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三 太宗紀

關燈
七月丁酉,西至于五原。

    丁未,幸雲中大室,賜從者大酺。

    八月癸亥,車駕還宮。

    閏月甲午,一陰一平王烈薨。

    冬十有一月,诏骁騎将軍延普城乾城。

    十有二月丁亥,杏城羌酋狄溫子率三千餘家内附。

    是歲,劉裕廢殺其主司馬德文,僭自稱皇帝,号宋。

    李歆為沮渠蒙遜所滅,歆弟恂自立于敦煌。

     六年春正月辛未,行幸公一陽一。

    二月,調民二十戶輸戎馬一匹、大牛一頭。

    三月甲子,一陽一平王熙薨。

    乙亥,制六部民,羊滿百口輸戎馬一匹。

    發京師六千人築苑,起自舊苑,東包白登,周回三十餘裡。

    夏六月乙酉,北巡,至蟠羊山。

     秋七月,西巡,獵于柞山,親射虎,獲之,遂至于河。

    八月庚子,大狝于犢渚。

    九月庚戌,車駕還宮。

    壬申,劉裕遣使朝貢。

     冬十月己亥,行幸代。

    十有二月丙申,西巡狩,至于雲中。

    是歲,沮渠蒙遜滅李恂。

     七年春正月甲辰朔,自雲中西行,幸屋窦城,賜從者大酺三日,蕃渠帥缯帛各有差。

    二月丙戌,車駕還宮,賜從者布帛各有差,大飨于西宮。

    三月乙醜,河南王曜薨。

     夏四月甲戌,封皇子焘為泰平王,焘,字佛厘,拜相國,加大将軍;丕為樂平王,加車騎大将軍;狝為安定王,加衛大将軍;範為樂安王,加中軍大将軍;健為永昌王,加撫軍大将軍;崇為建甯王,加輔國大将軍;俊為新興王,加鎮軍大将軍;獻懷長公主子嵇敬,封長樂王,拜大司馬、大将軍。

    初,帝素服寒食散,頻年動發,不堪萬機,五月,诏皇太子臨朝聽政。

    是月,泰平王攝政。

    劉裕卒,子義符僭立。

    秋九月,诏假司空奚斤節,都督前鋒諸軍事,為晉兵大将軍、行揚州刺史,交址侯周幾為宋兵将軍、交州刺史,安固子公孫表為吳兵将軍、廣州刺史,前鋒伐劉義符。

    乙巳,幸氵壘南宮,遂如廣甯。

    己酉,诏泰平王率百國以法駕田于東苑,車乘服物皆以乘輿之副。

    辛亥,築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裡。

    辛酉,幸橋山,遣使者祠黃帝、唐堯廟。

    因東幸幽州,見耆年,問其所苦,賜爵号。

    分遣使者循行州郡,觀察風俗。

     冬十月甲戌,車駕還宮,複所過田租之半。

    奚斤伐滑台不克,帝怒,議親南讨,為其聲援。

    壬辰,車駕南巡,自出天門關,逾恆嶺。

    四方蕃附大人各率所部從者五萬餘人。

    十有一月,泰平王親統六軍出鎮塞上,安定王彌與北新公安同一居守。

    丙午,曲赦司州殊死已下。

    劉義符東郡太守王景度棄滑台走。

    诏成臯侯元苟兒為兗州刺史,鎮滑台。

    十有二月,遣壽光侯叔孫建等率衆自平原東渡,徇下青、兗諸郡。

    劉義符兗州刺史徐琰聞渡河,棄守走,叔孫建遂東入青州。

    司馬一愛一之、秀之先聚一黨一濟東,皆率衆來降。

     八年正月丙辰,行幸鄴,存恤民俗。

    司空奚斤既平兗豫,還圍虎牢。

    劉義符守将一毛一德祖距守不下。

    河東蜀薛定、薛輔率五千餘家内屬。

    蠕蠕犯塞。

    二月戊辰,築長城于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裡,備置戍衛。

    三月乙巳,帝田于鄴南韓陵山,幸汲郡,至于枋頭。

    乙卯,濟自靈昌津,幸陳留、東郡。

    乙醜,濟河而北,西之河内,造浮橋于冶坂津。

     夏四月丁卯,幸成臯城,觀虎牢。

    而城内乏水,懸绠汲河。

    帝令連艦上施贲辒,絕其汲路,又穿地道以奪其井。

    遂至洛一陽一,觀《石經》。

    蠻王梅安,率渠帥數千人來貢方物。

    閏月己未,還幸河内,北登太行,幸高都。

    虎牢潰,獲劉義符冠軍将軍、司州刺史、觀一陽一伯一毛一德祖,冠軍司馬、荥一陽一太守翟廣,建威将軍窦霸,振武将軍姚勇錯,振威将軍吳寶之,司州别駕姜元興,治中窦溫。

    士衆大疫,死者十二三。

    辛酉,帝還至晉一陽一。

    班賜從官,王公已下逮于厮賤,無不沾給。

    五月丙寅,還次雁門。

    皇太子率留台王公迎于句注之北。

    庚寅,車駕至自南巡。

    六月己亥,太尉、宜都公穆觀薨。

    丙辰,北巡,至于參合陂,遊于蟠羊山。

     秋七月,幸三會屋侯泉,诏皇太子率百官以從。

    八月,幸馬邑,觀于氵壘源。

    九月乙亥,車駕還宮。

    诏司空奚斤還京師,昌平侯娥清、交址侯周幾等鎮枋頭。

    劉義符穎川太守李元竊入許昌,诏周幾擊之,元德遁走。

    幾平許昌,還軍枋頭。

     冬十月癸卯,廣西宮,起外垣牆,周回二十裡。

    十有一月己巳,帝崩于西宮,時年三十二。

    遺诏以司空奚斤所獲軍實賜大臣,自司徒長孫嵩已下至士卒各有差。

    十有二月庚子,上谥曰明元皇帝,葬于雲中金陵,廟稱太宗。

     帝禮一愛一儒生,好覽史傳。

    以劉向所撰《新序》、《說苑》于經典正義多有所阙,乃撰《新集》三十篇,采諸經史,該洽古義,兼資文武焉。

     史臣曰:太祖英雄,北驅朔漠,末年内多釁隙。

    明元抱純孝之心,逢枭鏡之禍,權以濟事,危而獲安,隆基固本,内和外輯。

    以德見宗,良無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