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三 太宗紀

關燈
王仲德為前鋒,從陸道至梁城。

    兗州刺史尉建畏懦,棄州北渡,王仲德遂入滑台。

    诏将軍叔孫建等渡河,耀威滑台,斬尉建于城下。

     冬十月壬戌,幸犲山宮。

    徒何部落庫傉官斌先降,後複叛歸馮跋。

    骁騎将軍延普渡濡水讨擊,大破之,斬斌及馮跋幽州刺史漁一陽一公庫傉官昌、征北将軍、關内侯庫傉官提等首,生擒庫傉官女生,縛送京師。

    幽州平。

    十一月甲戌,車駕還宮,築蓬台于北苑。

    十二月,南一陽一王良薨。

    是歲,姚興卒,子泓立。

     二年春二月丙午,诏曰:“九州之民,隔遠京邑,時有壅滞,守宰至不以聞。

    今東作方興,或有貧窮失農務者。

    其遣使者巡行天下,省諸州,觀民風俗,問民疾苦,察守宰治行。

    諸有不能自申,皆因以聞。

    ”辛酉,司馬德宗荥一陽一守将傅洪,遣使詣叔孫建,請以虎牢降,求軍赴接。

    德宗谯王司馬文思遣使王良詣阙上書,請軍讨劉裕。

    诏司徒長孫嵩率諸軍邀擊劉裕,戰于畔城,更有負捷。

    帝诏止諸軍,不克。

     夏四月丁未,榆山丁零翟蜀率營部遣使通劉裕。

    馮跋使人王特兒等通于司馬德宗,章武太守捕特兒等,囚送京師。

    丁巳,幸高柳。

    壬戌,車駕還宮。

    五月,汝南民胡譁等萬餘家相率内屬。

    乙未,司馬德宗齊郡太守王懿來降。

    車駕西巡,至于雲中,遂濟河,田于大漠。

     秋七月,作白台于城南,高二十丈。

    司馬順之入常山,流言惑衆,稱受天帝命,年二十五應為人君,遂聚一黨一于封龍山。

    趙郡大盜趙德執送京師,斬之。

    八月,劉裕滅姚泓。

    九月癸酉,司馬德宗平西将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息谯王文思,章武王子司馬國璠、司馬道賜,輔國将軍溫楷,竟陵内史魯軌,荊州治中韓延之、殷約,平西參軍桓谧、桓璲及桓溫孫道子,勃海刁雍,陳郡袁式等數百人來降。

    姚泓匈奴鎮将姚成都與弟和都舉鎮來降。

     冬十月己酉,诏司徒長孫嵩等還京師,遣叔孫建鎮鄴。

    癸醜,豫章王夔薨。

    十有一月,司徒長孫嵩等諸軍至樂平。

    诏嵩遣娥清、周幾特等與叔孫建讨西山丁零翟蜀、洛支等,悉滅餘一黨一而還。

    複諸州租稅。

    十有二月己酉,诏河東、河内有姚泓子弟播越民間,能有送緻京師者賞之。

    庚申,田于西山。

    癸亥,車駕還宮。

    氐豪徐騃奴、齊元子等,擁部落三萬于雍,遣使内附。

    诏将軍王洛生及河内太守楊聲等西行以應之。

    壬申,幸大甯長川。

    姚泓尚書、東武侯姚敞,敞弟鎮遠将軍僧光,右将軍姚定世自洛來奔。

    是年,李暠卒,子歆立,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丁酉朔,帝自長川诏護高車中郎将薛繁率高車丁零十二部大衆北略,至弱水,降者二千餘人,獲牛馬二萬餘頭。

    河東胡、蜀五千餘家相率内屬。

    三月,司馬德宗遣使來貢。

    庚戌,幸西宮。

    以範一陽一去年水,複其租稅。

     夏四月己巳,徙冀、定、幽三州徒何于京師。

    五月丙午,诏叔孫建鎮廣阿。

    壬子,車駕東巡,至于濡源及甘松。

    遣征東将軍長孫道生、給事黃門侍郎奚觀率一精一騎二襲馮跋,又命骁騎将軍延普自幽州北趨遼西為聲勢,帝自突門嶺待之。

    道生至龍城,徙其民萬餘家而還。

    六月乙酉,車駕西返。

     秋七月戊午,至于京師。

    八月,雁門、河内大雨水,複其租稅。

    九月甲寅,诏諸州調民租,戶五十石,積于定、相、冀三州。

     冬十月戊辰,築宮于西苑。

    是歲,司馬德宗卒,弟德文僭位。

    赫連屈丐僭稱皇帝。

     四年正月壬辰朔,車駕臨河,大搜于犢渚。

    癸卯,車駕還宮。

    三月癸醜,築宮于蓬台北。

    司馬德文甯朔将軍、平一陽一太守、匈奴護軍薛辯及司馬楚之、司馬順明、司馬道恭,并遣使請降。

     夏四月庚辰,車駕有事于東廟,遠籓助祭者數百國。

    辛巳,南巡,幸雁門。

    賜所過無出今年租賦。

    五月庚寅朔,觀漁于氵壘水。

    己亥,車駕還宮。

    複所過一年租賦。

    六月,司馬德文建威将軍、河西太守、馮翊羌酋一黨一道子遣使内屬。

    秋八月辛未,東巡。

    遣使祭恆嶽。

    甲申,車駕還宮。

    所過複一年田租。

    九月,築宮于白登山。

    冬十有二月癸亥,西巡,至雲中,逾白道,北獵野馬于辱孤山。

    至于黃河,從君子津西渡,大狩于薛林山。

     五年春正月丙戌朔,自薛林東還。

    至于屋窦城,飨勞将士,大酺二日,班禽一獸以賜之。

    己亥,車駕還宮。

    三月丙戌,南一陽一王意文薨。

     夏四月,河西屠各帥黃大虎、羌酋不蒙娥等遣使内附。

    丙寅,起氵壘南宮。

    五月乙酉,诏曰:“宣武皇帝體道得一,天縱自然,大行大名未盡盛美,非所以光揚洪烈、垂之無窮也。

    今因啟緯圖,始睹尊号,天人之意,煥然著明。

    其改‘宣’曰‘道’,更上尊谥曰道武皇帝,以彰靈命之先啟,聖德之玄同。

    告祀郊廟,宣于八表。

    ”庚戌,淮南侯司馬國璠、池一陽一侯司馬道賜等謀反伏誅。

     六月丙寅,行幸翳犢山。

    秋