、尚書令、雍州刺史。
子衍,襲爵。
武定中,通直散騎侍郎。
齊受禅,爵例降。
史臣曰:顯祖諸子,俱聞道于太和之日。
鹹一陽一望重位隆,自猜謀亂。
趙郡愆于王度,終谥曰靈。
廣陵夙稱明察,不幸中夭,惜矣。
高一陽一器術缺然,終荷棟幹,孝昌之叛,蓋不足以責之。
北海義昧鹡鸰,奢一婬一自喪,雖禍由間言,亦自贻伊戚。
颢取若拾遺,亡不旋踵,豈守之無術?其天将覆之。
詳以帝居諒暗,不受。
世宗覽政,遷侍中、大将軍、錄尚書事。
鹹一陽一王禧之謀反也,詳表求解任。
诏曰:“一人之身,愆不累德,形乖一性一别,忠逆固殊。
是以父殛子興,義高唐世;弟戮兄登,迹顯周魯。
禧之與國,異體同氣,既肆無君之逆,安顧弟友之親。
叔父忠顯二朝,誠貫廟社,實勖贊沖昧,保乂鴻猷,豈容以微介之慮,忘阿衡之重?貂章即已敕還,願不再述。
祚屬眇躬,言及斯事,臨紙慚恨,惋慨兼深。
”詳重表陳解,诏複不許。
除太傅,領司徒,侍中、錄尚書事如故。
詳固辭,诏遣敦勸,乃受。
詳與八座奏曰:“竊惟一奸一劫難除,為蠹日久,群盜作患,有國攸病。
故五刑為用,猶陷觸網之誅;道幾勝殘,甯息狗竊之響。
是以班制垂式,名為治本,整纟罔提目,政之大要。
謹尋奪祿事條,班已周歲。
然京邑尹、令,善惡易聞;邊州遠守,或難聽審,皆上下同情,疊相掩沒。
設有賊發,隐而不言,或以劫為偷,或遏掠成盜,更令賊發難知,攘竊惟甚。
臣等參議,若依制削奪,則縣無期月之宰;附條貶黜,郡一靡一歲稔之守。
此制必行,所謂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昔黃龔變風,不由削祿;張趙稱美,豈憚貶退。
然綏導之體,得失在人。
乃可重選慎官,依律劾禁,不宜輕改法令,削黜群司。
今請改制條,還附律處。
其勵己公清,賞有常典,風謠黩賄,案為考第。
”世宗從之。
詳之拜命,其夜暴風震電,拔其庭中桐樹大十圍,倒立本處。
初,世宗之覽政也,詳聞彭城王勰有震主之慮,而欲奪其司徒,大懼物議,故為大将軍,至是乃居之。
天威如此,識者知其不終。
世宗講武于鄴,詳與右仆身高肇、領軍于勁留守京師。
初,太和末,詳以少弟延一愛一;景明初,複以季父崇一寵一。
位望兼極,百僚憚之。
而貪冒無厭,多所取納;公私營販,侵剝遠近;嬖狎群小,所在請托。
珍麗充盈,聲色侈縱,建飾第宇,開起山池,所費巨萬矣。
又于東掖門外,大路之南,驅一逼一細人,規占第宅。
至有喪柩在堂,請延至葬而不見許,乃令輿榇巷次,行路哀嗟。
詳母高太妃,頗亦助為威虐,親命毆擊,怨響嗷嗷。
妃,宋王劉昶女,不見答禮。
一寵一妾範氏,一愛一等伉俪,及其死也,痛不自勝,乃至葬訖,猶毀遂視之。
表請贈平昌縣君。
詳又蒸于安定王燮妃高氏,高氏即茹皓妻姊。
嚴禁左右,閉密始末。
詳既素附于皓,又緣一婬一好,往來綢密。
皓之取妻也,詳親至其家,忻飲極醉。
詳雖貪侈聚斂,朝野所聞,而世宗禮敬尚隆,憑寄無替,軍國大事,總而裁決。
每所敷奏,事皆協允。
詳常别住華林園之西隅,與都亭、宮館密迩相接,亦通後門。
世宗每潛幸其所,肆飲終日,其一寵一如此。
又詳拜受,因其私慶,啟請世宗。
世宗頻幸南第,禦其後堂,與高太妃相見,呼為阿母,伏而上酒,禮若家人。
臨出,高每拜送,舉觞祝言:“願官家千萬歲壽,歲歲一至妾母子舍也。
