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四 世祖紀上
關燈
小
中
大
聽私辄報複,敢有報者,誅及宗族;鄰伍相助,與同罪。
州郡縣不得妄遣吏卒,煩擾民庶。
若有發調,縣宰集卿邑三老計赀定課,裒多益寡,九品混通,不得縱富督貧,避強侵弱。
太守覆檢能否,核其殿最,列言屬州。
刺史明考優劣,抑退一奸一吏,升進貞良,歲盡舉課上台。
特守荷治民之行,當宣揚恩化,奉順憲典,與國同憂。
直道正身,肅居官次,不亦善乎?”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嶽。
二年春正月甲寅,車駕還宮。
二月戊子,馮文通遣使朝貢,求送侍子,帝不許。
壬辰,遣使者十餘輩詣高麗、東夷諸國,诏谕之。
三月丙辰,劉義隆遣使朝貢。
辛未,平東将軍娥清、安西将軍古弼,率一精一騎一萬讨馮文通,平州刺史元嬰又率遼西将軍會之。
文通迫急,求救于高麗,高麗使其大将葛蔓盧以步騎二萬人迎文通。
甲戌,以阙鎮虎牢。
夏四月甲申,皇子小兒、苗兒并薨。
五月乙卯,馮文通奔高麗。
戊午,诏散騎常侍封撥使高麗,征送文通。
丁卯,行幸河西。
赫連定之西也,楊難當竊據上邽。
秋七月庚戌,诏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諸軍讨之。
诏散騎侍郎、廣平子遊雅等使于劉義隆。
八月丁亥,遣使六輩使西域。
帝校獵于河西。
诏廣平公張黎發定州七郡一萬二千人,通莎泉道。
甲辰,高車國遣使朝獻。
九月庚戌,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至略一陽一,難當奉诏攝上邽守。
高麗不送文通,遣使奉表,稱當與文通俱奉王化。
帝以高麗違诏,議将擊之,納樂平王丕計而止。
冬十有一月己酉,行幸棝楊,驅野馬于雲中,置野馬苑。
閏月壬子,車駕還宮。
乙醜,颍川王提改封武昌王。
河西王沮渠牧犍,遣使朝貢。
是歲,吐谷渾慕璝死。
三年春正月癸未,征東大将軍、中山王纂薨。
戊子,太尉、北平王長孫嵩薨。
乙巳,鎮南大将軍、丹一陽一王叔孫建薨。
二月乙卯,行幸幽州,存恤孤老,問民疾苦;還幸上谷,遂至代。
所過複田租之半。
高麗、契丹國并遣使朝獻。
三月丁醜,以南平王渾為鎮東大将軍、儀同三司,鎮和龍。
己卯,輿駕還宮。
癸巳,龜茲、悅般、焉耆、車師、粟特、疏勒、烏孫、渴槃陀、鄯善諸國各遣使朝獻。
丁酉,劉義隆遣使朝貢。
夏五月己醜,诏曰:“方今寇逆消殄,天下漸晏。
比年以來,屢诏有司,班宣惠政,與民甯息。
而内外群官及牧守令長,不能憂勤所司,糾察非法,廢公帶私,更相隐置,濁貨為官,政存苟且。
夫法之不用,自上犯之,其令天下吏民,得舉告守令不如法者。
”丙申,行幸雲中。
秋七月戊子,使撫軍大将軍、永昌王健,司空、上一黨一王長孫道生,讨山胡白龍餘一黨一于西河,滅之。
八月甲辰,行幸河西。
九月甲申,車駕還宮。
丁酉,遣使者拜西秦王慕璝弟慕利延為鎮西大将軍、儀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冬十月癸卯,行幸雲中。
十有一月壬申,車駕還宮。
甲申,破洛那、者舌國各遣使朝獻,奉汗血馬。
是歲,河西王沮渠牧犍世子封壇來朝。
四年春三月庚辰,鄯善王弟素延耆來朝。
癸未,罷沙門年五十已下。
江一陽一王根薨。
是月,高麗殺馮文通。
夏五月戊寅,大赦天下。
丙申,行幸五原。
秋七月壬午,車駕北伐。
事具《蠕蠕傳》。
冬十月乙醜,大飨六軍。
十二月丁巳,車駕至自北伐。
上洛巴泉蕇等相率内附。
诏兼散騎常侍高雅使劉義隆。
五年春正月庚寅,行幸定州。
三月丁卯,诏衛大将軍、樂安王範遣雍州刺史葛那取上洛。
劉義隆上洛太守镡生長棄郡走。
辛未,車駕還宮。
庚寅,以故南秦王世子楊保宗為征南大将軍、秦州牧、武都王,鎮上邽。
