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 昭成子孫

關燈
陽一子。

    卒于中軍都将。

     弟陪斤,襲爵,坐事國除。

     陪斤子昭,小字阿倪,尚書張彜引兼殿中郎。

    高祖将為齊郡王簡舉哀,而昭乃作宮懸。

    高祖大怒,诏曰:“阿倪愚騃,誰引為郎!”于是黜彜白衣守尚書,昭遂停廢。

    世宗時,昭從弟晖親一寵一用事,稍遷左丞。

    世宗崩,于忠執政,昭為黃門郎,又曲事之。

    忠專權擅威,枉陷忠賢,多昭所指導也。

    靈太後臨朝,為尚書、河南尹。

    聾而佷,理務峭急,所在患之。

    尋出為雍州刺史,在州貪虐,大為人害。

    後入為尚書,谄事劉騰,進号征西将軍。

    卒,贈尚書左仆射。

    納貨元叉,所以贈禮優越。

     昭子玄,字彥道,以節儉知名。

    莊帝時,為洛一陽一令。

    及前廢帝即位,玄上表乞葬莊帝,時議善之。

    後除尚書左丞。

    出帝即位,以孫騰為左仆射,騰即齊獻武王心膂。

    仗入省,玄依法舉劾,當時鹹為玄懼,出帝重其強正,封臨淄縣子。

    後從帝入關。

     昭弟紹,字醜倫。

    少聰慧。

    遷尚書右丞。

    紹斷決不避強禦。

    世宗诏令檢趙脩獄,以脩妄幸,因此遂加杖罰,令其緻死。

    帝責紹不重聞。

    紹曰:“脩一奸一佞甚于董賢,臣若不因釁除之,恐陛下複被哀帝之名。

    ”以其言正,遂不罪焉。

    及出,廣平王懷拜紹,賀曰:“阿翁乃皇家之正直,雖朱雲、汲黯何以仰過?”紹曰:“但恨戮之稍晚,以為愧耳。

    ”卒于涼州刺史。

     陪斤弟忠,字仙德。

    少沉厚,以忠謹聞。

    高祖時,累遷右仆射,賜爵城一陽一公,加侍中、鎮西将軍。

    有贊選之勤,百僚鹹敬之。

    太和四年,病笃辭退,養疾于高柳。

    輿駕親送都門之外,賜雜彩二百匹,群僚侍臣執别者,莫不涕泣。

    及卒,皆悼惜之。

    谥曰宣,命有司為立碑銘。

    有十七子。

     子盛,字始興,襲爵,位谒者仆射。

    卒。

     盛弟壽興,少聰慧好學。

    世宗初,為徐州刺史,在官貪虐,失于人心。

    其從兄侍中晖,深害其能,因谮之于帝,诏尚書崔亮馳驿檢覆。

    亮發日,受晖旨,遂鞭撻三寡一婦,令其自誣,稱壽興壓己為婢。

    壽興終恐不免,乃令其外弟中兵參軍薛脩義将車十乘,運小麥經其禁之旁。

    壽興因逾牆出。

    脩義以大木函盛壽興,其上加麥,載之而出。

    遂至河東,匿脩義家。

    逢赦,乃出見世宗,自陳為晖所谮,世宗亦更無所責。

     初,壽興為中庶子時,王顯在東宮,賤,因公事壽興杖之三十。

    及顯有一寵一,為禦史中尉,奏壽興在家每有怨言,诽謗朝廷。

    因帝極飲,無所覺悟,遂奏其事,命帝注可,直付壽興賜死。

    帝書半不成字,當時見者亦知非本心,但懼晖等威,不敢申拔。

    及行刑日,顯自往看之。

    壽興命筆自作《墓志銘》曰:“洛一陽一男子,姓元名景,有道無時,其年不永。

    ”餘文多不載。

    顧謂其子曰:“我棺中可著百張紙,筆兩枚,吾欲訟顯于地下。

    若高祖之靈有知,百日内必取顯。

    如遂無知,亦何足戀。

    ”及世宗崩,顯尋被殺。

    壽興之死,時論亦以為前任中尉彈高囗讒諷所緻。

    靈太後臨朝,三公郎中崔鴻上疏理壽興,诏追雪,贈豫州刺史,谥曰莊。

    壽興弟益生,少亡。

     忠弟德,封河間公。

    卒于鎮南将軍,贈曹州刺史。

     德子悝,颍川太守。

    卒于光州刺史,谥曰恭。

     子嶷,字子仲。

    出帝初,授兗州刺史。

    于時城人王奉伯等相扇謀逆。

    棄城出走,懸門發斷嶷要囗而出。

    诏齊州刺史尉景、本州刺史蔡隽各部在州士往讨之。

    嶷返,複任。

    封濮一陽一縣伯。

    孝靜時,轉尚書令,攝選部。

    嶷雖居重任,随時而已。

    薨于瀛州刺史,贈司徒公,谥曰靖懿。

     忠子晖,字景襲。

    少沉敏,頗涉文史。

    世宗即位,拜尚書主客郎。

    巡省風俗,還,奏事稱旨,為給事黃門侍郎。

     初,高祖遷洛,而在位舊貴皆難于移徙,時欲和合衆情,遂許冬則居南,夏便居北。

    世宗頗惑左右之言,外人遂有還北之問,至乃榜賣田宅,不安其居。

    晖乃請間言事。

    世宗曰:“先皇遷都之日,本期冬南夏北,朕欲聿遵成诏,故有外人之論。

    ”晖曰:“先皇移都,為百姓戀土,故發冬夏二居之诏,權甯物意耳。

    乃是當時之言,實非先皇深意。

    且北來遷人,安居歲久,公私計立,無複還情。

    陛下終高祖定鼎之業,勿信邪臣不然之說。

    ”世宗從之。

     再遷侍中,領右衛将軍。

    雖無補益,深被親一寵一。

    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櫃,唯晖入乃開,其餘侍中、黃門莫有知者。

    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号曰“餓虎将軍,饑鷹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