”初,世宗之親政也,詳與鹹一陽一王禧、彭城王勰并被召入,共乘犢車,防衛嚴固。
高時惶迫,以為詳必死,亦乘車傍路,哭而送至金墉。
及詳得免,高雲:“自今而後,不願富貴,但令母子相保,共汝掃市作活也。
”至此貴一寵一崇盛,不複言有禍敗之理。
後為高肇所谮,雲詳與皓等謀為逆亂。
于時詳在南第,世宗召中尉崔亮入禁,敕糾詳貪一婬一,及茹皓、劉胄、常季賢、陳掃靜等專恣之狀。
亮乃奏詳:“貪害公私,一婬一亂典禮。
朝廷比以軍國費廣,禁斷諸蕃雜獻,而詳擅作威令,命寺署酬直。
驅奪人業,崇侈私第。
蒸穢無道,失尊卑之節;塵敗憲章,虧風教之紀。
請以見事,免所居官爵,付鴻胪削奪,辄下禁止,付廷尉治罪。
”并劾皓等。
夜即收禁南台。
又虎贲百人,圍守詳第,慮其驚懼奔越。
遣左右郭翼開金墉門,馳出谕之,示以中尉彈狀。
詳母高見翼,頓首号泣不自勝。
詳言:“審如中尉所糾,何憂也,正恐更有大罪橫至耳。
人奉我珍異貨物,我實一愛一之。
果為取受,吾何憂乎?”私以自寬。
至明,皓等皆賜死,引高一陽一王雍等五王入議詳罪。
單車防守,還華林之館。
母妻相與哭,入所居,小奴弱婢數人随從。
官防甚嚴,終夜缶柝,列坐圍守,外内不通。
世宗為此不幸園十餘日。
徙詳就太府寺,圍禁彌切。
诏曰:“王位兼台輔,親懿莫二,朝野屬賴,具瞻所歸。
不能勵德存道,宣融軌訓,方乃肆茲貪靦,穢暴顯聞。
遠負先朝友一愛一之寄,近乖家國推敬所期,理官執憲,實合刑典;天下為公,豈容私抑?但朕諸父傾落,存者無幾,便極逮坐,情有未安。
可免為庶人,别營坊館,如法禁衛,限以終身。
邦家不造,言尋感慨。
”遂别營館于洛一陽一縣東北隅,二旬而成,将徙詳居之。
會其家奴數人,一陰一結一黨一輩,欲以劫出詳,密抄名字,潛托侍婢通于詳。
詳始得執省,而門防主司遙見,突入,就詳手中攬得,呈奏。
至夜,守者以聞。
詳哭數聲而暴死。
詳自至太府,令其母妻,還居南宅,五日一來,與其相見。
此夜,母妻不在,死于婢手中。
至明,告其兇問。
诏曰:“北海叔奄至傾背,痛慕一抽一恸,情不自任。
明便舉哀,可敕備辦喪還南宅,諸王皇宗,悉令奔赴。
給東園秘器,赗物之數一依廣陵故事。
” 詳之初禁也,乃以蒸高事告母。
母大怒,詈之苦切,曰:“汝自有妻妾侍婢,少盛如花,何忽共許高麗婢一奸一通,令緻此罪?我得高麗,當啖其肉。
”乃杖詳背及兩腳百餘下,自行杖,力疲乃令奴代。
高氏素嚴,詳每有微罪,常加責罰,以絮裹杖。
至是,去絮,皆至瘡膿。
詳苦杖,十餘日乃能立。
又杖其妃劉氏數十,雲:“新婦大家女,門戶匹敵,何所畏也?而不檢校夫婿。
婦人皆妒,獨不妒也!”劉笑而受罰,卒無所言。
詳貪一婬一之失,雖聞遠近,而死之日,罪無定名,遠近歎怪之。
停殡五載。
永平元年十月,诏曰:“故太傅北海王體自先皇,特鐘友一愛一,受遺訓輔,沖昧攸記。
不圖暮節晦德,終缺哀榮,便可追複王封,克日營厝,少慰幽魂,以旌一陰一疑 戚。
”谥曰平王。
子颢,字子明,襲。
少慷慨,有壯氣。
除襲骧将軍、通直散騎常侍。
轉宗正卿、光祿大夫、長兼宗正卿、散騎常侍、平東将軍。
轉都官尚書,加安南将軍。
出除散騎常侍、撫軍将軍、徐州刺史。
尋為禦史彈劾除名。
其後,賊帥宿勤明達、叱幹骐驎等寇亂豳華諸州,乃複颢王爵,以本将軍加使持節、假征西将軍、都督華豳東秦諸軍事、兼左仆射、西道行台,以讨明達。
