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九下 獻文六王

關燈
彭城王 彭城王勰,字彥和。

    少而岐嶷,姿一性一不群。

    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軍。

    勰生而母潘氏卒,其年顯祖崩。

    及有所知,啟求追服。

    文明太後不許,乃毀瘠三年,弗參吉慶。

    高祖大奇之。

    敏而耽學,不舍晝夜,博綜經史,雅好屬文。

     高祖革創,解侍中、将軍,拜光祿大夫。

    複除侍中,長直禁内,參決軍國大政,萬機之事,無不預焉。

    及車駕南伐,以勰行撫軍将軍,領宗子軍,宿衛左右。

    開建五等,食邑二千戶,轉中書令,侍中如故,改封彭城王。

     高祖與侍臣升金墉城,顧見堂後梧桐、竹曰:“鳳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今梧桐、竹并茂,讵能降鳳乎?”勰對曰:“鳳皇應德而來,豈竹、梧桐能降?”高祖曰:“何以言之?”勰曰:“昔在虞舜,鳳皇來儀;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山。

    未聞降桐食竹。

    ”高祖笑曰:“朕亦未望降之也。

    ”後宴侍臣于清徽堂。

    日晏,移于流化池芳林之下。

    高祖曰:“向宴之始,君臣肅然,及将末也,觞情始暢,而流景将頹,竟不盡适。

    戀戀餘光,故重引卿等。

    ”因仰觀桐葉之茂,曰:“‘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恺悌君子,莫不令儀’。

    今林下諸賢,足敷歌詠。

    ”遂令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诏詩。

    至勰詩,高祖仍為之改一字,曰:“昔祁奚舉子,天下謂之至公,今見勰詩,始知中令之舉非私也。

    ”勰對曰:“臣露此拙,方見聖朝之私,賴蒙神筆賜刊,得有令譽。

    ”高祖曰:“雖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

    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 勰表解侍中。

    诏曰:“蟬貂之美,待汝而光,人乏之秋,何容方退也?克念作聖,庶必有資耳。

    ”後幸代都,次于上一黨一之銅鞮山。

    路旁有大松樹十數根。

    時高祖進傘,遂行而賦詩,令人示勰曰:“吾始作此詩,雖不七步,亦不言遠。

    汝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之也。

    ”時勰去帝十餘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

    詩曰:“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高祖大笑曰:“汝此詩亦調責吾耳。

    ”诏曰:“弟勰所生母潘早齡謝世,顯号未加。

    勰禍與身具,痛随形起,今因其展思,有足悲矜。

    可贈彭城國太妃,以慰存亡。

    ”又除中書監。

    侍中如故。

     高祖南讨漢一陽一,假勰中軍大将軍,加鼓吹一部。

    勰以一寵一受頻煩,乃面陳曰:“臣聞兼親疏而兩,并異同而建,此既成文于昔,臣願誦之于後。

    陳思求而不允,愚臣不請而得。

    豈但今古雲殊,遇否大異,非獨曹植遠羨于臣,是亦陛下踐魏文而不顧。

    ”高祖大笑,執勰手曰:“二曹才名相忌,吾與汝以道德相親,緣此而言,無慚前烈。

    汝但克己複禮,更何多及。

    ” 高祖親講喪服于清徽堂,從容謂群臣曰:“彥和、季豫等年在蒙稚,早登纓绂,失過庭之訓,并未習禮,每欲令我一解喪服。

    自審義解浮疏,抑而不許。

    頃因酒醉坐,脫爾言從,故屈朝彥,遂親傳說。

    将臨講坐,慚戰交情。

    ”禦史中尉李彪對曰:“自古及今,未有天子講禮。

    陛下聖叡淵明,事超百代,臣得親承音旨,千載一時。

    ” 從征沔北,賜帛三千匹。

    除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中軍大将軍、開府。

    又诏曰:“明便交敵,可敕将士肅爾軍儀。

    ”勰于是親勒大衆。

    須臾,有二大一鳥從南而來,一向行宮,一向幕府,各為人所獲。

    勰言于高祖曰:“始有一鳥,望旗颠仆,臣謂大吉。

    ”高祖戲之曰:“鳥之畏威,豈獨中軍之略也,吾亦分其一爾。

    此乃大善,兵法鹹說。

    ”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蕭衍。

    其夜大雨,高祖曰:“昔聞國軍獲勝,每逢雲雨。

    今破新野、南一陽一及摧此賊,果降時潤。

    誠哉斯言!”勰對曰:“水德之應,遠稱天心。

    ”高祖令勰為露布,勰辭曰:“臣聞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必須宣揚威略以示天下。

    臣小才,豈足大用?”高祖曰:“汝豈獨親诏,亦為才達,但可為之。

    ”及就,尤類帝文。

    有人見者,鹹謂禦筆。

    高祖曰:“汝所為者,人謂吾制,非兄則弟,誰能辨之?”勰對曰:“子夏被蚩于先聖,臣又荷責于來今。

    ” 及至豫州,高祖為家人書于勰曰:“教風密微,禮政嚴嚴,若不深心日勸,何以敬諸?每欲立一宗師,肅我元族。

    汝親則宸極,位乃中監,風标才器,實足師範。

    屢有口敕,仍執沖遜,難違清挹,荏苒至今。

    宗制之重,舍汝誰寄?便委以宗儀,責成汝躬,有不遵教典,随事以聞,吾别肅治之。

    若宗室有愆,隐而不一舉,鐘罰汝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