夏四月丁酉,鄯善、龜茲、疏勒、焉耆諸國遣使朝獻。
五月丁醜,治兵于西郊。
癸未,遮逸國獻汗血馬。
六月甲辰,車駕西讨沮渠牧犍,侍中、宜都王穆壽輔皇太子決留台事;大将軍、長樂王嵇敬,輔國大将軍、建甯王崇二萬人屯漠南,以備蠕蠕。
秋七月己巳,車駕至上郡屬國城,大飨群臣,講武馬射。
壬午,留辎重,分部諸軍:撫軍大将軍、永昌王健,尚書令、钜鹿公劉潔督諸軍,與常山王素二道并進,為前鋒;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太宰、一陽一平王杜超,督平涼、鄜城諸軍為後繼。
八月甲午,永昌王健獲牧犍牛馬畜産二十餘萬。
牧犍遣弟董來率萬餘人拒戰于城南,望塵退走。
丙申,車駕至姑臧,牧犍兄子祖逾城來降,乃分軍圍之。
九月丙戌,牧犍兄子萬年率麾下來降。
是日,牧犍與左右文武五千人面縛軍門,帝解其縛,侍以籓臣之禮,收其城内戶口二十餘萬,倉庫珍寶不可稱計。
進張掖公秃發保周爵為王,與龍骧将軍穆罴、安遠将軍源賀分略諸郡,雜人降者亦數十萬。
牧犍弟張掖太守宜得,燒倉庫,西奔酒泉。
樂都太守安周南奔吐谷渾。
遣鎮南将軍奚眷讨張掖,遂至酒泉,牧犍弟酒泉太守無諱及宜得複奔晉昌。
使弋一陽一公元潔守酒泉。
鎮北将軍封沓讨樂都,掠數千家而還。
班賜将士各有差。
戊子,蠕蠕犯塞,遂至七介山,京師大駭。
皇太子命上一黨一王長孫道生等拒之。
事具《蠕蠕傳》。
冬十月辛酉,車駕東還,徒涼州民三萬餘家于京師。
留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征西大将軍賀多羅鎮涼州。
癸亥,遣張掖王秃發保周谕諸部鮮卑,保周因率諸部叛于張掖。
十有一月乙巳,劉義隆遣使朝獻,并獻馴象一。
是月,高麗及粟特、渴槃陀、破洛那、悉居半諸國各遣使朝獻。
十有二月壬午,車駕至自西伐,飲至策勳,告于宗廟。
楊難當寇上邽,鎮将元勿頭擊走之。
是歲,鄯善、龜茲、疏勒、焉耆、高麗、粟特、渴槃陀、破洛那、悉居半等國并遣使朝貢。
州郡縣不得妄遣吏卒,煩擾民庶。
若有發調,縣宰集卿邑三老計赀定課,裒多益寡,九品混通,不得縱富督貧,避強侵弱。
太守覆檢能否,核其殿最,列言屬州。
刺史明考優劣,抑退一奸一吏,升進貞良,歲盡舉課上台。
特守荷治民之行,當宣揚恩化,奉順憲典,與國同憂。
直道正身,肅居官次,不亦善乎?”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嶽。
二年春正月甲寅,車駕還宮。
二月戊子,馮文通遣使朝貢,求送侍子,帝不許。
壬辰,遣使者十餘輩詣高麗、東夷諸國,诏谕之。
三月丙辰,劉義隆遣使朝貢。
辛未,平東将軍娥清、安西将軍古弼,率一精一騎一萬讨馮文通,平州刺史元嬰又率遼西将軍會之。
文通迫急,求救于高麗,高麗使其大将葛蔓盧以步騎二萬人迎文通。
甲戌,以阙鎮虎牢。
夏四月甲申,皇子小兒、苗兒并薨。
五月乙卯,馮文通奔高麗。
戊午,诏散騎常侍封撥使高麗,征送文通。
丁卯,行幸河西。
赫連定之西也,楊難當竊據上邽。
秋七月庚戌,诏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諸軍讨之。
诏散騎侍郎、廣平子遊雅等使于劉義隆。
八月丁亥,遣使六輩使西域。
帝校獵于河西。
诏廣平公張黎發定州七郡一萬二千人,通莎泉道。
甲辰,高車國遣使朝獻。
九月庚戌,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至略一陽一,難當奉诏攝上邽守。
高麗不送文通,遣使奉表,稱當與文通俱奉王化。
帝以高麗違诏,議将擊之,納樂平王丕計而止。
冬十有一月己酉,行幸棝楊,驅野馬于雲中,置野馬苑。
閏月壬子,車駕還宮。
乙醜,颍川王提改封武昌王。
河西王沮渠牧犍,遣使朝貢。
是歲,吐谷渾慕璝死。