颢轉戰而前,頻破賊衆,解豳華之圍。
以功增封八百戶,進号征西将軍。
又除尚書右仆射,持節、行台、都督如故。
尋遷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餘如故。
值蕭寶夤等大敗于平涼,颢亦奔還京師。
于時,葛榮南進,稍一逼一鄴城。
武泰初,以颢為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以禦榮。
颢至汲郡,屬爾朱榮入洛,推奉莊帝,诏授颢太傅,開府、侍中、刺史、王并如故。
颢以葛榮南侵,爾朱縱害,遂盤桓顧望,圖自安之策。
先是,颢啟其舅範遵為殷州刺史,遵以葛榮充一逼一,未得行。
颢令遵權停于鄴。
颢既懷異謀,乃遣遵行相州事,代前刺史李神,為己表裡之援。
相州行台甄密先受朝旨,委其守鄴。
知颢異圖,恐遵為變,遂相率廢遵,還推李神攝理州事,然後遣軍侯颢逆順之勢。
颢以事意不諧,遂與子冠受率左右奔于蕭衍。
颢見衍,泣涕自陳,言辭壯烈,衍奇之。
遂以颢為魏主,假之兵将,令其北入。
永安二年四月,于梁國城南登壇燔燎,号孝基元年。
莊帝诏濟一陰一王晖業為都督,于考城拒之,為颢所擒。
又克行台楊昱于荥一陽一。
爾朱世隆自虎牢走退,莊帝北幸。
颢遂入洛,改稱建武元年。
颢以數千之衆,轉戰辄克,據有都邑,号令自己,天下人情,想其風政。
而自謂天之所授,頗懷驕怠。
宿昔賓客近習之徒鹹見一寵一待,幹擾政事,又日夜縱酒,不恤軍國。
所統南兵,淩竊市裡。
朝野莫不失望。
時又酷斂,公私不安。
莊帝與爾朱榮還師讨颢。
自于河梁拒戰,王師渡于馬渚,冠受戰敗被擒,因相繼而敗。
颢率帳下數百騎及南兵勇健者,自轘轅而出。
至臨颍,颢部騎分散,為臨颍縣卒所斬。
出帝初,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相殷四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大司馬、冀州刺史。
武定中,子娑羅襲。
齊受禅,爵例降。
颢弟顼,字寶意。
起家為通直郎,轉中書郎,曆武衛将軍、光祿少卿、黃門郎。
出除平北将軍、相州刺史。
為大宗正卿。
封平樂縣開國公,食邑八百戶。
莊帝初,拜侍中、車騎将軍,封東海王,食邑千戶。
俄遷中書監、左光祿大夫,兼尚書右仆射。
又拜車騎大将軍,加侍中。
顼無他才幹,以親屬早居重任。
兄颢入洛,成敗未分,便以意氣自得,為時人所笑。
颢敗,潛竄,為人執送,斬于都市。
出帝初,贈侍中、都督雍華岐三州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太尉公、尚書令、雍州刺史。
子衍,襲爵。
武定中,通直散騎侍郎。
齊受禅,爵例降。
史臣曰:顯祖諸子,俱聞道于太和之日。
鹹一陽一望重位隆,自猜謀亂。
趙郡愆于王度,終谥曰靈。
廣陵夙稱明察,不幸中夭,惜矣。
高一陽一器術缺然,終荷棟幹,孝昌之叛,蓋不足以責之。
北海義昧鹡鸰,奢一婬一自喪,雖禍由間言,亦自贻伊戚。
颢取若拾遺,亡不旋踵,豈守之無術?其天将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