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八 世宗紀

關燈
反氐。

     三年春正月丁卯朔,皇子生,大赦天下。

    壬申,梁秦二州刺史邢巒連破氐賊,克武興。

    蕭衍冀州刺史桓和入寇南青州,州軍擊走之。

    秦州民王智等聚衆二千,自号王公。

    尋推秦州主簿呂苟兒為主,年号建明。

    己卯,楊集起兄弟相率降。

    二月丙辰,诏曰:“昔虞戒面從,昌言屢進;周任谏輔,王阙必箴。

    朕仰缵鴻基,伏膺寶曆,思康庶績,一日萬幾,是以側望忠言,虛求谠直。

    而良策弗進,規畫無聞,豈所謂弼諧元首,匡救不逮者乎?可诏王公已下,其有嘉謀深圖、直言忠谏、利國便民、矯時厲俗者,鹹令指事陳奏,無或依違。

    ”戊午,诏右衛将軍元麗等讨呂苟兒。

    乙醜,平南将軍陳伯之破蕭衍徐州刺史昌義之于梁城。

    是月,衍将蕭昞率衆五萬寇淮一陽一。

    三月己巳,以戎旅大興,诏罷諸作。

    己卯,诏荊州刺史趙怡、平南将軍奚康生赴淮一陽一。

    樂良王長命坐殺人賜死,國除。

    戊子,名皇子曰昌。

    庚寅,平南将軍、曲江縣開國公陳伯之自梁城南奔。

     夏四月乙未,诏罷鹽池禁。

    甲辰,诏遣使者巡慰北邊酋庶。

    庚戌,以中山王英為征南将軍、都督揚徐二道諸軍事,指授邊将。

    蕭衍江州刺史王茂先寇荊州,屯于河南城,诏平南将軍楊大眼讨之。

    辛酉,大破之,斬其輔國将軍王花,首虜二千餘。

    進攻河南城,茂先逃潰,追奔至于漢水,拔其五城。

    将軍宇文福略衍司州,俘獲千餘口而還。

    五月乙醜朔,诏尚書拯義一陽一初附之戶。

    丙寅,诏曰:“掩骼埋胔,古之令典;順辰修令,朝之恆式。

    今時澤未降,春稼已旱。

    或有孤老餒疾,無人贍救,因以緻死,暴露溝塹者,洛一陽一部尉依法棺埋。

    ”壬申,蕭衍将張惠紹入寇,陷宿豫。

    乙亥,衍将蕭容陷梁城。

    辛巳,衍将韋睿陷合肥城。

    壬午,诏尚書元遙率衆南讨。

    癸未,以秦隴未平,诏征西将軍于勁節度諸軍。

    己醜,衍将又陷羊石、霍丘二城。

    六月辛醜,又陷小岘戍。

    乙巳,安西将軍元麗大破秦賊,斬賊帥王智五人,枭首六千。

    丁未,假平南将軍奚康生破蕭衍将張惠紹,斬其徐州刺史宋黑。

    丁巳,诏尚書邢巒出讨徐兗。

     秋七月丙寅,衍将桓和寇孤山,陷固城。

    庚辰,元麗大破秦賊,降呂苟兒及其王公三十餘人。

    秦泾二州平。

    戊子,中山王英大破衍徐州刺史王伯敖于一陰一陵,斬其将二十五人,首虜五千有餘。

    己醜,诏發定、冀、瀛、相、江、肆六州十萬人以濟南軍。

    八月壬寅,安東将軍邢巒破蕭衍将桓和于孤山,斬首萬餘級。

    将軍元恆别克固城,斬衍冠軍将軍桓方慶。

    統軍畢祖朽别克蒙山,斬衍龍骧将軍矯道儀等,斬賊及赴沂死者四千餘人。

    兗州平。

    己酉,诏平南将軍、安樂王诠督後發諸軍以赴淮南。

    壬戌,曲赦泾、秦、岐、涼、河五州。

     九月癸酉,邢巒大破衍軍于宿豫,斬其大将藍懷恭等四十餘人。

    張惠紹棄宿豫,蕭昞棄淮一陽一南走,追斬數萬級。

    徐州平。

    己醜,中山王英大破衍軍于淮南,衍中軍大将軍、臨川王蕭宏,尚書右仆射柳惔,徐州刺史昌義之等棄梁城沿淮東走。

    追奔次于馬頭,衍冠軍将軍、戍主朱思遠棄城宵遁,擒送衍将四十餘人,斬獲士卒五萬有餘。

    英遂攻鐘離。

    高麗國遣使朝貢。

    蕭衍遣将士卒三萬寇義一陽一。

    丁酉,夜遁走。

    郢州刺史婁悅追擊,破之。

    戊申,蠕蠕國遣使朝貢。

