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六 太武五王

關燈
義,又得律呂相生之體。

    今量鐘磬之數,各以十二架為定。

    ”奏可。

    于時缙紳之士,鹹往觀聽,一靡一不咨嗟歎服而返。

    太傅、錄尚書長孫承業妙解聲律,特複稱善。

     後從出帝入關。

     廣一陽一王建,真君三年封楚王,後改封廣一陽一王。

    薨,谥曰簡王。

     子石侯,襲。

    薨,谥曰哀王。

     子遺興,襲。

    薨,谥曰定王。

    無子。

     石侯弟嘉,少沉敏,喜愠不形于色,兼有武略。

    高祖初,拜徐州刺史,甚有威惠。

    後封廣一陽一王,以紹建後。

    高祖南伐,诏嘉斷均口。

    嘉違失指授,令賊得免。

    帝怒,責之曰:“叔祖定非世孫,何太不上類也!”及将大漸,遺诏以嘉為尚書左仆射,與鹹一陽一王礻喜等輔政。

    遷司州牧。

    嘉表請于京四面,築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發三正複丁,以充茲役,雖有暫勞,一奸一盜永止。

    诏從之。

    拜衛大将軍、尚書令,除儀同三司。

     嘉好飲酒,或沉醉,在世宗前言笑自得,無所顧忌。

    帝以其屬尊年老,常優容之。

    與彭城、北海、高一陽一諸王每入宴集,極歡彌夜,數加賞賜。

    帝亦時幸其第。

    一性一好儀飾,車服鮮華,既居儀同,又任端首,出入容衛,道路榮之。

    後遷司空,轉司徒。

     嘉好立功名,有益公私,多所敷奏,帝雅委付之。

    一愛一敬人物,後來才俊未為時知者,侍坐之次,轉加談引,時人以此稱之。

    薨,遺命薄葬。

    世宗悼惜之,贈侍中、太保,谥曰懿烈。

     嘉後妃,宜都王穆壽孫女,司空從妹也,聰明婦人。

    及為嘉妃,多所匡贊,光益家道。

     子深,字智遠,襲爵。

    肅宗初,拜肆州刺史。

    預行恩信,胡人便之,劫盜止息。

    後為恆州刺史,在州多所受納,政以賄成,私家有馬千匹者必取百匹,以此為恆。

    累遷殿中尚書,未拜,坐一婬一城一陽一王徽妃于氏,為徽表訟。

    诏付丞相、高一陽一王雍等宗室議決其罪,以王還第。

     及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反叛,臨淮王彧讨之,失利,诏深為北道大都督,受尚書令李崇節度。

    時東道都督崔暹敗于白道,深上書曰: 邊豎構逆,以成紛梗,其所由來,非一朝也。

    昔皇始以移防為重,盛簡親賢,擁麾作鎮,配以高門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廢仕宦,至乃偏得複除。

    當時人物,忻慕為之。

    及太和在曆,仆射李沖當官任事,涼州土人,悉免厮役,豐沛舊門,仍防邊戍。

    自非得罪當世,莫肯與之為伍。

    征鎮驅使,但為虞候白直,一生推遷,不過軍主。

    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鎮者便為清途所隔。

    或投彼有北,以禦魑魅,多複逃胡鄉。

    乃峻邊兵之格,鎮人浮遊在外,皆聽流兵捉之。

    于是少年不得從師,長者不得遊宦,獨為匪人,言者流涕。

     自定鼎伊洛,邊任益輕,唯底滞凡才,出為鎮将,轉相模習,專事聚斂。

    或有諸方一奸一吏,犯罪配邊,為之指蹤,過弄官府,政以賄立,莫能自改。

    鹹言一奸一吏為此,無不切齒憎怒。

     及阿那瑰背恩,縱掠竊奔,命師追之,十五萬衆度沙漠,不日而還。

    邊人見此援師,便自意輕中國。

    尚書令臣崇時即申聞,求改鎮為州,将允其願,抑亦先覺。

    朝廷未許。

    而高阙戍主率下失和,拔陵殺之,敢為逆命,攻城掠地,所見必誅。

    王師屢北,賊一黨一日盛。

    此段之舉,指望銷平。

    其崔暹隻輪不反,臣崇與臣逡巡複路。

    今者相與還次雲中,馬首是瞻,未便西邁,将士之情,莫不解體。

    今日所慮,非止西北,将恐諸鎮尋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 時不納其策。

    東西部敕勒之叛,朝議更思深言,遣兼黃門侍郎郦道元為大使,欲複鎮為州,以順人望。

    會六鎮盡叛,不得施行。

    深後上言:“今六鎮俱叛,二部高車,亦同惡一黨一。

    以疲兵讨之,不必制敵。

    請簡選兵,或留守恆州要處,更為後圖。

    ” 及李崇徵還,深專總戎政。

    拔陵避蠕蠕,南移渡河。

    先是,别将李叔仁以拔陵來一逼一,請求迎援。

    深赴之,前後降附二十萬人。

    深與行台元纂表求恆州北别立郡縣,安置降戶,随宜赈赉,息其亂心。

    不從,诏遣黃門郎楊昱分散之于冀、定、瀛三州就食。

    深謂纂曰:“此輩複為乞活矣,禍亂當由此作。

    ”既而鮮于脩禮叛于定州,杜洛周反于幽州。

    其餘降戶,猶在恆州,遂欲推深為主。

    深乃上書乞還京師。

    令左衛将軍楊津代深為都督,以深為侍中、右衛将軍、定州刺史。

    時中山太守趙叔隆、别駕崔融讨賊失利,台使劉審考核,未訖,會賊一逼一中山,深乃令叔隆防境。

    審馳驿還京,雲深擅相放縱。

    城一陽一王徽與深有隙,因此構之。

    乃徵深為吏部尚書,兼中領軍。

    及深至都,肅宗不欲使徽、深相憾,敕因宴會令相和解。

    徽銜不已。

     後河間王琛等為鮮于脩禮所敗,乃除深儀同三司、大都督,章武王融為左都督,裴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