三年春正月癸未,征東大将軍、中山王纂薨。
戊子,太尉、北平王長孫嵩薨。
乙巳,鎮南大将軍、丹一陽一王叔孫建薨。
二月乙卯,行幸幽州,存恤孤老,問民疾苦;還幸上谷,遂至代。
所過複田租之半。
高麗、契丹國并遣使朝獻。
三月丁醜,以南平王渾為鎮東大将軍、儀同三司,鎮和龍。
己卯,輿駕還宮。
癸巳,龜茲、悅般、焉耆、車師、粟特、疏勒、烏孫、渴槃陀、鄯善諸國各遣使朝獻。
丁酉,劉義隆遣使朝貢。
夏五月己醜,诏曰:“方今寇逆消殄,天下漸晏。
比年以來,屢诏有司,班宣惠政,與民甯息。
而内外群官及牧守令長,不能憂勤所司,糾察非法,廢公帶私,更相隐置,濁貨為官,政存苟且。
夫法之不用,自上犯之,其令天下吏民,得舉告守令不如法者。
”丙申,行幸雲中。
秋七月戊子,使撫軍大将軍、永昌王健,司空、上一黨一王長孫道生,讨山胡白龍餘一黨一于西河,滅之。
八月甲辰,行幸河西。
九月甲申,車駕還宮。
丁酉,遣使者拜西秦王慕璝弟慕利延為鎮西大将軍、儀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冬十月癸卯,行幸雲中。
十有一月壬申,車駕還宮。
甲申,破洛那、者舌國各遣使朝獻,奉汗血馬。
是歲,河西王沮渠牧犍世子封壇來朝。
四年春三月庚辰,鄯善王弟素延耆來朝。
癸未,罷沙門年五十已下。
江一陽一王根薨。
是月,高麗殺馮文通。
夏五月戊寅,大赦天下。
丙申,行幸五原。
秋七月壬午,車駕北伐。
事具《蠕蠕傳》。
冬十月乙醜,大飨六軍。
十二月丁巳,車駕至自北伐。
上洛巴泉蕇等相率内附。
诏兼散騎常侍高雅使劉義隆。
五年春正月庚寅,行幸定州。
三月丁卯,诏衛大将軍、樂安王範遣雍州刺史葛那取上洛。
劉義隆上洛太守镡生長棄郡走。
辛未,車駕還宮。
庚寅,以故南秦王世子楊保宗為征南大将軍、秦州牧、武都王,鎮上邽。
夏四月丁酉,鄯善、龜茲、疏勒、焉耆諸國遣使朝獻。
五月丁醜,治兵于西郊。
癸未,遮逸國獻汗血馬。
六月甲辰,車駕西讨沮渠牧犍,侍中、宜都王穆壽輔皇太子決留台事;大将軍、長樂王嵇敬,輔國大将軍、建甯王崇二萬人屯漠南,以備蠕蠕。
秋七月己巳,車駕至上郡屬國城,大飨群臣,講武馬射。
壬午,留辎重,分部諸軍:撫軍大将軍、永昌王健,尚書令、钜鹿公劉潔督諸軍,與常山王素二道并進,為前鋒;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太宰、一陽一平王杜超,督平涼、鄜城諸軍為後繼。
八月甲午,永昌王健獲牧犍牛馬畜産二十餘萬。
牧犍遣弟董來率萬餘人拒戰于城南,望塵退走。
丙申,車駕至姑臧,牧犍兄子祖逾城來降,乃分軍圍之。
九月丙戌,牧犍兄子萬年率麾下來降。
是日,牧犍與左右文武五千人面縛軍門,帝解其縛,侍以籓臣之禮,收其城内戶口二十餘萬,倉庫珍寶不可稱計。
進張掖公秃發保周爵為王,與龍骧将軍穆罴、安遠将軍源賀分略諸郡,雜人降者亦數十萬。
牧犍弟張掖太守宜得,燒倉庫,西奔酒泉。
樂都太守安周南奔吐谷渾。
遣鎮南将軍奚眷讨張掖,遂至酒泉,牧犍弟酒泉太守無諱及宜得複奔晉昌。
使弋一陽一公元潔守酒泉。
鎮北将軍封沓讨樂都,掠數千家而還。
班賜将士各有差。
戊子,蠕蠕犯塞,遂至七介山,京師大駭。
皇太子命上一黨一王長孫道生等拒之。
事具《蠕蠕傳》。
冬十月辛酉,車駕東還,徒涼州民三萬餘家于京師。
留骠騎大将軍、樂平王丕,征西大将軍賀多羅鎮涼州。
癸亥,遣張掖王秃發保周谕諸部鮮卑,保周因率諸部叛于張掖。
十有一月乙巳,劉義隆遣使朝獻,并獻馴象一。
是月,高麗及粟特、渴槃陀、破洛那、悉居半諸國各遣使朝獻。
十有二月壬午,車駕至自西伐,飲至策勳,告于宗廟。
楊難當寇上邽,鎮将元勿頭擊走之。
是歲,鄯善、龜茲、疏勒、焉耆、高麗、粟特、渴槃陀、破洛那、悉居半等國并遣使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