    己未,征虜将軍趙遐大破衍衆于灙城桑坪。

    十有一月甲子,帝為京兆王愉、清河王怿、廣平王懷、汝南王悅講《孝經》于式乾殿。

    庚寅,诏曰:“往歲隴右扇逆,合境不民。

    其中猶有卒能自守,無豫釁亂。

    疾風知勁,良在可嘉。

    尚書可甄量報賞,以表誠義。

    ”是月,梁州再破反獠。

     四年春二月丙午,吐谷渾、宕昌國并遣使朝獻。

    己未,勿吉國貢楛矢。

    三月丙子,疊伏羅國遣使朝貢。

     夏四月戊戌,鐘離大水。

    中山王英敗績而還。

    壬寅,吐谷渾、鸠磨羅、阿拔磨拔切磨勒、悉萬斤諸國并遣使朝獻。

    六月己醜朔,诏曰:“高祖德格兩儀,明并日月,播文教以懷遠人,調禮學以旌俊造;徙縣中區,光宅天邑,總霜露之所均,一姬蔔于洛涘。

    戎繕兼興,未遑儒教。

    朕纂承鴻緒,君臨寶曆,思模聖規,述遵先志。

    今天平地甯,方隅無事,可敕有司準訪前式,置國子,立太學,樹小學于四門。

    ”丙午,蕭衍龍骧将軍、馮翊太守宇文子生等七郡相率内附。

    丁未,社蘭達那羅、舍彌、比羅直諸國并遣使朝獻。

    秋八月辛卯,契丹國遣使朝獻。

    己亥,中山王英、齊王蕭寶夤坐鐘離敗退,并除名為民。

    庚子,庫莫奚、宕昌、吐谷渾諸國遣使朝獻。

    辛醜,敦煌民饑,開倉赈恤。

    九月己未,诏曰:“朕秉曆承天,履年将紀,徙正宮極,歲浃歸餘。

    台懿茂親,祗勤已久;列司英彥,庸績未酬。

    非所謂有功見知,賞以時及。

    其以司空、高一陽一王雍為太尉,尚書令、廣一陽一王嘉為司空,百官悉進位一級。

    ”庚申,夏州長史曹明謀反,伏誅。

    甲子,開斜谷舊道。

    疏勒、車勒阿駒、南天竺、婆羅等諸國遣使朝獻。

    丙戌,司州民饑,開倉赈恤。

    閏月甲午,禁大司馬門不得車馬出入。

     冬十月丁巳,高麗、半社、悉萬斤、可流伽、比沙、疏勒、于阗等諸國并遣使朝獻。

    丁卯,皇後于氏崩。

    戊辰,疏勒國遣使朝貢。

    庚午,淮一陽一太守安樂以城南叛。

    辛未,嚈哒、波斯、渴槃陀、渴文提不那杖忸杖提等諸國,并遣使朝獻。

    乙酉,葬順皇後于永泰陵。

    十有一月丁未,禁河南畜一牝一馬。

    自碣石至于劍閣,東西七千裡,置二十二都督。

    巳酉,阿與陀、呵羅槃、陀跋吐羅諸國并遣使朝獻。

    十有二月戊午,诏兵士鐘離沒落者,複一房田租三年。

    辛酉,特那杖提莎缽離阿失勒摩緻缽諸國遣使朝貢。

    甲子,蠕蠕、高車民他莫孤率部來降。

    丁醜,缽侖、波利伏佛胄善、乾達諸國遣使朝貢。

     永平元年春正月戊戌,颍川太守王神念奔于蕭衍。

    二月辛未,勿吉、南天竺國并遣使朝獻。

     三月戊子,皇子昌薨。

    己亥,斯羅、阿陀、比羅、阿夷義多、婆那伽、伽師達、于阗諸國并遣使朝獻。

    丙午,以去年旱儉,遣使者所在赒恤。

     夏四月,阿伏至羅國遣使朝貢。

    五月癸未,高麗國遣使朝獻。

    辛卯,帝以旱故,減膳撤懸。

    六月壬申,诏曰:“慎獄重刑,著于往诰。

    朕禦茲寶曆,明鑒未遠,斷決煩疑,實有攸愧。

    可依洛一陽一舊圖,修聽訟觀,農隙起功,及冬令就。

    當與王公卿士親臨錄問。

    ”癸酉,高車國遣使朝貢。

     秋七月辛卯,高車、契丹、汗畔、罽賓諸國并遣使朝獻。

    甲午,以夫人高氏為皇後。

    乙未,诏曰:“察獄以情,審之五聽;枷杖小大,各宜定準。

    然比廷尉、司州、河南、洛一陽一、河一陰一及諸獄官,鞫訊之理,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